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理发店的稀奇故事

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真不假。今天,讲几个理发店发生的真实故事。

在北方的一座城市里,靠着南郊有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这里楼房成群,居民也稠密。马路两旁,门面房里租赁经营着各色买卖:超市、饭馆、修理、诊所……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马路东边的一家名叫《小宋理发店》”里面。

小宋的理发店有50多个平方,她的店不像现在的新潮美容理发店,外加上按摩,挣有钱人大老板的钱。她还用古人理发的那套老手艺。十多年来,她凭着自己精湛的技术,低廉的价格和细心的服务,再加上热情待客,服务周到,取得了众多顾客的信任,一条街上的同行数她业务红火。

这一片的居民们,说起小宋师傅来,还小有名气呢。

有一年腊月二十六,天气寒冷,外边还下着雪。因为离年三十只剩下四天了,小宋师徒忙的不可开交,连饭都顾不上吃。她的老公小王是工厂的职工,一有时间就来店里帮忙,那天正好上夜班没来。眼看深夜一点多了,师徒好不容易送走最后一个顾客,生怕再来人,急忙关了外灯,放下卷帘窗,准备关门休息。

徒弟大李二十九岁,比小宋小五岁,因为她个头长的又细又高,小宋总喜欢喊她大李,她看店里太忙,小宋的老公又上夜班,就把女儿送到奶奶家照管,临时吃住在店里。

这时,进来一位年轻女士,小宋疲惫而温和地说:“我们下班了,您明天再来吧?”

“下班了?这不还没关门么?那有开店见钱不赚的道理?说吧,多少钱能加班?多给钱就是了。”女人冰冷的面孔,僵硬的态度,不由分说,脱下自己时髦的大衣,抖动了几下上面的雪花,又把大衣挂在理发店的衣橱外。

女人走到理发镜子前,理了又理自己的秀发,上下左右反复地照着,她把手里精致的白色小包放在工作台上,完后缓缓落坐在理发座椅上。

别看小宋年纪不大,对待顾客经验特丰富。她十七岁就学了艺,十九岁独立门户开了店,现如今,已经是十多年的师傅了。平时店里都是顾客如云,这几天快过年了,更是清晨开门,半夜关门。过年这些日子里。她白天雇佣了两个大工还忙不过来呢。

小宋多数是些回头老顾客。而这位深夜来的女士,却不是什么老顾客,面生的很,瞧她的年纪和身高都和小宋差不多,正值青春年华,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讲究时尚。苗条的身材,皮肤细腻,瓜子脸,杏壳眼,秀气俊俏。特别是那条长辫子,现在的女性中间很少有的,黑油油顺顺流流,让人刮目相看,特别引人注目,大辫子甩在女士后背上,长得都出了腰。

“对不起女士,不是钱的事儿,主要是天太晚了,我们准备下班呀,不怕您笑话,热水都用的一干二净,您是想染发还是做头发?像您这样的顾客,可需要很长时间呢。”“我的头发省事儿,快的很,也就用几分钟就好。”“我可是为您着想呀,这么漂亮的美女,半夜三更怕做不好,您不称心我还不高兴呢,还要影响您休息,这样吧,欢迎明天光临,到时不用排队就优先给您做,再选个适合您的发型,保您满意,下回还来,您说好不好?”小宋强打起精神,微笑地解释。

“哎,和你们说了,我这特别省事儿,暖瓶热水不够,也不用洗头,待会儿回家自个洗,一会儿时间就完事了。”女人态度坚决。小宋和大李交换着眼神,这活儿是推不掉了。只好问道:“那想换个什么样的发型?今天太晚了,劝您先把头发做好,明天再来染色,您看行吗?”小宋实在说服不了,让眼前的上帝回去,自己休息。只好又问女士。“都给我剪完!”女人答。“多好的辫子,再长需要多少年啊?剪短可惜了,我这剪刀下去“咔嚓”一下容易的很,明儿您肯定后悔。”小宋用女 美的角度劝她。

“不是剪短,你给我连根儿也别剩,剃的越光越好。”“剃光?这?你?是开玩笑吧?”小宋大李异口同声,倦意都被惊出十万八千里,消失的无影无踪!

