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湘戏晋京田老大湖南人演湖南人的故事

作为此次晋京演出的12个剧目之一,《田老大》是湖南人演湖南的故事、唱湖南的戏。 中国戏曲文华奖、梅花奖的双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汝龙,在《田老大》中饰演田汉。 《田老大》在创作上非常接地气,抓住了人的情感,“一个‘情’字抓得恰到好处。 编者按:湖南地方戏剧艺术吸取了中华大地和湖湘文化的生命养分,历经久远、艰难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19个剧种。 7月至9月,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精选了12台剧目,在北京各大剧院演出。这是湖南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现具有鲜明特色的湖湘艺术元素、湖南地方戏曲和湖南艺术家风采的舞台艺术展演。 此次展演,将充分展示近三年来湖南艺术创作工作取得的新成果,交流展现湖南优秀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为湖南戏剧文化走出去搭建更好的平台,扩大湖南文化影响力。 为此,红特推出《湘戏晋京》系列报道。 红时刻 汤红辉 通讯员 刘梦婷 饶茂乙 长沙报道 长沙市解放中路,老长沙图书馆大楼,因为搬迁新址,留下一栋陈旧的空楼,和高高门楣上的几个大字。 气温高达 7℃!匆匆过往的行人,却发现了异样:沉寂多时的老长沙图书馆大楼内,近来频频飘出丝竹之声,和湘剧的经典唱腔,给附近的天空,氤氲着些许凉意。 位于长沙市劳动路的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面临拆迁,一群舞台上鼎鼎有名的湘剧艺术家们,只能暂时“屈居”于此,排练晋京演出的湘剧《田老大》! 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罗志勇表示,演好《田老大》,是我们湘剧人的全体心愿,“我们是带着一种感情在演出。” 特邀三大老戏骨加盟表演 虽然湘剧《田老大》在去年的湖南艺术节上获得了大奖,但此次排练的《田老大》,却已非去年的《田老大》,可以说是全部推翻了。 罗志勇介绍,参演湖南艺术节的湘剧《田老大》,当时请一位剧作家写剧本,时间非常仓促,从成稿到彩排演出,总共还不到 个月时间。“虽然最终获得了银奖,但剧作家自己都感觉不满意。” 作为此次晋京演出的12个剧目之一,《田老大》这个题材非常好,是湖南人演湖南的故事、唱湖南的戏。 为不负厚望,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特邀了一批主创人员重新创作。其中,艺术总监是著名剧作家盛和煜;编剧、导演钱珏是“文华剧作奖”得主;导演童晓阳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舞美设计王欢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精品工程,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舞美核心团队成员。 罗志勇说,以前的剧本和现在的剧本都是讲述田汉和湘剧的一些故事,但是切入点不一样,原来那一个是通过田汉解决抗战宣传队的不同的事情,后面这个就只有一个切入点,就是田汉修改湘剧《抢伞》,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湘剧的《抢伞》原来是一个老戏。 同时,此次的主演,可以说明星荟萃。为了成功晋京演出,特邀了湖南三大老戏骨加盟。分别是文华奖获得者唐伯华,饰演剧中的剧队队长黄禾;梅花奖获得者贺小汉,饰演田汉的母亲;而另一个是文华奖、梅花奖的双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汝龙,饰演田汉。 一部没有时代隔阂感的大戏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都知道剧本对于戏剧的重要性。 长沙市剧本创作中心主任 扬介绍,湘剧《田老大》是该中心自 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之后,在长沙市文广新局的领导下,为展现长沙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传承弘扬湖湘文化精神,首抓的第一部重点题材剧目。 《田老大》讲述的是抗战初期,田汉来到长沙,担任三厅六处处长,主管文艺宣传。田汉受到母亲的启发决定修改《抢伞》,使这出老戏既跟上民族救亡的形势又有观众缘。 于是,田汉带着一大帮湘剧艺人去赴李栋埔的宴请。李栋埔误会田汉与彭秋月有私情。田汉却光明磊落。彭秋月伤感于得不到平等相待,要与李栋埔绝交,同时也为田汉的理解深深感动,发自肺腑地叫出了田老大。虽然时局艰难,宣传三队却显示出了新面貌。然而前线传来噩耗,李栋埔牺牲了。彭秋月悲痛万分。湘剧人义愤填膺。田汉告诉大家,湘剧人唱好戏,做好人,给百姓带去烽火中的精神力量,这便是每一个人的爱国。 锣鼓敲响。田汉握笔在书房疾书,要把《抢伞》改编为《旅伴》。蒋世隆和王瑞兰出现在戏台上。书房与戏台,剧本与剧中,模糊了时空界线。田汉唱出了剧中人投军的决心,唱出了湘剧人爱戏爱国的新声,唱出了戏剧家对艺术和人格的坚守,唱出了一个中国人磐石般的民族气节。 扬认为,剧本中一个创新点在于里面有“戏中戏”,即田汉在改写剧本《抢伞》这个片段,因为我们在舞台上呈现,就是田汉在书桌前奋笔疾书,旁边就是他写的那个戏中戏,戏里面体现另一个戏,就是他,一个比较亮的创新点。同时,这部戏融入了现代高科技的元素,比如灯光舞美、服装设计都是北京、上海的顶尖团队在执行的。 同时,这部戏在创作上非常接地气,抓住了人的情感,包括田汉和母亲的戏,戏班里的父女情,以及恋情等,“一个‘情’字抓得恰到好处,让观众如同感觉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没有时代的隔阂感”。 