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

合资新能源车狼来了自主命运堪忧生存

6月 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与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就双方中国进一步合作发展签署了协议。

大众由此开启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海兹曼表示,未来四年,大众汽车集团将有超过15款新能源车在中国本地化生产,其中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型。

大众等跨国企业很少在中国市场真正 出手 新能源,有业内人士担心,能源汽车市场一旦成熟了,外资企就有可能像传统车领域一样 吃 掉自主品牌的份额。

根据计划,上海大众汽车将于2016年在安亭生产基地生产大众汽车全新C级车型;四年内,安亭工厂将生产基于畅销车型朗逸研发的,这也将是该生产基地投产的第一款纯电动车型。

实际上,除了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也刚刚发布了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一个多月前,在接受采访时,上海通用总经理王永清告诉:上海通用正在加紧开发新能源汽车。

除了已经在4月份上海车展亮相的凯迪拉克CT6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2017年1季度,上海通用将发布一款增程式的混合动力车,百公里油耗仅为0.9L,续驶里程可达790公里,纯电动续航能达到100公里以上。2018年4季度,上海通用将发布一款由泛亚和GM联合开发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此外,丰田、日产等跨国企业,也纷纷发布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战略。

从表面上看,跨国企业紧锣密鼓布局新能源市场,主要为了应对政府的油耗法规。不过,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跨国企业对中国未来汽车市场的争夺。

北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手发麻是什么原因
舟山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