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清晨我的家乡荆紫关散文

摘要:不远处的街道上,那些浑实的女人们正在用力的在椅子背儿上摔打着花生,一下又一下,高高举起,狠狠地摔下去。摔下去的时候花生便与少许的花生叶子一起腾起老高。一会儿功夫,椅子周围就落满了花生,孩子们就欢快的在后面归拢着,把花生捡进竹子编制的篮子里。看到孩子这么懂事,女人便抬起手臂用衣襟擦发际的汗珠,红红的脸庞对着孩子笑。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倚在门边,手里纳着鞋底子,做出一些漂亮的小孩虎头鞋排在门板上出售,让城里来的人爱不释手。 朋友,你听说过荆紫关吗?我的家乡荆紫关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镇,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理位置也很特殊。为什么说它地理位置特殊呢?因为荆紫关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以一条清澈见底的丹江河贯穿三省。每天早上,雄鸡一打鸣,三省的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生活。

别看荆紫关现在一副青砖黛瓦,古老的样子,一点也不起眼。可是在遥远的清朝,它可是凭借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生意人争相蜂拥而来的好地方。正因为如此,当年的荆紫关经济十分繁荣,“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大骡马店,二十四大商号”就见证了那些年的风云。

虽然相当年的荆紫关可谓繁荣昌盛,但是后来经过历史沧桑地洗礼,许多文明古迹都被四人帮给破坏了。可也有一些幸存的古代建筑,如:清代一条街、平浪宫、鼓楼、钟楼,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清真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这些幸存下来的古老建筑,都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紫关也因此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人,前来观光,拍照留念。如果你也喜欢古文物,不妨来我们荆紫关看看。

如果你来到荆紫关,当你漫步在大青石块铺成的古街道上;当你欣赏着一堵堵黑漆木板嵌成的墙面;当你看到屋檐上面雕叠错落,檐牙高啄;当你沐浴着阳光,看着古老的房屋,墙角与暗影青白交汇,韵味幽莽。你会不会觉得你已经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了遥远的古代?你也许还会觉得,自己正在欣赏的,不是一个古老的城镇,而是一幅苍凉而悠远的画卷。看着古朴的黑漆门一扇扇的打开又关闭,留恋着这古老的景物,我想你顿时会变得连呼吸都细了。

荆紫关不仅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享受,还会在你细细欣赏它的古朴美景时,让你有种穿越到古代的感觉。如果你愿意,我愿做向导,陪你进荆紫关看看。

1、荆紫关清代一条街

到了荆紫关镇,车一直顺着宽阔的马路直直地开,当你的车行驶到南街时,你就要注意了,因为清代一条街就要到了。

驶在南街的街道上,不一会儿,你就会看到在南街的最南端,有一个看起来很是古老的城门站巍峨地站在那里。那就是荆紫关清代一条街的城门了。

这个城门是青砖砌成的,在大马路的左侧跨街而立。城门大概有七、八米高,宽有五、六米。呈圆拱形,那弯弯的样子,看起来特别像江南水乡的石拱桥。在城门正中央的门楣上面,有烫金的大字,龙飞凤舞地写着“文化历史名镇荆紫关”。在这几个字的周围,有一些雕刻的人物和动物的图像,这些看起来古老的图像,更让荆紫关多了一些古城的况味。

进入城门,“清代一条街”古代建筑群便映入了你的眼帘。

只见一条长街自北向南排开,一条青石板铺成的路,蜿蜒向前伸展,石板路的两旁,矗立着一间一间青砖和黑色木板砌成的古老房子,这些古老的房屋保留了明清时代建筑的原貌,门全是用木板钉成,刷了一层厚厚的黑漆。

在这青石街道上走过着,你能透过打开的一扇扇黑漆门,看到里面一个个狭长的院落。院落的两侧是对称的厢房,隐约能看见有人进出。整条街道连接的浑然一体,是那么的独一无二。

这些年代悠久古朴的房屋,漆黑油亮的门板,坚实的墙面,还有那狭长的院落。布置合理的格局,静静的存着,却无一不凝聚着老祖先们智慧的精魂。这些古老的房屋前,都悬挂着一盏大红色的灯笼。一排排整齐的大红灯笼,看上去不仅显得喜庆,更增添了一些怀旧的味道。

