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别人当指扬二嫂随笔
摘要: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或某一个层次看,即使“穷尽”所有可能,无不证明:李文的观点是极荒谬的,即“别人”绝不指“统治阶级”,而当指杨二嫂。 偶读贵刊[《语文教学论坛》]90年三期李维鼎先生的《“别人”是指杨二嫂吗?》,不胜震惊并深表遗憾且忍俊不住。震惊的是,关于鲁迅小说《故乡》中“别人”指向理解长期诸多争论今天终于在全国中学语文教研会会刊一锤定音。遗憾的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先行、先入为主及贴标签术至今仍有它的生命;忍俊不住在于:也许作者忘记了这里是语文课,是小说教学,自己是在给《语文教学论坛》而不是《红旗》杂志写文章。小说是文学,与政治本两码子事,尽管文学[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是马、恩、列、斯、毛关于文学理论的经典著述,与政治是结下了缘份的……
请恕笔者剪陋,还是让我们首先从小说[文学]角度来考察这篇作品,还是首先从小说的社会功能 — 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思想主题 — 也算政治 — 来看看小说人物,看看杨二嫂,看看小说中“别人”的指向吧。
这个问题始终存在着争议。有同志认为,“别人”指的是统治阶级。李文认为“这种观点缺乏具体的论证”,承认“使人难以接受”。读李文,经过作者具体而微、不失周延的严密论证之后,倒越发“使人难以接受”了,乃至终于有幸弄清了之所以有“统治阶级”之说的理论根据,殊让人忍俊不禁。
忍俊之一:李文说,“首先,我们会自然发问,前两种生活都明明白白地写着‘如我’、‘如闰土’,为什么唯独在第三种生活中不明着写呢?如果真的是指杨二嫂,为什么要讳其性名呢?从对杨二嫂刻画部分的讽刺、揭露的笔触看,这里是不必也不会为她讳言而泛指‘别人’的。” ——首先,我们对李文的“自然发问”深感困惑[难怪先生“隔膜”,我辈的“隔膜”了]。文贵含蓄,“前两种生活都明明白白地写”,后者“不明着写”,此不正是含蓄美,岂不是不言自明,不言而喻么?因为前面已经有了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的传神刻画,这里何须赘言直说?若不是指杨二嫂,则小说前高潮部分杨的出场及其形象塑造岂不多余?设若为了表现主题思想需要,杨二嫂形象塑造是对闰土的衬托与补充,且仅止于此,则“我”的宏儿与闰土的水生足以达意,杨二嫂岂不被炒了鱿鱼?况且,小说忌“韵”、忌“骈”,倘若“如我”、“如闰土”,再来一个“如杨二嫂”,这成什么话?杨二嫂毕竟是“嫂”辈是“我”的乡亲,“我”的平辈人,出于乡亲、乡情方面考虑,故未忍明确冠以“恣睢”这个贬义甚深的词,这当是可以理解的。尚且,杨二嫂毕竟与“我”、与闰土同属被剥削、被压迫者阶级;尚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先生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思想,基本主题;尚且,先生的阶级[尽管当时作家还不是一位阶级论者,但作者具有极朴素的阶级意识是勿庸置疑的]性是极强的。该文结论:“因此,只此一端,我们就可以肯定,这里的‘别人’决不是指杨二嫂。”答曰:否!不能肯定,失之武断。
忍俊之二:作者又问,“那么,是不是指那些包括有杨二嫂在内的一群人或一类人呢?”答曰:是的。可以这么说。因为杨二嫂的生活,正是地地道道的“辛苦恣睢”的生活。课本注释“恣睢”为“放纵、凶暴”,用“辛苦恣睢”来概括杨二嫂的生活是极妥贴的。请看 — ,作品中的杨二嫂是在经济上破了产的小市民。她由于受到封建毒害,有等级观念、世俗见解和贪图小利的坏思想,是一个在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既被别人践踏又践踏别人的村镇小私有者、小市民典型。三十余年来的社会生活的猥亵、历史的秣厉,使她变得泼悍、放肆、尖酸、刻薄、自私,并且达到不择手段、无以复加的地步。她的放肆和泼悍,离“放纵”和“凶暴”并无程度之差,更不存在本质之别。“恣睢”这个概念只有施用于具体的人的时候才富于某种含义,而概念本身是不分阶级的。一个人的放纵、凶暴与否并不决定这个人的阶级出身。樊哙、张飞、李逵、阮氏三雄、孙二娘等有时也表现为凶暴之徒,行凶暴之事。尚且,放纵和凶暴的含义理应包容社会生活大千世界诸般形色。请看小说中杨二嫂到“我”家来一场。读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注意三个惊叹号]这哪里还拘囿什么妇道礼节?