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

国考环卫工背后的编制谈

综合华商晨报的报导:1月4日,哈尔滨市举行环卫系统公开招聘人员培训结业式,448名面向全国招聘的事业编制环卫工人正式走上清扫保洁作业一线。本次公开招聘最终录取的448名环卫工人中共有7名研究生,培训结束后他们将正式走上环卫工作岗位。此前,哈尔滨城管局公布的报名结果是:457个工勤技能岗位引来了1万余人报名,最终缴费成功的7186人中,拥有本科学历的2954人,占41.11%;29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

这个社会由“万人挤独木桥”考大学进入“万人挤独木桥”考公务员,再进入“万人挤独木桥”考环卫工的新时代,如一位友所言,“小时候,妈妈指着冒着寒风扫大街的阿姨说,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干这个。长大了发现,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干环卫工。”看起来,人的价值观念回归了,还是“劳动最光荣”!

正为劳动者感到欣慰之余,读到一位考环卫工落榜的研究生的自白,突然觉得凉了半截,原来完全不是这码子事。他说,他老家是农村的,现在打工的地方没法为他办城市户口,考上环卫工就能上大城市户口了,所以,“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这才明白,是编制让人视死如归的。

另一位侥幸考上环卫工的研究生在成为光荣的环卫工人之前,是一个培训机构的老师,月薪将近4000元。为什么要追求月薪1500元的环卫工?她说是因为“进入到事业单位就很有稳定感了。”

例子不需要多举。有媒体报道证明:“哈尔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两部咨询,每天都接到近千个咨询。因为报名火爆,招聘单位不得不将报名时间延长一天。”为什么会这样?那就是:“新进人员均按照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使用事业编制;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均按现行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标准执行,对新进的外地人员可落为哈尔滨市城区户口。”编制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在工作三年后,如果管理岗位出现空缺,将有可能调整到管理岗位。有一位毕业于哈尔滨一所名校的本科生,连续四次国考失败,认为只要能顺利考上环卫工,“就可以从科员开始做起,然后副科,到了一定的级别后,就可以自然转为公务员。”

其实,人们没必要对那些以研究生、本科生学历去应征环卫工的人做过多责难。人往高处走,当今最高不就是公务员吗。某地有一个学历不大看好的女青年,找工作很困难,在一事无成时幸遇一个大伯是某前任厅长的男朋友,一举就考上某县公务员,说是必须在县里最少工作一年,由于怀孕,也就提前调到了省城。相比从事业单位环卫工做起,环卫工的“曲线”还是值得同情的。笔者的小孙子最喜欢的一位幼师,辞去工作专心复习,就是为了应考一个十分偏僻的大山里的幼师,千辛万苦就为了那里有编制。

联想起前几天人社部部长 表示的新录公务员九成“无背景”的说法,笔者由不信开始有点信了。中国的统计数字历来讲究“平均”,如将那些直接考大机关的“有背景”与为了编制而考环卫工的“无背景”平均一下,应该有据可依。

编制是一个什么香饽饽,让那么多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编制就是人格的“双轨制”,而这个双轨制又是与那个退休双轨制接轨的。在这个轨道上,跑的是通往天堂的幸福号快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应略微改一句:安得编制亿万万,大庇天下士子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通往天堂的路上是不会设那么多的编制的。

共 1 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通过国考环卫工出现的报考人员火爆现象,在感叹曾不被人们看好的岗位,如今却异常红火的同时,透过现象揭示了个中深层次问题——都是冲着事业编制和城市户口来的。就业难,能到好单位工作更难,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都想着找份安稳、衣食无忧的工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场景壮观。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让“独木桥”变成四通八达的幸福大道,进一步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才是硬道理。欣赏拜读,问好作者,推荐。【:随心飞翔】

1楼文友:201 - 09:59:5 现实生活中有着诸多的无奈,就业难就是其中之一。其实,找份工作不是太难的事,难就难在都想找份过着衣食无忧的安稳工作。这关系着社会稳定和民生的大问题,值得深思。谢谢赐稿!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回复1楼文友:201 - 10:18:42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干部下海潮,到今天的万人挤独木桥考公务员,这里面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如果不限制 特权 ,各种社会问题必将越来越复杂。问好!

伟特 盐酸索他洛尔片

盐酸索他洛尔片品牌推荐

盐酸索他洛尔片价格

降糖中药
年轻人重度骨关节炎
孕妇补铁钙锌吃什么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