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小说所有的螺丝钉在网络文章里

小说《所有的螺丝钉》在网络文章里,是少有的语言干净利落、故事流畅明快的好小说之一,小说塑造了富贵、刘洋、招娣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典型人物描写的同时,作者也写了群像,比如刘洋所在公司的员工群体、富贵的乡亲群体,这篇小说就是通过典型和群体人物形象的描写给了作品主题丰富的寓意。
刘洋、富贵,寓意了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想成为城市人的艰难。刘洋和富贵本来都是农民的后代,只是刘洋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城市,而富贵在农村里混到三十了还是独身,两个人因为命运都走进了城市,他们都渴望在城市里能改变生存的境遇,现实却不可怜他们。
小说通过刘洋这个人物形象的描写,寓意着城市对普通民工的完全排斥,给与着普通民工在城市生存以巨大威胁。
刘洋是个农村后生,走进了大学,成为了村里人的榜样,他走进了城市。招娣是一个农村女孩,她走进了职业技术学校,她也走进了城市,她和刘洋走进了同一个公司,成为了恋人。他们在城市里努力地拼搏着,渴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在城市里拥有自己的房子,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刘洋“是个头目,手底下有百十号人,家里家外都受人尊敬。”“他甚至放出豪言,打死也不回这个破地方。”刘洋成为了他家乡“西塘的神话西塘的传说”。刘洋对招娣说:“等他们攒够了钱,就把家搬到工作的那个城市,置一院大房子,办家公司自己当老板,买辆小车出入代步,生个娃,吃喝拉撒全交给保姆操办。总之要什么有什么,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到那时就能把西塘这边的穷根连根拔掉,像模像样地做城里人了。”
然而,他们所在的城市并不给他们成为城市人需要的足够的工资报酬。刘洋只是公司的一个车间主任,“招娣是统计兼着打字员”。不仅工资报酬离他们的梦很远,后来,他们要稳住这份工资不高的职业都成了困难。金融危机的到来,让他们的生活举步维艰,一部分工人被裁减了。危机过了,公司人力短缺,中层干部有一部分的职务可能不保,刘洋的车间主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刘洋和招娣为了保住这职务不敢回老家过年了。可现实就是这样,公司派他们回乡下去招工,这让刘洋的职位再一次受到了威胁,公司“有定额,硬性命令,完成还有奖励”,完不成任务又意味着什么呢?刘洋不但得不到奖励,他的主任肯定不保。为了完成任务,刘洋和招娣不得不把富贵这样的“愣头青”也给带上了。过了一关,又来一劫,公司的人事改革让一些元老级干部纷纷落马,刘洋意识到“要是自己在主任的位置上待不住,以后的生活恐怕都成问题,这种时候谈婚事简直就是没事找事。眼下,他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在公司站稳脚跟,可能的话还要再上一个台阶。”“如果连这份工作也保不住,传出去他还有什么脸面?”这个时候,刘洋想到了招娣,想到了他的前女友,他把她们进行了比较:“大学时代的女友现在是另一家公司的副总了,一直是单身,前一阵在同学聚会上放话说,她的大门永远向他敞开着。”小说描写了公司里的风吹草动带给刘洋的巨大心理压力,小说通过刘洋的心理描写,揭示出了城市对他们的拒绝。可是,刘洋不接受这种“拒绝”。他的工作一直努力,他进公司四年,三年主任,年年是先进,可是,最后他还是被公司解聘了。
为了留在城市,刘洋不断地联系前女友,就是联系不上,联系上了,女友却告诉他许诺的职位没有了。刘洋不得不接受了工资待遇不高的文员工作,虽然工资待遇一落千丈,但是这个曾经那么骄傲的刘洋,再也不敢骄傲了。他和招娣分手了,他渴望着前女友能接受他,可是女友说要等等看。这意味着什么?可能刘洋也只能祈求老天开眼吧。