“你俩真有意思,活宝一对儿,年纪轻轻耳朵聋了?话也听不清?怎么这般磨叽,谁有心事和你开玩笑?”女人阴下脸,提高了嗓门儿。“是剃光头!剃!光!头!这回听清了吧?叫你们剃你们就剃,谁是师傅谁动手,千万别问我为什么!我听说你家的剃刀工夫远近闻名,很不错的,我可是慕名而来的!快些剃完你们挣钱,我也回家。”那女人很不高兴,杏眼圆睁,瞪着她们。

年轻女人要剃光头?这真是“大千世界,啥人都有。”小宋第一反应,今天遇上麻烦了,干了这么多年理发,还是头一回见女人要剃光头呢,她和大李互换着眼色,难道说还真给她剃呀?可不剃又该如何是好?如何应对?

“快些剃快些剃,这么晚了,你们怎还不动手?我可是你们的上帝呀,噢,我知道了,钱挣的少是吧?这深更半夜的,累了一天了,你们也不容易,多给你们一些,这回行了吧?”那女人说着,从精致的小包里,取出十几张崭新的百元大钞,放在了工作台上。随后,自己对着镜子,先把长辫解散松开,等着小宋动手。

大李没了主意,焦急地看着师傅。而此时的小宋,大脑也乱成一团。她强装镇静,拖延着时间,心中暗想:‘女 美是天性,特别像她这样的漂亮女人,剃光头肯定不是出于她的本意。再看这女人穿着时髦,大方得体,说话又伶牙俐齿,也不像个神经有问题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她有剃光头这样的荒唐举动呢?肯定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受了不可告人的刺激,迫使她才会这样做。’

如果剃刀一起,长发一落,那后果真不堪设想……

小宋决定,尽量拖延着时间,她要等待时机,期盼事情有所改变。

此时的小宋师徒,感觉不到一天的劳累。她走在工作台前,对着镜子抚摸那女人的长发,从镜子里看她的眼睛,真诚地说:“大姐,不,我看叫你妹子才对。不是我夸你,你长的真漂亮,这头发更好,不怕你笑话,我干了这么多年理发,那好头发呀也见的不计其数,还从没见过有你这样柔顺的呢,这条辫子更可爱。”她看女人没有反应,又说:“你真行啊,多少年才能长出这么长的头发呀?平时,用什么品牌的洗发水呀?说说看,让我帮你好好参谋参谋,想换个什么样的发型?”说着,让大李把几本发型书递在女人手上。

她使个眼色,徒弟把窗户卷帘重新拉起,外大灯打开,一瞬间,店里店外的灯光,照耀在深夜寂静的马路上。

“剃个光头要书干啥?又不做什么发型,这么多年,我最讨厌这条辫子了,我理解你们的好心,就别再劝了,快些动手吧。”女人把书放在工作台上,看都懒得看一下,听她语气好像缓和了一些,可是,表情却很坚决。

“急什么?”小宋说。“反正今天也晚了,正好咱们姐妹三个说说话,再说啦,这么好的长发,就让它多在你头上呆一会儿吧,”小宋摸着女人的头发,笑着问:“你不心疼啊,我还舍不得呢,我看这样吧,今天太晚了,咱们都累了,你回家好好想想,咱明儿再做决定如何?不想梳辫子,换个新潮一些的发型也好,你这条件,任意选择,怎么样啊?”小宋耐着性子,微笑着。

小宋的态度让女人不好意思再发火,更不能数落,她的声音柔和了许多,认真地说:“你们放心挣钱,别的事情就别管了,我是自愿的,又不是神经有病怕啥?更不会吃后悔药,明天回来找麻烦,你们快动手剃吧。”“这……”小宋迟疑着,女人又说:“别这呀那呀的了,快点动手剃吧,不就是些头发么,还会长出来的。”

她看小宋还不动手,反过来劝说:“哎,又不是要人命,有那么难么?没事的啊,天都这么晚了……”