待至读者接下去看到的“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形象,乃至不自知,“怪声怪气”和“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的忘我神气,是何等泼悍,何等“放纵”!那“呵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润?”的嚣叫,那从“我”家出去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时的“愤愤”,加之“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一连珠炮似的河东狮吼,又是何等刁钻与“凶暴”?!无怪乎“我”“吃了一吓”、“我愕然”、“惶恐”和“闭了口。”……哦,隔膜!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位当年堪以充当招徕生意广告的村巷美人如今竟落魄成这个样子,简直让人不可思议。然静心思之,这样的人还少么?瓦舍勾栏里,阖闾阡陌间,何处不见杨二嫂的影子?汗青历历、墨迹斑斑,哪一页不写着杨二嫂们的春江花月、人老珠黄?罪恶的封建制度曾吞噬了多少人的人性天良,如云青春!关于这一层,恐怕当请教于文作者了。
忍俊之三:作者“再说,‘我’的所谓‘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未经生活过的生活,肯定不会是统治者们剥削的生活,而应该是与其对立的生活。”这“与其对立的生活”是指被剥削者的生活呢?抑或无剥削的生活?看来作者的意思是后者,然而下文论证作者急于直奔主题、自圆其说则置此所谓“新的生活”于不谓,作出如下推论:“因此,我不愿意的三种生活必须穷尽‘旧的生活’的全部;而不能仅指被剥削、被压迫者的生活。换句话说,那三种生活必然是包括被剥削、被压迫者的生活,又包括剥削者、压迫者的生活。”这故弄玄虚的“因此”和“换句话说”的展转具细阐述等于无意义。因为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是相对而言、相互关联着的,失去一方则不存在另一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就是国家,就是社会。[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第1页]我们没有必要人为地将社会生活指称画蛇为两部。不管剥削、压迫者还是被剥削、被压迫者中的任何一个无不代表有剥削阶级社会生活的全部。剥削、压迫者的生活是在被剥削、被压迫者的基础上生活,反之亦然,即没有前者则不复有后者。理解了这一点,则作者的推论及如下结论之牵强与荒谬就显而易见了。即:因此,‘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是指剥削者、压迫者的生活无疑的了,怎么是指杨二嫂的生活呢?答曰:否!因为被剥削、被压迫者的生活包含剥削、压迫者的行为因素在内,是剥削、压迫者所造成的,是反动统治制度的必然结果。简言之,李文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大前提 “我不愿意”的三种生活必须穷尽“旧的生活”的全部;而不能仅指被剥削、被压迫者的生活。
小前提 “我”的,闰土的生活是指被剥削、被压迫者的生活。
结论 所以,“别人”的生活是指剥削者、压迫者即统治阶级的生活无疑的了。
如此“三段论”中其大前提错误前面已作分析,即不能成立。若试将作者结论放在《故乡》句中如何?即“我……不愿意[他们 — 宏儿、水生 — 孩子,笔者注]都如别人[统治阶级]的辛苦恣睢而生活。”此莫不是笑煞了人么?
忍俊之四:作者提出,“这样的推断在作品中有另外的根据么?也就是说,是否符合作品的实际情况呢?”答曰:否!作品中有另外的根据,但只是浅层次的根据,表象根据,也就是说不符合作品的实际情况。这里作者的所谓“作品的实际情况”恐怕就是指我们常说的“主题思想”吧?《故乡》旨在揭示罪恶社会制度下非常人际关系“隔膜”这个思想主题,且寄希望于水生与宏儿们。然而,李文的注意力只局限于罪恶社会的表象了。也就是说,作者的目光一如杨二嫂的专注于“放了道台”、专注于“阔”、专注于“三房姨太太”、“八抬大轿”和“有钱”。如果说这些正如作者所说的属于“虚指”,则“作品中‘苛税,兵、匪、官、绅’”的所谓“实指”,即下文所称的“巧取豪夺、凶暴放纵、荒淫无度的寄生生活”、“农村日益破产”等,岂不正是我们四十年语文教学主题归纳的轻车熟路,岂不是连三尺童都倒背如流的陈言套语?