小说就这样详细地讲述了刘洋的职业变化过程,写出了他的心理和精神发生着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以工业和商业构成的城市的残忍和冷酷,它不会因为你的道德品质好就给你想要的,不会因为你的业务能力强就留住你,不会因为你的工作努力就不解聘你。刘洋这个人物形象,把一切励志书上的美好语言的面纱都给撕掉了,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成功”人士嘴里的谎言。
小说塑造了富贵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富贵的城市生活经历,进一步揭示了城市对民工的冷酷无情,城市给予民工的是凄惨。富贵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公司,在刘洋的手下工作。他很努力,得到了班长们的夸奖,他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可是,城市并不因为他的好而善待他。小说从以下方面描写了城市对他的羞辱和捉弄。
住的残酷,他和新来的老乡们一样,承受不起城市昂贵的房租,他们合租了一间屋子,他把自己带的钱全部垫进了房租里。后来,他却为下一次的房租支付愁苦不堪。工资不公平,他因为过度劳累晕倒了,可是公司不因为他的付出给他奖励,却因为他调理身体缺工而扣了他的工资和奖金。医疗保障丧失,富贵为了救助被机器所卷的工友,他的胳膊卷进机器成了重伤,他不但没有到奖励,没有得到公司的医疗费救助,他还失业了。还是招娣等同乡一起筹钱保证了他的医疗继续。按劳动法,今天的城市有多少公司和企业给民工们买了医疗保险?有多少受伤的民工他们的后续医疗得到了保障?最后,富贵不得不离开了城市,回到了他那会乞讨的老家去了。
招娣,一个上进的女孩,工作努力的女孩,一个品德高尚心地善良的女孩,可城市仍然不留她。小说把她写得很高尚,写得很美丽,可是读到小说里她送富贵踏上回乡之路的内容时,我有点想流泪了。城市对这个女孩的伤害,让我感觉到她没法在城市找到她立脚的地方,她终归会回到她的老家去。
如果说,刘洋骨子里有着“恶|,那么富贵和招娣则是完全的“善”,可是城市都把他们拒绝了,因为他们是过于普通的“新一代民工”。读完小说,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城市,他们接纳的都是哪些民工和民工后代?我们就明白了作者塑造刘洋、富贵、招娣这些人物形象的一大寓意了。
刘洋、富贵、招娣等人物形象,还寓意了作者对物质时代里人性价值取向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也就是人性应该向善还是向恶。
刘洋是价值取向的一种象征,他代表着今天追求“钱”的价值取向。这种把钱放在第一位的价值取向是越来越盛行,从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导向,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导向,从网络里频先的一些名牌大学教授和学生的目标要求来看,都是以“钱”的多少作为动力和衡量人高低的标杆。刘洋为了钱不择手段,他的不择手段虽然还未给他人和国家造成巨大的伤害,那是因为他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看看小说里对他的描写,面对老乡富贵,富贵是他的长辈,就因为富贵喊他“二娃子|,他就极为不满;他并不因为富贵是过度劳累晕倒就给富贵全额工资和奖金;富贵因为救助工友受伤,他并没有为老乡积极争取工伤权利。他还要求招娣离富贵远一点。他对老乡的冷漠,小说描写了他对故乡的情感,这些描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出了他的冷漠。他为了得到公司的先进奖励,不惜弄虚作假;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城市位置,对招娣提出的结婚问题一拖再拖,后来干脆投入了公司副总前女友的旗下,妄想前女友接纳他。刘洋这样为了“钱”不择手段的人不少,官场、学校、警察等等职业场所都有,他们能贪污的贪污,能行贿的行贿,能欺骗就欺骗,能阿谀就阿谀,能脱的脱,能露的露,为了钱犯罪行,当孙子行,当二奶行,当“鸭子”也行……小说通过刘洋这个人物形象揭示了今天风靡盛行的一种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可怕的价值取向。
