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

诗词南京上(1)

诗词南京(上),关于2019南京夫子庙灯会的介绍

南朝梁·萧景墓前石辟邪。

南京,是一座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城市,一座龙蟠虎踞风光旖旎的城市,一座人文遗存精彩丰厚的城市,一座十朝古都慷慨悲歌的城市。她经历了多少兴衰荣辱、生死存亡,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怀古论今、吟诵咏叹,从而留下了无数诗篇。现在,就让我们撷其一瓣心香,在历史的回声中,为她送上未来的祝福!

此石辟邪造型现为南京城市徽标。

入朝曲 东晋•谢朓464—499年。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明·文伯仁《金陵山水册》上海博物馆典藏。

18—1三山。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东晋•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注 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边,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而得名。

今日三山。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唐·李白。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

燕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鸪鹊月光寒。

耿耿忆环树,天涯寄一欢。

注三山,位于江宁板桥镇,三个小山包,高约60米,南北相接,直抵江边,又称三山矶。

18—2钟山草堂。

水龙吟·九日同诸公会饮钟山望草堂有感。

元·白朴。

倚天钟阜龙蟠,四时青壁云烟润。陂陀十里,苍鬓夹路,清风缓引。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自猿惊鹤怨,山人去后,谁更向、此中隐。

独爱丹崖碧岭,枕平川、人家相近。登临对酒,茱萸香细,莓苔坐稳。老计菟裘,故应来就,林泉佳遁。怕烟霞笑我,尘容俗状,把山英问。

注钟山草堂,南朝齐时隐士”周颙所筑,其后又应征召出仕,被人讥为假隐士”《古文观止》中,孔稚珪《北山移文》即说此事。北山,即钟山。

18—3雨花台。

金陵九日 唐·唐彦谦—893。

野菊西风满路香,雨花台上集壶觞。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

绿酒莫辞今日醉,黄金难买少年狂。

清歌惊起南飞雁,散作秋声送夕阳。

注雨花台,因出五彩石,又称石子岗。南朝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感动上苍,落花如雨,故此得名。

今日雨花阁。

雨花台 北宋·王安石。

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

新霜浦溆绵绵净,薄晚林峦往往青。

南上欲穷牛渚怪,北寻难忘草堂灵。

箯舆却走垂杨陌,已戴寒云一两星。

注雨花阁坐落于云光法师当年说法处。

木末亭。

拜方正学先生墓 清•王士祯1634—1711。

石子冈头木末亭,振衣千仞揽青冥。

遥看江色萦新练,回眺山光列翠屏。

古墓松杉悲靖难,高台花雨罢谈经。

未须凭眺伤今古,且系长干双玉瓶。

注明朝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借口,攻破金陵,命方孝孺其书斋名为正学草诏,方孝孺不从,于是朱棣诛杀方孝孺十族800余口。他的墓在石子岗今雨花台附近有木未亭。

18—4牛首山。

同叶梦锡赵德庄游牛首山 宋·韩元吉。

不辞扶病触春寒,及此新晴一日闲。

云外经年见双阙,马头乘兴数前山。

清泉细酌巉岩上,佛窟同探紫翠间。

我亦无心话禅悦,衔花百鸟自飞还。

注牛首山位于南京的南郊,上有宏觉古塔、岳飞抗金故垒、献花崖等景点,南部紧邻南唐二陵,是春游踏青的好去处。在南京有春牛首、秋栖霞的说法。

牛首山。

和胡学士冬至后六日扈从猎龙山同蹇尚书诸公游牛首山佛窟寺诗韵三首(之一) 明·夏原吉。

山寺迢迢一径微,山中景趣世应稀。

花飞涧水惊鱼跃,风引松云伴鹤归。

朝士来游无俗驾,老僧留语总禅机。

回鞭还从銮舆后,满路天香暗袭衣。

注宏觉寺,原名佛窟寺,建于梁 天监二年(503)位于牛首山南。唐法融和尚在此讲经说法,创立了“牛头禅宗”

南唐二陵。

相见欢 南唐·李煜后主。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南唐二陵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先主李昪及其妻宋氏的钦陵、和中主李璟及其妻钟氏的顺陵,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南麓。那么,后主的陵呢?不该问,问了让人情何以堪?可怜千古词帝魂荡洛阳北邙山!

