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趁春日正好去柿树岗乡采野蒿生存

趁春日正好 去柿树岗乡采野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春天,是伴着蒿子从泥土里钻出新芽到来的。4月里,柿树岗乡的刺头蒿遍布在田野间、小河边、山头上,伴着一股“乡愁”滋味的清新气息,惹得人总想拾起一把装入篮中,做成粑粑,摆上餐桌。

在柿树岗乡诗意风情的“一山三水”间,亲近可触的民俗文化中,携着一家老少,迎着蓝天丽日,沐着和煦清风,采一把野蒿、做一盘蒿粑、听一曲门歌、赏一支莲湘舞,从山岭到河岸满载而归,不再是春天的遐想,而是真切的体验。

4月20日上午9点30分,2019中国·第四届(蒿子)粑粑节暨柿树岗乡全季文化旅游节将于柿树岗乡开幕,邀您前来“游画中柿树,忆醉美乡愁”于文旅融合新发展中领略田园风情与民俗传统的魅力。

旅游+体验

打造文旅融合新观感

对地区的人们而言,蒿子粑粑是一道带着山野气息的美味,是“最春天”的味道,也是“最乡愁”的味道。

刺头蒿的嫩叶气香特异,舌尖的回味又带着几分清香,与米粉等揉和后,仍不失鲜嫩和清爽的味道,利肺明目又去湿。 用它炸制而成的蒿子粑粑外皮焦香、内馅软糯,蒸熟而成的蒿子粑粑油绿如玉、糯韧绵软。

每年清明前后,柿树岗乡的村民就到田野里、山头上,采摘刺头蒿最鲜嫩的部分,用米面和其他佐料做成美味的粑粑食用。“三月三”吃刺头蒿粑粑的传统习俗已经流传上千年,制作手艺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目前,当地正在为蒿子粑粑制作工艺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的蒿子粑粑节上,游客们不仅能到柿树岗乡踏青赏春,跟着蒿子粑粑的“手艺人”去田野间采摘野蒿、手把手学做蒿子粑粑,还能在粑粑特色集市上,品尝地区特色美食,体验民俗趣味游戏,感受乡村旅游独有的地域文化。

旅游+民俗

提升文旅融合新内涵

“一山三水映柿树、圩堡莲湘话古今。”柿树岗乡位于县西南部,作为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森林城镇,北部防虎山素有“天然氧吧”美誉,中部有怡果、明达等绿色无公害现代农业产业园,南部有14.7公里的丰乐河流域湿地生态屏障 。

柿树岗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淮军故里”“非遗之乡”之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五房圩转心楼,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周桥新村…作为“安徽省文化艺术之乡”柿树岗乡兼具文化底蕴和自然禀赋,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有了新内涵。

近年来,柿树岗乡以“画里乡村,生态柿树”为发展定位,注重保护民间文化。其中,蒿子粑粑节的开展,逐渐成为当地人文历史的宣传站、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民俗风情的展示台和乡愁乡情的寄托处,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赋予了乡村旅游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

今年的蒿子粑粑节上,汇集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展出和表演。游客们不仅可以到远近闻名的中华“抗日保台”第一将唐定奎故居感受圩堡群文化,更能近距离地赏门歌、观莲湘舞、学习非遗文化技艺,在旅游与民俗的融合、互动和体验的交织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旅游+研学

创新文旅融合新模式

研学团队组建后,孩子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寻找、采摘、认识蒿子,并体验蒿子粑粑的制作流程,学习野生植物知识......旅游与研学的融合,寓教于乐,旅“学”合一,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游玩体验中学习知识,在乡野与历史景点中感受传统文化,在兴致盎然中亲近自然、感知世界。

近年来,柿树岗乡致力于文旅融合的开放与创新,全域释放“旅游+”功能,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发展、新面貌。今年的(蒿子)粑粑节暨柿树岗乡全季文化旅游节内容更为丰富多元,家乡“味道”依然不变。

他达拉非片功效
治心肌梗塞的好方法
宜宾治疗白斑的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