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

机构纷纷调整流动性预测

机构纷纷调整流动性预测

发端于5月下旬,在银行间市场持续近一个月的"钱荒"在近日得到了缓解。这主要归功于央行连续两日发文稳定货币市场,尤其是施予援手向部分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在央行的明确表态以及及时出手后,此前大多数预测流动性紧张将升级的机构们纷纷改口修正了观点。

5月底以来,国内金融机构流动性突然绷紧,券商机构对此也纷纷发表评论,认为流动性紧张趋势在短期内将延续。例如,海通证券6月17日发表宏观快报《热钱流出,流动性偏紧》,兴业证券6月21日发表了题为《流动性仍将多方位承压》的报告,光大证券6月23日发表《流动性紧张升级,房价涨幅趋缓》,广证恒生6月25日发表题为《三大主因致流动性紧张,宽松预期扭转》等等。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6月21日针对银行"钱荒"也表示,市场会迎来三波冲击波,余震会不断,不排除机构倒闭。高善文认为,第一波冲击波震源很浅,主要在银行间市场,表现为短期的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得很高。第二波将主要冲击票据贴现市场和理财市场,这里还有大量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例如信托、证券公司等。第三波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不过,在6月25日央行发布了《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文章后,高善文昨日对上述观点给予了修正。高善文说,"随着央行调整政策立场,我们之前提出的在紧缩性货币政策条件下的三波冲击也将受到一定影响。第一波得到控制;第二波还在发酵,破坏性可能会小一些;第三波还会发生,但程度有所缓和。"

中金公司昨日也表示,央行声明有助于澄清当前形势,尤其是货币当局在应对流动性波动时的政策立场,结合可能的后续行动,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在央行更加平稳的流动性管理之下,银行间利率将在7月中旬以后逐步回落。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刘俊郁则认为,"本次央行对金融体系的'压力测试',其底线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会受到损害。这表明资金抽紧难以长时间延续。央行下半年还将延续既定的目标利率调控策略,但并不会放任流动性泛滥,资金面在某些时点上的紧平衡依然存在。降准及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经济失控下行,否则年内降息的可能性较小。"

对于今后货币工具的应用,央行在25日发表的文中已明确表示,今后要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实际状况,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创新工具组合,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

类风关治疗
空调售后维修服务中心
驻马店治疗白癫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