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

关于四知堂痹通药酒的介绍搭配

四知堂,关于四知堂痹通药酒的介绍

中华姓氏通史·杨东方出版社2000.12.出版。

小时候,我见父亲请木匠新制了一副水桶,在桶梁两侧的板子上,用毛笔分别写上弘农郡”和四知堂”我问这是什么缘由?父亲告诉我,弘农”是我们杨家的郡望,四知”是我们杨家的堂号。那时,我才读小学三四年级,听了这话,似懂非懂,然而这六个字却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从未淡忘。

何为郡望”“郡”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的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某姓氏的“郡望”就表示此姓氏为此郡中的名门大族;换句话说,即此郡是该姓氏兴旺发达的祖籍。

同一个郡,可为数个不同姓氏的郡望,比如汝南郡”就是周、殷、齐、梅等诸姓的郡望。而同一个姓氏,也许有多个郡望,但以其中一个最为显耀的为代表。比如杨氏,就有弘农郡、天水郡、河内郡等郡望,而以弘农”最显。

所谓堂即祠堂是一个家族祭祀其先祖的庙堂,亦称家庙每一姓氏,尤其是大姓旺族,多有自己的祠堂,祠堂的名称便是堂号如张姓的百忍堂王姓的三槐堂刘姓的彭城堂赵姓的半部堂黄姓的江夏堂等等。

同一姓氏,由于不断繁衍、发展和迁徙的缘故,往往会分化为许多不同的房支和派系。其中的某一支系在某一地域成为望族后,为了与其他房支加以区别,便在郡望之下,为祠堂另起新的名号。所以,同一姓氏,不同的支派,便会出现不同的堂号。比如同为弘农杨氏就有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等等不同的堂号。

弘农瓦当—汉瓦。

弘农郡,为汉至唐时的一个郡置,位于今晋豫陕三省交界处,即黄河在此拐了个直角弯后向东流去的地方,其范围是河南西部的黄河以南、陕西东南部渭河以南,即华山到三门峡一线。郡治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

河南灵宝市弘农春秋园中,塑像。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在函谷关故地,置弘农县(因弘农涧而得名)此为灵宝有县之始。元鼎四年(前113 )置弘农郡,治所在弘农县,领十一县。新莽时,弘农郡改为右队,领有弘农县。东汉时复名弘农郡,但其间所领县各有增减。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又增入湖城、华阴二县,此时弘农郡共领九县。

四知则是中国官吏廉洁自律的千古美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公元54~124年字伯起,弘农郡华阴县人,东汉时著名学者。他出身于官宦世家,远祖杨喜、高祖杨敞都曾封侯、拜相,其父杨宝通晓《欧阳尚书》造诣颇深,为一代大儒。因处西汉末年政乱时期,终身未仕。

早年子承父业,致力课馆授徒。因其不慕仕途,以致数十年不答州郡礼命五十岁时,始为大将军邓骘所推荐,历任刺史、太守、司徒、太尉之职。

自幼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学界尊称他为关西夫子

早年,承父业在家乡华山脚下的牛心峪办学,那里生长有许多槐树,世称槐市之后他又迁至交通较方便的双泉学馆(位于今潼关泉店村)因其地有双泉汇流而得名。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杨氏远祖曾藏书于湖城县(即河南阌乡县,今已并入灵宝市)董社塬土洞中。父亲临死前告知他,他便在其逝后前往而搜得。但出土的皆为蝌蚪文,于是就在此筑堂校书,堂名校书堂同时,开馆授徒长达20余年,前后弟子达三千多人。

至今,华阴牛心峪有槐市遗风”潼关东泉店有汉顺帝诏命修建的育贤宫”清乾隆时陕西巡抚崔纪改建为四知书院”灵宝市泉里有校书堂” (灵宝市豫灵镇泉里村)的名称和传说。

校书堂又名三鳣书堂”起因是在此讲学时,有鹳雀衔三条鳣鱼(即黄鳝)落于讲堂之前,众人都以为是吉兆。有人对他说:鳣鱼黄地黑文,卿大夫之服象也。数三者,象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50岁以后始举茂才而出仕。

四知辞金。

汉安帝时,曾四迁荆州刺史,复迁东莱(今山东掖县)太守。当他前往上任时,路经昌邑(今山东金乡县)县令王密,原是他保荐的并实现全国复制。 而此次完成对南城百货的收购荆州茂才,为了感谢的知遇之恩,他趁夜谒见,并怀金十斤相赠。而拒收之。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斥责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难言,携金而退。

清白传家。

为官性公廉,不受私谒即‘走后门’。子孙常蔬食步行在他任涿郡今河北涿县境太守时,故旧见他家里还是那样清苦,就劝他整治产业。他却说,让后世的人,称我的子孙为‘清白吏的子孙’拿此当做遗产,不是很丰厚了吗?由此,清白传家的美誉传诵至今。