从女士进店来,时间流水一般,已经过去二个多小时了,小宋和她周旋到了下半夜,也没给她动手。

这时,马路上一片静悄悄,偶尔过辆出租车或个别行人,小宋都会换起一丝丝希望来,她期盼着奇迹出现,女士家人沿路呼喊,或者找进门来。那样的话,家人劝女人回家,还会感激她,没有酿成大错。

可是,奇迹一直没有出现,小宋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不但没人进来找她,这女人主意还是没变,继续催促着,坚决要剃光头。

被逼无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在女人的再三催促下,小宋师徒没了招,只能拖延少许时间了,她对大李说:“先烧热水吧,洗完后再剃。”

“不用麻烦了,剃完回家洗多省事,先把长发剪个差不多,剃一个光头能用多少热水?暖瓶里也用不了!洗的再干净结果还不是一样?何必多此一举呢?”女人坐在理发座椅上,意志还是那么坚定,她面不改色地说。

“我是师傅,进了这门就的听我的,让我给你洗一次长发吧,你想过后果没?一旦落下剃刀,要想长起来可得几年以后了。人这一辈子,有多少个几年?你说是呀不是?”小宋尽量说服她。

女人不好再说什么,她悄无声息地等着,又过去好长时间,水早热了。

女人不用她们指点,主动平躺在洗头椅子上,顺顺的长发落在洗头池子里,小宋这次没有用徒弟大李,亲自为她洗,边洗边和她聊,从父母谈到姐妹,从年纪谈到生日,从老师谈到学校。

开始那女人还催快点,后来也许是困了,竟然不吱声了。小宋可不敢犯困,她不顾一天的劳累,精心地磨着时间,为她慢慢洗着,洗发水的泡沫变多加大,香味四处扩散,它们听话地在小宋一双灵巧的手里,这位深夜来访的不速之客,神秘的女士头发上,顺从地上下翻滚。

好大一会儿,头发才洗完,女人又一次地坐在理发椅子上。雪停了,风停了,天空阴一块晴一块,天都快亮了。她们彼此太累了,几乎没有了语言。这时的空气好像凝固在原地,理发店里静的可怕。

除去马路边的树木,偶尔有风吹起,落下些雪花来,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四周一片静悄悄地,静的几乎没有了声息。小宋对着镜子,一言不发,细心地为女人擦头发上的水珠,边擦边拿木梳子,为她梳理着长长的秀发。

终于,镜子里的女人神色有了变化,她先是呆呆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跟着身体左右摇动,满身颤抖哆嗦,控制不住的眼圈红了又红,瞬间,两行热泪顺着清秀的面颊滴落下来,她抽泣着,无语地起身,把湿润的头发用扎辫梢的小皮套,蓬松简单地扎在了一起,又从包里拿出条白底青花的纱巾,围在头上,回身向小宋师徒默默地点了点头,扭身出了门,快步消失在黎明的雪地里。

小宋师徒总算松了口气,她们再次拖起疲惫的身子,重新拉灯关窗,放下卷帘,因为天已经亮起,不关门顾客很快会涌进来,小宋知道,必须养精蓄锐,先睡一觉再说,不然,身体肯定吃不消的。

她们一扭头,看见工作台上,女士留下来的十几张百元人民币,还静静地躺在原地……

“二月二,龙抬头”,每年的阴历二月二那几天,小宋理发店显得比春节时候还要忙,一开门,两边长条椅子上,就坐满了等待理发的顾客们。

春天到了,土地松了。可是,连着几日来,却没有一点儿春的气息。从西伯利亚卷来的寒流,和春风结了伴,肆意席卷着大地,气温下降了十几度。也许是春天的风比冬天的大,天气也显得比冬天还冷。

理发店门前的马路上,一字排开的大杨树,刚刚发出一些青树皮来,自然逃避不了风的惩罚。被吹得摇来摆去,发出“唰、唰唰”刺耳的响声。

户外活动的人,特别是骑车子的人流,三九天的保暖衣服又返回了身体,外加手套、护膝、帽子一样不少,还直叫冷。真所谓:“二八月乱穿衣”,北方的春天就是这样,如果遇上了寒流,那种感觉真是比冬天还要冷。

