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梧桐征文浓浓故乡情散文

有道是血浓于水,而情又浓于血。有了一把年纪,有了一番阅历,过了无数沟坎,有了几回伤心欲绝,你才能深刻体会到那浓浓的故乡情,就像炊烟般永远缭绕在你的脑海,与亲情、友情、爱情缠绵不绝;就像血液般永远流淌在你的血管,与成长、生命、良心相依相伴。

人之初,性本善。而故乡情比血缘的传承还要长久,比亲情的胸怀还要博大。有了浓浓的故乡情,才会有拳拳的报国情,才会有天生良善的人文情怀,才会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济世远志,才会始终心存太平盛世人类大同的美好期盼。

故乡情浓,是因为故乡是每个人祖祖辈辈生存养息的地方。尽管我的故乡没有家族祠堂可以训诂,没有族谱可以显耀,但我相信自己诞生的这片故土下面,深深掩埋着祖先那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相信在这片土地之上举首三尺有神明,即使是我一个人走着,我仿佛看到有千百双智慧的眼睛在盯着我,鞭策着我要我虔诚学好,努力做人做事。人的一生会懂得很多道理,但根深叶茂的道理千万不能忘记,祖先是我们的根,这根就深深扎在故乡那片泥土里。

建国后经历了那么多次政治运动,很多传统的好习惯也被当成封建迷信给烧没了割尽了。比如族谱,那是家族这棵大树的成像。我是二十五岁那年,才在亲戚家看到厚厚一本《陈氏族谱》,那古色古香泛黄的草纸令人望而起敬,那祖辈传承的清晰脉络,令人习而震撼!那一刻,我想到了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回家我就问父母家里有没有族谱,父亲摇头后告诉我,他小的时候也关心过族谱,听爷爷说我们这一支人是从李虎庄迁移来的,李虎庄距离我村不到十公里,父亲去那里问过,从祖上的名讳看的确是同属一个老祖先的,但没有查到族谱。因此,你从哪里来的问题,我只能从家里敬的牌位上知道高祖、曾祖的名字了。后来,我留心问遍了村里的老人,有李、宋、陈、楼几家原来是有族谱的,文革中付之一炬后再难恢复了。四年前,我再次为没有族谱而遗憾,就征求众兄弟意见,由我起草了《王氏家族占字辈拟定十代族谱》:辉县市吴村镇王展村王姓多矣!而与我一族有血缘关系的仅三支,可从目前所敬祖宗牌位获知。经查,自新中国建立后,顺应破除封建迷信的政策,我王氏一族已无家谱可考,仅从家族所敬祖宗牌位知晓高祖名讳王柏林、曾祖名讳王清连。从祖父辈起才略知详情:祖父辈兄弟二人,祖父王名禄育有四子,曰太运、太平、太亮、太广;祖叔王名寿早夭无嗣。至我占字辈兄弟盛达16人。经众兄弟倡议,决定自太字辈起排列出十代族谱。王氏姓名历代以三字为准,辈份区别在中间一字。因太字是四划,以每代增一划拟定如下:太、占、宇、寿、奉、胜、真、爽、富、煜。

我终于知道我是谁了,我是王氏家族里面,是具有血脉传承的这样一个人。我是从我的父亲那里来,我的父亲从我的爷爷那里来,然后我的爷爷从我的曾祖、高祖这样一路下来,从自己的祖先那里来。我更知道我要到哪里去了,我也将进入祖庙,我也会成为后来人的祖先。所以当这三个哲学基本问题解决了以后,人的生命就得到了安顿。人的生命得到安顿以后,整个社会就比较地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戾气,多一些祥和之气。所以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一说。慎终、追远这两件事做好了,老百姓的灵魂生命都能够得到安顿,那么这个社会才会是和谐的,老百姓的品格才会是忠厚仁义的。浓浓的故乡情就是如此淳厚的情感。

如果说家族亲情是血脉相连的关系,而毗邻而居的乡亲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浓浓故乡情,使我很早就明白了唇亡齿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喜欢思考的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同村不同姓的一千多口人,即使是文盲,也能叫出来那么多人名,也能分得清相互之间的辈分,这就是超越血脉的传承!或者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能同村而居该是多么传奇的缘分啊!

