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幸福快乐中医通过耳朵诊疾病耳针珍藏版依依不舍

中医:通过耳朵诊疾病,耳针珍藏版!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第一项便是望诊。望诊的分类有很多,比如目诊、甲诊、面诊、手诊等。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祝家特色的耳诊。其实我们的耳朵不光能听声还能诊病,在疾病诊断过程中,耳诊的准确率为70%左右

耳垂位于耳朵最下端,摸上去很柔软,没有软骨,是耳朵上唯一肉多的部位,耳垂前面与面颊相连,后面则与耳轮尾相接。倒置胚胎示意图中,耳垂对应的是胎儿的头部,因此该部位与人的头脑,面颊密切相关。

耳垂红肿。多提示咽喉不适,如咽干、咽痛等。(如下图)

耳垂圆形凸起:在耳垂外上侧有一圆形(鼓包中央凹陷)或丘形突起,多提示病人胆囊不适,可有口苦、胆区隐痛等症状,可见于胆结石、胆囊炎或胆囊切除的病人。(如下图)

冠状沟:出现在耳垂部的一斜行凹沟,与水平线约成45度角。多提示心脏供血不良,可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常见于肺心病、冠心病等。(如下图)

耳垂斜行突起:该突起位于耳垂、可延及至对耳屏,与水平线约成50度角。常提示牙齿不适,可有刷牙出血等症状,常见于牙龈炎、牙周炎。

2、冠状沟、心区病、胃痛与心和胆囊的关系、按眼缓心慌.低血压耳型.降压型

如果心脏出了问题,这个耳朵会露出什么马脚呢?

其实这一点也不神秘,咱们都知道,中医有四诊法望、闻、问、切,这其中的望就是指通过观察患者外部特征来推断疾病发生的根源。针对冠心病的诊断,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耳诊,就是指通过观察耳朵的外部特征来推断是否有冠心病的征象

在我们中医理论中有耳主贯聪而通心窍,为心之司,为肾之候也的说法,《黄帝内经》中也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记载,并认为耳与经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经过耳朵,所以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说法。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也发现了耳朵与人体器官的对应关系,并确认了八十多种内外科疾病与耳朵的变化有关系,所以人体有病时,耳朵就会有反映。耳朵的形态、色泽和纹路的变化都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这是我进行耳诊的理论依据。

心区光反射增强:即耳甲明显变亮,多提示心脏功能不佳,可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如下图)

3、肺型耳、贴穴得气

肺型耳:

多提示肺为该人的薄弱环节,可有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

特征:耳舟上部尤其是耳周明显宽大且较平坦是肺型耳特点。有的人此处会出现皮屑。

临床意义: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平时注意保护呼吸道。提示皮肤过敏。

肺经在体内的当令时间是凌晨3点到5点,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条经脉,它从上腹部开始,通过大肺肠和肺部,向上绕过喉咙,从上臂顶部的中府次出来,现于体表。沿上臂和前臂下行,至大拇指末端的少商次终止。支脉从手指部分出,走向食指末端,与大肠经相连接。

穴视诊是通过对耳廓及耳穴区皮肤进行细微观察,以其病理形态诊断疾病的方法。

一、视诊的准备

耳穴视诊时要求诊室采光充足,室温适宜,环境安静,并充分暴露检查部位。诊前注意不要用力擦洗耳廓,以免引起血管扩张而变色,或把阳性物擦掉。耳廓不洁时,可用棉球轻轻擦净,同时,还要注意性别、季节、气候的差异。必要时还可藉助放大镜,以观察耳廓耳穴皮肤的她强调细微变化。

二、视诊的方法

视诊时医者两眼平视,以一手之拇指和食指轻轻牵拉耳廓,对著光线,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的按解剖部位顺序仔细观察。当发现阳性反应物时,用中指由耳背向前顶起,将皮肤绷紧,以观察阳性反应物的大小、形态、色泽等。如一次不易确诊,可将绷紧的皮肤慢慢放松,再慢慢绷紧,进行反复观察。并注意与对侧耳廓对照,以监别阳性反应物的真伪和性质。

视诊中,如发现有隆起、结节等阳性反应物时,应以手指或探棒触试结节的大小、硬度、移动性、边缘是否整齐及有无压痛等。如有血管变化,应注意血管的正常分布和异常扩张及充盈血管的走向。

三、阳性反应的主要类型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和我们的观察,视诊时阳性反应的主要类型为:

1变色耳穴部位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苍白或中央苍白边缘红晕等,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肠炎等和肺炎、肾炎、关节炎、高血压及一些妇科疾病。

2变形常见的变形有结节状隆起、点状凹陷、圆圈形凹陷、条索状隆起或凹陷、线状交叉等。多见于肝硬变,肝肿大、胆结石、结核病、肿瘤、心脏病、胃下垂等。

3丘疹有水泡样丘疹(似鸡皮疙瘩),红色或白色丘疹,多见于妇科疾病、肠道疾病、肾炎、心肌炎、慢性气管炎等。

4血管充盈耳穴部血管过于充盈或扩张,可呈顺血管走向充盈、局部充盈或成圆圈状、条段状等形态。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支气管扩张、哮喘等。。

