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张老石夫妇是远近闻名的好人(1)
张老石夫妇是远近闻名的好人,谁家有了难心的事,他们总是吃热上前地帮忙,因而,邻里们背地里无不称赞这对好夫妻。
张老石两口子靠着手脚勤快倒也衣食无忧,日子本应过得很舒心,可是膝下只有两个女孩,没有儿子就成了两口子的一块心病。两口子经常私下里商量:虽说有两个女儿,现在觉着家里还蛮热闹,可是以后女儿长大一出嫁,家中就会光剩下老两口家中空空荡荡的,多么寂寞孤独。再说,没有了儿子,自然也就没有孙子,这不就绝户了吗?张家的的家产谁来继承?
为这事,两口子思前想后,反复琢磨,最后决定:抱养一个男娃。可是,到哪里去弄一个男孩呢?这可成了一个大难题。有人告诉他可以花钱找人贩子把别人的孩子抱来,张老石两口子头摇得像货郎鼓一般,连说:“不妥!不妥!把别人的孩子偷来,孩子是一家人的心头肉,人家丢了孩子,那还不得难受死?为了我们自己坑害了别人,咱不能干这缺德的事!”
因为这个原因,张老石想找个男孩抱养的事,就一直没有办成。
一天,在医院妇产科当护士的邻家的小凌急冲冲地跑来找张老石,“张叔,你不是想抱养个男孩吗?现在我们医院新出生了一个男婴,听大夫说男婴的父母不愿要了。”
张老石两口急忙问道:“为什么?”
小凌说:“大夫说这男婴是个私生子,产妇害怕丢面子就不愿要了。”
“可怜的孩子啊,生下来就没了爹娘!”张大妈说着叹了口气。
小凌有些着急,问:“张叔,你们要不要?”
“要!要!”张老石忙不迭地答道。
小凌说:“张叔,大夫说啦,产妇生过孩子身体虚弱需要补养身体,所以,大夫答应给产妇两万五千块钱。张叔您如果决定要这男孩,就快点拿钱去医院,我这就快点回医院,别让大夫把孩子给了别人。”
小玲说完急急地往外走,背后传来张老石感激的话:“谢谢你,闺女!”
张老石三步并作两步地向银行奔去……
张老石两口子自从抱来男婴之后,便忙了个手脚不分,把孩子看作宝贝疙瘩,一个刚出生的孩子,离开母乳喂养如果稍不精心侍弄,那是断然养不活的。当时,牛奶供应十分紧张,若要订一份牛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张老石托人情走后门终于订上了一份生牛奶,又东奔西走买到了两包印着婴儿画的全脂奶粉,再加上一些面糊红糖加鸡蛋黄,倒也把孩子喂得小肚子滚圆。小孩太小,需要十分的功夫侍弄,张大妈便没日没夜衣不解带地侍候着这稚嫩的小生命。可以说,两口子在这小生命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在张老石两口子精心喂养下,“小东西”居然吃得小脸胖嘟嘟红扑扑的。两口子看着小孩红润发亮的小脸儿、漆白分明的眼珠,心里像是喝了蜜。在报户口时,他们经过反复琢磨,为孩子起名叫张高升,那是希望孩子长大能够前途无量。
张老石两口商量,孩子从小就没了父母,咱要对得起孩子,于是,在孩子百日这天办了几桌酒菜,请来了村里的左邻右舍与家族长者,还有村干部,一同为孩子庆百日。
时光伴着小高升成长,转眼之间,张高升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张老石两口子又花钱托人让张高升进入教学质量好的中心小学。六年过去,张老石两口子又忙着给孩子找好中学,通过各种办法总算如愿以偿地把张高升送进了重点中学。
