都市

春秋文骨诗魂杂文

做文写诗者,谁都想使自己的作品能被读者接受,让大众赞好,甚至流传千古。为此不少急功近利的作者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极尽所学的华丽词语堆砌、美化、整容。然而正如蹩脚的化妆,尽管浓妆艳抹却适得其反,不但走了原有的真容,而且像妖妇一样让人反感恶心!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诗文?诀窍在哪里?把脉写作也如诊病一样,只有找准病因,再对症下药才能成效显著。这能治好诗文的良药,也许就是出好作品的诀窍吧。

我从小爱好文学,早在上学之余就极尽所能找借“闲书”看,被精彩曲折的小说故事痴迷着,被华美哲理的诗词绝句感奋着。我常做彩梦,我何时也能写出这样的好诗文?自己的作品能变成铅字登上大雅之堂吗?圆梦在何时?我曾向《中学生》杂志投稿,一次次被退稿,虽然每次退稿信中都有的几句鼓励话,但我很沮丧。这已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了,至今仍让我难以释怀。我的语文老师给我指迷径:先要打好文学功底。我曾买了不少关于讲写作的书学习研究,果然此“药”见效,写的作文逐渐有些“狗狗样”了,受到老师的好评。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我将我受到好评的作文与书报上的诗文相比较,戴草帽亲嘴差远了,虽入了些行道,但呆板的像田间的稻草人“吓雀汉”,犯了初学写作者的通病:词语华而不实,内容无骨少魂。好在文学这方面我的命运还算不错,上班时有很长时间在单位办公室搞文秘工作,赶鸭子上架,职责赶着,我也爱好上,总算有了长劲步步高。写公文越来越顺手了,试写文学作品也还较笔畅,少有以前的蹩脚感了,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源自心底,用心写作。我的稿件发表越来越多了,7年时间已发表诗文达50余万字。

对每次发表的诗文我都要反复看,以探讨审视的眼光看,当成别人的作品换位看,为什么在此电脑时代文山诗海中会被选中发表?现在高学历老鼻子了,连村官也多为大学生。我感叹各级报刊杂志的也还真不是白吃干饭的,我燃烧 行云流水的作品,往往这里发表了那里还发,而应景拼凑的作品就稿沉电脑中了。我感悟出点行道,在2008年写过一篇《心声·心路·用心笔耕》的谈写作文章,分了:夯实文学基础、加强社会感、好文源自心灵、写作要有勇气、写作要有使命感等几个小节。现在看来也只是些“路人皆知”的话,最好说也不过就是头痛医头的通用药,要求离治本中药还真欠深度。2012年秋,榆社作协和诗词学会组织了几次“榆州文学大讲堂”文学讲座会,聘请也可称得上文学什么级师的马晋谦、高履成、杨凤喜、陈亚珍等人来讲写小说和诗词,使我受益非浅,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他们讲诗也好讲文也好都从我国的文学发展史探讨,曾犯有相同的毛病,走过类似的弯路,即病因吧。

就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坛情况来看,在解放初期涌现出一大批鼓舞人心的好作品。作家们在火热的缔造共和国战斗中燃烧 ,饱蘸热泪,以诗文反映那个火红的战斗年代,塑造出了一代开国英雄形象,留下了一串震撼人心的故事,吟颂一路浩气长歌,影响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后来随着阶级斗争紧箍咒的不适时代的高调念,越念越偏极左,禁锢了人们的思维,演释现代迷信,统一了人们的口径。言不离“语录”,口常喊万岁,开会“一致通过”,发言众口一词。文学作品犯了图解政治病,干瘪公式化。并又将此前的17年判定为文艺黑路线,文学作品统统受到批判,谁还敢再开口?!政治红人江青搞了几个样板戏,以“高、大、全”要求塑造人物,装腔作势像木偶,完美得可胜过天外来客,世间少有,无人相信。诗词简单成了政治术语和豪言壮语的堆积,口号的排列。文没血,诗少味。反右斗争反去了人们的活跃思维,文化革命革去了人们的讲真话胆略。

文化革命后改革开放,在政治上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在经济上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人们也需要随风向脑筋急转弯。昔日反映工农兵群众的作品看好,现在描写能人老板的文章吃香。加之现时将文艺出版等行业也都随形势推向市场,搞文学的人也要吃饭,那就急财近利看价而写吧。宣传孝敬财神爷自然好发财,还有的甚至迎合低级臭味者,看好描写“下半身”的热卖市场,笔搅污秽 ,撑饱了钱袋子,却败坏了社会风气。就像现在人们误食了带激素的食品,很快肥头大耳了,却患了致命的顽症!如此作品注定短命,人们看完也就完了,顶多博得苦涩一笑,像买了假货一样糟心,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马晋谦先生在谈到写诗时说:新诗在突出政治时代像关在笼子里受限制,到现在放出笼子时不会飞了。往往不敢接触现实,就胡写梦癔式的朦胧诗、口水诗、性情诗赶市场。他强调诗人要有社会感,要做有良心真善美的人。他说诗好的人没病,有病的人写不好诗。名人写的不一定都是好作品,名不响的人往往见好诗。他冷眼看穿了当前不少人趋众崇拜明星名人的盲目粉丝病,呼吁作家要为民众鼓与呼。陈亚珍讲小说写作,说的更直爽。她认为作家要有精神追求,写作要脱开种种精神束缚,放开思想,要反映一段社会的真实情况。作家要有个人的才气、正气、骨气、勇气。写作视角要有文学的高度、灵魂的深处。她的一部反映一段社会真情的长篇小说,由于过近真实而几个出版社不敢承印此书,而当几经曲折出书上市后激起一片赞誉感叹声!有的人竟然评价为传世之作,这就是真实的生命力!

