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公交陈雪我与冯峥

陈雪 我与冯峥认识已经有十多年了,相识的缘由是在省作协的一次什么会议上。活动期间,我们共居一室。他有个绰号叫 老贫农 ,这个雅称最先是谁给起的我不太清楚,反正在圈子里叫 老贫农 的比叫冯主席的 还多。无论谁叫他,他既不恼也不怒,还笑咪咪地算是答应。第一次与他近距离接触,就让他的滑稽情形所逗乐。他光着膀子,裹住下身的浴巾齐及脚跟,围了两圈之后还在胸前系个结,好似包着长裙的顽童还別朵胸花。嘴里叼着烟,光着脚丫在不大的房间里踱来踱去,用一口阳江普通话和我山南海北地胡扯。瘦小的身材,一脸的沧桑,酷像个苦大深仇的老贫农。

他比我年长十余岁,按辈份该叫叔,起码也得叫大哥。但他似乎不太在乎这些大哥细叔的礼数,稍熟后还要我叫他 小冯 ,以显示出他的年轻来。我不由地嗤嗤一笑。但 小冯 虽 小 ,一副老资格的派头却从不放弃,什么时候见面总是我掏烟时他掏打火机。再聊下去才知 小冯 在阳江的文联作协已经工作几十年了,实在算得上是广东文坛的资深作家。他与欧阳山、陈残云、肖殷等前辈老师有过私交和师从之历,与陈国凯、廖红球、吕雷、廖琪等省作协的领导曾是文革期间 三突出 创作培训班的同期学员。他与我进述这些文坛经历的时候,手里夹着一根烟,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咧开一丝笑,颇有 白发宫女在,闲话说玄宗 的味道。我看见他那得意忘形的神态,故意激将了一句 你算是那班人当中最不出息的一个。 他很不服气,说他年轻时如何坚持业余创作,他的小说又如何在数百部作品的角逐中脫颖而出,连连摘取了省 五个一 工程奖和鲁迅文艺奖的桂冠,再后来又如何被当地领导慧眼识珠地调进文联,并兼职作协的常务工作,干起了半业作家的行当。当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地讲完之后,仍然是叨着烟眯着眼地等待我的反应。他以为我会投去惊讶、赞许、欣羨的目光。说实话我也真的很佩服他的毅力和勇气。但我不能助长他的 嚣张 气焰,我故意显得平淡无奇和不屑一顾,许久也不答话。他看我无动于衷不屑一顾的样子,反而急着问: 怎么?小陈,干嘛不作声了,服了吧? 我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阳江缺人才啊,俗话说无牛只好狗耕田,也实在难为你了 ,冯峥一下子跳了起来 , 他妈的,你这小子,出了几本小册子,敢看不起老子?老子是六十二岁提的正处,这在全广东都是首例,没有两把刷子能这样破格提拨吗?你他妈的一个小科长,老老实实地听我训话,给我斟茶点烟。 说完他又掏出打火机,等着我把烟递过去,我们相视一笑,数落得十分开心。以后凡是省里集会培训或采风活动,冯峥爱与我凑在一块,哪怕是用餐时共桌吃饭喝酒,我俩都会相互挖苦讥诮一番。知道内情的人会笑着说: 老贫农与陈雪坐一块,又在演相声了。

说冯峥是老贫农是欠准确的,说他是老渔民那倒是名副其实。他不但生在渔村长在渔村,而且很小的年纪就敢随大人出海捕鱼,对渔业生产、海洋养殖、水产品的种类等都十分熟悉,于我来说简直算是专家。他送我几本书,无论是小说还是纪实,写的都是以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为背景的题材。他的长篇小说《渔乡子》写得比我想象中要好。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洁干淨,情节细节饱满,民俗特色突出,我打从心里佩服。读完之后本想好好地赞扬几句,那知 老贫农 一点也不 谦虚 , 话没说完又得意起来。还打算给我讲他的渔民经历和创作体会,我打断了他: 不用说了,一个附设初中毕业生,別说写能抄下几十万字已是奇迹,你的水平已完全超越了中学生作文。 冯峥气得一拳打过来: 他妈的,你这臭小子,又在损老子了。 接着又哈哈大笑起来。

