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

门槛低频次高互联网侵入万亿消费医疗市场区域

2015年8月,春雨移动健康完成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这是国内移动健康领域最大一笔单笔融资;2015年9月,挂号(现更名微医集团)融资 .94亿美元,并成为市场第一家独角兽。移动喷发之态尽显,那么作为移动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美容,正确的发展姿势是什么?

更美APP成立于201 年8月,此前叫完美诊所,联合创始人刘迪此前曾担任春雨医生的高管。在成立的两年时间里,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更美曾做过多次转变。

201 年8月,更美的前身 完美诊所 APP上线,彼时,该平台的定位是整形行业的医患问答社区,有点类似于春雨医生,为整形医生和用户之间提供交流和交易平台。

随后,刘迪发现,对于用户来说,如何变美是一项持续的需求,需要的并非一款问答工具,而是一个垂直领域的陌生人社交,能够让其分享自己的经验。2014年2月,更美正式开始向社交应用转型,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分享经验、互相交流。

2015年上半年,更美拿到了美国维梧资本(VIVO Capital)领投,红杉资本跟投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并开始了向消费医疗的转型之路。

所谓消费医疗

从满足用户消费需要的不同层次出发, 可将医疗消费结构分为生存需要、保健需要、审美需要,三种需求层次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递进。而消费性医疗大多指的是保健和审美两种消费需求,其前提是身体基本健康,但为了维持和促进健康或者是为了达到精神上某种需要,改变自身外表某一缺陷而消费的。 消费医疗是相对于治疗性类目而言的,医疗服务中偏向于消费医疗的有眼科、牙科以及医美行业等。

随着颜值时代的到来,像整形、齿科、眼科、抗衰老等生活服务类医疗服务已经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它们被统称为 消费医疗 市场。在一直欠缺成熟商业模式的移动医疗领域,消费医疗类项目展现出了更加强大的变现能力。在国内,消费医疗是万亿级别市场,其中医学美容市场规模约1000亿,不到整个消费医疗市场的1/10,齿科、减肥、抗衰老等都是比医美更大的市场。

刘迪表示, 相较于春雨医生、丁香园等互联企业所专注的传统医疗市场,消费医疗市场具有用户消费频率更高、市场增长更快、政策壁垒更低的特点,从而让更美能以更快的速度追赶上老大哥们的步伐。

市场化催生消费医疗

2014年开始,更美就逐渐弱化整形的属性,更多的向美容类健康服务拓展。谈到这次战略属性的转移,刘迪表示,更美项目今后的方向在于整个健康服务市场,瘦身、牙科、眼科这些科目在相较于其他医疗科室服务更具市场化特征。即使是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也有很多是自负盈亏,甚至外包出去,这是消费医疗发展的前提。

1)消费医疗项目相对于整形风险性小,且易标准化。以整容为代表的高端整形的市场容量很小且风险大,且较依赖医生的水平和经验。相比之下,微整形安全系数较高、更依赖仪器和药品也容易标准化,比如瘦脸针、玻尿酸注射,这些项目普通的美容服务人员都可以做。更美向消费医疗平台拓展,拓展齿科、眼科等服务品类,并开始向如皮肤、抗衰老、营养等其他垂直市场进行探索。

2)消费医疗是个增量市场。相比传统医疗,消费医疗才是一个增量市场。消费医疗用户行为的频次与公立医疗项目不同,用户一般是生病了才想着看医生,属于低频范畴;而消费医疗可以是日常的美容。一方面,一旦做了一次美容项目之后,用户对美的追求会变高,无法再接受之前不美的状态,变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时间成本低、恢复快的微整形,而很多项目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再做,一个部位变美了也会想要改善其它部位,这就造成了整形需求高频率、高复购率的特点。

身体易疲劳腰酸背痛
脑梗塞前的表现
皮肤科疾病症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