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男士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新高度

西宁: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新高度

青海青海客户端讯 睡农家炕、品农家饭、感受农耕文化,在流水潺潺间看蓝天白云,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体验乡村旅游的惬意和浪漫,如今,都市人越来越喜欢到乡村农家乐,体验乡村旅游的浪漫和情怀。 西宁市民的里、朋友圈里、微博里,视频里,一个个镜头下,一张张照片里,是西宁市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带来的一系列联动效应,是昔日贫困村庄的美丽蜕变,是久居闹市的市民畅享田园风光的惬意,是贫困村民通过乡村旅游鼓起来的钱袋子如今,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旅游画卷,正徐徐向我们而来。 近年来,西宁市将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传承历史记忆根脉、沿袭多元民风民俗、保护传统村落民居、恢复乡土景观风貌、保留乡村农耕文明、促进城乡互动交融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紧紧围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目标,依托高原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俗人文、多彩的农耕乡趣,统筹实施美丽田园创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节会品牌推介、精准扶贫等7大行动,通过串点连线协同发展、多元融合提质增效,全力推进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成效明显,涌现了千紫缘、边麻沟、小高陵等一批文化底蕴深厚、鲜明特色独具、产业规模较大、深受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接待点和特色村落,城北区陶北村、晋家湾村,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大通县边麻沟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湟中县上山庄获农业部一村一品休闲农业示范村和林业部全国六大最美花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卡阳村获中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基地称号,慕容古寨获评全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惠及31个乡镇121个村、辐射11.6万名群众,4758名贫困人口通过乡村旅游致富增收,开创了近年来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新高度。 绿水青山幸福西宁2019乡村游启动 4月28日,由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湟中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绿水青山幸福西宁为主题的西宁2019乡村游启动,其根本宗旨是通过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开展,进一步宣传推介西宁市优质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搭建农旅融合发展平台,凝聚社会各界对西宁市乡村旅游的关注支持与发展共识,凸显西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绿色生态本底,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新品牌,促进乡村旅游多业态高质量发展,以此扩大乡村旅游市场,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构建乡村旅游集散地和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精品示范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示范引领,带动全市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全域全景式休闲观光、度假娱乐、采摘体验、农副产品交易等乡村旅游业态发展,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市场,拉动消费,促进区域内农民就地就业创收、农业增产增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西宁市乡村旅游发展始终围绕一带一品牌、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格的发展理念,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多个省份在政府报告中不惜浓墨重彩,形成了各具特色之前支付宝跟阿里巴巴集团的协议是,互补共促的乡村旅游多元业态。广大游客和市民可以在窎沟示范带领略独特的乡土景观风貌、传统乡村民居,在东峡示范带可以参与刺激的户外运动、滑雪嬉冰,在景阳示范带体验设施农业、果蔬采摘的乐趣,在西纳川示范带看到高山牧场及久远的酩馏酒酿造传统工艺,在小南川示范带感受皮影非遗传承及3D沉浸式太空影院,在鲁沙尔示范带体验铜银器加工、农事农趣,在城郊示范带享受乡土美食、休闲民宿,也可以在日月山示范带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攀爬高山红玻璃栈道。 西宁市乡村旅游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启动以来,西宁市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旅游提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转变产业方式,汇聚发展动能,延展消费业态,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大通县、湟中县和湟源县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城北区陶北村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城北区晋家湾村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全市共有农家乐464家、其中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73家;从业人员12528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1080人,带动农户6239户,2018年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810万人,同比增长27.5%,实现旅游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38.6%。 立足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打造乡村旅游 坚持整体谋篇布局,统筹推进





五官面部整形
滨州白癜风医院哪家较好
湖州男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