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百姓抗战轶事
一九四二年秋,我出生在华北平原中部滹沱河畔,京汉、正太两条铁路交汇点——石家庄。那时正是日寇侵略者最猖獗的时候,也是冀中军民抗战最艰难的时候,更是家人乡亲生活最困苦的时候。面对凶残的日本鬼子,乡亲们的抗争一直没有中断过,赶走鬼子的信心一直没有动摇过。尽管在鬼子投降那年我才 岁,但在我脑海里仍有对日本兵的记忆“碎片”。这些“碎片”和长辈们的述说、文史记载的资料,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时,从脑海深处链接起来,鲜活起来,似乎在催促我把感觉真实记录下来,是对先人们的祭奠,也是对后人的交代。
一、我印象中的日本兵
七七事变后,日寇屯兵交通要冲石家庄,霸占元村、休门和彭村大片良田,建立了日军在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衣粮厂”。在壕沟、岗楼、铁甲车、铁丝严密的防守下,“衣粮厂”不仅是日军制作被服装备,贮备粮食辎重的场地,还是臭名昭著、杀害仁人志士的集中营。
紧邻“衣粮厂”南侧的元村,是我的家乡。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日本兵除了穿黄衣、戴长耳帽外,其他印象已经褪色了。唯独那双皮鞋,那双褐黄色的翻毛皮鞋,那双走起来吱吱响、脚掌钉满铁钉的翻毛臭皮鞋,至今记忆犹新。
这都源自那次受虐的经历。我们几个小伙伴正在街上玩耍,被几个日本兵呵斥住。一阵叽哩哇啦加手脚比划,我们明白了:狗日的让我们掀开屁帘,扒开开裆裤,用小屁股蹭地面,蹭到街拐弯处再蹭回来。排在前面个子稍高的男孩是个倔强的孩子,坚决不听鬼子的摆布,挣开鬼子的手撒腿就跑,被追上去的日本兵一脚踢飞好几丈远。我们被吓得哇哇大哭,后来的情景都不记得了,印象里只有带铁钉的翻毛黄皮鞋,以至于后来上学听写时,遇到“铁蹄”二字,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日本兵翻毛皮鞋的画面。
那天,一辆装着粮食的马车从我家门前走过。突然一群饥民蜂拥而上,用镰刀割破麻袋,把白花花的大米装进自己的盆里、袋里。赶车的是个日本兵只顾低头走路。
听大人们说,日本人不行了。现在想起来大概就是要投降或者已经投降了。那几天我们小伙伴天天到街上看热闹。正好看到一个穿和服、脚下是趿拉板的日本女人走过,刚走到大街最窄处,一个瓦片砸在她身上,她鬼哭狼嚎般的东躲西藏,木屐掉了,发髻散了,可房上的瓦片还象雪片一样飞下来。扔瓦片的就是被踢后一直不敢出门的小振哥。
看到这一幕,我们很解气,很提气。我也找了一些砖头瓦块土坯头子,搬上临街房顶,可惜再也没有日本女人走过。
一天中午,我好奇的扒着对门家的墙角,想看看小日本在干什么。只见十几个日本兵围成一圈,低头坐在地上,中间放着一桶刚打的井水和一碗咸菜。后来才知道:这是日本鬼子在我们村最后一餐。
二、普通农民的抗争
父母常常开玩笑说我是捡来的。他们的意思不是说我是从路边沟里拽出来的,也不是从煤堆里扒拉出来的,而是说我差一点就来不到这个世界上。这也和日本鬼子有关。
在我出生前,日本兵已经占领石家庄,驻扎在我们村。那时,村里的年轻人大多背井离乡逃兵荒,留在村里的老人们利用下地干农活和早晚拾粪的机会,观察鬼子的动静,及时告诉乡亲特别是大姑娘小媳妇躲藏。在长辈的调理下,朴实憨厚的村民,对待日本鬼子经历了躲藏、敷衍到扛着的阶段。
随日本兵而来的还有日本浪人。这些流氓阿混、社会渣子,来到我的家乡,滋扰社会,欺压百姓,充当侵华马前卒,村民恨之入骨。一天,一个醉醺醺日本浪人,逮住路人就摔跤,把对方摔倒后一阵淫笑。这个流氓突然一把抓住正在赶路的父亲,死乞白赖的抱住父亲双手,大有不摔倒这个大个不罢手的蛮劲。自从日本霸占我家水浇地建衣粮厂后,失去生活来源的父亲正在为下锅米发愁,看着这个无赖,甩又甩不掉,走又走不了,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就挣开双手,抓住对方脖领用劲一攋,脚下一个绊子,把日本浪人摔了一个脆生生的嘴啃泥。这下象捅了马蜂窝,浪人爬起来声竭力嘶、张牙舞爪的向他扑去。父亲三步两步回到院里,登上梯子,在房顶上从中街来到前街。
逃过这一劫,好景却不长。没过几天,父亲被鬼子抓夫去山西矿上挖煤。被抓的百十来名农民同胞都是壮劳力,在家里的是顶梁柱。他们想着妻儿老小今后的生活,看着越走越高的大山,心里十分焦急。这天,来到山坡上一个高墙大院,鬼子让人们席地睡在院中央,周围一圈洋马,马槽挨着高墙。看到这阵势,父亲心里有底了,告诉同伴:就是今儿个夜里。
