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流年爱的传奇散文

[心似琉璃爱如彩]

那时,他是台湾炙手可热的新锐导演,她是屡获大奖的当红演员。凭借默契的配合,他们连续合作了三部影片,全都双双获奖。

当然,最初的他们只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并没有一见钟情的轰然爆裂。可感情是条不能预测的暗流,在电影《玉卿嫂》的拍摄中,表演观念的一致,艺术理解的同步,工作互补共进的佳境也逐渐有了爱情的底色。尽管他当时有妻,可对爱情的冒险终究无法压抑不可克制,两人最终沦为绯闻故事中的现实主角。

在八十年代的台湾,舆论压力异常巨大,尽管他们的成绩有目共睹,殊荣在身,但在世俗的眼里,他们是不可原谅的一对外遇对象。他们的爱情被看成俗艳的故事,几乎所有的同情都倒向他的原配之妻,而他和她要承受无穷无尽的指责。整整一年,他们不敢出门,甚至不能做事,如日中天的事业停滞不前。

抉择关口,后退意味着失去爱情,前进则乌云压顶一无所有。他最终真诚面对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一九八六年,他舍弃事业挽着她的手离开事发地远走美国。

离开了热爱的影视工作,远离是非缠身的喧嚣,他们如自由飞翔的鸟儿一样撒了欢地享受爱情。闯荡电影圈多年也有些积蓄,可不能坐吃山空,两人开始谋划以后的日子。他们想过做房地产,朋友也鼓励过他们在美国开家MOTEL挣钱,可文艺范的两人总觉得做高调的商人与艺术事业大相径庭,心里始终无法接受成为太商业化的赚钱机器。断断续续三年间,他们试图尝试许多,但都没有真正入心入肺地热爱。

一天,两人去逛街,在纽约一家琉璃工艺品艺廊,她突然驻足不前,眼前一件件精美的琉璃制品抓住了她的眼球。她仿佛看到了一条新生的路正在脚下铺展开来。

她对他说:“我要学一样东西,像种稻子一样,像木匠一样,从现在开始,用所有的时间去学习。”他知道她说的是琉璃,看着她认真的表情,他笑着同意,全力支持。他不想她过得没有灵魂,他希望用另一种生活代替她对电影艺术的诠释,于是,他们悄悄返回台北。

崭新的事业,他们几乎一无所知,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买下一家倒闭的玻璃厂,他们设立了第一个“琉璃工房”。从此,曾经风华绝代的影后洗尽铅华系上围裙挽起袖子做起了三十五岁的“小学徒”。可在当时,中国相关琉璃制作的资料少之又少,她一步步摸索,失败、检讨、尝试,再失败、再检讨、再尝试……在前一年半的时间里,成功率几乎为零。看着满地的碎片挤满院子,有一种“匝地惜琼瑶”的诗意,可核算成钱,并不呰于金钱铺地。

他问她:“还做不做?”

她回复:“做!”

可钱成了天大的难题,为了支持她的事业,他开始抵押房子,自己的房子押后,押爸爸的房子,然后接下来是哥哥姐姐的房子。为了找钱,从未借过钱的他开始到处借钱、跑银行。十年间,挫折无数次重复,最无助的时候,他跑到纽约,愿意花任何代价,帮她寻找专家。

负债累累,他忍了下来,偶尔她也有愧疚,可他总劝慰她说:“做演员,你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家,我同样相信,做琉璃,你也会成为不可复制的实践家。我爱你,懂得,所以我会一直支持你。你只管做,钱是我的问题!”

挫折只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结果就是成绩会一丝一点地呈现。他们数十年融化在寂寞窑炉的时间并没有白费,如今,她的作品出现在世界最高级的展览馆里,她的名字等于“中国现代琉璃”的代名词,她做创办的琉璃工房,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琉璃工作室之一。

她成功了,实现了由影后到琉璃艺术大师的华美转身,而这二十多年,曾是名导演的他俨然成了站在她背后的男人。他隐藏着自己的才华,一直站在她身边,像一棵挺拔的、供她依靠休憩的大树。她制作,他题词,开发布会,总是在他解说。往往无须说话,靠着手指、语气、细微的肢体动作,甚至一个旁人不易察觉的眼神,他们就能达到行动合一。卸去影坛的光芒,他们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依然配合得天衣无缝。

如今,她六十岁,他六十一岁,可他们似乎还都处在谈恋爱的青春岁月。她平素低调,有他在,她才会尽情挥洒。有活动,他不在,她宁愿不去。当然,他们不是圣人,也有过平凡夫妻的争吵,但无论如何,第二天早上他一定会为她准备好早餐。看着精心准备的餐点,即便不快也转瞬烟消云散。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怄气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她曾说过:“对生活的理解让我们彼此通透,年轻时怄气过一个星期,后来缩短到三天、一天、三个小时,现在我们正向一个小时努力。”