这种浓浓的故土情,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有更多生动的记忆。那时候有太多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街坊邻居都是相互帮衬着过日子。比如谁家生了孩子,乡亲们这家送一升好面,那家送一升小米,有的送二十个鸡蛋。记得我小妹出生的时候,就收了乡亲两篮子鸡蛋,妈妈看一眼就能知道谁家送的鸡蛋有几斤,等人家坐月子的时候,妈妈就一定要多送还几个。原来,大一点的鸡蛋,8个一斤,小一点的鸡蛋,10个一斤。正是这样的相互照顾,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投桃报李,互通有无,浓浓亲情葳蕤绵延,使那些坐月子的母亲们才难得有一个多月的好日子过。就是平时过日子,谁家都有揭不开锅的时候,谁家都有家里来了稀客没有好东西招待的时候,街坊邻居相互挪借是很寻常的事。还有农具、交通工具,更是在大忙季节救人于水火的援助。正是这千丝万缕的亲密交往,将故乡情编织得如锦似缎,清香溢远。

在咱老百姓的心里,更有一个很厚道的标准,因为饥饿在地里吃了别人家的黄瓜啊茄子啊红薯啊什么的,都不算偷,只有拿到自己家里才是偷。记得那时候,还有一样东西,偷到家里也不算偷,那就是棉花。因为那时候不计划生育,家家都是孩子多,靠人头分的布票和一斤棉花根本不够一人一身衣服的,那就要靠偷棉花多织些粗布。那时候我还小,摘棉花的时候也学着大人挑好的棉花往夹袄里塞。可是生产队长在收工的时候会很严厉地说:“有的社员很不自觉,往自己衣服里塞棉花,这是小偷的干活,我希望你在路上悄悄地掏出来算完,我就不点你的名了。”天呀,我以为队长看到我了,吓得出冷汗。谁知往别人身上一瞅,我直想笑,明明是大男人,腹部塞了棉花就像怀孕五个月的孕妇了。原来这叫“队长该说要说,出了问题自己负责”。因为乡里在收获季节都派干部下乡突击检查,谁要是碰上了就活该倒霉了。记得二队有一位大婶在村口被乡干部逮住了,她篮子里的野菜下有几块红薯,就被乡干部监督着游街示众,还把她偷的红薯串起来挂在她的脖子上。我记得大婶一路都在哗哗地流泪……那时候我心里可恨乡干部了。

说到故乡情浓,就不得不说初恋和婚姻。我想,出生在农村的人,初恋和婚姻多数都和故乡息息相关。我亲弟兄五个,虽然只有四弟媳是同村的,但同村曾有两个村姑爱上了大哥,爱上我和三弟、五弟的村姑也不止三两个,所以都没娶上本村媳妇,都是因为家里人口多穷得叮当响,女方父母不同意才初恋夭折的。而我有叔伯姐妹七个,也只有一个妹妹嫁在本村,其他的姐妹也都有同村的小伙子追求,他们也都是因为一个穷字被我家长辈拒绝的。但不管成与不成,初恋的印记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尽管嫁娶不是本村的姑娘小伙,但和自己步入婚姻的百分之九十都是本土的,亲家都在二十里方圆之内。现在都步入老年了,那些留有遗憾的兄弟姐妹,见了面还会开着认真的玩笑说:那时候我差一点儿就成了你的媳妇了啊……我差一点儿就做了你的老公了哈……

说到穷,那时候还有很多真实的笑话呢。比如裤子屁股上破了洞自己不知道;捡拾地上的“食物”结果发现是驴粪蛋蛋……有个哥们把新裤子套在破裤子里面穿上街,被人笑话,他还骄傲地炫耀说:“内穿新裤子一条!你有吗?”乡亲还自创一条成语“一分钱掉在泥地里,八面下撬杠”,很形象地道出那个时代一分钱对一个家庭也是重要的,俗话里就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说法。村里有父子俩爱喝酒,好不容易有了两元钱买回一瓶酒,儿子在进门时被门墙绊倒了,酒瓶摔破了,父子俩立即趴在地上喝起洒在地上的酒来……

