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广播电台的峥嵘岁月四
时任前线台总编办公室主任俞金江的作品:《海防女民兵》
1962年夏季,集团利用大陆经济困难之机,蠢蠢欲动,叫嚣“大陆”积极准备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冒险。为彻底粉碎敌人窜犯大陆的图谋,我前线部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进行轻装精简,疏散随军家属。前线广播电台立即进行战备动员,将笨重器材及精简下的物资疏散到南靖县,由协理员孙德江护送电台家属疏散到闽北的邵武、南平等地。同时,与31军93师联系,拟定战时行动方案,气氛异常紧张。
按照总政联络部的指示精神,前线台在宣传上配合紧急战备的军事行动,在持续两个多月的宣传攻势中,以日渐成熟的心理作战方式,全力揭露集团窜犯大陆的军事冒险图谋,警告集团如果胆敢窜犯大陆,将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同时,反复广播以福建线司令部名义公布的对蒋空海军人员起义投诚政策和奖办法我前线部队军事行动的强大威慑,以及我宣传的有力揭露,彻底粉碎了集团窜犯大陆的图谋。
时任前线台总编办公室主任俞金江的作品:《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妆爱武装》
1962年10月起,集团又改用派遣小股武装特务的方式,不断骚扰大陆沿海地区。至当年12月间,集团先后向我广东沿海的海丰,惠阳,惠来,电白,台山,阳江等县派遗了九股武装特务,进行、暗杀等破环活动,妄图在沿海地区建立“游击走廊”被我沿海军民就地歼灭,无一漏网。前线台及时宣传我沿海军民反小股作战的胜利,在宣传中指出,集团以武装窜扰大陆,不管是大还是小股,终究逃不掉被歼灭的命运。
这个时期,前线台的对敌宣传工作很有生气,其主要特点是:一,加强了对集团的揭露,通过评论性节目,以短小精悍,富有战斗性的文章,揭露集团的罪行。同时,针对其宣传进行有力驳斥。二,加强了短语喊话性节目,针对空军人员的思想和情况,以他们的习惯用语,如“离地三尺就有自由”等,召唤他们弃暗投明,起义归来。在节目与节目的间隙,插播这种匕首、标枪式的短语喊话,加强了宣传的战斗性和针对性。三、抓住重点,持续宣传,如对金门防卫司令王多年,曾专门组织其家属,同乡,同事,同学写信写稿,持续宣传,触动对方。王德枫战友回忆道:我们的《军家属信箱》节目在台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军军官很喜欢偷听的节目。台湾金门防卫司令王多年听到他女儿的信,落下眼泪。这本是一件很保密的事情,却被传回大陆。后来台领导在会上传达了这一,大家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对瓦解敌军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后来一查,那个节目是我和韦嬙播的。四,针对海空军收听广播条件比陆军好,且易于投奔大陆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了对蒋海空军的宣传。
1962年12月25日,总政治部调解放军报社老新闻曹曲水,出任前线广播电台首任台长。曹曲水同志是位老资格的新闻工作者,精通新闻业务,富有宣传工作组织领导经验。他的到任,使前线电台的工作特是宣传业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962年,总政工作组来前线电台检查指导工作,与电台全体人员合影。
“福建前线广播电台,现在是《光明之路》节目…”《光明之路》节目,是前线电台的政策性节目,主要是对军官兵宣传“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一切都有出路,都有光明前途”的政策。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是我党对军政人员的一贯政策,“对于一切爱国的人们,不论他们参加爱国行动的先后,也不论他们过去犯了多大罪过,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欢迎他们为和平解放台湾建立功勋,并且还将按照他们立功大小,给以应得的奖励和适当的安置”“希望民党军政人员,在和平解放台湾的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们将来的地位就会得到肯定和保证”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成立以后,就一直持续不断地宣传“爱国一家”的政策,介绍原军政人员和起义,投诚,被俘人员受到祖国和人民的信任,工作愉快,生活幸福的情况,号召军官兵走爱国的道路,弃暗投明,回归祖国,路上光明之路。在我党政策的感召下,在前线广播电台宣传的影响下,沿着光明之路归来的有:
1959年6月,金门蒋军27师79团1营1连中士班长贺业臣从大金门泅水起义归来。
1960年3月,蒋军海上支队517号远征艇少尉轮机长陈进等四人起义归来。
1961年1月,蒋海军“中万”舰帆缆上士吴本样起义归来。
1961年7月,蒋军19师57团2连8班二等兵甘裕郎(台湾籍)从金门泅水起义归来。
1961年10月,蒋军“救”总指挥部本部中队汽车分队驾驶兵陈鸡公起义归来。
1962年5月,蒋海军“中治”舰雷达下士李聿晖起义归来。
前线电台普通话播音员张万忬(左)王淑珍(右)她们俩是北京广播学院毕业,1962年进入前线广播电台。
1962年7月,福建前线司令部,颁布了对驾机起义的蒋空军人员和对驾舰起义的蒋海军人员奖励规定及联络办法的。申明:蒋空军、海军人员驾机、驾舰(艇)起义,投向祖国大陆,是爱国的正义行动,将受到祖国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人民政府对起义人员都将量才录用,妥善安置,保护其私人财产,并根据驾驶的机种舰种分别发给优厚奖金。还具体规定了驾机起义的着陆机场和海、空联络办法。发布后,前线广播电台在节目中持续播送,并加强了对蒋空、海军人员的宣传喊话和召唤,在台湾和海外引起广泛注意。
1963年6月1日,蒋空军第2联队11大队43中队上尉飞行员徐廷泽,在我党政策的感召下,在前线广播电台宣传的影响下,驾驶F-86F型喷气战斗机起义,由台湾新竹机场飞回大陆。徐廷泽起义归来受到热烈欢迎,元帅、刘亚楼上将都接见了他。授予他空军少校军衔,按规定奖给他黄金2500两。
徐廷泽驾机起义归来后,前线广播电台以《光明之路》节目为主,立即抓住时机展开宣传,及时报道了徐廷泽飞回大陆后受到热烈欢迎,受到领导人接见,授奖,授衔以及在各地的活动情况,较好地宣传了我对军起义投诚人员“一视同仁、量才录用”的政策。在此期同,以宣传徐廷泽驾机起义的爱国正义行动为主,还结合宣传了我两次公布东南沿海军民全歼美蒋武装特务的;宣传部我空军部队先后击落美制蒋机的重大胜利;宣传金门和云南境外军政人员投诚归来;宣传我对空、海军人员起义归来奖励规定、联络办法及安全通行证,形成了一个声势强大的心理攻势,在军内产生了较大影响。1963年8月,蒋军上士郭志平从金门泅水起义归来。
1963年8月, 福州军区联络部吴继尧副部长前往北京,委托总政联络部在北京高中生当中特招播音学员。这是前线广播电台首次招收战士播音学员,总政联络部领导对这次特招播音学员很重视,亲自接见了他们,并指示送他们前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培训。吴副部长交待两位接兵遊华国和张化南,直接护送播音学员去上海。这是他们离京前在广场留影:前排左起:播音学员秦建庄,张宝利,梁玉昆。后排左起:接兵遊华国,张化南。播音学员张纯,杜雪琪。
前排左起:严爱香,韦嫱,张纯,马祖英,张万忬,王淑珍。
中排左起:杨永庆,吴崇懋,曹曲水(台长)沈传灿,邹汝贻(录音)杜雪琪。
后排左起:王德枫,张宝利,鄢冠雄,黎雨(副总编)黄金辉(录音组长)黄德华(维修)
1964年2月29日,总政联络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得军广播宣传的意见》意见提出:对蒋军的广播宣传工作,近两年来有了很大加强,认真贯彻了中央对台宣传方针政策和总政党委的指示,抓住有利时机连续开展了对故宣传攻势,对瓦解蒋军士气和鼓舞沿海群众都起了很大作用。电台的工作有很大进步,广播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宣传稿件的质量还不够高,有的节目办的还不很好。当前对蒋军的广播宣传工作,要本着从高从严的要求,把稿件质量大大提高一步,把广播节目办得更好。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对蒋军广播宣传提出五点要求:要紧紧跟上形势;要提高广播宣传的政策性思想性;要使宣传更切合蒋军官兵的思想实际;要善于运用典型事例进行生动活泼的宣传;要做好业务指导工作。
