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学生时代那些事散文
人到中年,总爱回望。就像倚在自家的门框上,回首那条走了无数次的路。那些思绪如潮,涌上心头。潮起潮落间,牵系着我的梦境的总是我学生时代的那些往事。
一
那时候小学还是五年制,那一年,我即将告别我的小学生活。正是麦收大忙时节,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变得快着呢。刚才还是灼日当头,不消一会儿便乌云压地,先是风再是雨,肆虐着,横扫着,似乎要吞噬麦田和麦田里弓着腰的劳作者。抢收麦子,是每一户农家头等大事。
那是小升初考试的前几天,12岁的我成了一个小小的劳动者,爸妈没有强迫我下地干活,都是我的自愿。我猫着腰,被父母落得远远的,爸干得快,总是折回来接应我。灼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烤着每一个人的脊背,浑身都湿透了。多年后,当我成为一名语文老师讲白居易的《观刈麦》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两句诗我早已深刻领悟好多年。那地,干旱开裂成一道道地缝,我穿着白球鞋走在上面,脚被硌得生疼。12岁的我,一双小手,大大的镰刀,忍着热,受着累,没有怨言,虽然被父母远远地甩在后面,只是因为我愿意。多年以后,年幼时的这一举动一直是我父母骄傲的话题。
那天是我一生中经历的第一次大型的考试,是小升初考试,要去公社的中学考。早起时,妈妈煮了几个鸡蛋,让我带在身上。坐在考场里,我的心在咚咚跳个不停,手抖,手心里都是汗,双腿不停地颤,两只脚零乱地敲着地,浑身发冷。极度紧张,当时我的脸肯定是苍白没有血色的。
在试卷发到手上时,手已经抖得写不出字,许久才平静下来。在忐忑不安中,结束了考试。按平时的成绩,考取县一中是没问题的。但临场的胆怯,影响了考试的发挥。成绩下来了,不理想,带着极大的遗憾,只能到离家 0里以外的一所国办中学上初中。
二
第一次走那条 0多里的路,是妈妈送我去的。那时候,家里只有一辆红旗自行车,记得是爸妈卖了猪,花150块钱买回来的,二手的,八成新。我偏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后座右边是我的行李,妈妈把行李卷在一起,竖着捆得结结实实的。三十几里的路,颠颠簸簸的,是那样地漫长,腰酸,腿控得又酸又麻。想到即将到来的陌生的一切,那个怯怯的小女生已经无暇顾及路上的风景。每周往返一次学校,都是妈妈骑自行车接送我。那段时间,那条路,妈妈已经驾轻就熟。
真正留意那条路,是在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时。留在我记忆深处是的春夏两季的路。绿荫如伞的树生长在小路的两旁,蓊蓊葱葱,树下如茵的绿草疯狂地生长着,草中夹杂着斑驳的野花。这条路,就是家乡的还乡河的西岸,它的南北延伸到远方。它的地势很高,留不住水,雨过后就能行走,一点泥也没有。路西是满眼碧绿的庄稼,一望无际的绿意总在滋生蔓延。路东是一脉清流,骑车在路上总有叮叮咚咚的乐曲在耳畔响起。这是我三年无数次走过的小路。
走在那条路上,呼吸是清新的,心情是惬意的。我和同村好友秋莲在这条窄窄的小路上肆无忌惮地说笑着。这里行人不多,清静至极,一路美景满目,这里是我们的自由之旅。我们俩骑着自行车,一会儿缓缓而行,一会儿疾驰而过,有时还会双手撒开车把,有时趁着车速快把双脚放到自行车的中梁上……多年以后,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自己都怀疑这些近于疯狂的行为曾是属于我的。
想起了路上偶遇的那位大叔。大叔和我说话时,我不知道他已经在我身后有一段时间了,那次是我自己上学的。当时,我是心存芥蒂,只默默地骑车不敢搭音。后来,他告诉我女孩子出门要小心,要结伴,独自骑在路上时,不要太靠近路边,要在路中间骑,这样如果真的遇到坏人也有回旋的余地,那时,我才确信了他的好心。大叔和我走了很长一段路,在我要拐弯时,就分手了。临走时,他还嘱咐我,自己骑车要小心。年少的我,连一句谢谢都没说,那份遗憾一直留在我的心里。以后的日子,每当我在路上独行时,肯定会想起多年前那位大叔的忠告,总会提高警惕,而心中定会充盈着对他的不尽的感激之情……
三
从小到大,有许多位老师驻进了我的记忆,在辗转难眠的夜晚,脑子里就回放着与他们相关的一幕幕:在讲台上,在宿舍里,在办公室中,……他们的音容和姿态,他们的批评和表扬,他们的慰藉与安抚……与他们相关的记忆填满了我青春的记忆。在这里我要写三位带给我更多温情的郑姓老师。
第一位郑老师是我初一和初二时的班主任。她不高的身材,胖胖的,短发,皮肤不白。印象最深的是那双美丽的眼睛,目光中有慈爱不乏严厉,还有班主任的明察秋毫。
刚入学那会儿,晚上想家哭鼻子,是郑老师细心地安慰我们,帮我们度过了第一次离家在外的那段最难过的日子,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无微不至的母爱。