每年过“春节”和“二月二”的日子里,是一年中理发店的高峰旺季,小宋把十岁的儿子寄宿在学校,除去了后顾之忧,一心扑在了店里。夫妻二人顾不上回家,吃住都在理发店里。这样,省去了不少时间,用在了业务忙碌上。

小宋的老公姓王,比她大两岁,小伙子细高挑的个子,浓眉大眼高鼻梁,生得很帅气,和小宋天生一对。他是一家大型厂矿的职工。赶上换班或者休息日,都来妻子的店里干活做后勤,给顾客洗头,烧锅炉提壶加热水。

二月二的早晨一开门,就有洗头的、理发的、剃头的、刮脸的、头发染各种颜色的、姑娘媳妇儿烫卷做长发的……五十多平的理发店内,全是顾客们。

中午时分,冷风依旧吹。但是,气温回升了一些。这时,进来一位老头。这人个儿不高,头发乱蓬蓬的没住了脖颈,看样子身体不怎么好,脸皮像树皮般的干燥,刀具般的长脸又黑又瘦,脸上爬满了粗粗的皱纹,虽然看不出实际年龄,猜想也有六十多岁吧?

老头进了店,挤坐在长条椅子上,人们看他年纪大了,礼貌地腾出一小块地方,他低着头一言不发,显然是等着理发呢。

无论多忙,小宋都有条不紊。微笑对待每一位顾客,看老头是个生面孔,就对他点点头:“您先坐下等等吧。”说完,低头做手里的活儿。

下午,风又大了,又降了几度气温。顾客们接踵而来,而且越来越多,外边天冷,只好都挤进店里。椅子上坐不下,大家或蹲或站。小宋夫妻师徒也更加忙乱,都顾不上吃中午饭。

忽然,传来一位中年女人的惊叫:“你们看!你们看!这人怎了?”当即,左右顾客围拢上来,只见中午来的瘦老头,靠在惊叫的女人身上,他紧闭双眼,嘴角吐出了白色冒泡的沫,那白沫,正顺着他黑瘦的脸颊往下流呢。

共 10162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虽说理发师在传统工作中属于下九流,然而,实际上理发师却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职业,他关系着人的颜面大问题,在工作进行时的沟通亦可以疏导人们的心理问题,合格的理发师会把每一个顾客当作朋友来对待,秉着良心做事。文中的几个小故事把一个优秀理发师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的小宋,是合格理发师中的典范,她真正做到了将心比心,把顾客当朋友当亲人来对待,为顾客设身处地地考虑,善良大度;遇到胡搅蛮缠故意找事的顾客,亦能不亢不卑、冷静睿智地处理。作者文字间有着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体会,故事详实而生动,欣赏。【:瞳若秋水】【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52645】

1楼文友:201 - 20:17:2 不好意思,点开后发生了点意外情况,致使小说晚了,请作者谅解。 秋水横波远8 62 91 7

2楼文友:201 - 20:19: 2 作者文字中有着非常深厚的生活底蕴,欣赏。作者应该注意文章中的错别字,另外:哪与那是完全不同的词,不能通用, 得 亦不能以 的 代替。 秋水横波远8 62 91 7

楼文友:201 - 20: 2:58 谢谢瞳若秋水老师,更谢谢点评指正,我会认真学习的。

祝生活愉快,心想事成,问好安康。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4楼文友:201 - 21:06:21 非常体谅的辛苦劳作,是您们为了文字忘我的耕耘,作者才会勤奋地写下去,再一次地谢谢瞳若秋水,祝永远幸福。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5楼文友:201 - 21:22:26 祝贺石寸雨文友获得精品!向你学习!加油!再接再厉!

回复5楼文友:201 - 21:45:19 谢谢傅冬老师点评,祝您文思大发。问好安康。

奥利司他胶囊哪个牌子好

奥利司他胶囊安全吗

奥利司他胶囊多久见效

小孩高烧40度怎么办
小孩子积食怎么办
云南生物谷药业怎么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