富贵、招娣等人物形象代表着另外一种价值取向,金钱不重要,善良等美德才重要。小说正面描写了富贵,侧面写招娣对富贵的评价,揭示出了作者对今天的做人价值取向的观点。富贵是一个“愣头青”,小说写了他在乡里的故事,他很穷,可是别人多给了他钱,他硬是追上去还给了别人,以致要卖掉房子去乞讨。他在乡里的穷不是因为他傻,而是因为他的热心肠,他的热心肠一次次给自己带来伤害,帮人家灌错了庄稼而赔偿。到了城市,他仍然不改,那么多同来的乡亲,只有他拿自己的钱垫付了房租;他因为困难,招娣强迫借给他伍佰元钱,他却没想到医治自己,而是在领到工伤事故那点可怜的补偿金时,立马把招娣的钱还给了刘洋。他帮助工友们干活,从不计较得失;有人乱说他和招娣,他和人家打架,刘洋没有误解他,他说被打也值得了;为了救工友,工友轻伤,他成了重伤,他反而很高兴;因为不公平的待遇,他的工资被扣了,他笑着说领导的钱已经够了。小说写了富贵对人的态度,写出了他身上浓烈的善良和热心肠。
与他一样的还有招娣,面对刘洋的不择手段,对老乡的冷漠,招娣开始怀疑自己的爱情选择,她毅然离开了刘洋;面对富贵的不幸遭遇,她一次次伸出了援助之手;她的工资也给了刘洋还读书的借款;最后,她怕富贵走丢,她放弃了工作亲自护送富贵还乡……招娣很平凡,能力不出众,但是她身上有着非常真挚的善良。此外,还有那几个穷乡亲,他们为了治疗富贵的伤,和招娣一起拿出了他们的工资。
富贵、招娣人物形象除了善良这最大的特点外,还有助人为乐、诚实不欺诈、敢于负责、宽容大度等美德,小说写出他们身上的这些美德,就是要与刘洋形成对比,表现出物质和金钱社会里另一种为人的价值取向。但是,要真正理解富贵、招娣和乡亲们形象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还得注意他们的身份和身体特点。
富贵,是乡里出了名的“愣头青”,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有点带“傻”的味道,只是比痴呆要好一些而已。作者为什么不把他塑造成为一个健全的精明人呢?这是有写作深意的。一切健全精明的人,他们都知道“没有钱万万不行”的道理,所以他们拼命地追逐钱。只有富贵,他不知道钱的重要,没有钱乞讨无所谓。作者是在告诉我们,把善良等美德作为价值的人已经没有了,只有富贵这样的“愣头青”还有,这是多么可悲的现实啊!是的,我们今天的人需要富贵身上的美德,就像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生活里需要雷锋一样,可是就是没有人愿意丢掉钱和挣钱的机会去做雷锋。所以,作者写富贵,写出了现代生活里正确价值取向丢失的悲哀!招娣和她的乡亲们是感人的,但是也反映着今天社会里,善良等美德作为人生价值取向丧失的悲哀。招娣和她的老乡们,辛苦几年,没有积蓄,他们有的就是那善良等美德,作者为什么不去写公司老总的善良呢?从刘洋主任位置取代者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写作的用意。那个取代刘洋者的得意,虽然小说一笔带过,却对我们理解招娣等人物形象的意义有着巨大的帮助,小说是在告诉我们,今天的社会里,把善良等美德作为价值取向的只有那些还没有被城市污染的底层人,那些没有金钱没有地位权势的普通人。看看现实,看看我们的官场,看看我们的商场,看看我们揭露的一件件事件,能说我的理解不合理吗?良心丢失了,诚实丢失了,社会责任感丢失了,学术造假新闻造假,豆腐渣工程,买官卖官,有毒食品……能做这些的是哪些人?是富贵?是招娣他们吗?
