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自己动手制作软盘上的引导器物业

中国电信省级公司可直接受理业务 这是我自己看了一些络上的文章以后,亲手制作的一个Floppy Linux,大家可以看看。 1. 软盘上安装引导器(grub) 一般制作软盘上跑的Linux引导器都使用sysLinux这个工具(这个工具不支持ext2分区格式,只能支持fat分区格式),因为我对grub比较熟悉,并且我在软盘上安装grub只用了132KB空间,不是很耗磁盘空间。 具体操作如下: # mke2fs /dev/fd0

创建了 ext2 文件系统后,需要安装该文件系统: # mount /dev/fd0 /mnt/floppy

现在,需要创建一些目录,并将一些关键文件(原先安装 GRUB 时已安装了这些文件)复制到软盘: # mkdir /mnt/floppy/boot # mkdir /mnt/floppy/boot/grub # cp /boot/grub/stage1 /mnt/floppy/boot/grub # cp /boot/grub/stage2 /mnt/floppy/boot/grub

再有一个步骤,就能得到可用的引导盘。 在Linux bash中,从 root 用户运行“grub”,该程序非常有趣并值得注意,因为它实际上是 GRUB 引导装入器的半功能性版本。尽管 Linux 已经启动并正在运行,您仍可以运行 GRUB 并执行某些任务,而且其界面与使用 GRUB 引导盘或将 GRUB 安装到硬盘 MBR 时看到的界面(即GRUB控制台)完全相同。 在 grub 提示符处,输入: grub root (fd0) grub setup (fd0) grub quit

现在,引导盘完成了。 2. 安装根文件系统 一套Linux系统要正常启动,根文件系统要包括下列文件夹: /bin /etc /proc /tmp /var /dev /mnt

要包括下列基本的设备文件: /dev/console /dev/fd0 /dev/null /dev/ram0 /dev/tty /dev/tty0

要包括下列配置文件: /etc/rc.d/inittab /etc/rc.d/sinit /etc/fstab

要实现基本的功能,还要包括一些常用工具:如:sh,ls,cd,cat等。其中,前面三个部分不要多少空间的,但是常用工具会占用很多空间,要是用原来系统中的这些命令,就是全部用静态编译,不是用动态连接库,大概有2MB~3MB,放不进软盘。络上解决的方案是使用BusyBox工具。具体可以到官方站:看看。下载BusyBox工具的源代码。 注意: (1) 译的时候要静态编译,修改 Makefile 中的 DOSTATIC 参数,从false 改为 true,这样,编译出来的代码就不要依赖glibc了。 (2) 因为我们用的是 BusyBox 上的 init,与一般所使用的 init 不太一样,会先执行 /etc/init.d/rcS 而非 /etc/rc.d/sinit,为了做出来的 FloppyLinux 架构与 Redhat 的架构一样,所以修改了 BusyBox 中的 init.c底下是修到的部分内容∶ #ifndef INIT_SCRIPT#define INIT_SRCIPT \"/etc/rc.d/sinit\"#endif

具体操作如下: (1) 官方站上下载BusyBox的最新版本:解开,按照上面的注意点修改源代码。 (2) 运行下列命令: #make#make install

(3) 译好的可势行文件放在 ./_install 文件夹里的。 #cp ./_install /tmp/floppy-Linux -r

(4) 动建立其它的文件或文件夹: #cd /tmp/floppy-Linux# mkdir dev etc etc/rc.d proc mnt tmp var# chmod 755 dev etc etc/rc.d bin mnt tmp var# chmod 555 proc# cd dev# mknod tty c 5 0# mknod console c 5 1# chmod 666 tty console# mknod tty0 c 4 0# chmod 666 tty0# mknod ram0 b 1 0# chmod 600 ram0# mknod fd0 b 2 0# chmod 600 fd0# mknod null c 1 3# chmod 666 null

(5) 建启动配置文件:(inittab,sinit,fstab) initab:::sysinit:/etc/rc.d/sinit::askfirst:/bin/sinit:#!/bin/shmount -a# chmod 755 sinitfstab: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6) 作Ramdisk的镜像文件: # dd if=/dev/zero of=/tmp/initrd bs=1k count=4096# losetup /dev/loop0 /tmp/initrd# mke2fs -m 0 /dev/loop0# mount -t ext2 /dev/loop0 /mnt# cp -r /tmp/floppy-Linux/* /mnt# umount /mnt# losetup -d /dev/loop0# dd if=/tmp/initrd | gzip -9 /tmp/# rm -f /tmp/initrd# sync

3.编译内核: 这部分内容不详细讲述,主要是去掉了一些不需要的选项,减小内核,编译出来的内核是725920Byte。里面包含了必要的卡驱动和络协议栈。 4.整合启动盘 现在所用到了的东西全部搞好了,下面就是整合一下: 全部文件(文件夹)如下: /lost+found//boot//boot/grub//boot/grub/stage1 =========èGrub启动时用到的两个文件/boot/grub/stage2/boot/grub/t =========èGrub的配置文件指向nf/boot/grub/nf/boot/kernel =============è内核/ ===============è内存镜像文件

这样这张软盘就能启动一套Linux系统了,占用1.213MB。

南通治疗卵巢炎费用多少钱
乌鲁木齐哪家医院治疗妇科好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友情链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