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星月神秘的住宅小说

山东平原东北角,有个小村庄,叫刘家岗。其实村子周围没有山,只是一些或高或矮的丘陵。刘家岗的村民世代务农,在丘陵上开垦了一道道梯田,坡坎种上荆条和枣树当做地界篱笆,防止水土流失。曲曲折折的乡间小路像一条条乌贼长须从村子延伸向田地。

刘家岗村头矗立着一根光秃秃的电线杆,杆身布满细碎的小窝,有几处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铁丝,看上去像老年人饱经沧桑斑驳衰老的肌肤。然而刘家岗没有电,这在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农村一穷二白,家家户户仍过着煤油灯的苦日子。据村里的老人说,当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以前,一名法国传教士在山东传教,最后选址刘家岗建了一座洋式教堂,同时把电灯照明技术也带到这里。

一天,有人看见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爬上电杆,四只爪子紧紧抠进电杆子的裂缝。正当花猫小心翼翼接近杆顶,人们看见一只与大花猫身量不相上下的老鼠从顶端仓皇逃出,两个冤家四目相对,硕鼠返身就逃,面临绝境,它想要顺电杆滑下去。大花猫一声怒吼,“喵——”那只老鼠就像石头一样一头从杆顶上栽下去。花猫呆立在杆顶,瞪着乌黑双眼,眼见到嘴的战利品飞走了,岂能善罢甘休,然后小心翼翼却又迅速一步一步滑向地面。在地面上,它看见大老鼠周围站了几个小孩子。时值盛夏,小孩子个个皮肤黝黑,赤着脚丫,身上没有一丝遮拦,正对着自己的猎物指指点点。它“喵喵”大叫一声,可是小孩子们却毫不理会。“这是一只老鼠精。”“俺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老鼠,他吃人吧?”另一个小孩子接过话头说:“他吃人呢,吃你,吃你!”大花猫在周围逡巡了片刻,看到无隙可乘,于是悻悻离去。再说那只硕鼠,该它命大,肥硕的身体从高空跌下,恰好摔在电杆根部的麦垛上,然后又滚落地面,侥幸捡回一条鼠命。它被摔得头晕脑胀,刚睁开眼,看到周围站着高大的人类,它想逃,却跑不动。原来这只老鼠身怀六甲,经过刚才飞翔般的紧张逃亡,腹内疼痛,面临生产。孩子们这下更高兴了,忘却恐惧,拥挤着打闹着看老鼠生孩子。就这样,大老鼠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分娩,两只小老鼠就先后来到世界上,一大一小,一公一母。当老鼠母亲完成自己的使命,胆子似乎一下子大起来,“嗖”地一下从地上跃起,衔起刚刚落地的一双儿女,朝路边草丛密集处奔去,几个捣蛋鬼被惊得目瞪口呆,来不及捡起土块投掷,老鼠一家便逃得无影无踪了。

刘家岗村西紧邻村子有一座教堂,西洋哥特式建筑,尖塔式屋顶高耸,直刺天空;红砖红瓦,早已褪色;尖形拱门,大窗户上镶嵌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之感,使整座建筑散发出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周身大多已经毁坏,残砖断瓦随处可见。透过坍塌的围墙,看见教堂院内杂草丛生,破败的景象尽收眼底。据刘家岗村里的老人说,当年义和团因为帝国主义入侵转而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杀教士,烧教堂,此处也未能幸免。刘家岗教堂的传教士是位法国人,平日里对待刘家岗村民友爱和善,平易近人,除传教外,还利用西医治病救人,颇得乡邻尊敬爱戴。因此,当义和团将士一路杀来,有个村民把布朗先生藏在自家的地窖里,才使他幸免于难。庚子赔款后,老教士因病回国,但为报答刘家岗村的救命之恩,派儿子小布朗来到中国,子承父业,传教治病,这在当年之中国实属罕见。小布朗先生和大多数法国人一样,黄头发,蓝眼睛,缺少血色一样的苍白皮肤。和父亲老布朗比起来,小布朗二十有三,却显得更加温文尔雅,老成持重,医术更加精湛。两年里,小布朗先生医好了村里不少疑难病症,连经常肆虐横行于乡间的瘟疫也因为小布朗先生及时传授的新兴生活习惯比其他地方大为减少,可怕的瘟神就在刘家岗村变得望而却步畏缩不前了。