后半夜父亲第一个起身轻挪脚步,走到马尾处。他清楚鬼子就是要利用洋马一有动静又踢又叫的性情,好给他们通风报信儿。这招在我父亲这儿不灵,因为他是驯养牲畜的高手。只见他轻轻拍拍马臀,从上向下顺毛捋抹大腿,洋马顺从的挪了一下腿,父亲一侧身钻入马肚子下。后边一位同胞想把铺的单子带走,又惊醒了一拨人,争先恐后往马肚子下钻,洋马又踢又叫,鬼子探照灯全开,看到马槽上、墙头上都有人,于是喊声骤起枪声大作。站在墙头的父亲只觉得枪子“嗖、嗖”从头顶飞过。他纵身一跳,越过了窄轨火车轨道,落在土沟里。没跑几步,前门出现一条笔直的壕沟车道。父亲没敢进沟,因为沟太直,两边是直上直下的土坡,没地儿躲藏,又跑不过枪子,于是他爬上坡顶,在收获后的庄稼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吃力的向深山跑去。虽然跑不快,但有夜幕帮忙。追上来的鬼子,只好把枪子全撒在车道沟里。
清早,父亲在上路上遇到一位挑担的山西老汉。“老乡大叔,你的柿子卖不卖?”父亲问。“卖呀。”父亲吃完两个冰凉的柿子,站起来后才感到腿不打哆嗦了。一摸兜,分文没有,于是脱下挂花了的棉大褂,交给老汉。老汉说“把它给我,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过?你是什么地界儿人,到这干什么营生?”听完父亲诉说后,老汉说“你肚里没食儿怎么走?再说你就是走到家,也会被抓回来。先到我家住几天,风声过了再回去吧!”看到父亲在犹豫,老汉又说了一句“放心吧,我家那地鬼子不敢来,那是八路军的天下。”
一个月后,父亲趁夜色翻墙头回到家中。从此,他变了个样:结识了山西做生意的朋友和兄弟,体验了家里增人添口的喜悦和负担,更重要的是增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三、共产党领导下的村民抗战
俺村地处京广线东侧,大兴纱厂南边。村里不少人在市里上班,绝大多数是铁路大厂和大兴纱厂的产业工人。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俺村数名进步青年参加了彭真组织的讲习班。蔡黑子就是其中一位。在大兴纱厂做保全工的他,不仅积极参加彭真领导的大兴纱厂工人运动。并在彭真被反动派通缉、围困的情况下,冒险将彭真背出纱厂,转移到邻村堡垒户。
这种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七七事变后更加发扬光大。村民中有先后奔赴延安或解放区,投身于抗日洪流的青年学生,有团结带领村民坚持抗日斗争的多名地下党员,也有在家乡或在外地自愿参与抗日的平民百姓。
村民蔡雷子少年老成,在担当地下交通员期间,传递情报,护送干部,转移伤员,运送电台,营救被捕同志,多次巧妙应对鬼子盘查,机智勇敢的完成了任务。解放后被人民政府委任为石家庄市赵陵铺镇镇长。
张田珍是我的发小张存志、张存柱的父亲。在我童年的印象里,他是一位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眼里很有活计的人。我们都不知道他曾是一位可敬的地下党员。文革期间,他被造反派诬陷为工贼、叛徒、假党员、走资派。身陷囹圄的张田珍坦然以对。无奈的造反派头目把张存柱叫来陪吃陪住陪挨斗,寄望儿子劝说老子坦白交待。在张存柱一再坚持下,造反派开始了内查外调,并在市政府内部档案中,查证了张田珍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参加革命工作的经历。从此,儿子才知道父亲的真实身份。
在日伪占领时期铁路大厂的工人中间,张田珍是有文化、有见解、技术好、讲至理的好青年。经过考察,被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展为党员,接受老工人师傅、家住振头村的董元恒单线领导。随后,遵照上级指示,张田珍经过多个交通站,在更换多位交通员引导后,来到太行深山金柱岭,参加了敌后地下工作培训班。
培训班结束后,仍回铁路大厂潜伏。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抗日宣传,发动群众;传递鬼子军列动向情报;利用夜间检修车辆的机会,拆卸军列上的枪支弹药,运送给八路军。他还独立完成了从焦化厂购买焦炭,装在马车上,再从村西大粪场买来的象烙饼一样的大粪干盖在焦炭上,在车帮和车轱部位抹上鲜大粪。当马车走到哨卡前,捂着鼻子的日伪哨兵,没问两句就摆手示意快走,就这样出了五步哨,径直送到栾城八路军修械所。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为摸清衣粮厂设备仓储位置和工事布防情况,地下党派张田珍等几位同志,化妆成农民劳工,进入衣粮厂绘制平面图。有位同志急于求成,在厂内偷偷标记绘图,被鬼子发现枪杀。张田珍凭借着对自家和乡亲地块的了解,依照井台、树木位置关系,在走动中记住步数距离,回家后连夜绘制出准确的布防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四、技术员的困惑和选择