曾经他生过一次重病,全身插满管子在加护病房,她彻底慌了,根本无法想象如果他不在,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于是,她辞掉一切活动守在他身边,督促他一直说有关工作的事。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她的行为,甚至质疑她的眼里只有工作而不管不顾他的身体状况,她并不解释。后来,他病奇迹似的好了,他眼含热泪地说:“其实,她是怕我彻底离开,她用工作告诉我,我不能走,她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依赖我做。我明白她的心意,所以我不能走,要拼命好起来帮助她。”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是任谁也无法代替的爱情密码。二00九年,她左耳失聪,面对自己,她则尤其坦然,她说:“只要有他在,我即便聋了,也不怕,因为他会是我的助听器!可一旦他有事,我就会慌乱起来。”

她叫杨惠珊,那时的“亚太”和“金马”影后,他是 ,曾经名闻遐迩的最佳导演。在西方,有一种传说,每一位天使都拥有一只翅膀,所以必须互相拥抱着才能飞翔,而杨惠珊和 就应该是一对比翼相拥而飞的天使吧。

对 而言,杨惠珊是引擎,是永远的动力;而杨惠珊而言, 是方向盘,是永远的方向,永远的判断。杨惠珊曾深深认同“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暇秽”这句话,而对于他们的爱情,又何尝不是琉璃身上的那些流云漓彩呢?

[他们有爱不俗套]

赫本走时,悼词中有一句成为了经典:“从此,上帝有了最美的天使。”派克也走了,从此,上帝又有了最帅的绅士。

——题记

一九五三年,当初出茅庐的赫本和在当时已经大红大紫的派克在《罗马假日》邂逅。面对电影前辈,赫本开始很忐忑,生怕自己做不好,但派克鼓励她要对即将展开的演艺之路充满希望,并且从各个方面开导和关心她。很快,赫本从心底逐渐信任了这个比她大十三岁的成熟男人,两人在拍片的空闲会做各种游戏的互动,或者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一起到湖边散步谈心。

影片拍完了,上映之前派克发现海报上醒目地打着他的名字,赫本被打得小小的名字还隐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派克特地通知制片方把原来是主演的自己改上了“奥黛丽·赫本”的名字。

八月,《罗马假日》上映后引起巨大轰动,赫本一举抓住了全世界的目光,由此,年仅二十五岁的赫本也获得第二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站在台上的赫本根本没想到会是自己,她激动得语不成句,但最后,她却没忘记告诉世界:“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

赫本成了影后,各种荣誉扑面而来,但对于她来说,最渴望的还是获得真挚永恒的爱情。当然,当时,很多影迷都希望《罗马假日》的故事延续到赫本和派克的现实生活中来,只是遗憾的是,当时派克已有妻子。派克能充分理解赫本的心情,宣传期间,他得意把自己的好朋友梅厄·菲热介绍给赫本认识,梅厄是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演员兼作家。派克很欣赏梅厄的才华,他也认为梅厄能给赫本带来更大的成功和喜悦。

三十六岁的梅厄身材瘦高,面部棱角分明,再加上与赫本一样精通各种语言,很快,才华横溢又温柔体贴的梅厄就俘获了赫本年轻浪漫的心。一九五四年三月,梅厄求婚了。赫本不顾母亲的反对接受了。在九月的婚礼上,派克从美国赶往赫本在瑞士的婚礼现场,他送给赫本一枚蝴蝶胸针。这枚精美的礼物,赫本非常喜欢。

就在赫本沉醉在爱情与婚姻的美好中时,派克也终于签订了与妻子的离婚协议,为了安慰派克,赫本经常去寄一些明信片过去,虽然寥寥数语,但她和派克的亲密与信任之情跃然纸上。很快,在好友的安慰下,派克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但并不是开头幸福的婚姻都能陪伴着一起走到生命的终点。虽然派克时时刻刻关注着赫本的生活,也祈祷着她幸福,但赫本的婚姻还是陷入了迷茫。其实,新婚伊始,很多人都说梅厄只是在利用声名日隆的赫本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当时,梅厄并没太多在意,可时日一长,看到赫本的成就越来越大,梅厄开始有些别扭。为了维护自己的婚姻,也怕外出拍戏太久疏远了丈夫,赫本决定和梅厄同进退。她甚至对邀请她演出的导演提出条件:没有梅厄参加的电影,她不演。

即便如此,赫本最终还是没能拯救她的婚姻,一九六八年秋,罗马雨雾连绵,赫本十四年努力经营的婚姻宣告结束。伤心欲绝的她不吃不喝,生活里除了雨水就是泪水。就在这时,派克打来了。赫本敞开心扉,对派克说:“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是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我本来想白头偕老,可太难了!”面对赫本对自己的坦诚,派克只能轻声细语地劝她朝前看。

