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一篇难忘山林中那叮叮咚咚的砍柴声
小时候,看到里的樵夫生活很是羡慕。
寂静的山林、或轻纱般的云雾或纷纷扬扬的雪花。斧起斧落,那好听的咚咚声便在山谷中迴荡。
挑柴时的姿势更是好看。一条扁担两梱树枝,走起路来一颤一颤的。累时用雪白的布巾擦擦脸上的汗,嘴里还唱着好听的山歌。
好似童话中的仙境,在少时的心中樵夫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
没想到的是,有一天我也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只是没有了少年时的憧憬,少了点儿神秘浪漫的感觉。
一九六八年十月九号,作为知识青年我下乡到了辽南的一个小山村。我是既上了山又下了乡。
山村的生活离不开柴火,做饭要用烧炕也要用。一年下来要烧掉很多很多的木柴,所以每家的门前都要垛上象小山样的一垛树枝子。
秋未至冬初,甚至下雪以后我们都要象樵夫一样,每天上山砍大柴。
山上没有农田,半山腰是果园。主要是苹果园,还有梨园。再往上几乎全是养蚕用的柞树,当地人管它叫桲椤稞子。
为了保持柞树叶的鲜嫩,所以三年以上的柞树必须从根部砍掉,来年开春发出新枝条好养蚕。
每天天刚蒙蒙亮就上山了,人手一把磨的飞快的斧头,腰里再别根绳子。
上山的路很不好走,羊肠小道而且很陡。还要时时注意脚下,稍不注意就会一脚踏空滚砬子(滚下山)
初冬时节的山上虽然没有春天时节的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没有夏季那般的青山滴翠没有秋天时的果实累累红叶绽放,却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感到有些累了的大山褪去了所有的浓妝,枯黄的树叶给了河川一片金黄。祥云在蓝天下成了大山的玉带,浓淡相间的雾气常在林间树梢上流淌。
瑰丽的朝霞中此起彼伏的砍柴声,在山谷中久久地迴荡,还真有点中樵夫劳作时的意思。
特别是雾浓时,四五米处就看不见人影,只能听到沉重的呼吸声和叮叮咚咚的砍柴声。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屯道沟的山。
情一样的深啊梦一样的美。
如情似梦大清河的水。
山几重啊水几重。
叮叮咚咚砍柴的声。
是山城啊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一首贺敬之著名的桂林山水歌在姜明胜的口中被改的乱七八糟,不过我们爱听。
浓浓的雾中,叮叮咚咚的砍柴声,再加上姜明胜抑扬顿挫的吟诵声真给我们一种欲仙的感觉。
那种感觉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其他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滋味儿。
砍柴的活是意想不到的艰苦。
一人多高的桲椤树长得很密实,常常把衣服刮得一条一条的。手上也划的左一道儿右一道儿的,汗水一螯钻心的痛。
看到当地老乡砍的很轻松,细的枝条左手一掰右手用斧子在根部一敲、粗一点的左砍一斧右砍一斧就砍了下来。可轮到自己的时候没砍百十下,胳膊就有点抬不起来了。
砍下来的大柴首先要找个山势相对平缓的地方放在一起,捆成一个两三米粗的大捆,好往山下放,当地叫放滚
捆滚是个技术活儿,由当地老乡操作。地上铺一条又长又粗的大绳子,前面必须有两根粗实一点儿的小树挡着,将大柴捋顺了往上垛。
滚要捆的特别扎实,以免往下滚的时候散架子。
放滚的时候,首先要扯开喉咙大声的喊几声:放滚喽放滚喽…目的是让在下边的人听见好躲开,以免让滚砸着。
起滚的时候要三四个人使劲地往前推,将滚前边的两棵小树压倒,滚才能借山势滚落下去。
推滚的时候要格外地小心,因为如果衣服让滚挂住就会随滚而下,小命也就报销了。
听说前些年爷儿岭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特别惨。
滚是不可能一下子滚到你的院门前去的,到下山半腰平缓处也就停住了。剩下的活儿更累,得一捆一捆地扛下去。
往山下扛的时候要捆成小捆儿,一捆大约二十五斤。扎成马架子,放到脖子后用肩膀扛下去。
一般社员能一次能扛六梱,力气大一点的扛八捆。我们的体格比不了当地老农,一次也就是四捆,很少有能扛六捆的。女生就更不用说了,有的一次只能扛两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陡峭的山路空身下都得十分加小心,何况肩上还有百八十斤的份量。
冬天老乡是两顿饭,青年点儿也不例外。不同的是老乡中午能有个烀地瓜烤土豆什么的垫巴垫巴,知青们是名符其实的两顿饭。
下午往山下扛大柴时已是饿的前腔贴后腔。百把十斤在肩上,腿肚子转筋腰无力,山路崎岖步履踉跄。
山下面有一条小河,冬天已经结了冰。走在冰面上更是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唯恐一不留神来个仰八叉,那可是摔谁谁疼。
我们青年点儿有个年龄较小的女生,外号叫胶皮娃娃平时说话奶声细气,干活时更是娇弱无力。扛大柴一次勉强能扛起两梱,也实在难为她了。
那天走上小河冰面时脚下一滑来了个腚墩儿,头发也乱了,脸上也划出了血道子,大柴也散了一地。
身上的疼痛,心中的委屈,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坐在冰面上那个哭啊,眼泪都流成了小河。
每年一次的砍柴劳动既苦又累,但是它增强了我的意志,给了我健康的体魄。
回城后我曾在条件艰苦的铸造车间一线工作过很长时间,但那种艰苦与在农村的砍柴劳动来比简直是小菜一碟。
二者相比,后者简直是一种享受。
从每年的砍柴(因蚕场轮换砍伐)中我得到了一种启示:
我们的劳动实质上也是养柞蚕的一部分,没有我们的砍伐柞蚕就吃不到稚嫩的新叶,蚕茧就不会丰收。
人生何不如此!
对于我来说,下乡是我人生中的偏得,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我人生的大学。
日月匆匆,不知不觉已有五十个年头了。可是让人难忘的知青生活总是在心头萦绕,那个美丽的小山村总是在脑海里浮现,那叮叮咚咚咚的砍柴声仿佛还在耳畔!
还有那首被姜明胜篡改的面目全非的《桂林山水歌》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似态屯道沟的山。
- 下一页:共145字1页转到页编者按凭栏花有韵(1)
- 上一页:以春来泼墨赋新诗为公用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