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

流年专栏空庭石湖散记散文

我去石湖之韵看朋友。小区在石湖边上,所以得名。

朋友写写书法作作画,号近湖居士,似乎要和范石湖一比高下,或者说沾点范成大的名气。细一想,他的公寓离石湖最近,站在阳台上,白天可以看见波光粼粼的湖面,晚上听得见浊浪排空的声响,因此,自称近湖居士,一点没错。

记得一二年前,碰上朋友,他有些兴奋,说,现在是居士了,跟灵岩山的法师参禅学佛。这很好,有段时日他一直迷茫陷于孤寂中。我阅读孙郁的《苦行者》,说鲁迅近佛,诗心得以熏染,从经文里经常看出艺术之维。看来朋友的书画在学佛之后会自成一个境界了。

那次,在他的寓所碰上了一位僧人。春天里,垂丝海棠一片,开得柔弱,粉嫩粉嫩,近乎梦的呓语。我们在阳台上,喝明前碧螺春。茶叶在玻璃杯里缓缓舒展,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太湖气蒸云梦泽的境况。坐在我对面的是界因法师,年龄比我小,虎背熊腰,眉宇开阔。他说,佛是讲缘的,他小时候就有强烈的愿望要皈依佛门,从河南老家出走,三次被父母抓回,越是这样,反弹的欲望愈强。当他来到灵岩山,一步一叩一长跪时,涕泗横流。

石湖附近有一个村子,叫新南村,村里有一个寺庙。界因法师年轻有为,当了住持,通过化缘把寺庙修缮得十分有气象。他坐在我对面,在微风乍起的海棠花香里谈佛,我喝茶、点头,发现他的鼻翼处一颗鼻屎随着他的谈论张合有度。他不知晓。我低头莞尔,不禁联想到一禅宗公案,云门因僧问:“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

如今,新南村拆迁,一千多户民居化为废墟一片。寺庙不能随便拆,土黄色庙宇矗立在瓦砾堆上,显得十分突兀。不知道界因法师是否还在寺庙里。朋友说,估计走了,村民都没有了,他到哪里去化缘?

朋友近湖居士寓所设计得十分古典。

花窗,明式家具,太湖石,滴水观音,书法作品。装修时间近两年,据说每一个螺丝、每一块瓷砖都是他亲自看中买回。其间还遭遇了包工头携款出逃的事件,幸亏数目并不多。朋友是追求完美的人,任何一个细节出错,都会使他极端不舒服。寓所外面长满了芭蕉。一到夏天,浓荫蔽日,芭蕉能韵人而免于俗,据说唐代书法家怀素给自己的寺庙起名“绿天庵”,而他在成千上万片芭蕉叶上写字。

朋友把寓所当成会客和心灵独居的场所。没有油烟气,也没有生活起居的迹象。坐下来喝茶,铁观音、碧螺春、白茶,清谈片刻,傍晚走人。来过的人大多会羡慕主人有这么一个雅致的地方。

单位里也有一些好事的长舌老妇女们关心,她们问:

“某某,你那石湖之韵的房子装修好了没有?”

“好了。”

“自己住不住呢?”

“不住。”

“有没有租出去呢?”

“没有。”

“你个——神经病!白白浪费了。”老妇女们拉长了声调嘀咕,嘻哈一片。

朋友缩缩头颈,戴上鸭舌帽,他弓着背,把电动车开得风驰电掣。乍一看,像给包工头打工的下手,哪里有书画家的味道?

当然有的时候,他开得极慢极慢,他一路嗅着油菜花的香味,一路和蜜蜂打招呼。回到寓所,夕阳温暖、洁净,丝丝缕缕,透过窗帘,照进他的居室。他十分安静地默想。空气很安静,整个小区很安静,听得见风声、虫鸣声,还有湖水声。一个人的世界博大、自由。他天马行空,杖挑明月,衣惹烟霞,然后转到书房泼墨。

我细想,其实我每天都经过石湖,怎么会一点感觉也没有?