前几年,冯峥从市文联主席的位置退下来,他是个坐不住的人。一闲下来又开始搞他的宗亲文化和高凉文化研究,他还专门邀请我与潮州的文联主席黄国钦先生去阳江走了一遭。我们参加了他的一个高凉文化研究活动,还参观了 冼夫人纪念馆 。这个家伙能折腾,干什么都干得像模像样,风生水起,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旺盛精力。那年他好像已经六十六岁了,从一大早起来布置会场,检查议程及登记到会嘉宾,到主持开幕式,会议致辞全一条龙地拉了下来。饭后他也不用休息,又马不停蹄地带着我们去参观红木家具,根雕展览和书画挥毫现场。到了下午五六点钟,我都累得快不行了,他仍然兴致勃勃地还要带我们去这去那里游观,直到晚上十二点钟方回到宾馆。第二天一早,我们还在床中睁不开眼睛他又在楼下的餐厅等我们早餐了。我与他打趣地说: 若要死得快,跟着冯峥一起玩。 他却说若想活到100岁,跟着冯峥准成。

我对 小冯 说,早餐后我哪也不去了,惟一想看的是 南海一号 。 因为从1987年8月南海一号在阳江市东平渔港东帆岛附近被发现,到打捞成功并建成 南海一号 博物馆,我一次都没进去过,每次来都是在那个 风筒 门前拍个照。这回我想仔细地看看那些珍贵的瓷器,了解这艘价值连城的宝船,有感觉时写点什么。 小冯 这回是一板正经地回答我,小陈你放心,这次请你们来主要是参观南海一号,你不先了解冼夫人和高凉文化,不先探究阳江历史和航海历史,又怎么可以为这条超越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写点东西? 南海一号 出水之后,探秘南海一号的书籍纷纷问世,层出不穷,什么《南海一号之谜》、《新铁达尼号》、《南海丝路生死恋》、《古船传奇》等等,在这些书中,作者任意地发挥臆测想象,把它虚构成一艘充满传奇和荒诞的 鬼 船,甚至有人猜测说,这是南宋小朝廷后勤部的专用船。你相信吗?

我当然不会相信这种任意杜撰,但我相信 小冯 对待历史,对待创作的严肃态度和严谨的方式,并相信他迟早会把 南海一号 用历史小说的形式写出来。果然不出所料,当 小冯 在 里告诉我《南海一号传奇》小说定稿并付印时,我暗暗地为他高兴。说起来也是机缘,冯峥的创作动因和 与一个82岁的欧阳老者的出现有关,这个冒着 子孙后代,有泄露本族绝密者,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 的沉重代价的神秘老人,把一袋珍贵的史料交给了这个 老贫农 作家。欧阳老人指着盒子郑重地对冯峥说: 这小册子里记载的就是有关这条南宋古船的秘密,你别怕累,把这个千古秘密写出来 ,记住,一个地方应该有一本属于这个地方的长篇小说,从民俗、语言、故事都是属于这个地方的。 老人家还对冯峥说,严格起来不能说是 海上丝绸之路 , 应该称之为 海上陶瓷之路 才对。冯峥认同了这一点,他一直在思考、在构思、在创作。短短的二三年时间《南海一号传奇》付梓问世,捧着这部沉甸旬的历史著作,我能说什么?只能说,阳江有人才!

不是对冯峥的迎合和吹捧,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先后成为中国作协、民协,剧协等会员,可谓是文学艺术的通才。而创作的专著和编著作品达几十部之多,并广泛获得读者好评和各级权威奖项。就连那个给冯峥提供 南海一号 写作素材的欧阳老先生也是因为读过不少冯峥的作品才慕名来找他,并把如此重大的心愿托付于他。因为他知道冯峥是个严肃认真的人,是个对文学对历史严谨的人,是个对社会对未来有感的人。我记得与冯峥同居一室时,曾讨论过陈炯明与孙中山的那段反目成仇的历史,因为我当时为了写《东征!东征!》已经查阅了许多有关孙陈之争的史料。但冯峥却能一针见血说地提出,无论如何去塑造和虚构书中的小人物,但对于孙中山和陈炯明你必须写出他们各自的不同性格和政见。联省自治和北伐统一说到底是 缓进 和 急进 的问题,是 文装 统一中国和 武装 统一中国的分岐问题,写出两个政治集团的矛盾实质和产生原因,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从亲密盟友突然变成逆贼仇敌了。由此可见,冯峥的创作定位和思想境界是在某种高度。

我非常认同那位叫欧阳先生对冯峥说的话: 一个地方应该有一本或几本属于这个地方的长篇小说,从民俗、语言、故事都属于这个地方的。 冯峥同志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宣介已经做足了功夫。《渔乡子》是,《南海一号传奇》也是,我欣佩 老贫农 年近古稀还能写出如此厚重的历史小说。我祝愿这部《南海一号开行已与30个省、348个地市、906个县级政府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传奇》走出广东、走向世界,为广大读者解开 南海一号 的千古之谜。


碧凯保妇康栓预防宫颈癌吗
宜春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荆门白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