其实回眸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流传至今的佳作好诗呈见文有骨、诗有魂。孔明的《出师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浩然正气。中国的四大名著,惩恶劝善再现当时社会真情实况。流传至今的多少唐诗宋词元曲,最为人们熟诵的是民众民生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满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或是含哲理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或是正气浩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词大多意深而易懂,虽为古文而流畅通俗,千年不衰自有他的道理。

由此看来,要使自己的作品留芳,在内容上要有骨有魂,颂民者民必爱之。我曾作一篇《人民意愿导航历史》文章,反映人民意愿的诗文必将成为史诗。而趋炎附势的应景之作、吹拍诗文必将随时过景迁而消逝,甚至成为后世人的笑柄,就像我们现在回看大跃进的吹牛皮诗、文革时的口号文章一样可笑;在形式上要力求大众化,起码让人看懂。作品是让人看的,看不懂就失去作品的作用,下里巴人和者众。我们读一些名著,愈是大众化、口语话。如赵树理的小说,读起来就像是在与你以乡土话拉闲话讲身边的趣事。这大概就是炉火纯青返朴归真道理?

再看一些初学写作的人,往往语言晦涩,怪字华词装璜,以卖弄其文化程度,但效果适得其反。此外盲目崇拜也是时下大弊。以前崇拜领袖,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可是历史否定了大跃进和文化革命。现在崇拜明星名人,只看牌子不重实货,不论其诗文质量如何,一旦贴了明人标签立即身价倍增。此风还反映在出书写序上,不论书的质量如何,都追求名人、官人给写序以提高包装挡次,给读者以大价钱买了好包装的假货受骗感。如此一次性做人作文的人得不偿失!此后我写诗文时更理性了,真实为骨立,真情为血肉,真心为灵魂。让诗文更正气、多情、和谐、灵秀……

共 281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开始,作者先总结了自己的写作经历,得出自己成功的体会是:广读常写,研究方法,时时找差距。这对初学者是很有帮助的。接着,作者以时间为经,重点探讨了建国至今我国文艺发展的状况,总结了创作被政治左右后的别别扭扭,不敢写,写出的也必是“高大全”等等负面现象;以及改革开放后,创作者们没了种种束缚,反而在经济大潮前失去了正确的创作观价值观,导致创作又流向“市场化”的不正常现象。最后,作者结合两位作家对创作的针砭时弊,总结了自己的创作思想是:有骨有魂,平易大众。整体看来文章开合自如,挥洒淋漓,深入浅出,对于真正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实在是一场及时雨,推荐欣赏。【:寻君】

1楼文友: 09:10:58 这篇文章,对当下创作的浮躁风,或许有一定帮助。写作是关乎心灵的事,我以我手写我心,这是最重要的。

回复1楼文友: 2 : :27 谢点评!问好!粗浅为文体会,意在希望文风清新,不要沾铜臭,文友共勉!

2楼文友: 17:56:56 感佩竹兄在文学之路上的艰辛跋涉孜孜以求之精神,兄之为文亦风骨峻然,朴实而深厚,爽直而担当,为年轻人做了榜样。

回复2楼文友: 2 : 8:25 兄勤勉可敬!谢关注点评!这是旧文,发出晒晒,希望为文者多些社会心,少些拍马屁文章,浪费读者时光!

楼文友: 15:07:17 文有骨,诗有魂,好文字不媚俗!欣赏长老的文章。文章应该是关于内心的种情感流露,只有真诚才能动人,文学不靠哗众取宠,而要靠用心作文,作文如做人!敬茶问安!

4楼文友: 2 :16:11 谢霞儿阅评!原意是针对垃圾文化写的,是旧作,今天还适用,翻出来晒晒。

回复5楼文友: 2 :54:45 谢社长关注,点评切中我意!致礼!

6楼文友: 11:14: 1 老兄真正的文骨,刚直的长千骨,一生的挚友。问候!

维生素D滴剂要吃多久

维生素D滴剂孕妇可以吃吗

维生素D滴剂孕妇用量

婴儿干咳
腿部骨质疏松症状
八子补肾胶囊阴阳同补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