六旬主演:《田老大》将作为我的封箱之作 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长沙湘剧界唯一梅花奖得主曹汝龙,可以说是在湘剧表演舞台上的“老大”。 在近60年的戏剧舞台生涯里,曹汝龙曾先后担纲演出了50多个剧目。在代表作品《布衣毛润之》《铸剑悲歌》《古画雄魂》等作品中,成功塑造了毛润之、诸健、水天熊等神形兼备、性格迥异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其中,曹汝龙在199 年湘剧《布衣毛润之》中饰毛润之荣获中国第四届“文华”表演奖,1995年在湘剧《铸剑志》中饰诸健荣获中国第十三届戏剧“梅花奖”,成为湖南省屈指可数的“文华奖”“梅花奖”的双获得主。 对于田汉这一角色的把握,曹汝龙娓娓道来。他说,田汉是一个很有才华的艺术大师,他的重点在写作方面,创作了无数的戏剧作品。他靠宣传组织演出队伍团结起来,进行改造,对戏剧进行创新和改编,加上抗日的一些内容,用笔来打败敌人,称为以笔当枪。 “我对田汉特别尊敬,我听前辈说过他的很多故事。”曹汝龙说,田汉对湘剧老一辈人都特别的好,对贫穷的人特别关心,给他们钱给他们帮助,而田汉的母亲去卖卤蛋赚钱给剧团的人买饭吃,“田汉的母亲,田汉的弟弟,他们一家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曹汝龙认为,田汉是一个文人,但性格很豪爽,一直直来直往但心地善良,“我不会把他演成一个高大的形象,而是塑造出一个平易近人的角色。” 正因为长期活跃在戏曲演出舞台上,且成就斐然,曹汝龙也被湖南湘剧界戏称为“曹老大”。不过“曹老大”透露,此次晋京演出之后,自己将退出舞台,到学校去从事戏曲教学,培养传承人才。 “《田老大》将成为我的封箱之作。”曹汝龙摇摇了手中的折扇。 相关链接:艺术评论 撇去光环的纯粹的人 ——评湘剧《田老大》 田汉,湖南长沙县人,剧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三大奠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 夏衍说:"田汉是现代的关汉卿,我私下把他叫做中国的'戏剧魂'。他对国家民族,对文学艺术所做出的贡献灿如金玉,不可磨灭。"苏叔阳说:田汉是在"五四"运动中产生的一位文化巨人。 像这样一位文学巨匠、戏剧大师,其一生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值得后人大写特写,其人生的每一段单独截取、撷来,都是闪着光辉的篇章。然而,也正因为其可写之处太多,如何在舞台上,尤其是在短短两个小时内,生动地塑造一位最能代表或是最接近其内在思想的田汉形象?则成了摆在创作者面前的很大的难题。 湘剧《田老大》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湖南人讲湖南的名人,紧扣湖南地域文化“湘剧”,写出了田汉作为中国“戏剧魂”与湘剧这一剧种、湘剧伶人的深情厚谊,以及改革湘剧传统老戏,融入抗日宣传新思想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种写法,既立足湖南,突出了湘情、湘韵,又以湖南为代表放眼全国。湘剧伶人抗日救国的拳拳之心代表了全国人民、华夏子弟的赤子之情,田汉组织湘剧艺人成立抗日宣传队这一事件浓缩了风雨飘摇的神州大地正蓬勃燃烧的革命之火。由此切入,取材独特,以小见大,立意深远,可见编剧之深谙编剧之道。 序幕。连日空袭下,一片焦土的长沙城。手拿藤箱的田汉,面对破碎的故乡、凄惶的故人,一段唱尽表内心的悲愤无奈。此时,在焦土废瓦中有动人的女声吟唱湘剧的旋律。此旋律让人心渐平,绝望渐散,一种平和与希望似在升腾。肩负抗敌宣传重任的田汉也由此触动,在迷茫中似寻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这个序,好在一个干净简洁。用时经济,却清晰地交待了情境、事件,点明了主题。 全剧便循着这条湘剧抗日救国的线徐徐开展,由田汉串联起国民党军官李栋埔、湘剧名角彭秋月和名小生刘少卿等众多人物,交织成一张爱恨情仇的,叙说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田汉之救国在于救人心。虽是组建湘剧抗日之宣传队,却非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是真真正正地从体察湘剧艺人之生活艰辛、关心其思想内心,从肉体上的衣食温饱,到精神上的自尊自强。他让自暴自弃的刘少卿走出“戏子是下三滥艺人”的心灵阴影,让“尝遍世态炎凉游戏人生”的彭秋月忆起初心、复归澄明,让“加入宣传队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湘剧宣传三队最终变成了自发自觉地扛起抗日宣传大旗。 田汉的深情厚谊,感动了湘剧伶人,他们尊称他一声“田老大”,以其为前进的旗帜,以其为精神的领袖。从而塑造了一个撇去诸多光环下的纯粹的田汉,也以浓缩的笔墨体现了他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博大的革命情怀。 另一方面,该剧也紧扣并强调突出田汉是“戏剧魂”这一特质。在全剧的情节构置中,两处使用了“戏中戏”。 一是彭秋月前来讨教老戏《抢伞》。田汉与之分饰蒋世隆和王瑞兰,引导其“体会她的处境,走进她的心灵,用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去接近她,塑造她”。不仅启发了彭秋月的表演心得体会,并在饰演的过程中也找回了迷失的自我。借演戏完成了剧中人物彭秋月的心理转变。做到了舞台呈现好看好玩,又达到了人物转变合情合理的目的。 二是田汉在书房改编《抢伞》为《旅伴》。此时,舞台一分为二。奋笔疾书的田汉,与刘少卿扮演的蒋世隆和彭秋月扮演的王瑞兰,同时出现在戏台上。