村东有两间土坯小屋,摇摇欲坠,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连年灾荒,加上土匪恶霸横行,一家三口食不果腹。膝下一女,名唤莲儿,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小身板单薄地甚至经不住风吹雨打。身上常年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小花布衬衫,刚满十二岁,小小的年纪就挑起家中繁重家务,每天给卧病在床的母亲喂饭煎药,帮父亲把被盗贼和野猪糟蹋后所剩无几的玉米和马铃薯运回家。

这天晌午,布朗先生挎着药箱踱过坑洼不平的整个村子,在莲儿家门口停住。莲儿父亲赶忙将破烂不堪的屋里拾掇一气,末了用衣袖把家里唯一的那条破板凳抹了又抹,请布朗坐下。

“唉,先生,还劳烦您来这里。”

布朗先生没有回答,只见他问莲儿父亲:“您太太的病服药后有好转吗?”随着站起身来到莲儿母亲的床边,低头查看病情。

“真是大恩人哪。”莲儿母亲眼睛里早已噙满泪水,用虚弱的声音感谢道。露在被子外面的双手因为激动开始微微发颤。

“不必激动,好好休息吧。今天我再给您开一剂药方,我药箱里带的药物不多,稍后让莲儿跟我到教堂里去取,顺便我教给她服药和按摩的方法。”布朗先生说完把手轻轻放在莲儿的头顶上抚摸了一下。莲儿在布朗先生面前很羞怯,不由得扭过身子,红着脸低下头,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她见过布朗几次,那是自己跟父亲去教堂给母亲赊药。

莲儿母亲的病情在布朗先生的精心治疗下明显好转,布朗先生来莲儿家里,全家人都感激万分,但是,家境贫寒,除了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尊重,再也找不出合适的方式报答。当莲儿娘能下地干活后,布朗先生就不经常往家里来了。转眼到了秋季,莲儿父母整天起早贪黑呆在地里,莲儿就在家做饭提着瓦罐给他们送饭。村子西南丘陵地的红薯地,这个时候早已成了贼人和猪獾猎取的目标。这一带虽是丘陵,西部却与山脉相连,茂密的森林俨然成了野兽们的藏身之所。等到秋季过后,动物们就隐匿山林,再不露脸。这几天,莲儿全家和野猪展开争夺红薯的战斗。白天,莲儿父母拼命刨红薯,回到家骨头像散了架,倒头便睡。天还不亮,莲儿父母便拖着疲惫的身子继续下地,发现剩下的一亩地红薯早已被野猪糟蹋的乱七八糟。莲儿父亲捶胸顿足,说人穷了连畜生都敢欺负。就发誓一定要把这可恶的野兽抓住。第二天夜里,莲儿父亲扛了装上火药的老猎枪蹲在自家的红薯地里。莲儿母亲怕丈夫有闪失,也紧握一根木棒瞪着眼睛盯着四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秋天的夜晚,凉风渐起,红薯叶沙沙响,夫妻俩不禁打了个寒战,但他们紧握手中武器,注视着黑夜里的风吹草动。

布朗先生挤过炸了窝似的人群走进莲儿家中,只见莲儿的小脸儿哭得像个小叫花子。他从邻居王大爷哽咽着断断续续的讲述中终于弄清了事情原委。老人一边讲述一边用衣袖擦拭着不断从干枯的眼睛里滚落的老泪,布朗先生的心也跟着老人的讲述慢慢掉进了冰窟,沉重地抬不起头来。他哆嗦着从地上抱起莲儿,久久地亲吻着孩子脏兮兮的额头。