这些古老的房屋,不仅仅供人居住,还可以用来做生意。做生意的商家,大都是本地的原居民。因此,房屋也没有装修,还保存着土胚墙壁。一般也就是一些老太太做的虎头靴、绣的手工鞋垫子,一些老爷爷用稻草编的草鞋,用红、黄、蓝、绿几种颜色染好了,挂在自家门前,卖给观赏的游客们。还有一位会根雕的老大爷,门前堆满了他制作好的根雕,有茶几、千手观音、还有老寿星,龙,等等一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作品。心灵手巧的老大爷,用自己智慧将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树根,雕刻成一件件令人啧啧赞叹的艺术品。真真是化朽木为神奇,让你不得不佩服的驻足观望。这些老人家们制作的工艺品,游客们买了自然欢喜,不买,老人家也不沮丧,依然和身边的老友一边制作手中的活一边说笑,那悠然自得的样子,让人好生羡慕。

走在古朴的青石街道上,一间间民族手工艺铺面在你眼前掠过,一张张老手工艺人慈祥的笑脸,让你体验到了民风的淳朴。街面显得平和而宁静。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平浪宫”。

2.平浪宫

平浪宫的位置其实很好记,你就顺着古城门,沿着蜿蜒的青石路向前一直走。连续拐三个弯道后,迎面看到一处气宇不凡,像古城堡一样的古代建筑,这就是平浪宫。平浪宫也是建起于清朝。据说在清朝时,荆紫关的丹江河畔水源很好,河面也比现在宽阔得多,因此有很多船商聚集在这里。平浪宫就是他们所建造的。

水源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可是有水的地方往往不会太安全,有大河的地方更是危险。因此这里就成了洪水泛滥的危险地,每逢夏季,山洪暴发,冲跑了他们不少财物,迷信的他们就组建船帮会,建造了一座宫殿,并取名“平浪宫”,也就是“风平浪静”的意思。

宫殿建好后,船商们就在里面烧香,祈祷每次出船平安。后来的平浪宫也渐渐变成了船商们的一个休闲的地方,类似于现在的茶楼。干活累了后,就进去歇息下,喝着大碗大碗的茶,在忙碌的缝隙里,惬意地休息一番。

平浪宫坐东向西,有一个很大的门,从门里面进去后,就可以看到里面的中宫和后宫。除此之外,里面的小配房也非常多,听朋友说他上次来游玩还专门数了下,共有二十二间。这些房屋全是清一色的屋架房,青砖砌成,上面有一层灰色的瓦片,有的瓦片上还有一棵棵像小松树一样的瓦棕。看起来年代非常久远的样子。看过配房,再向前走,你就会看到一个像进来时一样的大门,不同的是,这个大门的门楣上方,有大理石镶嵌在上面,并且横书 平浪宫 三个字。门南侧面写的是“风平”,门北侧面写的是“浪静”。看到这里,平浪宫的景色可就被你欣赏完了。

.鼓楼,钟楼

从平浪宫的大门走出来,紧接着,你就会在平浪宫的旁边看到一个奇怪的建筑物。只见这个建筑物像一个凉亭一样,有四个角,每个角都尖尖的,看起来非常别致。

建筑的整个身子全是用木头做的,但是屋顶却铺着一层灰色的瓦片,在屋顶的中央安有宝珠和塔刹,上面龙飞凤舞的书写着“万古千秋”四个字,这就是鼓楼。

紧挨着鼓楼,有一个同样模样的建筑就紧紧的依靠在旁边,虽然大致样子相同,但你仔细看看,又会觉得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鼓楼身子是木头的,但屋顶却是瓦片铺成的。可这个建筑就不一样了,它全身都是用木头做的。不仅如此,它的每一道木梁做工都非常的精致,结构也保存的很完好,而且造型优美,在每个小小的尖角上面都有一个铃铛,风一吹就“叮铃铃”作响。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钟,你就会知道,这就是钟楼。钟楼还被人们赋予了一个很好的寓意,那就是“风调雨顺”。

鼓楼和钟楼虽然只是两座小小的建筑,可是在古代人们的心里却是:“万古千秋”和“风调雨顺”的象征,可见那时候的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太平盛世有多么的向往。

欣赏过了平浪宫,再往里走,就到了陕山会馆。

4.陕山会馆

平浪宫再往前走,你就会看到两只石头狮子,那两头狮子很威武地蹲在那里。一看就不是平常人家居住的地方,这就是陕山会馆。

陕山会馆同样有着黑漆的大门,但是大门比一般老百姓居住的要宽得多。这个建筑也创建于清朝,但是却不是现在的河南人创建的,而是陕西和山西两省商人集资创的,所以叫“陕山会馆”。那时候他们建造这个建筑主要是用来开重大会议,或者是在里面听地方戏。