张老石家的经济状况本就算不上富裕,经过花钱抱孩子、托人上好小学上重点中学,这一连串的花大钱,他们的家庭经济就愈加捉襟露肘了。张老石家中虽然经济困难,两口子自己尽量节衣缩食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但是,对张高升却是毫不吝啬,衣服要尽量光鲜,吃的也是全家最好的,张高升提出什么要求,总是尽量满足他。
张高升还真给爹娘长脸,学习成绩还算不错,高中毕业被某大学录取,虽说不是名牌大学,也总算没让爹娘失望。两口子四处张罗着为孩子准备学费,四年的时光过去了张高升大学毕业了,这时,张老石已经家徒四壁了。
期间,张老石为了将有限的钱供给张高升上学,就没让俩女儿继续上学,初中毕业就先后辍学了。后来,两个女儿出嫁,张老石都没能给女儿置办像样的陪嫁嫁妆,女儿理解父母的难处,没有任何抱怨之词,与父母洒泪而别,几乎是净身嫁去了婆家。
张高升大学毕业后,就业成了首当其冲的大事,张老石又四处托人找关系帮助儿子找工作,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张老石两口子总算歇了一口气。可是,这口气还没有松下来,眼看着儿子已经到了结婚年龄,便到处张罗着为张高升物色合适的女孩,经过多次努力均不入张高升的法眼,老两口心中焦急,心想,这几个女孩不错呀,怎么就不能让儿子看中呢?他们哪里知道,张高升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他了,他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身份,哪能找个普通女孩?那岂不太有损自己的面子?他要找一个与自己学历匹配的,才不至跌份儿。
这天,张老石两口子正为儿子的婚事发愁,儿子进家门就喜滋滋地告诉他们,他找好对象了,是他原来的同学。这一惊喜,可是把老两口子乐得不轻。转过年,儿子张高升要结婚,老两口子实在无力给儿子买新房,便租了一套刚建成上房的三居室给儿子当作新房,并暗暗下决心,扎紧腰带攒钱,一定要给儿子买套新房。现下虽然一时买不起新房,可儿子的婚礼一定得办得风风光光,不能亏待了孩子,于是,便到处借钱,在热烈大气隆重的婚礼中,给儿子办完了婚事。
张高升当年就喜得贵子,这喜讯可把老两口给乐坏了,逢人就说自己喜得了个孙子。在老两口的心中,这回张家真的香火不断、后继有人了!
正当老两口喜滋滋向往着美好未来的时候,儿子张高升的亲生母亲认儿子来了。也不知她是怎么打听出来的,经过亲子鉴定,张高升的确是那女人的亲生儿子,母子就此相认了。亲生母亲与张高升住到了一起,负责家务并照看孙子,一家人过得热热乎乎的。
张老石老两口眼见得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起来的儿子一下子被认走了,本来心中就难以接受,更加上自从儿子认了亲娘之后就再也没有到自己这养父母家来过,心中就更加难受。有时候,老两口想儿子想孙子,实在忍耐不住就主动前去看看儿子孙子,张高升表现得甚是冷淡,他的亲娘更是冷言冷语,即使到了中午也从不提做饭待客的事,老两口只好讪讪地离开,心酸的眼泪不停地抛撒在回家的路上......
春节到了,除夕晚上老两口给儿子张高升打电话,说是请他们四口人来这里团圆过除夕,张高升没好气儿地说:“我跟我亲妈在这里过得好好的,希望你们不要再来打扰我们了!”
老两口的心彻底伤透了,他二人既想念儿子孙子,又伤心儿子不念养育之恩,对养育他的养父养母如弃败履,老两口终日里眼泪不干,没过多久老两口因憋屈而生病相继去世,守在灵前的只有两个女儿,那个备受疼爱的儿子张高升却始终没有一露尊容。
邻居们看到这些纷纷议论:“抱养的孩子,还不如豢养一条狗啊!”