那时候条件艰苦,一个宿舍南北相对有两个大通铺,七八个人或者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往往是褥子压褥子,每个只占半个褥子的位置。冬天取暖就在宿舍内生一个铁炉子,满是烟熏火燎的味儿。那个周末,妈妈见天渐冷,就把她平时一直舍不得穿的蓝色半身棉大衣执意穿在了我的身上。谁知刚到宿舍,从宿舍的火炉旁经过时,一股刺鼻的衣服火糊焦味顷刻充满了宿舍,我的大衣袖子还冒关烟,露出了焦黑的棉花。当时我那个哭哇,那可是妈妈一直压在箱底舍不得穿的大衣,家庭条件也不怎么好,我怕回家挨批评,那个晚上我没去上晚自习,就一直在宿舍里低低地啜泣着。
郑老师知道了这件事,来到宿舍里,柔声细语地安慰我,说别担心,这个问题她能帮我解决。临走时,她拿走了那件棉大衣。只一夜的功夫,第二天早晨她就把那件大衣送到了宿舍里。不同的是,她为我补好了那件大衣。虽然补丁的蓝色有些深,但它就那么巧妙地遮住了那突如其来的残破。那细密的针脚,引发了我无尽的联想,我如母亲般亲爱的老师,在那个寂静的夜晚在灯光下低着头一针一线地缝补着,用她的细切的爱缝补了那份残破,也安抚了那个柔弱的小女生胆怯的心灵。
事经多年,生活水平好多了,没有人再穿那样的大衣了。但那件大衣一直珍藏在妈妈家的箱底,每到夏天,妈妈都会拿出来在太阳下晾晾,虽然略带些潮气,但它总会牵扯着我的思绪,把我带回到那些难忘而美好的岁月中。
我的第二位郑老师是我初一时的数学教师,第一次上课他就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用左手写得一笔漂亮的字,右手长期插在裤兜里,使他的左肩有些向左倾斜,他的右手一直是我们的谜。
那时我是科代表,郑老师非常喜欢我,我常去他办公室送作业。那次郑老师刚下课,他在洗手,我见到了他的右手。那是一只极小的手,可能是长时间揣在衣兜里,白得一点血色没有;那是一只扭曲的右手,手指弯曲着缩在一起,根本写不了字,我明白了郑老师为什么用左手写字。他洗着手,神色安然如常,看来他没把我当外人。
后来听老师家附近的学生说,老师的手是小时候雷管炸成了现在这样子。他就用左手代替了右手,写字,画图,一切一切,替代的过程他定是付出了许多辛苦。他最终选择这样一个用手频率极高的职业——教师,足见他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工作中也确实如此,讲课条理特别清晰,语言表达也非常精准,言简意赅,那干脆劲儿是我众多的老师中独有的。他有着极强的心,对课堂纪律要求极严格,不苟言笑,在他的课堂上谁都不敢轻举妄动。他的严厉,我们并不反感,恰恰相反,总是怀着一种敬畏,特别是当我们知道他有一只伤残的手,毅然用左手挑起了肩上这个教书育人的重担,更平添了一份景仰!
几年前,我从同事那儿(从我毕业的那所学校调来的)打听郑老师的时候,才知郑老师已经因病辞世好几年了。那个消息,让我的心隐隐作痛,不觉间已经泪光盈盈了。没想到初中毕业一别,竟成了永别。
我的第三位郑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他对我的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象中最深的有两件小事。那是一次作文课前,作文本发到手时,我发现本子上平添了七个大字——“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七个大字,是用毛笔写的,横着铺排在我本子的中央。遗憾的是年少的我并不懂老师写下这七个字并置于本皮的含义。多年之后,当我走上讲台,也上作文课时,突然就明白了郑老师那几个字的含义,我总是适时地给我的学生们讲这个故事,告诉他们作文如看山,山是连绵起伏的,为文情节有波折才会有情致。现在想来,真是后悔,郑老师的良苦用心几年后才参透。
想起了郑老师讲曹雪芹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形。刚上课时,老师拿出一本书,是白皮的,书上用毛笔写着“红楼梦”三个大字,记得老师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说:“同学们,我手里拿的是一本《红楼梦》,今天我们就打开这本书,翻到它的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在老师翻开书的那一刻,同学们都笑了,知道老师手里拿的就是语文课本,只不过老师用白纸包了个书皮,而且用毛笔写了“红楼梦”三个字。这个小小的伎俩,虽然被我们识破了,但这件小事却深深刻在我们心上。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足见老师对工作的投入和热爱。
他独特的教学方法,讲课时的神采飞扬,声调的抑扬顿挫,都足以见其深谙教学艺术。他给了我莫大的影响!他是我语文教学的启蒙者。
后来郑老师进了城到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几年前,他来我们学校培训的时候,让我重新找回了当年当学生的感觉。依然是激昂的文字,飞扬的神采,抑扬顿挫的声调!多年了,他能熟练而清晰地背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背完了,会场上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我一直感慨良深:我的郑老师也有50多岁了,但老当益壮,没有丝毫的懈怠,对工作依然是那么执着认真,真令我钦佩不已,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的幸运!