共同唱出了戏剧从业者的爱国心声,唱出了中华民族的不屈气节。其时空的转换、交错,尽显戏曲之虚拟写意。 “一波一折,戏文会把苦难记载,一腔一板,乡音将把希望带来,这一生,倾心血写尽了梨园异彩,起来,起来,起来——且待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重整河山,继往开来!”拳拳之心的爱国之情,其音,不绝于耳。其义,荡气回肠! 湘剧《田老大》作为展现长沙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传承弘扬湖湘文化精神的重点题材剧目,是长沙市艺术创作研究院自 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以来,在长沙市文广新局“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工作思路指导下,首抓的第一部重点剧目。 该剧主创团队阵容强大,均为业界一流人物。既有本土的湘籍艺术家,也有北京、上海的艺术家。 著名剧作家盛和煜任艺术总监;编剧、导演钱珏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编剧理论与写作专业硕士、表导演研究博士,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编剧奖”获得者。国家一级导演童晓阳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等。舞美设计王欢毕业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导演系MA硕士、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演出设计与实践专业MA硕士,多次荣获“国家精品工程奖”。灯光设计刘海渊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灯光设计专业,其设计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服装设计章月儿,是英国温布尔登艺术学院及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服装设计MA双硕士,曾在第5 届世乒赛开幕任服装总设计。 由文华奖、梅花奖双得主,湘剧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曹汝龙饰田汉;国家一级演员、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罗志勇饰刘少卿;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华大奖的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唐伯华饰演黄禾;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梅花奖获得者贺小汉饰演田母;优秀青年演员曹威治饰演彭秋月,其先后获得第八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全国首届长江流域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长江之星”铜奖、多次荣获长沙市“杜鹃花”比赛一等奖;2011年荣获湖南省戏曲最高奖项——芙蓉奖(是湖南省最年轻的芙蓉奖获得者)、2012年荣获第四届湖南艺术节“田汉表演”奖等诸多奖项;2016年荣获“2014——2015长沙市文艺新人奖”。作曲是王守信与韩伟两位:王守信先生为国家一级作曲。先后为湘剧、花鼓戏、祁剧、京剧、电视剧、广播剧及歌舞剧等不同艺术种类的作品担任作曲或音乐设计,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音乐创作奖、中国戏剧节唱腔设计奖、湖南省田汉音乐创作奖。著名作曲家韩伟,其创作的作品多次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优秀青年导演宋纪刚担任本剧副导演,其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获硕士学位。先后荣获2010年文化部第十三届艺术节文华导演奖、2012年荣获第四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导演奖、2015年荣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导演奖。 正如长沙市文广新局局长杨长江所说,田汉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并弘扬的好题材,也是一个有很高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好题材。以湖南戏讲湖南名人,以湘剧名角唱湘剧老大田汉,两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湘剧《田老大》写出了他与湘剧的深厚情谊,他的满腔热血扫除了当时政治形态下的愁云惨雾,更为湘剧伶人的心灵投下了希望的阳光。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气节、华夏儿女的脊梁。 时至今日,田汉,这个撇去光环的纯粹的人,更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阴部潮湿解决方法

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小便黄赤失禁是什么原因

小孩积食拉稀吃什么药
云南道地药材 灯盏花有哪些
生物谷灯盏花有哪些特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