5脱屑多为糠皮样皮屑,不易擦去,常见于肺区。多见于皮肤病、更年期综合征、便秘等。

四、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

1有点状或片状红晕、充血或边缘红晕的红色丘疹,脂溢有光泽时,多为急性炎症性疾患。

2有白色点状或片状凹陷,隆起,白色丘疹,无脂溢无光泽者多为慢性器质性疾病。

3有结节性隆起、暗灰色点状或片状时多见于肿瘤。

4有糠皮脱屑不易擦去者,多见于皮肤病、胃肠病及妇科疾病等。

5有条段状、线状、圆形或半圆形白色或暗灰色疤痕时,多见于手术或外伤后的疤痕。

在临床实践中,有些健康人的耳廓上有时也可看到色素沉著、白色结节或冻伤疤痕,但压之不痛,此乃假阳性,应注意与之监别。

五、常见疾病耳穴视诊阳性反应举例

(一)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支气管炎常在气管或支气管穴区看到点状或丘疹样红晕,或呈点状白色边缘红晕,有光泽。

2慢性支气管炎于气管、支气管穴常呈点状、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无或有光泽。

3支气管哮喘常于肺、支气管、气管穴区看到红色或白色点状丘疹,无光泽。

4急性肺炎两肺区常呈点状、片状或丘疹样红晕,有的呈点状白色的边缘红晕、有光泽。

5肺结核病于肺区常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点状灰白色钙化点或呈索型,皮肤光亮。若呈点状或丘疹充血、有光泽或轻擦出血者,多为活动期肺结核;若呈点片状暗红凹陷、基底有光泽,则可能有肺空洞。

(二)循环系统疾病

1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未闭动脉导管等)在心区常可见点状凹陷,或点状白色、边缘红晕等。

2风湿性心脏病在心区常呈点片状白色、边缘不清。

3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4的病人于心区可见充血性片状红润,或微血管扩张。

4冠心病病人常在耳垂部出现斜行皱纹,被称为耳垂皱或耳折症,同时还可能在心区观察到形态变化,如呈半圆形或条状红色、暗红等。

5心肌炎在心区可有散在性点状红润或丘疹红晕。

6高血压病则常在肾上腺、脑点、脑干、皮质下等穴位观察到点状或片状红晕等。

(三)消化系统疾病

1食管炎在食管区常呈点片状红晕,边缘不清,有光泽。

2急性胃炎于胃区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有光泽。

3慢性胃炎则呈片状白色,部分有皮肤增厚。

4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在胃或十二指肠穴区可见点、片状白色或线状暗红边缘红晕,少数有丘疹。

5胃下垂患者则在胃区外侧近对耳轮处呈片状白色增厚,边缘不清。

6慢性肠炎在大小肠区有片状或丘疹充血,并有脂溢。

7急性阑尾炎时在阑尾区可看到点状或丘状充血,少数有水疱样红晕。

8胰腺炎于胰胆区呈现皮肤红肿及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9慢性胆囊炎在胰胆区可见点状白色、边缘红晕。

10胆结石在胆区有小结节,如小砂子颗粒状,或呈点状白色斑点,边缘清楚,急性发作时边缘红晕。

(四)泌尿系统疾病

1急性肾炎常见于肾穴区呈点或片状红晕,有光泽。

2慢性肾炎于肾区多呈片状白色或圆形皱折,少数为丘疹样白色。

3肾盂肾炎于肾区多呈白色丘疹或红晕,少数呈片状白色。

4肾结石于肾区呈点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或呈沙样白点。

5急性膀胱炎于膀胱穴区则呈点片状白色、白色丘疹或皱折、不光滑。

(五)其它疾病

1盆腔炎、附件炎于子宫穴区可见点片状或丘疹样红晕,有油脂。

2痛经常在子宫穴区有点片状白色或红晕,有的呈点状丘疹,边缘有红晕、有光泽。

3荨麻疹于肺区常见糠皮样脱屑,不易擦掉。

4增生性脊柱炎常于相应部位呈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少数则呈点片状白色。

5胃癌患者常在胃穴区呈结节状隆起、尖硬、粗糙,边缘不清,压痛显著。

六、耳廓色泽与疾病

正常人的耳廓色泽微黄而红润。如果耳部发生不同的色泽改变,则提示有不同的疾病发生。

1全耳色白,常见于暴受风寒,或寒邪直中。亦见于贫血病。

2全耳色青而黑,常见于剧痛患者。

3耳垂色青,为房事过多的表现。

4耳稿源:中国轮焦黑、干枯,为肾精亏极的征象。

5耳朵红肿,为少阳相火上攻,或为肝胆湿热火毒上蒸,也可以是中耳炎或疖肿、冻疮所致。

6耳背上见到红色脉络,并伴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7耳垂经常潮红,为多血质体质者。由于受寒耳垂变为紫红色,就会肿胀,甚至发展为溃疡,还容易发生痂皮,这是体内糖过剩的表现,易患糖尿病。

8耳垂肉厚而宽,色红,身体肥胖者容易患脑出血。

9耳垂肉薄,连血管都看得清者,见于患呼吸系统疾病和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耳垂肉薄呈咖啡色,见于肾脏病、糖尿病。

跌打损伤外敷药用什么好
宜昌治疗白癫风医院
肌肉紧张性疼痛的治疗
友情链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