原来那天夜里,莲儿父母等野猪出现,直到后半夜,也未见到那畜生的踪影。秋天的夜晚,天气很凉,仿佛冬天已经悄然降临。莲儿父母由于白天过度劳累,早已精疲力尽,最后竟然互相依偎着睡着了。黎明时分,莲儿父亲被冰凉的天气冻醒,浑身打了个激灵,睁开眼,却见一庞然大物挡在眼前,他伸手摸枪,还未等扣动扳机,那个魔鬼就用尖利的牙齿一口咬穿了他的喉咙,甚至没来得及唤出声。莲儿娘也遭到同样的厄运,同丈夫一道摆脱世间穷困和疾苦的折磨,踏上不归路。人世间就是如此变幻无常,老天转眼魔术般让莲儿变成了苦命的孤儿。人们站在莲儿家院中,唉声叹气,纷纷掉泪,哀叹老天不长眼睛,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今后该怎么过呢,然后纷纷说要领莲儿到家去住。

“莲儿啊,还是跟爷爷一起过吧。”邻居王大爷边拭眼泪便俯下身子对莲儿说。莲儿此时却不哭了,脸上显得出奇得平静,小眼珠定定地望着地面,仿佛那里有什么东西吸引着她,小脑袋停止了思想,好像世界在她面前一下停止了转动。布朗先生蹲下身,伸出手摸摸莲儿的额头,然后查看莲儿的眼睛。他慢慢站起身,神情严肃地对乡亲们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领走莲儿,只有他才能给莲儿带来希望。乡亲们用无比敬重的目光注视着布朗,思考着他的决定,突然王大爷“扑通”一声跪下了,“恩人哪,我代表全村父老谢您了。”“请、请不要这样。”布朗先生也很激动,“等治好病,我会把莲儿还给你们。”人们注视着布朗先生牵起莲儿的小手,毅然朝村头的教堂走去。

莲儿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未进米粒,连一向沉着稳重的布朗先生也显得坐卧不宁了。小小年纪,突然遭遇父母双亡的巨大打击,恍如晴天霹雳,把莲儿那颗幼小的心灵一下子击懵了,她沉浸在瞬间失去父母的恐惧中不能自拔。在她幼小的感情世界里,猛然失去温暖依靠,她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沙漠,风暴肆虐,有谁能带她走出这恐怖的世界呢。当然,凭莲儿尚未成熟的思想根本不能在悲痛中冷静地规划自己的未来。第四天早晨,莲儿呆滞的眼珠终于转动了一下,布朗先生布满血丝的眼睛立刻像小孩子一样放射出欣喜的光芒。“噢,我的上帝,这可怜的孩子终于又回到世界上来啦。”说完用手在胸前虔诚地画了一个大大的十字。莲儿脸色极度苍白,几乎赶上布朗先生,身体异常虚弱。布朗走进厨房,亲手熬了一碗小米粥,用汤匙一勺勺送到莲儿嘴边。“可怜的孩子,你一定要坚强。今后你可以跟我住在一起。”莲儿听到布朗先生的话,身体动了动,无神的大眼睛里立刻涌满了泪花。布朗先生的眼睛也湿润了。他静静地把莲儿拥到胸前,“仁慈的上帝啊,赐福给这个可怜的孩子吧。”

