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

雀巢仍是场景犹在镜中我的2014征文随笔

【一】

多年前买过一个很老的小碟子,肯定不算多精美,平常日子用的那种,经由时间的作用已有细碎的裂纹。最初在小巷深处的古玩店看见它,它静静地躺在货架一角,拿到手里竟不舍放下。最爱的还是簇拥在一堆的四个小字,既随心、又质朴,可能是熟能生巧吧,或许还有骨子里对自己的手艺、对文字的一点认真。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场景,一位普普通通的工匠坐在靠近窗的地方,他用毛笔蘸了清淡的赭石釉色,一笔一划地正在题写:春夏秋冬。

喜欢这样的家常旧物,把许多物件都送人了,留下它,一直躺在书桌旁,抬眼就能看见。春夏秋冬,就这么一程一程走过来,算来,它到我家也有十年了。

岁岁年年,一些日子里的光影淡淡拂过,仿佛一张老唱片里收集的声音,轻轻地划过来,又划过去。

此刻,我在听《寻找回来的世界》: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有冬去就有春来;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有欢乐也有悲哀/失去的一切,失去的一切/还存在于未来/未来的一切,未来的一切,正起步于现在。

如此简单的句子,竟然需要这么多年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那些声音,还在,那些时间里的光,还在。现在,和过去就像两棵遥遥相望的树,风中,或雨中。

我们一起感激时间,感激相遇的那个街口。面对时间,感觉一种温柔的情愫,如同皎洁的光,如同越来越漫长的影子,碎碎念,声声慢。

新年了,若说到祝福,我想起的也是同样的字句:冬夏恒久,四季平安。

【二】

非常年轻的颜歌在小说《篇外》中说:长篇小说和短篇或中篇不同,你需要更多的不是对这个故事或者故事里面某个人物的热爱,一种汹涌的感情,而是学会如何和这个故事相处下去。

如同和自己的小说过日子——比如在那个春天的《四季歌》,或那个夏天的《忧伤的青草》,不仅记录了那个季节的一些光线,同时也记录下我的日子。可能那时最初写小说,有许多想要填充,或表达的东西,所以来势凶猛。我也希望找到某种特别一点的形式,让我融入。

于是,会有许多倒叙和旁白,小说中主人公未尽的故事,我用叙述者的角度完成,直到写完《从此萧朗》和《却原来》之后我才发现用尽的心思不过一种游戏——等到我老了以后,我会老老实实地讲故事吗?坦然到尾,或细说从头——“因为我够老了,就不需要这些花样了。”

春夏秋冬……春。

说到底,这些小说也是时间的一种存在方式,“绿灯亮了,他紧走了几步,走到路中央反而慢下来,好像忽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他,只是陌路人,我的小说里有许多这样的角色,就像沃尔特·惠特曼在《布鲁克林渡口》中所说:“衣着普通的男男女女,在我看来,你们却如此新奇。”

路人甲和路人乙,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是想当然的主角,如同前景和后景的关系,如同电影中的聚焦或虚化——两个人,一前一后,各自“发声”,前景虚了,后景瞬间变得结实——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尽管都是小人物的悲欣,在他们的世界里,一样澎湃汹涌,掷地有声——

那个在街上对着主角走到来的,并不是路人。

他们的内心,同样丰饶绵长,我想这样的小说才能记录真实可触的生活。

一种雕刻时光的愿望,一根火柴点燃的冬天——我时常想,这需要怎样的力量——正如德国作家艾瑟·拉斯凯·许勒在小说《逃遁》中豪情万丈地宣言:

我要回到无边的自我。

【三】

时间的转角处,谁在等待那一趟欲望号街车,驶向每秒24格的电影,或者,路边的一段剧情?