不是么?我上下班,高架上呼啸而过。石湖就是我眼皮底下,我似乎看见水汪汪的一片,在天色下泛着光泽。可我没有关注,我念想着太湖、西湖,偏偏把石湖给忽视了。

好吧,去湖边去走走,散散步。幸亏政府治理好以后没有把它当做景区来收门票,它的概念是公园,可以随时进,随时出,这样的感觉相当不错。第一次游湖,是近湖居士领着我。他从小区后门口一绕,没走二十米,就到了石湖边。羡慕、嫉妒,他竟能如此亲近大自然。

吴堤,越堤,多么美好的名字。走在这样的堤岸上,我身轻如燕。微风和畅,吹动柳条,吹动我的头发,吹动湖面的涟漪,那涟漪聚如蚕丝,散如烟霞。相传春秋时,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而石湖东面的越来溪,我在学校日日看它绿波东流,也是当年越王勾践率兵攻吴从太湖挖通水道而得名。

我们前行,极目芦苇,秋色远近,山水相映。而一切尘事,都付与了秋水芦花。野鸭在嬉戏,湖面上凌波微步,娇憨可爱。数只白鹭拍翅低翔,尽管是候鸟,它已经好做好准备留在此地过冬。不是吗?往那厚厚的芦花丛中一钻,它不知可以做多少个绵长、舒适、轻盈的梦呢!

我们看见依依墟里烟,石湖西岸,上方山脚下,还有村落,白墙黑瓦参差错落,随处取景,都是一幅清丽悠远的山水画。朋友说:“千万要保持原貌啊,否则所有的气息都会变了。”

是啊,气息一旦变了,那真有点说不清的可怕。

上方山,又名楞伽山。山上有楞伽塔,仅屈于虎丘云岩寺塔位居第二位。山下有楞伽寺。范成大就是在这里辟荒地,造别墅,当朝皇帝老儿孝宗还亲题“石湖”两字赐予。有了名人效应,有钱人都来瞄准这块宝地了。范成大不急不躁,在石湖岸畔建第一个厅堂叫农圃堂,与楞伽寺隔湖相望。看着飘浮在湖面上氤氲水雾,范成大诗兴大发,挥笔写下“隔篱日上浮天水,当户山横匝地烟”。

老朋友周必大携家眷来了,范成大陪同游灵岩山。分别时,范成大一直送到阊门,赠了熏香、松黄、新茶,并附了一封短信,信上说,来日再见,一定陪同去天平,登远公亭,品茗白云泉;到虎丘,品石井泉等等。朋友之间情谊相惜,而来苏州的这段时日他们大多数是在石湖厮混的。

范成大到蠡墅镇打酒,青梅酒,喝它个十杯也不会倒。湖里的鲈鱼活蹦鲜跳,邻家的鞭笋伸过院墙。鸡飞过篱笆,黄狗在叫,推门一看,原来是有行商来买新茶。来来来,先喝一口青梅酒,生意不生意,回头再说。

自从范成大得到皇帝老儿批准,遂愿退休,他便在石湖读过了长达十年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我翻看《四时田园杂兴》时,忍不住被他诗歌里的细节牵引。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满窗子的阳光,细蚕蠕动。慢感的生活。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闲逸地靠枕,黄莺在啼叫。眯眯眼,养养精神,甚至再睡一个回笼觉也无妨。

“静看檐蛛结低,无端妨碍小虫飞。”世界退却,唯有一张,心有千千结。

蚕豆花香。油菜花香。芍药香。粮仓里的稻谷香。泥土香。酒香。全都绕在一起。碰上了有才气的诗人,这芳香就凝成了玉露,永远地被封存下来。

天色将暗,我张大嘴巴,用力呼吸,企图嗅出诗词的味道,嗅出范成大在这个田园世界精心笼出的一锅馒头的香气。

还有一群文人,成天绕着石湖逍遥。

饮酒,作画,狎妓,赋诗,赏花,每一个细节,都玩得有声有色,仿佛享乐是他们天生应该做的事。游手好闲,成群结党,想象力互相激荡,才华横溢得让人艳羡。这里有唐伯虎、祝枝山、张灵、王宠等等,大呼小叫,总要一帮人团聚才得闹。当然,性格上还是有区分的,譬如说,唐伯虎聪颖早慧,恃才傲物,风流快活,而祝枝山在民间传说里总是一副屁颠屁颠随人身后的面孔。