18—5长干里。

长干行 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注长干里,在今南京城南中华门外秦淮河两岸。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越相范蠡在此筑越城。这是南京建城的肇始,距今已2500年。越城现已湮没无存。

长干行(一。 唐·李白(701-762。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今日长干里。

横塘 南宋·马之纯。

如今何处是横塘,在府城南淮两旁。

魏蜀两都皆不似,蓬莱三岛足相仿。

乌衣巷口排金屋,朱雀桥边立粉墙。

注横塘,孙权时,自江口沿淮水之南筑堤谓之横塘,与古长干里相邻。此地名现已消失。

18—6白鹭洲。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唐•李白。

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

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

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

徒令魂入梦,翻觉夜成秋。

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

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

注 朱雀门:六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南城门。始建于晋成帝咸康二年(336年)门上有两铜雀,因名。

白鹭洲:古人所说的白鹭洲位于现在南京城西2.5 公里处的长江中,因当时洲上多聚白鹭而得名。后因淤积,与江岸相连而消失。

白鹭洲公园。

阻风白鹭洲招讷上人 北宋·贺铸1052—1125。

凤皇台下凤皇巢,白鹭洲边白鹭涛。

舟未解维先望见,风能传语更相招。

江南春物为谁好,淇上归心不自聊。

何日结茅锺阜尾,幅巾相对一方袍。

注今天的白鹭洲公园,位于南京城东南隅,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上的景点之一。该园原为明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几经废弃。1951年整治辟为公园。

白鹭洲雪景。

白鹭洲 清·余怀。

洲前白鹭几时飞?芳草王孙归未归?

二水依然台下过,阿谁演念家山破。

18—7青溪。

金陵所居青溪草堂闲兴 唐·李建勋872—952。

窗外皆连水,杉松欲作林。

自怜趋竞地,独有爱闲心。

素壁题看遍,危冠醉不簪。

江僧暮相访,帘卷见秋岑。

注青溪,三国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为泄湖水及屏障都城东部防线,由玄武湖南岸引出,开凿了这条河道,取名青溪”河水一路向南流经城区东边,曲折达十余里,在淮青桥入秦淮河,故又称九曲青溪”青溪两岸风光优美,六朝时豪门士族多居此。后因年久湮废,今仅存入秦淮河那一段。

淮青桥。

青溪(二首选一。 清·王士祯(1634—1711。

璧月依然琼树枯,玉容犹似忆黄奴。

过盖无,寂寞青溪伴小姑。

注淮青桥之东有青溪祠,旧祠青溪小姑(金陵神话之青溪神女)南朝甚著灵验。

18—8燕子矶。

咏燕子矶 明•朱元璋1328—1398。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竿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挂钩,称我有几多!

注燕子矶,南京北郊长江边幕府山余脉,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势如飞燕,故名。作为长江三大名矶之首,号称长江第一矶

燕子矶 清•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

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

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林相凿久相安。

注爱新觉罗•弘历即清高宗,年号乾隆。他六下江南,三登燕子矶。1751年暮春,首临此地,便被这里的景色所陶醉,乘兴吟此一诗,并亲笔御书燕子矶三个楷书大字。

燕子矶御碑亭。

燕子矶怀古 清·龚贤1619—1689。

断碣残碑谁勒铭,六朝还见草青青。

天高风急雁归塞,江迴月明人倚亭。

忆昔覆亡城已没,到今荒僻路难经。

春衣湿尽伤心泪,赢得渔歌一曲听。

注后人于燕子矶顶为乾隆题字勒石成碑,并筑亭保护,谓之御碑亭

幕府山。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幕府山,位于南京北郊长江南岸,西起上元门,东至燕子矶,长约5.5公里,为南京城北边的天然屏障。传说东晋丞相王导于此建幕府屯兵而得名。但上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本区一东吴墓中,出土有莫府山之名,可见至少在三国时期已见著于金陵。