会馆内现存建筑六座,房屋有二十九间,还有三间戏楼,也是屋架式建筑,戏楼分三层:下层为过道,上层中间为戏楼。在戏楼的前檐和后檐都有一些雕刻家雕刻的壁画,那精湛的技术,让人赞叹。陕山会馆现在可是荆紫关镇最大的建筑群,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的历史、经济和文化,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如果你觉得欣赏完了陕山会馆就算走完了荆紫关清代一条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后面还有好多精彩的地方等着你。

5.玉皇宫

走出陕山会馆,沿着青石铺成的路再往前走,你就会经过一个桥。过了桥,拐个弯儿,你就到了玉皇宫。

玉皇宫,又叫做“禹王宫”。为什么叫“禹王宫”呢?据说是在遥远的古代,有一年荆紫关发洪水了,怎么都无法治住水势的不断蔓延,田里的庄稼全部都被淹没了,洪水沿着丹江河畔一路而下,把周边的乡镇也全冲了。人们背井离乡,都开始了逃难生活,幸存下来老弱病残的人,就开始祈祷上天,让老天爷帮忙把洪水赶走。

善良的大禹王知道了这件事,就从天而降,用了三天三夜时间,让洪水消退。人们为了纪念大禹,就专门为他建造了一所宫殿“玉皇宫”。玉皇宫的结构层次分明,分前宫、中宫、后宫三大部分。面积很大,是一个很有清代艺术范的一个代表性建筑。

过了玉皇宫,一转眼就来到了荆紫关富有特色的一个地方:清真寺。

6.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荆紫关街道的西侧,这个可不是清朝的建筑,而是始建于明朝。荆紫关之所以有清真寺,是因为荆紫关的南街住的都是回民。这里的回民信奉伊斯兰教,他们还有自己的阿訇。

这个清真寺,房顶盖灰板瓦,圆拱形的门,旁边还有一些像蚯蚓一样,弯曲得很古怪的少数民族文字。信步走近寺里面,你会发现有一口井,井里的水几乎都到了井口,你都可以直接用手捧一捧放在嘴里喝,可见这里的水源有多么丰富。

这口井,主要是供荆紫关的回民们做饭和洗礼用。因为他们不吃猪肉,只吃牛羊肉,所以政府为他们专门打了这一口井。除了这口井,寺里面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也就是一个宽大的教堂,供回民们做祷告用。

每当有回民死去,就会抬进清真寺里,有他们的阿訇为死者祷告,然后裹上白布,放进寺里唯一的一口棺材里,抬去墓地土葬,等死者如土后,再把棺材抬回来,放进寺里。子子孙孙循环不断的使用。这种丧葬模式让我们这些汉族人都觉得好神秘。

荆紫关不仅有清真寺这么富有特色的民族寺庙,更有风景引人入胜的法海禅寺。

7.法海禅寺

想去法海禅寺游玩,你必须经得起爬山的考验,因为法海禅寺的位置非常的险要。它坐落在一个有百米宽,几十丈高的悬崖。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爬山的经验,你是不可能坚持看到万佛洞的。即使如此,也没能阻止游人们探险的脚步。由于风景太过优美,它就像是山窝里的一颗明珠,吸引着络绎不绝,前来观光的游人。

法海禅寺被群山环抱,山上的林木郁郁葱葱,山涧的小溪淙淙流淌,还有一只只灰褐色毛茸茸的小松树在枝桠上蹦来蹦去。春天,满山的桃花烂漫地开着;夏天鲜红的樱桃解馋了一个个游客;秋天山顶上那棵高大的百年老银杏树,撒下折扇形的黄叶,漫天纷飞,像极了一个个飞舞的黄蝴蝶;冬天到处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景致,又让法海寺多了一些素洁的美。

在法海寺的悬崖上有着无数天然溶洞,这些溶洞上面有很多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在这些溶洞里,最出名的要数“千佛洞”和“万佛洞”,这两个洞内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佛。可惜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在十年浩劫中这些珍贵的石佛有许多都被毁坏了。 但是大佛像还是保存的很完整,那慈眉善目的观音,那看透一切苍生的如来佛祖,还有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都栩栩如生的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看起来让不信佛的人都不免心生敬意,恭恭敬敬地为各位大神磕上两个响头。