...... 共 261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俗话说养育之恩大于天。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情感故事。张老石夫妇善良勤劳,唯一遗憾的是,膝下无子。于是一心想领养一个男孩。在邻居家在医院当护士的小凌的帮助下,他们收养了一个私生子。并答应给产妇两万五千块钱。两口子自从抱养男婴之后,一门心思都在他身上。让他吃最好的,受最好的教育,最后终于考上大学啦,为了供他上学,张老石让两女儿也辍学了,此时也已经家徒四壁了。儿子大学毕业后,他们张罗着给儿子找工作、买房子、娶媳妇,有了孙子之后,正当老两口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儿子的亲生母亲找了过来。儿子彻底忘记了自己养父母付出的心血。连春节也不回去和他们团圆。两个老人伤透了心,抑郁而亡。张高升的忘恩负义令人气愤。小说故事性强,引人入胜,情节感人,耐读耐品。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两口全心全意地付出换来了张高升的薄情寡义,令人叹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精彩小说,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1 楼 文友: 2016-07-16 18:57:59 感谢砾友老师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2 楼 文友: 2016-07-16 19:10:41 在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张老石两口子抱养了别人的一个私生子。当他们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大,儿子却投入到亲生母亲的怀抱,对养父母不闻不问,让人心寒。小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引人深思。
楼 文友: 2016-07-16 19:11:2 问候砾友老师!祝愿老师在荷塘佳作连连!生活幸福!
4 楼 文友: 2016-07-16 19:18:47 抱养,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已不是什么个别现象了,但抱养也带来一定的问题,文章中的张老石夫妻善良勤劳,因门下无子而抱养,为了这个儿子付出那么多,终于养大成人,然而在亲生父母面前,他选择了对养父母的彻底背离,让人痛心,也为张老石夫妻的遭遇唏嘘不已。 听风起,看月明,雪惹窗棂…… ——一声轻叹
回复4 楼 文友: 2016-07-17 07:02:50 感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5 楼 文友: 2016-07-16 20:45:57 张高升应该谴责,他的亲生父母也应该谴责!对养儿防老的旧思想是一个警示,合法收养遇到赡养纠纷时,还有法律法规做后盾,而私下抱养,只能无奈面对悲惨。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 2016-07-17 07:02:0 老师点评得非常经典准确,感谢您的一直关注与热情支持!
6 楼 文友: 2016-07-16 2 :50:26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杨延林温州治疗妇科医院三亚十佳癫痫病医院
张老石两口子靠着手脚勤快倒也衣食无忧,日子本应过得很舒心,可是膝下只有两个女孩,没有儿子就成了两口子的一块心病。两口子经常私下里商量:虽说有两个女儿,现在觉着家里还蛮热闹,可是以后女儿长大一出嫁,家中就会光剩下老两口家中空空荡荡的,多么寂寞孤独。再说,没有了儿子,自然也就没有孙子,这不就绝户了吗?张家的的家产谁来继承?
为这事,两口子思前想后,反复琢磨,最后决定:抱养一个男娃。可是,到哪里去弄一个男孩呢?这可成了一个大难题。有人告诉他可以花钱找人贩子把别人的孩子抱来,张老石两口子头摇得像货郎鼓一般,连说:“不妥!不妥!把别人的孩子偷来,孩子是一家人的心头肉,人家丢了孩子,那还不得难受死?为了我们自己坑害了别人,咱不能干这缺德的事!”
因为这个原因,张老石想找个男孩抱养的事,就一直没有办成。
一天,在医院妇产科当护士的邻家的小凌急冲冲地跑来找张老石,“张叔,你不是想抱养个男孩吗?现在我们医院新出生了一个男婴,听大夫说男婴的父母不愿要了。”
张老石两口急忙问道:“为什么?”
小凌说:“大夫说这男婴是个私生子,产妇害怕丢面子就不愿要了。”
“可怜的孩子啊,生下来就没了爹娘!”张大妈说着叹了口气。
小凌有些着急,问:“张叔,你们要不要?”
“要!要!”张老石忙不迭地答道。
小凌说:“张叔,大夫说啦,产妇生过孩子身体虚弱需要补养身体,所以,大夫答应给产妇两万五千块钱。张叔您如果决定要这男孩,就快点拿钱去医院,我这就快点回医院,别让大夫把孩子给了别人。”
小玲说完急急地往外走,背后传来张老石感激的话:“谢谢你,闺女!”