文徵明就大不一样,他和唐伯虎同年出生,幼时甚为驽钝,但自知勤能补拙的道理,所以几乎不出书房,习字读书,对唐伯虎的浪荡行径很不以为然。他生活相当有节制,据说每次聚会饮酒不超过六杯。

有一则传闻轶事很有趣。说有一回,文徵明受唐伯虎之邀,到石湖一艘画舫上参加晚宴。忽然间,一群由青楼精选出的女子偷偷上船,向文徵明包抄过来,文徵明开始尖叫,作势要投水,唐伯虎不得已,只好让他乘舢板逃走。

文徵明活了九十多岁,是吴门画派里活得最寿长的一个。仁者寿,古话是有道理的。唐伯虎活了五十四岁,晚年生活窘迫,看破了红尘,信佛,取号六如居士。最可惜的是王宠,写了一手好字,写诗的才华也不逊色于唐伯虎,作画更是偶然兴到,随笔点染。可惜呀,去世时未满四十,让作为至交的文徵明挥泪撰写墓志铭。

湖水轻拍堤岸,月色朦朦,花香暗度,鸟声断续。

似乎仍能听见这些文人雅聚时漫谈声。水流脉脉,衬着枷楞寺的倒影。湖边长长的水草摇曳,一棵是唐伯虎,一棵是祝枝山,还有一棵当然是王宠了,在苏州的时光里,他们仍要放逸、不羁。他们头凑在一起,不知道又商量着什么鬼点子。月色是柠檬黄的,一会儿暗了一层,像毛边纸。渐渐的,一点光线也没有,天完全黑了,这又有什么要紧呢?

于是,念想成了习惯。

一个人下了班,驱车,到石湖边随处走。明代才子陈继儒说的极是:松间明月,槛外青山,未尝拒人,而人人自拒者何哉?

我在暮色中读湖,这感觉宛如人散后席间独坐,一片天地,一片湖光山色,完全是自己的了。湖色,呈鸭蛋青,温润的儒生状,带着点羞怯和天生的飘曳。藤箧里有《诗》《书》《太玄》《楚辞》《幽梦影》数十卷书。还有一本旧法帖。坐下来细读,心境清绝、雅觉。

太阳西沉,光线转暗。湖水映着寒山,呈伤心碧色彩。漠漠细烟。无人能解其中的偈语。整个石湖公园还没通水电,反倒还原了农耕时代的真面貌。黑魆魆,一团又一团树影,像梁楷的写意画,《秋柳双鸦图》,绢本,设色。整幅图圆弧线组成,充满流动感。

月亮升起来了,照着我淡淡的影子,哎呀呀,辰光不早,湖岸那边的人想来是等急了。拔上鞋根,缓步出园。

2011、11、9

苏州、越来溪畔

共 58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石湖,位于苏州城西南郊,是集吴越遗迹、江南田园山水风光一体的山水型自然风景名胜区。它历史悠久,景色秀丽。相传春秋时,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南宋范成大曾在此隐居,驻别墅养老。每到农历八月十八夜,秋月如练,石湖行春桥九个桥洞,各挽一汛月影,形成串月之绝景。本文没有像一般游记那样移步换景,将石湖景点和掌故一一道来,而是从朋友的临湖公寓写起。写朋友超凡脱俗的性情,朋友寓所的古典气息以及周围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三两知己,或品茗赏景,谈古论今;或漫步石湖,与自然相亲。一切都是那么淳朴天然,清雅悠然,仿佛远离尘世的喧嚣,身心澄澈,不知今夕何。文章形散神聚,语言灵动飘逸。荐阅!问好作者!祝新年快乐!【:燕剪春光】【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21005】

1楼文友:201 - 2 :06: 0 问好葛芳!给你拜年了!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楼文友:201 - 09:57: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小孩尿频尿痛怎么办

尿路结石剧烈疼痛怎么办

小便异味怎么办

灯盏花龙头企业怎么样
通心络胶囊主要成分
整肠生长期吃有依赖性吗
友情链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