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公交厦门能否架设绿色通道

厦门能否架设“绿色通道”?

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不少台湾医师从台湾涌向大陆,那时厦门充当了重要的集散平台作用,大多数台湾医师从厦门口岸“登陆”,再扩散到闽南及全国各省。 今年4月在国共经贸论坛召开之后,大陆颁布了15项惠台政策措施,其中4项关于两岸医疗卫生合作的内容,日前结束的海峡两岸医疗合作与交流论坛,细化了经贸论坛上的4项措施。 不少观点认为,台湾医师将再度掀起“登陆”潮。在这一波的“登陆”潮中,厦门能否再像上次一样,为台湾医师架起通往大陆的桥梁?

上月31日结束的海峡两岸医疗合作与交流论坛,就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海峡两岸医疗卫生合作与交流,提出了七项共同建议,双方认为两岸医疗卫生行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应当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双赢,欢迎台商到大陆投资医疗机构,并且积极建立台湾医师进入大陆行医的“绿色通道”。

趋 势台湾医师“登陆”将升温

【解读一】满足大陆台胞求医需求 福建省政协常委、台盟厦门市委主委陈昭强:台湾医师登陆是一件好事,是今年这里暂且抛开平均值的模糊差异性不谈4月大陆实行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的必然结果。台湾医师登陆,既可满足常住大陆的百万台商及其眷属、台生等台湾同胞的医疗需求,也可满足每年不断攀升的来大陆旅游的台湾同胞。【解读二】台湾医师的最佳输出地 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中山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杨谦:台湾地域小,医疗技术成熟,医师有必要也有能力输出。那里能够提供他们发挥才干的环境,并且提供相应待遇,他们就会往那里走。 大陆是台湾医师的最佳输出地,理由有四点:一、大陆和台湾具有割不断的历史渊源;二、大陆百万台商的迫切需求,医疗市场大;三、大陆经济社会环境逐步改善;四、大陆正在进行医疗卫生改革,急需引进大批外来医疗人才。【解读三】形成热潮需较长时间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李非:虽然说台湾医师在岛内就业日益困难,人才不断过剩,但是一时间要形成“登陆”热潮有难度,尚需较长时间,只是这个趋势会日益明显、逐步加温。

回 眸抗战时期一波“登陆”潮

台盟厦门市委顾问曾雄:上世纪30年代前后,台湾医学就比大陆发达得多,由于受日本殖民控制很严,台湾医师难以领到牌照,许多人就来到医学相对落后的大陆。 那时厦门设有日本领事馆,所以跟台湾关系比较密切,例如厦门博爱医院就集中了一批台湾医师,这些医师是日本驻台湾总督府委派过来的。一部分台湾医师因为抗日,要被日本人抓起来了,被迫从台湾跑到厦门。还有一些是在台湾当学徒的医生,留下来很难拿到执照,也来到了厦门。 那时相当多台湾医师从厦门上岸,然后到闽南及大陆其它地方,这很重要的原因是语言问题。台湾受日殖民期间,民众只会讲日语和闽南话,连普通话也不会讲,所以来大陆的台湾医师大多集中在闽南。另外,当时交通极不发达,台湾人一般坐帆船来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厦门自然成为首选。