张老石三步并作两步地向银行奔去……
张老石两口子自从抱来男婴之后,便忙了个手脚不分,把孩子看作宝贝疙瘩,一个刚出生的孩子,离开母乳喂养如果稍不精心侍弄,那是断然养不活的。当时,牛奶供应十分紧张,若要订一份牛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张老石托人情走后门终于订上了一份生牛奶,又东奔西走买到了两包印着婴儿画的全脂奶粉,再加上一些面糊红糖加鸡蛋黄,倒也把孩子喂得小肚子滚圆。小孩太小,需要十分的功夫侍弄,张大妈便没日没夜衣不解带地侍候着这稚嫩的小生命。可以说,两口子在这小生命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在张老石两口子精心喂养下,“小东西”居然吃得小脸胖嘟嘟红扑扑的。两口子看着小孩红润发亮的小脸儿、漆白分明的眼珠,心里像是喝了蜜。在报户口时,他们经过反复琢磨,为孩子起名叫张高升,那是希望孩子长大能够前途无量。
张老石两口商量,孩子从小就没了父母,咱要对得起孩子,于是,在孩子百日这天办了几桌酒菜,请来了村里的左邻右舍与家族长者,还有村干部,一同为孩子庆百日。
时光伴着小高升成长,转眼之间,张高升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张老石两口子又花钱托人让张高升进入教学质量好的中心小学。六年过去,张老石两口子又忙着给孩子找好中学,通过各种办法总算如愿以偿地把张高升送进了重点中学。
张老石家的经济状况本就算不上富裕,经过花钱抱孩子、托人上好小学上重点中学,这一连串的花大钱,他们的家庭经济就愈加捉襟露肘了。张老石家中虽然经济困难,两口子自己尽量节衣缩食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但是,对张高升却是毫不吝啬,衣服要尽量光鲜,吃的也是全家最好的,张高升提出什么要求,总是尽量满足他。
张高升还真给爹娘长脸,学习成绩还算不错,高中毕业被某大学录取,虽说不是名牌大学,也总算没让爹娘失望。两口子四处张罗着为孩子准备学费,四年的时光过去了张高升大学毕业了,这时,张老石已经家徒四壁了。
期间,张老石为了将有限的钱供给张高升上学,就没让俩女儿继续上学,初中毕业就先后辍学了。后来,两个女儿出嫁,张老石都没能给女儿置办像样的陪嫁嫁妆,女儿理解父母的难处,没有任何抱怨之词,与父母洒泪而别,几乎是净身嫁去了婆家。
张高升大学毕业后,就业成了首当其冲的大事,张老石又四处托人找关系帮助儿子找工作,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张老石两口子总算歇了一口气。可是,这口气还没有松下来,眼看着儿子已经到了结婚年龄,便到处张罗着为张高升物色合适的女孩,经过多次努力均不入张高升的法眼,老两口心中焦急,心想,这几个女孩不错呀,怎么就不能让儿子看中呢?他们哪里知道,张高升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他了,他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身份,哪能找个普通女孩?那岂不太有损自己的面子?他要找一个与自己学历匹配的,才不至跌份儿。
这天,张老石两口子正为儿子的婚事发愁,儿子进家门就喜滋滋地告诉他们,他找好对象了,是他原来的同学。这一惊喜,可是把老两口子乐得不轻。转过年,儿子张高升要结婚,老两口子实在无力给儿子买新房,便租了一套刚建成上房的三居室给儿子当作新房,并暗暗下决心,扎紧腰带攒钱,一定要给儿子买套新房。现下虽然一时买不起新房,可儿子的婚礼一定得办得风风光光,不能亏待了孩子,于是,便到处借钱,在热烈大气隆重的婚礼中,给儿子办完了婚事。
张高升当年就喜得贵子,这喜讯可把老两口给乐坏了,逢人就说自己喜得了个孙子。在老两口的心中,这回张家真的香火不断、后继有人了!
正当老两口喜滋滋向往着美好未来的时候,儿子张高升的亲生母亲认儿子来了。也不知她是怎么打听出来的,经过亲子鉴定,张高升的确是那女人的亲生儿子,母子就此相认了。亲生母亲与张高升住到了一起,负责家务并照看孙子,一家人过得热热乎乎的。
张老石老两口眼见得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起来的儿子一下子被认走了,本来心中就难以接受,更加上自从儿子认了亲娘之后就再也没有到自己这养父母家来过,心中就更加难受。有时候,老两口想儿子想孙子,实在忍耐不住就主动前去看看儿子孙子,张高升表现得甚是冷淡,他的亲娘更是冷言冷语,即使到了中午也从不提做饭待客的事,老两口只好讪讪地离开,心酸的眼泪不停地抛撒在回家的路上......