有了朋友的理解和支持,赫本又轰轰烈烈地投入到了另外一场爱情中,但遗憾的是,这场婚姻因丈夫的桃色再次触礁。就在赫本饱尝婚姻之苦时,派克也遭到了失子之痛。一九七四年,派克三十岁的大儿子自杀身亡,面对打击,派克整日以泪洗面,躲在家中不肯见人。但惟独对从瑞士匆匆赶来的赫本,他的大门才打开。而多年的情谊,让赫本只要到了美国,准会第一个到派克家做客。她的善良和礼貌,赢得了派克一家人的喜爱。

一九七九年,赫本的第二次婚姻也走到了尽头,签署完离婚文件,赫本再也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她开始把全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对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上。一九九二年,赫本被查出患有结肠癌,次年一月的一天清晨,六十四岁的她在睡梦中安详地飞走了。

当成千上万的人送赫本离去时,让人没想到的是,已经七十七岁高龄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千里迢迢赶来参加赫本的葬礼。而在此前的几年里,退休在家的派克除了在自家的后花园侍弄花草外,极少出门。

葬礼上,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着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夜,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说完,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喃喃:“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这让在场所有人无不唏嘘落泪。

赫本走后,派克送给她的那枚蝴蝶胸针依然完好无损地珍藏在她的首饰盒里。十年后,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八十七岁的派克亲自前往买回了那枚陪伴赫本四十年的蝴蝶胸针,当他干枯的手握住那枚胸针,他也一定能感受到赫本那美丽的心跳。同年的六月十二日,也是凌晨,派克在他的比弗利山庄的寓所里,闭上了眼睛。

赫本走时,悼词中有一句成为了经典:“从此,上帝有了最美的天使。”派克也走了,从此,上帝又有了最帅的绅士。

他们是伟大的演员,在影片中,他们是爱情的主角,但在生活里,他们只是心心相印的知己。很多人希望他们相恋的想法最终只是故事延伸的俗套私人愿望,虽然,他们虽然不是情侣,但他们一样关心着对方,呵护着对方,珍藏着对方,比起那些始乱终弃的伴侣来说,他们硬是让我们见证了一份纯洁无暇爱的传奇……

共 4 6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这篇文,自然会想起王菲的那首经典曲目《传奇》,作者笔下的这篇散文中讲述的是两段感人的爱情故事。第一篇:【心似琉璃爱如彩】没有完全相同的一件琉璃制品,即使形似,每一件琉璃作品的都有那独一无二的流云漓彩,无可复制仿效。琉璃是剔透的,晶莹的,美到让人窒息的,一如他们的爱情。这个尘世,是有缘的两个人,是注定要携手尘生的两个人,即使有着艰难万重,也会朝着彼此的心灵靠近,也会摒弃一切浮生的束缚与牵绊,走在一起。她是曾经的金马影后,他是著名的导演,然而,为了真爱,他们选择丢弃名利的光环,只为在一起。终究是不会就此沉寂的人,她用她的睿智与坚持,创办琉璃工房,打造完美的琉璃制品。而他,选择了站在她身后,给予她无尽的力量,做她最坚实的后盾。因为爱,他们才能熬过那些艰辛的日子,因为她,他的生活才会变得有意义,因为他,她才会有继续前进的动力。为这样坚贞不渝的爱情所动容……第二篇:【他们有爱不俗套】因为一部经典的电影《罗马假日》,那个美丽的女孩活在了全世界人们的心目中,也是因为《罗马假日》,人们都纷纷期待着剧中的演员赫本和派克能够走下荧屏走到现实生活中来,而他们却一次次的阴差阳错。当她正想去爱你时,你是有家庭有的;当他解体了一段婚姻时,她却是正在经历着甜蜜的;当她结束第一段婚姻时,他却投入到新的感情生活中去……但,他们是深爱着的,比如赫本对那枚蝴蝶胸针的珍藏,比如派克在赫本葬礼上老泪纵横的说“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他们是荧屏上的情侣,生活里心心相印的知己,虽然他们没能如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同在一个屋檐下, 可他们之间的爱是纯洁无暇的,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是值得颂扬的,是值得称赞的,他们互相尊重彼此,还有彼此的家庭。 他们是一个传奇。有些人,注定一辈子擦肩而过,有些爱情,只能是以一种挂牵和惦念来成全。心与心的交流最为难得,读这样的故事,能让人一下安静下来,深深体会和思考,有关爱情,这个世间最美丽的情感。文章有条不紊地再现了一段爱情与事业并进的甜蜜艰辛历程,遣词造句颇为洗练考究,见作者不凡文学功底。荐阅!【:温柔小娴】【江山部精品推荐012112 04】

1楼文友: 19:02: 1 爱的传奇,感人的篇章,问候小晟,拜读佳作,感谢赐稿流年,顺祝安好!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2楼文友: 09:11: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维生素D滴剂悦而价格

骨关节炎的物理疗法

婴儿补钙吃什么钙剂好

渐冻人 肉跳
佝偻病要怎么治疗
成人骨质软化症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