潼关墓。

后官至太尉。他刚直不阿,因多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而为宦官忌恨,被罢免回乡,途中饮鸩而死。沉冤昭雪之后,汉顺帝命依三公之礼将改葬在华阴潼亭(今属潼关县高桥乡四知村)以东,并命弘农郡守丞以中牢之礼进行公祭,规格仅次于皇亲诸侯。

美名传天下,他的四知故事也可谓家喻户晓。历朝名臣都对他心存敬意:魏征绘制他的画像以自省,包拯三次赴他的故居拜祭,文天祥以他的名言怒斥,海瑞在狱中读他的传记读到泪如雨下。

潼关廉政博物馆。

为了纪念这位四知”清官,为了将他清廉为官”的精神继承和发扬,潼关在世界杨氏联谊会资助下,于2009年10月开工兴建墓祠(廉政教育基地)2011年9月正式开园迎客。

2012年,廉政博物馆被陕西省纪委命名为全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叩关瞻胜概对岳色河声尽勾留三省鸡鸣千年虎踞。

入馆谒先生浴清风正气相澡雪九州肝胆河山。

四知堂楹联。

慎独慎微时时犹似当冰走。

惟廉惟洁事事皆能向月言。

清风廊楹联。

廉心洁似潼关月。

浩气雄如华岳风。

横批:清风正气。

时念四知潼关升起一轮月。

日行三省心海敞开天。

横批:千秋人镜。

千古潼关清风明月廉声远。

万寻华岳剑影莲峰正气高。

四知坊楹联。

莲池。

2013年6月,廉政教育基地整体划归华山景区管委会,使廉政教育基地的功能和影响得到进一步提升。截止目前,参观人数已突破30余万人。

灵宝豫灵镇杨家村祠。

祠始建于汉,历经沧桑,屡毁屡建。现祠堂建于1994年,形成规模于2005年,由祭拜广场、三鳝书堂、洗笔池、藏经洞等部分组成。2005年9月24日,全球董杨童宗亲第十届恳亲大会祭祖大典在祠举行,全球宗亲代表300余人在祠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况。

这是重建的的校书堂”亦称三鳣书堂”

校书堂现已辟为祠”以纪念他教学育人之功绩,颂扬其四知”精神。

祠现为灵宝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村中学被当地政府命名为杨家中学

祠成为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活动基地。

衔环雀报。

的父亲杨宝,9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只黄雀被一恶枭啄伤,正要吃它,看见杨宝而吓飞了。黄雀坠落树下,又被一群蚂蚁围住。杨宝见此,便将奄奄一息的黄雀捡起,笼在袖中带回家,养在帽箱中,每天喂以黄花。三个多月后,黄雀羽翼丰满,杨宝便放飞了它。

一夜,杨宝忽然梦见一个黄衣童子,对他三拜而说:我本是西王母的使者,蒙君仁德,救我一命,实在感谢。童子说完,从身上摸出4枚白玉环送給杨宝,又说:以此酬谢,愿君之子孙荣登三公高位,德行当如此环。

后来果有所验,其后的、杨秉、杨赐、杨彪,子孙四代均登上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之位,世称四世三公自此,弘农杨氏德业相传,家族兴旺,斐声华夏,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

剪桐封弟。

那么,杨氏何以与弘农郡联在一起的呢?这得从西周初年的唐叔虞说起。

史记·晋世家载: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叔虞姓姬名虞,为武王少子,成王胞弟,故曰叔虞。封于唐(唐为尧的故墟)故世称唐叔虞。

太原晋祠。

唐叔虞死后,其长子姬燮(又称燮父)继承侯爵,徙都城于晋水边,改国号为晋

今山西太原的晋祠,即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而建。

晋祠殿,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

自此,唐叔虞的后代得姓杨氏,始于西周被封:

一是周康王六年(前1073)康王姬钊封堂弟姬杼(唐叔虞次子、燮父之弟)为杨侯,杨国在今县东南。其后代即以杨为氏,故杨杼(姬杼)为杨氏肇姓始祖。

大槐树。

地处洪洞县的古杨国,是杨姓起根发苗的祖源地。

晋祠鱼沼飞梁。

二是周宣王十九年(前809)宣王姬静再封其少子尚父(杨涧)为杨侯,建立杨国(今湖北襄阳一带)后为晋兼并,其族子孙从封邑为杨氏。

晋祠难老泉,晋水的主要源头。

三是周安王五年(前397)安王姬骄念杨氏先人功勋,封其后杨伯侨为杨侯,仍封于杨国(山西)以上即所谓周朝三封杨侯国之谓也!