春节到了,除夕晚上老两口给儿子张高升打电话,说是请他们四口人来这里团圆过除夕,张高升没好气儿地说:“我跟我亲妈在这里过得好好的,希望你们不要再来打扰我们了!”
老两口的心彻底伤透了,他二人既想念儿子孙子,又伤心儿子不念养育之恩,对养育他的养父养母如弃败履,老两口终日里眼泪不干,没过多久老两口因憋屈而生病相继去世,守在灵前的只有两个女儿,那个备受疼爱的儿子张高升却始终没有一露尊容。
邻居们看到这些纷纷议论:“抱养的孩子,还不如豢养一条狗啊!”
...... 共 261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俗话说养育之恩大于天。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情感故事。张老石夫妇善良勤劳,唯一遗憾的是,膝下无子。于是一心想领养一个男孩。在邻居家在医院当护士的小凌的帮助下,他们收养了一个私生子。并答应给产妇两万五千块钱。两口子自从抱养男婴之后,一门心思都在他身上。让他吃最好的,受最好的教育,最后终于考上大学啦,为了供他上学,张老石让两女儿也辍学了,此时也已经家徒四壁了。儿子大学毕业后,他们张罗着给儿子找工作、买房子、娶媳妇,有了孙子之后,正当老两口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儿子的亲生母亲找了过来。儿子彻底忘记了自己养父母付出的心血。连春节也不回去和他们团圆。两个老人伤透了心,抑郁而亡。张高升的忘恩负义令人气愤。小说故事性强,引人入胜,情节感人,耐读耐品。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两口全心全意地付出换来了张高升的薄情寡义,令人叹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精彩小说,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1 楼 文友: 2016-07-16 18:57:59 感谢砾友老师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2 楼 文友: 2016-07-16 19:10:41 在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张老石两口子抱养了别人的一个私生子。当他们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大,儿子却投入到亲生母亲的怀抱,对养父母不闻不问,让人心寒。小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引人深思。
楼 文友: 2016-07-16 19:11:2 问候砾友老师!祝愿老师在荷塘佳作连连!生活幸福!
4 楼 文友: 2016-07-16 19:18:47 抱养,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已不是什么个别现象了,但抱养也带来一定的问题,文章中的张老石夫妻善良勤劳,因门下无子而抱养,为了这个儿子付出那么多,终于养大成人,然而在亲生父母面前,他选择了对养父母的彻底背离,让人痛心,也为张老石夫妻的遭遇唏嘘不已。 听风起,看月明,雪惹窗棂…… ——一声轻叹
回复4 楼 文友: 2016-07-17 07:02:50 感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5 楼 文友: 2016-07-16 20:45:57 张高升应该谴责,他的亲生父母也应该谴责!对养儿防老的旧思想是一个警示,合法收养遇到赡养纠纷时,还有法律法规做后盾,而私下抱养,只能无奈面对悲惨。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 2016-07-17 07:02:0 老师点评得非常经典准确,感谢您的一直关注与热情支持!
6 楼 文友: 2016-07-16 2 :50:26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杨延林温州治疗妇科医院三亚十佳癫痫病医院
- 下一页:暮色传说一百四十七章回马枪
- 上一页:瞳宰天下 第三百章 岭南双雄
最近更新
- 06月21日现实大猩猩与反偷猎游侠合影这次超级有爱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白熊犬便便不成形怎么办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白熊犬价格大白熊犬多少钱一只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快人心狗肉店老板遭人肉控犬办插手彻查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家对雪纳瑞的选购有何高见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妈拾荒时碰到只流浪狗给了它一些吃的吃了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狗比小狗更聪明或与脑部大小差异有关位置
- 06月20日现实合理健康的饮食保持腊肠好身材位置
- 06月20日现实各阶段的贵宾犬美容位置
- 06月20日现实史氏金翅雀鲷怎么养建议水温为位置
- 06月20日现实吃狗粮好还是吃肉好位置
- 06月20日现实吃得健康狗狗才开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