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到乡间吃美味去

有人说:“乡间多美味”或“美味在民间”。虽然我很认同这句话,但不知是不是很准确?直到去黄陂农村吃了一顿后,觉得此言不虚。以致回来几日,还在回味。便写下小文以馋众老饕们。

刚从市州回省城工作时,一帮吃货朋友们在闲聊时说到有这么一吃处,食材绝对环保绿色,味道绝对正宗地道,且食客众多。但问他们具体在什么位置时,其实他们也不知具体叫什么地方,只知在黄陂城区往木兰山方向一个叫研子的农村小集镇上。而且还把“研”读成了“碾”,在导航地图上怎么也搜不到。即使在那家小集镇上,这家小吃处也是没有招牌的,门脸也实在是不起眼,就在家里摆上几桌。据说,一餐不会超过三桌。但做的菜却让食客们念念不忘,什么红烧狗肉、蒸狗肉,什么红烧土甲鱼,水煮白鱼……而且,这些食物的食材好,尽是绿色的,方圆数十甚至上百里都是老板的采购地。说者眉飞色舞,听者如我垂涎欲滴。还说,这家吃处的老板行伍出身,曾在北空首长家当过几年大厨,一身好厨艺就是那时炼成的。还说,去这个地方吃饭得预约,你不预约,会因为没位置而吃闭门羹。这吃处的老板性格有些怪,他准备了什么菜,你就只能点这几样,点其它的他没有,就只能请你他就。也难怪,他的店面不大,食客大多预约,他就不可能备很多的菜。而且,他的食材都是绿色的,每天每餐就不可能千篇一律。因为野生的甲鱼不是每天都能碰到,木兰湖的大白鱼也不是每天都能打捞得到的……听着朋友们说多了,心里的向往就越发的强烈。

一日临下班,朋友小严对我轻声说:“晚上有活动么?去黄陂吃狗肉去!”我一听,很兴奋地问:“是去你们说的那家么?”他说,是啊。听后,我便欣然允诺,本来我是要去办别的事的。但现在,有机会去一睹那家让他们赞不绝口的小店的芳容,饱饱自己的口福,我是不会失去的。

下班后,我收拾好办公桌上的文件,就坐上小严的爱车出发了。在车上,我还是有一点担心,以前也和朋友们去过一些食店蹭吃蹭喝的。在没去之前,也是听他们吹得神乎其神,但去之后吃罢,感觉不过尔尔,这次会不会也是如此呢?

就在我还在心中嘀咕时,飞驰的汽车已过长江二桥,上岱黄高速,一会儿就到了黄陂城区,沿着花木兰的跃马雕像,折向木兰山方向,很快就到了研子镇。车速放慢了,突然在一栋二层楼房前停了下来。“哦,这快就到了?”我问,小严说:“是的,可以享受美味了!”说得大家都乐呵呵起来。

下车后,我仔细端详这被传得声名远播的小吃店。果然十分不起眼,既没招牌,也没幌子,门脸就一个档。老板见我们来了,便热情的迎了出来。同来的鲁大侠,原来来过,和老板是老相识了,顺手便递给他一根纸烟。他接过烟,用打火机点燃,猛吸一口。笑咪咪地说,还是整上次吃过的菜?鲁大侠爽朗地说,好咧!只见老板五十好几,头发微卷,身材适中,显得很精干,像个当过兵的。与鲁大侠寒暄过后,他便转身进了厨房,我也跟了过去。厨房紧靠着马路,也异常的简陋,但四个炉子很是显眼。他一进厨房,就把已经准备好的狗肉倒进锅里,开始焖了起来;剁好了的土鸡也进了另一口锅;还有一锅红烧土猪肉已喷出浓浓的香味,我真想拣一块放到嘴里;剩下的一口锅空着,我问老板,那口锅准备做什么?他说,烧甲鱼。说着,他便开始杀甲鱼。只见他先将一只甲鱼放进木桶里,然后倒进一壶滚开的水,甲鱼被烫得脑壳缩进去了。泡后不久,老板便用火剪把甲鱼翻了几翻,然后铗了出来,用手细细地理着甲鱼周身的一层薄薄的白衣,直到完完全全把那层白衣理尽,才开始剖开甲鱼。其时,甲鱼还是活的,我看到它还在蠕动。人真是太残忍了,什么都敢吃。我不忍看这血腥的场面,出去走走了。再回来时,甲鱼已散发出阵阵香味。老板正同时在操作四口锅,不停地在四个锅间翻炒。我很是吃惊老板娴熟地操纵着四口锅,老板却还一脸的轻松和我对着话。