18—9莫愁湖。

河中之水歌 南朝•萧衍464—549年。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注萧衍:南朝萧梁开国皇帝。

莫愁湖为六朝胜迹,在南京城西,因其近依石头城,故称石城湖。相传南朝齐时,有洛阳少女莫愁,远嫁江东富户卢家,移居石城湖畔。莫愁端庄贤惠,乐于助人,后人为纪念她,将石城湖改名莫愁湖。

郁金堂前莫愁女雕像。

莫愁湖寓望 民国·苏曼殊。

清凉如美人,莫愁如明镜。

终日对凝妆,掩映万荷柄。

注郁金堂,莫愁的故居。

莫愁湖。

忆秦娥·莫愁湖 清·宋琬。

朱栏畔,莫愁娇小曾相见。曾相见,翠娥羞敛,半遮团扇。

画梁依旧巢双燕,藏鸦几度垂杨换。垂杨换,桃花临水,那时人面。

莫愁湖。

怀金陵(之三。 北宋·张耒(1054—1114。

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

芰荷声里孤舟客,卧入江南第一州。

18—10摄山。

题金陵栖霞寺赠月公 唐·周繇。

明家不要买山钱,施作清池种白莲。

松桧老依云外地,楼台深锁洞中天。

风经绝顶回疏雨,石倚危屏挂落泉。

欲结茅庵伴师住,肯饶多少薜萝烟。

注摄山,即栖霞山,在南京城东北22公里,因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而得名。山的西侧有成片的枫林,每到深秋,满山红遍,景色迷人,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山。

摄山听子规 唐·顾况725—约814。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

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18—11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701—762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城西花露岗。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

隋文帝灭陈后,诏令将建康宫苑荡平耕垦以抑金陵王气。李白来到金陵,见昔日六朝金粉,一变满目疮痍,因而兴叹,写下这首诗。此诗一出,便成绝唱。自李白此诗肇始,金陵怀古诗词一发不可收矣!

凤凰台。

秣陵怀古 唐·李群玉。

野花黄叶旧吴宫,六代豪华烛散风。

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

市朝迁变秋芜绿,故冢高低落照红。

18—12新亭。

之零陵郡次新亭 南朝梁•范云451—503年。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飘去何已。

注 新亭:在六朝时十分有名。东晋新亭对泣的故事便是在此发生。后建新亭垒。是六朝建康城西南的重要军事堡垒。

新亭久已无存,现只留此地名。

金陵新亭 唐·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劳劳亭新建。

劳劳亭诗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劳劳亭始建于东吴。为古代送别之所。现新亭和劳劳亭遗址都已湮没难寻。

折柳亭。

题劳劳亭 宋·胡仲弓。

流水无情去不还,白杨青草满前山。

古今多少兴亡事,人自劳劳亭自闲。

注折柳亭,位于下水门(今水西门)南面,为宋朝时建。

18—13石头城。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在临江控淮”的石头山(今清凉山)建金陵邑。这是南京得名金陵的由来。到了公元前211年,孙权又在金陵邑故址构筑石头城”即今日南京城西的重要历史遗存。

金陵 唐·韩偓。

风雨萧萧,石头城下木关桡。

烟月迢迢,金陵去来潮。

自古风流皆暗销,才魂妖魂谁与招?

彩笺丽句今已矣,罗袜金莲何寂寥。

注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石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

石头城。

念奴娇·登石头城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樽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在清凉门到草场门之间的城墙下,有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高6米、宽3米,因为长年分化,斑斑点点,怪石嶙峋,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狰狞鬼脸,故而被称为鬼脸城

18—14太平堤。

登覆舟山望北湖 南朝梁·刘孝威—548。

紫川通太液,丹岑连少华。

堂皇更隐映,松灌杂交加。

荇蒲浮叶新,渔舟绕落花。

浴童争岸浅,漂女择平沙。

极望伤春目,回车绕狭斜。

注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位于钟山西侧,六朝时即为皇家园林。因位于都城北,又称北湖。明初,于太平门外筑太平堤,将紧靠钟山西麓的湖面隔成中湖。