前线广播电台认真贯彻落实总政联络部的意见,对广播宣传进行了改进和加强,增设了《新闻与时事》节目和《对空军喊话》节目,在《闽南话广播》1962年设置中增加新闻内容。加强了以反美为中心的国际形势宣传,加强了对国民经济全面好转大好形势的宣传。结合沿海反小股蒋匪特务斗争的胜利,加强了政策性宣传,加强了揭露性宣传。在节目制作上,注意了稿件的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并进一步重视运用具有广播特点的录音音响节目。在播音语调上,注意克服生硬教训口吻,强调谈心式、口语化;要求做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表示关怀,态度中肯,含蓄委婉,讲究分寸。 曹曲水台长亲自指导播音员,反复训练,试播。女播音员韦嫱在播音工作上努力探索,取得了成绩,播音较有特色。据王德枫战友回忆,曹曲水曾和他说:是伟大的,工作却是具体的,人生的路就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杜雪琪(左)和张宝利(右)在播音。
1964年夏季,因刮台风,将金门一蒋军士兵的衣物箱漂到了厦门前沿,发现箱中有一小本子,上面画有一面,旁边写看“我想念它”字样。这说明,我们的宣传卓有成效,已经深入到不少 军官兵的心坎里。
1964年10月4日,蒋海军大金门水面侦察队下士赵宗礼驾登陆艇起义归来,前线广播电台立即组织宣传,结合报道赵宗礼回大陆后受到欢迎和任用情况,宣传我党对军起义投诚人员的一贯政策,为军官兵指出光明之路。
福州军区政委刘培善中将,视察前线广播电台时,在毛总编的陪同下,到控制室了解工作情况,正在工作的是值机员杜雪琪在放送节目。
福州军区政委刘培善中将视察前线台时,与大家合影(1964年)
1964年10月中旬,前线广播电台从杏林锦园迁到了福州秀山新台址。11月,前线广播电台向福州军区党委上报了关于成立党委的请示报告。12月2日,福州军区党委批复决定,前线广播电台党委由,曹曲水,印寒星,雷翻,毛,夏伯涛,黎雨,刘仲洲,张传才,曲永干,汤桂林、王高堂12位同志组成,并以,曹曲水,印寒星,雷翻,毛,夏伯涛6位同志组成。同志兼书记,印寒星同志为副书记。该党委执行相当于师级党委职权。
1964年底,前线广播电台从厦门锦园搬迁到福州秀山新台址以后,为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派周恩科带队率11名同志赴京,学习录音及维修技术。其中11人分别到各对口单位学习,杜雪琪到中央新闻制片厂学习录音。这是小分队到北京以后,在广场合影留念。
前排左起:杜雪琪,吴郁文,李学彬(广播站)周丕福,XⅩX。
后排左起:杨永庆,闫宝元,XXX,周恩科,谭如祥,黄光希,xxx。
张万忬(左)张宝利(右)在播音。
1965年7月,前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夫人郭德洁女士回到祖国大陆。前线广播电台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充分宣传,及时报道了李宗仁先生回到大陆后的情况和,特别报道了接见李宗仁夫妇时的谈话:跑到海外的,凡是愿意回来的,我们都欢迎。他们回来,我们都以礼相待。
1965年7月,范景岳任前线广播电台台长,党委书记。1965年10月28日,前线广播电台召开首次党,11月1日选举产生新的电台党委。经军区直属队党委批准,电台党委由范景岳,印寒星,雷翻,吴继尧,毛,夏伯涛,陆延年,黎雨,王高堂,曲永干,刘仲洲,张传才,金仲文 同志组成。由范景岳,印寒星,吴继尧,雷翻,毛,夏伯涛为。范景岳任党委书记,印寒星、吴继尧为副书记。
张万忬在播音。
1965年8月6日,在福建东山岛海面的战斗中,我海军击沉蒋海军剑门号大型猎潜舰和章江号小型猎潜舰,毙敌巡防第二舰队少将司令恒以下170余人,俘虏剑门号中校舰长王韫山及中校参谋黄致君以下33人。对这一重大胜利,前线广播电台及时进行了宣传,宣传我海军的强大和俘虏政策。
1965年11月4日,在福建崇武以东海战中,我人民海军击沉蒋海军“永昌号护航炮舰,击伤“永泰号大型猎潜舰,俘敌9人。前线电台及时组织了宣传。
此文节选自本人编著的《海峡之声台史》1988年内部出版,2019年3月31日修订。
照片由杜雪琪,张万忬,王德枫,严爱香等战友提供,谨表示感谢!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前线
《前线》,是一款RPG战棋类策略游戏,使用了时下最先进的“虚幻3引擎”开发制作,在游戏光影效果上令人满意。
攻心
《攻心》是由浙江广厦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黄健中执导,赵琪编剧,王志飞、冯恩鹤、姚笛和张晞临等主演。该剧以1945年抗战胜利为背景展开一系列故事,并已于2012年4月11日在东南卫视首播。
- 下一页:读一本书的方法很多
- 上一页:大破天幕杀机第二百六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