将目光转回2008年立冬那夜,记忆里,纯铜一般的光线中,回到冬天初始的那个路口:

夜色中弥漫着寂静的雾气,街上的行人很少,大概这时候都躲在自己的安乐窝里其乐融融了。这时候灯很亮,街很长。

路过一个很窄的十字路口,等绿灯亮起。街对面的斑马线上有一骑单车的男子,他并没下车,单腿撑地,一手扶着车把。平时我也这样,极为相似的姿势。一路很少下车,似乎和单车合二为一了。

这么微型的路口竟然需要等50多秒才能通行,我不急,反正有的是时间。点了一支烟,倒数秒钟。四周无人经过,和那人遥遥相望,一时间,好像照镜子一般,不经意照见另外的自己。他似乎等得不耐烦了,从衣兜里掏出烟盒,从裤兜拿出打火机。我也经常趁这时点支烟,好为抽烟找到一个正大光明的借口。夜很黑,路还远,用双手围拢的一小团火光,在夜里特别明亮。

那人点上烟,火光一闪,就灭了,一小朵儿烟雾迅速逃逸。恰好红艳艳的电子数码归零。可能,他也感到冷了,想借一点烟火暖一暖,还可以用来陪伴一个人的漫漫前路,一些未竟的旅程。

岁末回首,总会多一些凝望,一些逐行扫描的记忆,就此澄清。一些电影,一些小说,一些场景,一些声音,一些时间,或记忆……许多年了,还将有许多年,把时间,地点,人物,甚至彼时彼刻散漫的所思所想统统挤压在一行短短的句子里,或一段长长的旅途之中,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火车开往冬天》里的一折:深夜,红灯,斑马线,空旷的街道。点一支烟,权当温暖寂寞旅程。

彼时彼刻,那个在路口点烟的男人,真像自己的另一个分身,恍如镜像。我从南走到北,从冬走到春,从白走到黑,有雪中,也有雨中,而记住的也不过是这些平常场景,这些渐渐凝固的时刻。不管是寂寞还是旅程,都是一个人的,温暖也是。

仍是场景,犹在镜中。

共 20 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谁都有自己履历生活的习惯,作为一个文字的建筑师,用文字比攀时间,从时间里体味文字的甘甜或苦涩是再自然不过的方式了。回顾已往,唯有把时间看成是镜子才能发现自己,唯有从时间的影子里才能找回溶入无边的自我,岁末回首,比如回顾这一年,自然会感激时间,感激冬夏恒久、四季平安了。这是一篇情景唯美的思辨型随笔,作者只是用绵长的时间长流中越出思维的几个场面来验证生活的真实,由此慰藉流失的时间,尽管心仍在场景,人犹在镜中。好一篇美文,思与辩的交汇,心与情的对流,从作者的心境路过,分享一份感悟的深邃,确是太值了。。:碎月岁月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0:44:45 一种雕刻时光的愿望,一根火柴点燃的冬天 我时常想,这需要怎样的力量 正如德国作家艾瑟 拉斯凯 许勒在小说《逃遁》中豪情万丈地宣言:我要回到无边的自我。 我的灵魂在这样的文字里浸染着,升华着,纯粹着。

那里是制造美文的高手,每篇文章很文艺范的电影,有点虚拟,有点恍惚,有点蒙太奇,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一直喜欢那里的文字,但读了碎月的编者按,还是惊住了。好像在看高手过招,一招一式一样的精彩,一样的唯美动人深邃。

读这样的文字和按语,真是一种享受!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2楼文友: 11:29:07 回顾已往,唯有把时间看成是镜子才能发现自己,唯有从时间的影子里才能找回溶入无边的自我,岁末回首,比如回顾这一年,自然会感激时间,感激冬夏恒久、四季平安了。这是一篇情景唯美的思辨型随笔,作者只是用绵长的时间长流中越出思维的几个场面来验证生活的真实,由此慰藉流失的时间,尽管心仍在场景,人犹在镜中。好一篇美文,思与辩的交汇,心与情的对流,从作者的心境路过,分享一份感悟的深邃,确是太值了。

孩子脸色发黄需要查什么

孩子脸色发黄怎么回事

两岁宝宝积食怎么办

老年人脑梗死怎么治疗
治疗甲型流感的药物
灯盏花领军企业经营产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