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社会心理压力的缓解与旅游发展
关于社会心理压力的诱因众说纷纭,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归结起来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经济方面来谈,社会转型之下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各行业竞争也愈演愈烈,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人的物欲不断膨胀。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能理解为经济的高度发展造成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而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均,矛盾冲突凸显,贫富差距拉大,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中下阶层往往受到歧视和压迫,长此以往心理难免失衡,物质精神都无法得到满足。其次,从社会基本保障入手:当然社会保障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联系,甚至可以放在一起来分析论述,但这里我们把特别它分离开来。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备,人们还是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境:下岗失业、负贷、教育困难、医疗困难……社会健康和社会福利等社会基本保障得不到满足,社会文明也在这种氛围中缺失,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冷漠化。为了职业或其它方面需要,忙于结交应酬各种社会关系和场合也往往令当代人疲惫不堪。家庭关系冷淡,尤其是婚姻关系危机四伏,令很多人痛苦不堪。人们始终处于高压噩梦之中。最后,简单从环境因素分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我们不可否认大部分情况下,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的。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存在和发展,环境的破坏必然影响人类生存,大到自然灾害频发,小到危害身心健康。许多地区肆意破坏环境,滥砍滥伐,开垦土地,以此换来城市建设用地,造成大量的绿树的消失以及大量景区环境的破坏,原始意义上那种能让人沉浸在其中并从中体验到自然美或者衬托出人文美的自然环境已不复存在。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烦躁紧张,惊惧不安。
在前面两篇文章中,我们简单谈论过旅游过程中的自然旅游审美和人文旅游精神对社会心理压力缓解的重大作用,这里就简单讨论一下社会心理压力的缓解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我们认识到“社会心理压力”与“社会幸福”是相对的一组概念,提到社会心理压力就不得不提到社会幸福,并从幸福的层面来研究压力,所以在这里引入“国民幸福指数”这个概念。社会学家将“国民幸福指数”定义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的指标数值,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对社会的满意度。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E%(A,B,C,D,E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不难看出幸福指数主要受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社会基本保障(社会健康、社会福利)三大因素的影响。从前文社会心理压力的诱因分析中可以看出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发展不协调、社会基本保障不完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缓解社会心理压力必须注重经济的协调、平稳发展、社会基本保障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国民幸福指数的高低总体上也受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会直接提升国民幸福指数,这便意味着社会心理压力的缓解有助于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实幸福与否跟缓解心里压力的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整天处于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之中,精神高度疲惫,那么他们有什么幸福可言呢?高度压力得到缓解,人的精神处于平衡和放松的状态才会感到一种心理上的幸福感。
国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异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不能代表社会心理压力的降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绝对提高,而幸福指数的提高却能代表压力指数的降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大代表提出将幸福指数而不是GDP作为衡量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幸福指数提高了人们才有经济能力和闲情逸致追求精神上的消费,才能在缓解心理压力时更容易诉诸旅游这一方式,这样有利于促进旅游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认为,居民总体收入稳增、休闲观念增强、交通日益便利的情况下,旅游行业将成为消费领域的一大看点。刘德谦表示,2010年及其随后的几年,职工收入可望的全面增多,养老金的提高,将成为中国国民旅游发展的有效动力。幸福指数近年来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正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全球居民幸福指数调查排行榜上,哥斯达黎加以幸福指数76.1位居榜首,多米尼加名列第二。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业是哥斯达黎最有活力的产业,旅游收入是其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多米尼加也是以旅游业为主,旅客量占全加勒比海地区(除墨西哥)的47%。通过对榜单上名列前50的国家地区的观察发现,这些地区皆是旅游资源丰富,且旅游业为该地区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在解决就业,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社会财富方面意义重大,所以说幸福指数跟旅游发展也是一对耦合关系。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一个地区幸福指数的提高,幸福指数的提高又反作用于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这势必会引起相关部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国民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社会心理压力大小)。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应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而旅游作为缓减社会心理压力,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无疑应受到政府当局的大力支持。
通过这些简单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心理压力的缓解有助于旅游的发展。这里存在这样一种关系:社会心理压力的缓解有利于幸福指数提高,幸福指数的提升有助于旅游的发展,无疑社会心理压力的缓解实际上也反作用于旅游。许多个旅游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居民幸福指数的高低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论是在自然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中转移释放压力,还是在人文旅游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最终结果都是旅游促进了社会心理压力的缓解。从幸福指数来看,旅游更是有利于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社会基本保障以及社会文明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国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就是这些问题不断解决的过程和结果。旅游与社会心理压力缓解的良性循环模式
总之,在自然旅游的审美当中,自然美不仅使人心灵愉悦,还可以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减转化社会心理压力;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旅游之中,人文旅游精神可以提高人的文化层次和精神境界,让游客吸收中国传统文明中的精髓,结合自身的实际,再次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寄情于山水,融情于天地万物”化“小我”于“大我”之中。“儒释道”中的经典内涵,体现了自然、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谛和人生追求的意义,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缓解社会心理压力。从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出发,人类的基本需求被满足,社会基本保障提高,生态环境改善,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幸福指数的引入和运用成为衡量社会心理压力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旅游可以直接或间接减少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心理压力,社会压力的普遍减少促使人类幸福指数的整体上升,幸福指数的提高意味着人与社会自然处于更加和谐的发展循环模式,那么,游客就可以更好的在旅游中享受“天地任我逍遥”的精神自由。
共 28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笔犀利,理性与哲思并存,深刻的分析了当前社会心理压力的诱因,以及这种压力在旅游过程中自然旅游审美和人文旅游精神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出了怎样建立旅游与社会心理压力缓解的良性循环模式。文章论点、论据、论证充分,观点明晰,所写的事实客观理性,使读者从事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观点与新意,从而了解增强了这方面的知识。【:雨萱】
1楼文友: 10:47:4 看得出作者对旅游直接或间接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心理压力有独到的见解,所反映的事实客观,逻辑性强。 雨萱,沉默寡言,独守清欢,用心书写人生的酸甜苦辣……
夜尿增多怎么治
小便口刺痛怎么治疗方法
小便结束有刺痛感啥原因
小孩健脾的食物弥勒灯盏花基地
小孩咳嗽流鼻涕
- 下一页:余华作品落选上半年好书榜
- 上一页:心灵大麦不黄小麦黄散文
- 06月21日科幻大瑞士山地犬AKC标准位置
- 06月21日科幻大白熊犬分几种大白熊犬是一个独立的品种位置
- 06月21日科幻大白熊犬会咬人吗位置
- 06月21日科幻大排档吃饭时老板拿扫把冲出眼前的一幕让人位置
- 06月21日科幻大家最想要的萨摩耶犬饲养大全位置
- 06月21日科幻大学生毕业不工作却专职照顾流浪狗父母会怎位置
- 06月21日科幻大狗疫苗多久打一次位置
- 06月20日科幻吃狗粮长不大怎么回事位置
- 06月20日科幻合格主人手把手教你如何给茶杯犬挤腺位置
- 06月20日科幻史氏金翅雀鲷的饲养环境水温在位置
- 06月20日科幻史毕诺犬多少钱是一种全能型的猎犬位置
- 06月20日科幻吃母乳阶段的可卡犬应该怎么养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