忍俊之五:作者文首提到“‘新的生活’是怎样一种生活呢?”后文则不了了之。“作品没有作正面的回答”,李文也未作出回答。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的,特别是作家诗人;社会总是在进步的,特别是当代中国。也许这个问题我们都不需回答,也难以回答。莫非我们能逾先生班门?我们包括鲁迅都不是算命先生。
忍俊之六:至于文末有关“辛苦”一词的解释,当倾向于褒义,而李文的意见为中性词。这个意见可保留。然而在《故乡》句中,无论从思想内容说抑或就句子结构讲,则无不提襟见肘、破绽百出。其一,该句三种人的“辛苦”呈排比并列关系,“我的”、“闰土的”与“统治阶级的”不能并列,不管就作品中的“我”来说还是就小说作者说,都不属于这种并列,反动统治阶级正是作者自己所背叛的并视作死敌的阶段级。其二,“我的”、“闰土的”“辛苦”与“统治阶级的”“辛苦”不是同一概念,故不可相提并论。李文的“不仅有程度之差,更有本质之别”庶即指此。其三,项次不统一。这三种人的“辛苦”必须前两者合起来才能与后者构成“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间的并列,此不符合构句法。
如前所述,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或某一个层次看,即使“穷尽”所有可能,无不证明:李文的观点是极荒谬的,即“别人”绝不指“统治阶级”,而当指杨二嫂。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只消知道《故乡》是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来表现一定的主题意义,就知道“别人”当指杨二嫂;只消知道这里是语文课,就不致于陷入庸俗社会学主题先行泥沼得出如上主题,从而停止作为语文[文学]的研究而无视杨二嫂;只消知道语文构句美学就不致将“别人”它解,而排除杨二嫂……一言以蔽,只消知道鲁迅即鲁迅,则懂得《故乡》即《故乡》,而不是《官场现形记》,不是《廿年目睹之怪现状》,不是《孽海花》……
忍俊不住,掩口葫芦如上,有伤大堂之雅。
该死!
共 97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别 人”当 指 扬 二 嫂】这一篇随笔是作者看了《语文教学论坛》90年三期上李维鼎先生的《“别人”是指杨二嫂吗?》一文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文章针对《故乡》中“别人”指向与《“别人”是指杨二嫂吗?》一文的原作者展开了讨论。作者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且认为鲁迅先生笔下的“别人”就是指的杨二嫂而非他人,并不是原作者所怀疑否认的那样。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叙述有层次感,推荐欣赏!【山水神韵:都市猴】
1楼文友: 09:48:01 祝老师在山水的每一个日子都是精彩的!
回复1楼文友: 15:41:48 谢都市君!
祝您健康幸福快乐生活每一天!!
云南生物谷药业灯盏花系列药物
生物谷灯盏花品牌
云南弥勒灯盏花与生物谷
小孩上火生物谷灯盏花滴丸功效
小便黄是肾炎吗
- 下一页:雀巢杭州往事尘缘如梦纪实小说
- 上一页:家有帅哥初长成
- 06月21日武侠大狼狗什么意思位置
- 06月21日武侠大白熊犬体臭怎么办如何清除位置
- 06月21日武侠大白熊犬价格一般发达的城市比较贵一点位置
- 06月21日武侠大弹涂鱼的外形特点位置
- 06月21日武侠大家买狗的途径都是哪里位置
- 06月21日武侠大型犬需求和补钙的误区位置
- 06月21日武侠大狗挡在门口撒娇不让女主人离开这下麻烦了位置
- 06月20日武侠合格的苏格兰牧羊犬主人生活中要做到哪些位置
- 06月20日武侠各类狗粮的比较位置
- 06月20日武侠史氏金翅雀鲷吃什么可投喂浮游生物位置
- 06月20日武侠吃狗粮便多为什么位置
- 06月20日武侠吃宵夜捡回来一只小狗没想到它会这个技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