他说,他这里就是食材好,其他的没有外界说的那么神。我恭维地对他说:“大家都说你做的菜好吃,我是慕名第一次来的”。他一脸笑地说:“不敢当,别听他们瞎吹”。不过,说起他的食材,他还是挺自信的。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只要有好的食材,他都会骑摩托车去收,而且价钱出得比别人高,渐渐地,好的食材都能汇集到他这里了。有了好的食材,再加上他的厨艺,就形成了独特的美味。

从和他的谈话中,我没有感到他的古怪,反而感觉他是个直率的人。他是七十年代中期的兵,那时的农村孩子,能当上兵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可到了部队,却成了一名炊事兵,用当地农村话说,是“瞄锅底的”的伙头兵。他硬是好久都没抬起头来,不敢和同去的老乡兵一起聚会,连回家探亲也从没说是做什么的。而今的媳妇,也是结婚后才知他当的是伙头兵,虽然很是生气,但生米已做成了熟饭,也只好作罢。然而,就是这个伙头兵让他后来尝到了甜头,当时正是文革期间,粮食不够吃,不是有一个说法吗?当兵的吃饭,第一碗少盛点,很快吃完,第二碗盛得满满的,否则就吃不饱。而他当的是炊事兵,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近水楼台怎么也能先得月嘛,不仅能吃得饱,而且让他练出了一身好厨艺,后来竟被挑选到首长身边当厨师。复员后,在武汉一家大酒店里当过大厨,收入不菲。后来,便自己开了酒店,再后来年纪大了,把酒店交给儿子条理,自己便回乡,开始也没准备开这个店,只想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每每有原来的伙伴来,他便在家随便炒几个菜,喝几口小酒,招待发小们。大家吃了都啧啧夸赞,让他在镇上再开个餐馆。于是,他就开始在家里随便做几桌饭。不想到,食客盈门,回头客特别多,而今竟名闻遐迩。

夜降临了,灯掌了起来。一盘盘香喷喷的珍馐端了上桌:红烧狗肉、红烧排骨、红烧甲鱼、红烧土鸡、水煮白鱼,白菜苔,红菜苔、糍粑……色香味形,样样激起我们无边的食欲。我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挟一筷子红烧狗肉,一入口,狗肉的香味浓浓的,真是“闻到狗肉香,和尚也跳墙”,“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那个鲜啊,没得说,味蕾顿时打开,风卷残云,一盘红烧狗肉就荡然无存。再呷一口老酒,那个惬意啊就无法形容。吃甲鱼,用高汤烧的,什么左料都不放,那种滑嫩的、带胶质的感觉一个“爽”字了得。排骨、土鸡带有浓烈的乡土味,全然不似工厂化养出来的;青菜全出自老板家的自留地,不必担心农药和化肥;黄陂三鲜就不谈了,现在满武汉都在卖……各种肴馔荤素搭配,不油不腻,咸淡适宜,营养均衡,味道绝对的正宗。我们食欲大振,在推杯换盏中,一盘盘菜蔬就这样被一扫而空,早早露出了盘底来。不知不觉中,酒足饭饱。下楼时,我们个个踉踉跄跄,东倒西歪,真是不醉不归啊。

出酒店时,夜色更浓了,小街已掩在星星点点的灯火之中。告别老板,坐在车上回城,大家意犹未尽,尤其是我们几个第一次来的,均感慨,名不虚传,不虚此行,没有一丝的失望,真正体会到了“美味在乡间”的真谛。进城后,还一再相约有空再去!

在离开酒店时,我留了个心,拿了一个装餐巾纸的袋子,准备好下次预给再来。原来这家小吃处是有名称的,只是没有写在门楣上。名曰:陈三酒楼,地址:黄陂区研子大街4号,老政府十字路口。订座我就不说了,老饕们,自已找去!

共 282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乡间多美味,美味在民间。听吃过的朋友说,某下乡美味颇有诱惑,作者跟随朋友到乡下吃美味。果然名不虚喜欢,都是清一色的“绿色”。并亲眼见饭店老板做出美味,对做菜的店老板的身世给予详细的描写,对人物的刻画也很细腻。文笔顺畅、灵动,佳作!【:秋天的风】

1楼文友: 11:04: 1 人总是好奇心重,听说哪地方有美食,基本都很感兴致。民以食为天,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口味也随之提高,对饮食也开始有了挑剔和选择。问候,祝写作快乐。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效果如何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多少钱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的功效

剖腹产术后吃什么
云南生物谷药业灯盏花系列药物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是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