关于千佛洞和万佛洞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

相传很久以前,鲁班和他的徒弟来到了我们荆紫关,因为大家都听说过鲁班的大名,就纷纷请他在我们这里收徒弟,当时拜师的队伍差不多有五百米,可见有多少人想成为鲁班的徒弟。可是鲁班不同意,因为他是和徒弟云游到我们这里玩来了,并不想多呆,更没想着要收徒弟。

可是拜师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鲁班不由得心烦了起来,他决定出去散散心。这么一散心,就散到了法海禅寺。他见这里景色异常秀美,却觉得少了什么似的,显得很空旷。回到客店,正在睡梦中的他忽然梦到了一尊佛像,这佛像眉眼带笑,温和地注视着他。他一下子就醒了,对徒弟说:“咱们不走了,这里的人们不是天天要拜我为师吗?既然我不收他们为徒弟,那就给他们留个纪念品在这里。我决定了,咱们先不回家乡了,留这里多呆一个月,用一个月时间,给山上那个禅寺里雕刻一些石头佛像。”

鲁班把徒弟们带到了禅寺里,然后让两个徒弟刻一个山洞,他自己刻一个山洞。他的俩徒弟为了显示自己已经学到了鲁班的真本领,就提出要和鲁班比赛,看谁在一个月里雕刻的佛像多。鲁班看了看徒弟,笑了笑,点头同意了。

共 8044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朋友,你听说过荆紫关吗?作品以亲切的问句开头,开启了围绕关于作者家乡“荆紫关”的介绍,文章中对名胜细致优美的讲述,不难体会作者的热情以及对家乡的热爱,更不失为一篇旅游导读。细细阅读,慢慢展开想象。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详尽介绍了荆紫关的地理位置,你可以看到它古老的样子,青砖黛瓦,记录着它久远的历史。漫步在青石古街,欣赏古朴的老屋,在光影艺术的交错下,闭上眼,感受荆紫关的韵味悠长,慢慢的静了心,像是欣赏一幅苍凉画卷或似穿越回了古代。随着作者的步调,我们看到极具建筑美的“清代一条街”,挂着大红灯笼的古屋,有着喜庆和怀旧的味道。原居民在那里制作出售精美的手工艺品,若你身在那里,一定欢喜。淳朴的民风,慈祥的笑脸,更是能够净化和温暖心灵。那里有着寓意“风平浪静”的平浪宫,也可以去聆听钟楼和鼓楼的“叮铃”作响。或是到陕山会馆看出戏。再到玉皇宫了解大禹王的传说,体验清真寺里回民的风俗习惯。看看风景极其秀美的法海禅寺,领略四季之美,或是欣赏天然溶洞,听听那里的传说,古朴典雅的寺庙内景,更是引人入胜。你可以去“转盘”之称的一脚踏三省碑,走遍三省店铺。看过全篇,大致了解到荆紫关繁盛到没落再到复兴的历史,作者笔下的荆紫关,详略得当,生动细致,似是描绘它的每一寸土地及光阴。不失为一篇精品佳作。感谢赐稿清晨,期待更多精品。【:一叶蓝水】

1楼文友: 17:18:56 看完全篇,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想去老街看看,体会一段温暖时光。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回复1楼文友: 17:5 :0 欢迎老师来老街看看,到时候我一定亲自做向导,带您在古镇上徜徉。老师辛苦了,敬茶。

2楼文友: 18:54:44 文章大气磅礴,蝶儿拜读! 寻常,是一种境界。

回复2楼文友: 21:04:0 谢谢蝶儿的欣赏,敬茶。

楼文友: 2 :18:45 展现了故乡荆紫关的人文风情和景致物产等方方面面的特点,细致入微,别有一番关怀和情感。全篇语言生动朴实,阅读体验流畅而富有趣味,更融合了很多民俗风情与小故事,像一幅有趣动人的风俗画卷浮世绘,如《清明上河图》一般,将荆紫关的万般风情和美丽,呈现在读者眼前。

回复 楼文友: 2 : 0:25 谢谢你精彩的点评,敬茶。

4楼文友: 19:16:28 让本君想起了最近李荣浩的那首《老街》,回响还在

回复4楼文友: 22: :18 谢谢你的评论,敬茶。

怎么测骨质疏松

怎么解决骨质疏松

怎样知道骨质疏松

心绞痛吃什么药缓解
心电图ST段改变
宝宝普通感冒怎么用药
友情链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