玄武晨曦。

咏史 唐·李商隐。

北湖南隶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台城上看玄武湖。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冶城,在今南京朝天宫一带,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所筑,实为冶炼制造兵器之地。征虏亭,故址在玄武湖北。蔡洲,长江中洲名,在古白鹭洲南,东晋时古。

玄武湖。

玄武湖 宋·曾极。

在上元县北十里,宋元嘉间,有黑龙见,故名。今为后军寨。

当日湖光澈镜心,龙旗凤吹此登临。

而今铁马回旋地,斜照黄尘一尺深。

注宋人曾极,著有《金陵百咏》此其一。

18—15桃叶渡。

桃叶歌四首选一 东晋•王献之344—386年。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注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亲自在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从此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南浦渡也就被称呼为桃叶渡了。

桃叶。

桃叶渡 北宋·杨备。

桃叶桃根柳岸头,献之才调颇风流。

相看不语横波急,艇子翻成送莫愁。

注桃叶渡原名南浦渡,位于今南京夫子庙东北、十里秦淮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淮青桥附近。原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从六朝到明清,桃叶渡处均为繁华地段,河舫竞立,灯船萧鼓。

桃叶渡 明·史谨约1367年前后在世。

重经古渡立斜曛,愁见桃花两岸春。

欲向东风唱桃叶,江边怕有别离人。

注六朝时,秦淮河及青溪两岸均栽植桃树,春风吹得桃花开,景色绚丽。

桃叶渡处秦淮河。

桃叶渡 清·吴敬梓。

花霏白板桥,昔人送归妾。

水照倾城面,柳舒含笑靥。

邀笛久沉埋,麾扇空浩劫。

世间重美人,古渡存桃叶。

18—16白门。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云罗一雁飞。

注白门,六朝都城南门宣阳门的俗称。

建康城白门遗址。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

18—17方山。

路口回望方山 宋·杨。

锺阜回头失,方山恋眼寒。

似巾檐短帽,如覆玉琱盘。

每恨青苍远,因行反覆看。

皈时记面目,城里指云端。

注方山,又称天印山,是南京地区著名的死火山,其基部坡度较缓,上部悬崖壁立而顶平,远望如一方印。

方山。

游定林寺 南宋·杨。

钟山已在万山深,更过钟山入定林。

穿尽松杉行尽石,一庵犹隔白云岑。

注方山,位于南京城东南40里的江宁区中部,六朝时即为都城通东南地区的要津。方山北麓,建有定林寺。

方山定林寺。

宿定林寺 明·盛时泰。

乞食归来晚,云堂已闭关。

明月篱犬吠,经罢木鱼闲。

白板双扉启,青藜一杖还。

挑灯石岩下,趺坐小尘寰。

注定林寺始建于刘宋元嘉十六年(439)达摩第一道场设于定林寺,故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誉。

定林 北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屡遭毁劫,现仅存一砖塔。此塔建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现塔身向北倾斜,经纠偏后仍保留斜度5.3度。

18—18新林浦。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南朝齐·谢脁。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注新林浦,在城西南二十里,阔三丈,深一丈,长十二里,源出牛头山,西入大江。宋《景定建康志》新林浦上有桥,名新林桥,即今西善桥也新林浦向南上十里才是板桥浦。

西善桥。

新林浦 明·曹学佺。

夹岸人家映柳条,玄晖遗迹草萧萧。

曾为一夜青山客,未得无情过板桥。

注玄晖,谢脁字玄晖。

板桥浦。

春感 清·潘高。

江水悠悠泛画桡,东风何处不魂销。

春归无,又过垂杨旧板桥。

注板桥位于南京西南郊,隶属雨花台区。旧称板桥浦,现为板桥河,水入大江。

未完待续。

2017.2.8.于枣香居。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夫子庙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历史上的夫子庙曾四毁五建,最后一次毁于1937年日军侵略的炮火。自1984年复建以来,夫子庙已接待游客一亿多人,平时日人流量在10万人次以上,节假日在30万人次以上。

长春华山银屑病医院宋立伟
产后感染不良后果
岳阳治疗妇科费用
最近更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