家住元村忠厚街的蔡印祥年青时聪慧好学,知书达理。以优异成绩从保定化工学校毕业,谋职于天津碱厂。很快成为熟练掌握侯德榜制碱法的技术员。资方给他配备了单间公屋和杂役。正当人生事业起步的时候,日本鬼子攻占天津,碱厂被迫停产。
蔡印祥本打算利用所学知识奉献社会,走实业救国道路,日本兵的炮火炸碎的他的梦想。他也想过投笔从戎,拿起枪杆上战场,但家中老母谁来赡养?在百般纠结中,他回到石家庄。乡亲们的劝说和老母无助的目光,促使他带领老母和新婚妻子,举家避难到西安。为养家糊口,先后干过账房掌柜,当过小学教员,最后辗转到宜川县开了一个大车店。他热情迎接各方来客,和一名经常从延安来店落脚的同庚青年聊得很投机,成为挚友。在这位挚友的“安排”下,这个马车店成为八路军的秘密联络点,成为通往延安的人员物资转运站。后不幸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入狱,经党组织营救保释出狱。出狱那天,还是那位挚友、八路军团长把气息奄奄的他背出牢狱大门。他婉拒挚友劝说,为奉养老母而未去延安。石家庄解放后,举家返回元村。
象这样的人和事,在俺村不胜枚举。村民的抗日斗争,虽然不是在烽火战场,虽然不能算轰轰烈烈,但在日常生活里的人心背向,在细微小事中的矢志反抗,体现着对共产党的热爱,对八路军的支持,对日寇行动的阻滞。这种行为是全民抗日洪流中一滴鲜活的水滴,是抗战胜利交响曲中一个动人的音符。这些抗战轶事所展示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如无声的命令,似有形的旌旗,催促我们后辈人继续不懈前行。
共 408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以质朴无华的文笔讲述当年村里老百姓的抗战轶事,展现了那一段罕为人知的历史,字里行间,情感厚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触动心灵,极有教益。日本人对小孩子的侮辱,令人愤慨,父亲被日本人抓去出苦力后来冒着枪林弹雨逃出来的传奇经历,令人感慨,共产党领导下的村民抗战的蓬勃发展,和浓浓的军民鱼水情,令人感佩。正如作者所言,象这样的人和事,不胜枚举,村民的抗日斗争,虽然不是在烽火战场,虽然不能算轰轰烈烈,但在日常生活里的人心背向,在细微小事中的矢志反抗,体现着对共产党的热爱,对八路军的支持,对日寇行动的阻滞。这种行为是全民抗日洪流中一滴鲜活的水滴,是抗战胜利交响曲中一个动人的音符。这些抗战轶事所展示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如无声的命令,似有形的旌旗,催促我们后辈人继续不懈前行。作者的文章极有教益,启迪着今天的人们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幸福生活。!【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1楼文友: 06:02:26 这篇质朴无华的佳作充满厚重的历史感,极有教益,启迪我们今天的人们饮水思源,不忘历史,心怀感恩,珍惜幸福。感谢作者赐稿!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地图舌不能吃什么
地图舌头吃什么好
小儿积食厌食症
弥勒灯盏花药企怎么样心梗心衰治疗用什么药
灯盏花领军企业产品
- 下一页:一次庄严地文化寻根
- 上一页:周明全批评要去职业化而变为生活化
- 06月21日二次元大瑞士山地犬吃什么狗粮好根据体质选择位置
- 06月21日二次元大白熊犬初次到家要做好哪些工作位置
- 06月21日二次元大白熊犬体味大吗大白熊的体味不是很重位置
- 06月21日二次元大斑马鱼怎么养该鱼对饵料不挑剔位置
- 06月21日二次元大师教你如何给喜乐蒂犬修剪趾甲位置
- 06月21日二次元大宠爱和福来恩效果怎么样位置
- 06月21日二次元大狗见义勇为救小狗位置
- 06月20日二次元吃的健康之如何科学饲养西施犬位置
- 06月20日二次元合格的主人在饲养博美犬的时候要具备三心位置
- 06月20日二次元叶酸缺乏症状鸟叶酸缺乏症需要防治的方法位置
- 06月20日二次元史毕诺犬洗澡注意事项位置
- 06月20日二次元吃泡软狗粮与茶杯犬牙结石疾病之间的关系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