现 实厦门“窗口”优势依然存在

【优势一】厦金航线交通便捷 曾雄顾问:如今台湾人都会讲普通话了,语言不再成为台湾医师行医大陆的障碍,交通也十分发达,从这个意义上说,厦门的地域和语言优势正在逐渐减弱。然而厦金航线是两岸之间最便捷的航线,大批台湾医师仍然会选择该航线到厦门,再到各省区。【优势二】需求旺盛,待遇不错 李非教授:厦门医疗水平对医疗人才的需求旺盛,台湾医师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未必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他们在厦门施展的舞台会更大。 大陆农村和内地中小城市也需要外来医疗人才,可是工作、生活环境与台湾的差距毕竟太大,难以留住台湾医师。台湾医师在大陆最好的挥洒空间是沿海中等城市,既有旺盛需求,也有不错的待遇。相比其它的沿海中等城市,厦门具有区位优势,自然、人文环境很好。【优势三】中医用药借鉴性强 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中医院保健部主任医师翁丽丽:就中医来说,渊源在大陆,而大陆中医用药的南北地区差异大,中医强调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厦门的风俗、饮食、地理和台湾相通,中医应用上两地相通。一些台湾学生到北方学中医,回台湾后用药却不灵了,这是因为南北差异所致。为此厦门中医院设立了台湾学生实习基地。【优势四】长庚医院的群聚效应 陈昭强主委:明年长庚医院在厦门建成后,一定会对厦门医疗服务水平带来很大促进作用,并吸引更多台资在厦兴办医疗事业,激活医院之间的竞争,激活医疗人才的流动。长庚医院本身的人才容纳量相当大,加上厦门台胞日益增多,必然会吸引众多台湾医师前来厦门。【优势五】文化相通感情相融 杨谦医生:看病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事,不是说医术行就可以了,还需要病人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医生能够理解社会,病人能够理解医生。厦门与台湾同属一个文化区,台湾医师与厦门民众感情沟通容易,交流方便。

展 望打造两岸医师交流平台

【途径一】成立两岸医疗交流协会 李非教授:厦门市应该利用医学会、医师协会及其他医学专业委员会,与台湾同行开展双向交流活动,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医疗器械、产品、药品推介会,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可以考虑成立两岸医疗交流协会,学术、技术交流多了,就能大大促动人才流动,同时提升厦门的医疗水平,拉升在全国医疗界的地位。【途径二】设立两岸中医交流基地 翁丽丽医生:今年5月厦门举办了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与合作论坛,确定要在厦门成立长效交流机构,作为两岸四地以至东南亚地区中医药界合作交流的基地,并我也例外确定今后继续在厦门举办该论坛,期间同时举办中医药博览会,特设台港澳馆。厦门市规划成为闽西南医疗中心,辐射范围包括台湾和东南亚,辐射力源于吸引力。【途径三】成立两岸医疗交流基金 杨谦医生:两岸医师交流包括学术和人员的交流,频繁的交流活动需要资金保障,应当考虑成立两岸医疗交流基金。台湾的民间医疗事业发达,决策灵活,而大陆以公立医院唱主角,批钱手续需层层报批,手续繁琐。医疗交流基金将为两岸医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途径四】设立台医求职大陆服务点 杨谦医生:厦门可由政府牵头做,或者由民间机构为台湾医生行医大陆提供咨询、中介服务,设立台湾医生求职大陆服务点,把全国各地对台湾医生的需求信息收集起来,台湾医生想去那儿行医,服务点能最快速度提供职介服务。【途径五】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杨谦医生:大陆医生难当,超负荷工作不说,最难受的是医患矛盾,互不信任。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体制因素,如果体制不转变,医院管理不改善,本地医生都干得郁闷的话,怎么能让台湾医生在这长期待下去呢?

【相关】 “二00六海峡两岸医疗合作与交流论坛”共同建议主要内容:

一、发挥海峡两岸医疗卫生行业各自优势,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双赢。 二、欢迎台湾企业家、投资机构到大陆投资医疗卫生产业。 三、采取切实措施,使台湾医师在大陆的资质认证和执业审批流程快速顺畅。积极建立台湾医师进入大陆医疗机构行医的“绿色通道”。 四、由台商集资成立台湾健康保险公司承办台商健保业务。 五、拓展海峡两岸医疗卫生的合作,欢迎台湾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进入大陆医疗卫生产业市场。 六、邀请部分台湾同仁为中国医师协会特邀顾问和特邀会员,增进海峡两岸医界人员交往。 七、逐步建立和完善海峡两岸医界合作交流机制,争取每年举办一次“海峡两岸医疗合作与交流论坛”。


保定儿童牛皮癣医院
宝宝腹泻可以吃妈咪爱吗
定西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