三位同姓的老师,三段不同样的感情,三种别样的人生色彩,足以让我感念一生。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但我想说,师者其实就是一个字:爱。他们拳拳的爱生之心,早已融铸在我的血液中。我庆幸做了他们的学生,感受过他们的爱;我庆幸我成为一名教师,传承了这种爱。
0年光阴,就那么一闪而过了。而今的我,或许比我那时的老师年龄还要稍长几岁。但那段青葱岁月却极深地镌刻在了我生命的年轮之上,我的三位郑氏老师,虽然不能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但他们却永远在我的心上。
想起了学生时代的这些往事,心中漾着激动和感伤。时间都去哪儿了,留给我们的只能是回忆。回忆的时候,总是让我的心更加柔软和温暖。一度觉得,经历了时间和世事的砥砺,自己的心已经够坚硬,但在这些往事涌上心头的时候,却发现自已早已匮乏决堤。才发觉,它们如暗夜中一豆灯火,照亮了我旧时的路,也照亮了我的前方。
于2015年5月
共 411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学生时代那些事】少年的记忆就像蓝色天幕上缀着的星星,照亮了青春的梦想。作者小时候的生活是清苦的,但是却是幸运的,因为在她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得到了今天生活在优越生活环境中的孩子们无法体验到教育和历练。作者将一番深切真挚的怀恋蕴涵在不愠不火的文字中,宣泄着令人激荡的浓情:五月刈麦酷暑下的劳累,让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儿用不服输的精神赢得了一份骄傲;三十里山路跋涉求学,那一路的青山绿水滋养了作者的心灵,更感动于陌路人那份热心;三位郑老师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师魂:细密的针脚缝进了母亲般的师爱;残疾老师的励志精神无疑给孩子们树立了一座丰碑;语文老师的博学睿智开启了作者语文教师的梦想……看似贫穷的时代却给予了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教会了她吃苦耐劳、热情善良、积极进取、敬业爱生……作者饱蘸浓情,撷取了少年时代几片亮色的记忆,带着感恩的心,回顾了对自己成长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往事,歌颂了那个时代所富含的正能量,读罢文章,在赞叹之余不仅深深感慨: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丢失了什么?我们的孩子成长缺少了什么?……推荐欣赏,问好伊蘭,祝您编创愉快!【山水:朔风】【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4:40:11 好文共赏,感谢伊蘭让我们重新回味了那个 燃烧的时代,三位郑老师的精神品质一定会在您的身上发扬光大,您的学养和大爱也一定能够塑造出一个又一个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的英才!祝您桃李满天下!
回复1楼文友: 22:15: 6 感谢朔风的的精彩编按,于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自知文字尚有太大的努力空间,我当继续。
2楼文友: 14:54:0 清晰,感人,真实,问好伊蘭姐
回复2楼文友: 22:16:44 感谢雪影的支持鼓励。
楼文友: 15:57:0 曾经的磨难,当回头望时,都成了宝贵的人生财富
回复 楼文友: 22:17:28 更愿意听到老师的建议。
4楼文友: 19:54:06 看姐的文字,也把我带到了学生时代。姐的文字越发的好了。 做莲一样简单的女子,躲在光阴的背后,静静地开放,静静地老去。
回复4楼文友: 22:18:29 谢谢妹妹的夸赞,如果有了提高,也来自山水。
5楼文友: 16:00: 1 美好的青春年少,即便是辛苦,但也是值得骄傲的回忆,往日的乐趣也成就现下笔尖的温暖,问候老师!
6楼文友: 11:27:22 同感同感,读来配角亲切。学习! 让人生充满歌声!
婴幼儿腹泻如何治疗
儿童肚子疼喝四磨汤
儿童汉森四磨汤的功效
零售crm系统缺钙会不会造成关节响
女小便刺痛带血怎么办
- 下一页:历史故事:沙丘政变
- 上一页:梧桐散文写给善良的人外一篇
- 06月21日现实大猩猩与反偷猎游侠合影这次超级有爱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白熊犬便便不成形怎么办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白熊犬价格大白熊犬多少钱一只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快人心狗肉店老板遭人肉控犬办插手彻查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家对雪纳瑞的选购有何高见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妈拾荒时碰到只流浪狗给了它一些吃的吃了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大狗比小狗更聪明或与脑部大小差异有关位置
- 06月20日现实合理健康的饮食保持腊肠好身材位置
- 06月20日现实各阶段的贵宾犬美容位置
- 06月20日现实史氏金翅雀鲷怎么养建议水温为位置
- 06月20日现实吃狗粮好还是吃肉好位置
- 06月20日现实吃得健康狗狗才开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