想到这些,我想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富贵、招娣他们这些具有社会美德的人,他们成不了富翁,而为恶者往往成为人上人,这是为什么?这是他们个体的悲哀还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这篇小说所写人物形象还有一个寓意,就是我们的位置心态问题。小说写的刘洋、富贵、招娣,都是有着强烈的心态寓意,通过他们给我们展示今人的心态现象,给我们以哲理的思索。刘洋有没有理想?有!但是他没有正确的心态,他有的是在乡亲们面前炫耀,有的是和同学攀比,因为心态不正,对他自己的人生位置就没定好,所以,他着急,他浮躁不安,他不能正确合理地面对工友,面对富贵等老乡,他还怕眼前利益的丢失,到后来,他竟然不能正确地面对前女友和招娣的问题。正因为这样,他一直生活得累、纠结、痛苦。他没法像很多打工者一样正确面对失业,不敢跳槽。小说最后写他接受掉价的工作,不是因为他有了好的心态,反而表现出他的心态越来越危险,他不是把自己的职业作为人生追求,而是把攀附前女友这样的“富人”作为一种路径了,他的金钱欲望越来迫切,而他的职业精神已经丧失了。他以后的人生会如意和快乐吗?
富贵,他在农村很穷,他走进了城市,经过城市生活,他发现他不适合城市,于是他回到了适合于他的家乡去。作者写这一笔的用意是什么?告诉我们,在人生的目标追逐中一定要找到自己适合的,去追求适合自己的放弃不适合自己的。招娣这个形象也有着这样的寓意,她发现刘洋不适合她,于是她果断地放弃了。富贵没有金钱的欲望,招娣有好生活的希望,但是她把美德看得高于了物质,她有一种美和顺其自然的生活心态。所以,富贵生活得很满足,招娣生活得没有刘洋那样痛苦。刘洋在公司也好,还是回到前女友身边也好,他都没法做一些正确的决断,他只能看人家的眼色行事。而小说中的富贵、招娣,他们没有“钱”的顾忌,所以他们的决断很干脆,很潇洒,招娣毫不犹豫地辞掉了工作,富贵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城市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小说给我们揭示了一种现象,展示了一种哲理:把钱看得很重的人。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没有幸福,有的只是患得患失、怨天尤人、攀比虚荣、提心吊胆。丧失了自己……
《所有的螺丝钉》这篇小说,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寓意了很多社会现象和问题,给我们以思考。这篇小说的标题也有着很好的寓意,联系小说内容,我们还会品味着更多哲理性的东西来。
2012年6月15日夜

共 5201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本篇是作者读石也的小说《所有的螺丝钉》的赏析文字,作者指出这篇小说就是通过典型和群体人物形象的描写给了作品主题丰富的寓意,是少有的语言干净利落、故事流畅明快的好小说之一,小说塑造了富贵、刘洋、招娣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典型人物描写的同时,作者也写了群像,比如刘洋所在公司的员工群体、富贵的乡亲群体,作者把这篇这篇小说分析的细致入微,并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那就是:把钱看得很重的人。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没有幸福,有的只是患得患失、怨天尤人、攀比虚荣、提心吊胆。丧失了自己…… 我们回想一下,的确是这样,这不得不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作者的文字给我们揭示这样的亮点,让我们从中品味着更多哲理性的东西来,读之获益,引人深思,意味隽永。好文字,欣赏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编辑:竹叶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71716】
1 楼 文友: 2012-07-16 16:59:56 本篇是作者读石也的小说《所有的螺丝钉》的赏析文字,作者指出这篇小说就是通过典型和群体人物形象的描写给了作品主题丰富的寓意,是少有的语言干净利落、故事流畅明快的好小说之一,小说塑造了富贵、刘洋、招娣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典型人物描写的同时,作者也写了群像,比如刘洋所在公司的员工群体、富贵的乡亲群体,作者把这篇这篇小说分析的细致入微,并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那就是:把钱看得很重的人。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没有幸福,有的只是患得患失、怨天尤人、攀比虚荣、提心吊胆。丧失了自己 我们回想一下,的确是这样,这不得不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作者的文字给我们揭示这样的亮点,让我们从中品味着更多哲理性的东西来,读之获益,引人深思,意味隽永。好文字,欣赏推荐阅读。问好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 2012-07-16 17:55:26 辛苦叶儿,谢谢叶儿!脑梗塞用药可以吃通心络吗
辽宁癫痫病医院咋样
汉森四磨汤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