难老亭下难老泉水池。

不过有另一种说法:伯侨为晋武公之子、晋献公诡诸之弟(献公是前676至前651在位)两种记载,年代相差二三百年,原因姑置不论。

晋祠周柏,与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杨国不久被强晋吞并,改置为羊舌邑,辖铜鞮、杨氏、平阳三县。伯侨之孙名突,官拜羊舌大夫,食邑于羊舌,故又称羊舌突。突生子名职;职生四子,其次子羊舌肸(字叔向)为晋太傅,食采杨氏县。

羊舌肸生子名伯石(字食我)任晋上卿,因晋室六卿之祸而遭杀害灭族,其子孙有逃华山仙峪避难,隐居华山(今存遗址羊公石室,位于华山主峰西北的白羊峰上)

这支子孙,遂以其祖食邑为姓,此为弘农杨氏之由来。

三家分晋”后,由春秋进入战国,他们才移居华山北,筑室安居,室名紫微宫”

​晋公子宫又名紫微宫,今称东宫村,在华阴市区,为华阴杨氏先祖所建。 宫名虽曰紫微,然老百姓习惯称之“晋公子宫”史志也记为晋公子宫。

数千年来,宫室旋废旋兴,形成一定规模,至清末时,宫城周长636米,占地2.5万平方米。1924年毁于战火。

东宫村如同山西的大槐树,杨氏宗族植根于此,枝繁叶茂,流播天下。经过两千多年的繁衍生息,杨姓成为中国的第六大姓,人口已达7000多万。

多数声名显赫的杨姓人物,皆为弘农华阴籍。

杨氏自杨道走出华山山林,重新进入政治舞台后,十余代皆为周室命官,或为大夫、司马,或为太傅、州牧。

秦末,华阴杨硕率其八个儿子随刘邦征战,其第六子杨喜因击杀项羽有功而官封赤泉侯,其他七子皆封为将军,杨硕本人封为太史。

杨喜第四代孙杨敞也官至宰相,并娶太史公司马迁之女司马英为妻。此时,弘农杨氏于朝廷中,位在列卿,爵为通侯,乘朱轮者十人,史称西汉十轮

东汉50岁前穷究学典,设馆授徒,时称关西夫子 后入仕,官至司徒、太尉,为官刚正清廉,史称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继承遗风,均官至太尉,被后人称为东汉四世三公

此后历朝历代,华阴杨氏名人辈出。

魏晋时期分掌军国大权的西晋三杨”杨骏、杨珧、杨济三兄弟;北魏政权中的公室大族杨播一家;完成中国古代史上第二次统一全国的隋文帝杨坚、杨广父子;李唐时十一位宰相的杨姓宰相世家;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华阴杨氏以其文韬武略,封侯拜相,甚至位极帝王,并涌现出杨修(曹魏主簿)杨炯(初唐四杰之一)杨凝式(五代大书法家)杨时(北宋著名理学家、有程门立雪”佳话)杨(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等无数才子。而且,以其廉垂四知”清白传家”的遗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与建树,在其他姓氏中也是少见的。

天下杨氏出华阴,华阴杨氏归东宫。

杨氏宗族植根于此,瓜瓞绵延,人才辈出,灿若繁星。故世称“天下杨姓出华阴,华阴杨姓归东宫”或称东宫为“天下杨氏第一村”

陕西桥山的黄帝陵。

杨姓出自姬姓,姬姓又出自哪里?再上溯,便到了中华人文始祖—黄帝。

黄帝,少典(有熊国君)之子,本姓公孙,母曰附宝,生其于姬水(在今河南新郑)之滨,故又以姬为姓;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帝生25子,得赐姓14子,有12姓。元妃嫘祖生3子:昌意、玄嚣、龙苗,只有昌意、玄嚣二人得姓,同为姬姓。

玄嚣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其24世孙古公亶父,为避戎狄攻扰,由世居的豳国(今陕西旬邑一带)迁至岐山下,居于周原。其孙,即周文王姬昌。

由周文王—武王—叔虞—姬杼(杨杼)杨杼即杨氏肇姓始祖。

潼关廉政博物馆。

2016年4月15日至17日,四知文化节暨全球杨氏祭祖大典在陕西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新西兰及国内千名杨氏子孙,再次从四面八方来到潼关公墓前,礼祭先祖、献酌奉馔,主祭献爵,表达全体杨氏裔孙对祖先的孝思之情。又前往华阴东宫村故里观瞻。

华阴东宫村杨公祠。

参加祭祖大典的各地代表,又来到华阴东宫村,祭拜先祖。

华阴东宫村杨公祠。

四知堂前拜先尊,两千年来一脉承。

天地一点浩然气,清白二字传子孙。

咏四知堂写于2009.6.6.。

东宫村街景。

东宫村杨氏宗亲会。

灵宝祠。

2016年4月17日,灵宝纪念诞辰1966年。

华阴老腔演出。

2016.12.1.制作于枣香居。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药酒

酒,素有“百药之长"后排乘坐空间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尺寸上的变化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从古传至今的著名药酒有妙沁药酒,现在新兴的药酒有龟寿酒、劲酒等。

大连白癜风好的医院
小孩脸色发黄怎么回事
经期腹痛吃什么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