在村干部“家和万事兴”的长期熏陶下,村里虽然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但街坊邻居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骂打架的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那些四合院杂居几户的,更容易因为鸡娃丢了、狗不见了、猫没影儿了而相互猜疑,开始是指桑骂槐继而引起明确指责,从而纠纷频生。尤其可笑的是,一年夏天有一位我叫大娘的,和邻居一位年轻大哥吵架,大哥恼羞成怒,竟然把大娘按倒在地,大娘毫不手软,两只手攥紧了大哥的命根子,疼得大哥连连求饶,大娘在下面还高喊着“掐住你的喉咙系,不让你出气!”逗得前来劝架的乡亲笑个肚子疼。从此两家再没发生过纠纷了。

正因为故乡情人人都很在乎,所以有时候也会被她伤害。我终生难忘的就是村支书因为误会对我家多年的报复行为。我1 岁那年晚上从外村看电影回来的途中,和村电工发生口角,电工把我的布衫扔在沙坑里,我父亲去找电工说理,村支书竟然污蔑我父亲打了电工要捆绑我父亲法办,幸亏有群众见证没有得逞,支书又指使电工装病要我家拉着他三次去医院为其看病;村支书还把我家房后种的树归了公;在我和四弟当兵问题上百般刁难。还有一件事,是我祖奶奶去世的时候,邻居李大爷不让祖奶奶的灵柩从他家门前过……更有一件令我寒心的小事,那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去王叔叔承包的果园买杏子,他称杏子的时候秤杆高高低低竟然添添去去三五次,当时我真是眼没流泪心却在流血啊!他是个老实人不会做生意这我理解,可是那会儿真的是伤心了,后来想明白了,原来故乡情和亲情一样很容易被无意识的薄气伤害至深的。但故乡亲情无论因为什么造成过伤害但都能自然修复抚平,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后来我参军每次探家,都会去村支书家里坐坐,他对我家的误会慢慢就消除了。村支书老的时候我还请假回家为他吊孝送了挽幛。邻居李大爷病卧在床的时候,我还买了一篮子鸡蛋去看望他老人家。

原来父母在世的时候,我每月都回去住十天八日的。现在父母不在了,但故乡还有很多亲人,家里有喜庆的事或节日还是会常回家看看。从村头一路走到四弟的家有二三百米远近,每次都会遇见很多乡亲,他们都会喊着我的乳名亲切地和我打招呼,询长问短,那一刻心里的暖意就像寒冬坐在暖炕上一般惬意,甜美!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柔情蜜意;故乡的一山一水都孕育着含情脉脉;故乡的一砖一瓦都浸染着丰富故事;故乡的一颦一笑都呈现着幸福温馨!

共 84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本文感情真挚,深厚;文笔细腻,老道;手法娴熟,结构严谨,全文紧扣“浓浓故乡情”这个主题,采用“晕染”法,从二十世纪人类尚未圆满解答的三大哲学命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切入,逐步扩大抒情空间,在逐一解答的基础上,按照寻找王氏族谱、调研王氏族谱、编撰王氏族谱的层次,次第地写了乡邻们相互帮衬着过日子,同甘共苦渡难关,以及困难时期相互扶助,相互谅解等过程中表现出的真心实意,款款真情。作品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地,环环相扣,针紧线密,一气呵成,集中表现了“血浓于水,情浓于血”的行文主旨。欢迎赐稿,推荐共赏。【:晚霞晓文】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0:07: 1 细腻的笔触,真实的情感,自然的流露。故乡那些事体现了真情,故乡那些人,真诚淳朴;故乡的真情醇浓胜酒。娴熟的表现手法炉火纯青,高超的表达技巧令人叹服,准确的表达方式彰显厚实的文学功底。欣赏居士老师精美佳作,感谢赐稿梧桐,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1楼文友: 06:48:22 谢谢社长精当的按语,的确提升了文章的品位!你的鼓励更给我创作的勇气和力量!远握!

2楼文友: 06: 0:27 感谢断肠崖居士投稿梧桐,欣赏学习美文。期待你的精彩。

梦见山乡忆旧居

回光渐逝渐无疏

故贫亲戚变飞鸟

乡富知音望读书

营地茫茫空感悟

地桓脉脉暗衷初

村堪孤影栖厢屋

里恋留君独自如

回复2楼文友: 06:51:21 好一首藏头诗 梦回故乡营地村里 ,这种感同身受的鼓励居士好感动!谢谢你的真诚鼓励!远握!

