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

岁老太酷暑天安家公共天台儿子称因经济部件

96岁老太酷暑天安家公共天台 儿子称因经济困难

天台上搭建的小木屋设施简陋   俗话说养儿防老,但今年96岁高龄的张老太,有儿有女,却是一人孤零零住在公共天台上临时搭建的小木屋里,屋内没有电灯,屋外用小铁丝扣锁着,老人一天24小时都待在木屋里。养子刘来生说,因家庭住房紧张,经济不宽裕,无奈之下才这样做。经社区工作人员调解,刘来生将接老人回家住。   天台小木屋住着高龄老人   近日,热心市民向反映,济南路永泰大厦公共天台上,临时搭建的木屋内住着一位90多岁老人,平时老人吃的都是剩饭菜,如果老人病了,家人也少有照顾。  市民反映是否属实?7月2日上午,来到济南路永泰大厦4楼了解情况。在4楼公共天台上,临时更有让你一战成名、扬名天下的单人竞技场搭建一间几平方米的低矮小木屋,小木屋只有一个地方通风,屋外用小铁丝扣锁着。打开小木屋的门,床上睡着一名裸露上身的老人,她便是张老太。  环顾木屋四周,除了一张床外,再无其他家具。虽然天气酷热难耐,但屋内没有风扇也没有电灯,站在木屋内感觉非常难受。  得知有人前来,张老太坐起来,一边用身旁不锈钢碟子扇风,一边用手到处摸。老人的眼睛和听力都不是很好,与人沟通起来有些困难。站在小木屋不到半小时,明显感犯罪嫌疑人杨某拿着中介为其伪造好的资料到汗流浃背,酷热难耐。  家人称经济困难才如此安置   据了解,张老太有一个70多岁亲生女儿、一个养子、一个亲侄儿。随后,来到永泰大厦407房,张老太养子刘来生便住在这里。问起老人的安置问题,刘来生并不回避,他道出自己的苦衷。他家是阁楼型两房一厅,一家5口全部住在这里。由于住房紧张经济困难,他只好将老人安置在公共天台的小木屋内。   刘来生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老伴和儿媳妇没有工作,儿子是临时工,一月也只有1000多元,一家5口全靠他和儿子养活。对于这样安置老人,刘来生的爱人说,以前老人是和他们一起住的,但是由于老人年纪大了思维不好,每到晚上就很闹腾。比如大便后,她用手抓大便擦在墙壁上;拿水给她洗澡,她尿在水里,搞得全家人很苦恼,晚上难以睡觉。   对于老人的膳食,刘来生说,他们吃什么老人便吃什么,并没有让她吃剩饭菜。由于老人经常自己下楼去找侄儿,几次都摔跤,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迫于无奈,他只好用铁丝扣着门,让老人待在木屋里。当问起张老太亲生女儿和侄儿地址时,刘来生拒绝了,他称不想和两人闹僵关系。  对于这件事情,永泰大厦的居民觉得这样安置老人不妥。张老太已经96岁高龄,每月享受南宁市的寿星补贴50元,家人不住在一起,万一生病,身边也没有人照顾。  经协商儿子愿接母亲回家  当天上午,来到朝阳街道办朝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苏畅明说,两年前刘来生一家居住于华东社区,两年后由于拆迁,他们才搬到永泰大厦。此前她也听到居民向她反映张老太的问题,她找过刘来生谈话,但谈到老人的事情,刘来生很激动,事情谈不下去,所以他们也很无奈。  经了解,得知张老太女儿的,拨打后一直无人接听。张老太侄儿张贵玉说,姑妈就是听力有问题、眼睛看不到,但思维没有问题,他每个星期都会去看望姑妈。他的表姐已经70多岁了,经济并不宽裕,但也是每星期回去看望老人。  当天,苏畅明和两名工作人员来到永泰大厦,一同与刘来生协调老人的事情。  工作人员建议将老人送至敬老院。刘来生说,以前姐姐也想过送张老太到敬老院,但大家觉得敬老院照顾老人不是很周到,加上没有多余的钱,所以便不送了。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现场协调,刘来生意识到自己这样安置老人不妥,最后他表示,他将接老人回家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