楼文友: 08:02:14 以家族亲情、初恋与婚姻为关键点,串起浓浓的故乡情。有人物、有事件、有情感,内容饱满,情深意重。拜读欣赏居士老师又一佳作!

回复 楼文友: 08:41:07 感动你的理解、关注和真诚的鼓励!远握!

4楼文友: 08:07:16 浓浓亲情,悠悠乡音。欣赏断肠先生优美的乡情文字。问候,遥祝乡兄秋安。

回复4楼文友: 08:47:58 嘿嘿,这几篇有关故乡的文章是你逼出来的!现在想来真的有点对不住梧桐的社长,她发布征文的第一时间就邀请我参加,可是我却断然拒绝了!想不到你会来鞭策我写 那一夜我辗转枕侧想了很多很多,黎明的时候才清晰拟就三题 如果文章真的令人满意,真的要感谢你的敦促鼓励!远握!

5楼文友: 08:4 :06 浓浓亲情,悠悠乡音,款款真情。欣赏断肠崖居士老师又一佳作。问好,遥祝创作愉快!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5楼文友: 08:51:02 感谢你的关注和真诚鼓励!远握!

6楼文友: 17:2 : 6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柔情蜜意;故乡的一山一水都孕育着含情脉脉;故乡的一砖一瓦都浸染着丰富故事;故乡的一颦一笑都呈现着幸福温馨! 真精彩!

回复6楼文友: 18:16:44 感谢你真诚的鼓励!远握!

7楼文友: 08:17:50 祝贺居士老师喜摘一精,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7楼文友: 08:51:1 谢谢你的推荐鼓励!远握!

8楼文友: 10:46:04 俺咋木听说过茄子也能摘下来就吃的?俺小时候也当过小偷,一次是从家里的鸡窝拿了个还是热呼呼的鸡蛋,准备去换个气球玩,谁知道我妈看到那只母鸡在下蛋,就出去了一会儿回来收鸡蛋鸡蛋就凭空消失了,我妈追着我问我要鸡蛋,我跑到一个长满了荷花的坑边,衣服都没脱就捏着鼻子跳下去了,我妈找不到我就回家了,那时候我才五六岁。后来我听别人说一个地里的包谷很好吃,我就去偷了俩,谁知道我太傻,木发现包谷的主人就跟在我后面,在快要到家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就躲到稻场里很久都不敢出来,我老爹把俺修理了一顿,以后就不敢当小偷了,俺这心眼也不合适当小偷啊!我也听说过,我老爹当兵的时候,想要他当自己儿子的村支书没要到他,就为难我老爹,说我老爹成分不好,我爷爷就骂他:老子的中农成分那是老子当兵打仗后自己选的,那是领导亲批的 ,我爷爷手里还拿着一个红本本。后来我老爹就当了兵。最后那没儿没女的村支书临死前的最后一碗饭还是我妈让我端去给她吃的,当时她老泪纵横地跟我说着她怎么对不起我们家怎么坑我们家,很是后悔,可是八岁的我根本就不懂那些,现在想想,那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她那些年肯定也不好受,毕竟老无所依也挺可怜的。有太多的回忆其实都不会忘记,只是没有去想那么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8楼文友: 10:5 :00 谢谢你美女!敢在这里诉说隐私,真够胆大胆正的!如果有后来的读者,一定会把目光盯向你的!

9楼文友: 1 :48:54 盛世修谱,丝丝缠绕亲故情,毛主席好,共产党亲,邓小平给我们带来了幸福自由的好生活。浓浓故乡情,饱蘸着作者拳拳爱国心。

人物故事,形象生动,把我们带向了那个相互帮扶,扯不断亲情的岁月,难忘的一段好时光。

回复9楼文友: 18: 7:48 感谢你的关注和鼓励!远握!

儿童中暑怎么办

新生儿尿黄

儿童眼屎多

儿童感冒浑身乏力头疼
内痔的最佳治疗方法
7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友情链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