接下来的日子,布朗先生对莲儿悉心照料,无微不至。虽然透过眼神仍可看到莲儿时时沉浸到无边的对父母的思念中去,小脸上布满忧郁的阴云,但当她每次看到仁慈敬爱的布朗先生时,脸上竟然会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当莲儿的身体渐渐恢复到能够独立思索的时候,布朗先生就开始教她识字和法语字母,并拿出一些美丽的图片供她消遣,在她那仍旧混沌未开的心灵深处播下知识的种子。莲儿从来未受过正规教育,父母在世时也不识几个字。她对布朗先生的谆谆教导刚开始感到新奇,继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常常忽闪着一对清澈透亮的大眼睛满怀希冀地注视着这个她从未涉足的神秘世界,而布朗先生的话语就像一缕阳光拨开她心头的迷雾,照亮了她的未知世界,抑或一股潺潺的欢快的小溪悄悄流进她那渴望滋润的心田。因此,半年以后,莲儿便可以读一些简单的文字段落了,而法语也有了很大进步。布朗先生对莲儿的成绩感到分外惊奇,便常常祷告上帝赐予他力量,借以拯救世间诸如莲儿一样原本可以挣脱愚昧的灵魂。以后,布朗一边教莲儿学习汉语和法语,一边向她传授基督教教义和医学知识。莲儿常常被布朗口中那些神秘而深奥的语言所吸引。她似懂非懂,也常常陷于种种困惑,但最终还是在布朗先生的不懈努力下一一化解,豁然开朗。期间,乡亲们经常到教堂看望莲儿,对莲儿的康复表示高兴。布朗先生也带着莲儿经常到乡亲们家中行医治病。但是莲儿再不愿意回到村里居住,也许她的心灵深处再不愿意触及那个令她一看见就恐惧伤心的地方。她知道是布朗先生拯救了她,——身体和灵魂,她不愿意回到过去,回到穷苦和愚昧之中,她喜欢她的爷爷奶奶叔叔大爷大妈大婶们,但是她已然地地道道变成了一个前途无量的小修女,成了布朗先生所钟爱的好学生。

刘家岗村西的教堂打老远看上去宛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然而当年的雄风已然不在,只有破败的房子和院墙证明着岁月无情流逝。即使今天,对刘家岗村的孩子们,这座建筑仍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每到放学,村里的孩子就像一群小麻雀一样从村中飞到这里,站在院外,对这座住宅指手划脚、品头论足,妄加猜测,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小孩子敢走进去。他们从他们的父母嘴里知道,这座神秘的建筑里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而且还知道那位老婆婆也是刘家岗村人,按照村里的辈分,他们还要称呼她姑奶奶或者姑太太。但这些小字辈还不晓得对长辈应该怎样敬重,尤其对这位形同鬼魅,偶尔黄昏时分看到在残破的院中无声走来走去的神秘女人。他们看见那老女人走起路来悄无声响,也从来不和他们说话,脸色苍白,毫无血色,身上总披着一件黑色长袍,所有这一切都与当时的中国山东农村格格不入——她就是当年的莲儿。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家岗村也获得了新生。农业合作社使穷苦的刘家岗人干劲倍增,每天集体下地劳动,场面热火朝天,人们对新兴社会制度的明天满怀憧憬。有时候,社员们去村子西边下地,路过教堂,有快嘴媳妇就会热情地招呼一句:“大姑,早啊,又晒太阳了。”那老女人只是冲着大伙淡淡一笑,就默不做声了。对于眼前的刘家岗村,她好像身外之物,虽然骨子里仍旧流淌着刘家岗村人的血,而今天却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大家融合到一起了,仿佛在她的胸口隔了一道厚厚的障壁。当年的许多大爷大妈大叔大婶都已作古,老邻居王大爷的坟墓就离她的住处不远,坐落在枣林对面的土坡上。她不会忘记他,也不会忘记村里的每一位乡亲,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淳朴最善良的人。可是,如今的她心如死水,再掀不起一丁点儿浪花了。她感觉她在这个世界上已是多余,对于那些生龙活虎干劲冲天的社员来说,她已经形同朽木。她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她只能依靠村里人 而生活,这座昔日漂亮的建筑历经变迁也和她一样进入风烛残年,仿佛她的影子伴随着她,包裹着她。她在心底常常怀念她小时候居住的泥土小屋,她的年轻的父母,每想到这里,干涸的心底就会涌出丝丝暖意,陪伴她早早进入梦乡。但是天亮以后,她会又重新走进这个冰冷的世界,尽管窗外阳光灿烂,社员们干活的号子有时候也会随着微风送过来,站到院子里,太阳轻轻抚摸她的脊背和面颊,她还是感到心底冷得打颤。她回首过去,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足,她不愿意活了,但愿在宁静中死去。每天刘家岗村都会有来人给她送生活必需品,她知道那是他们从牙缝里节省下来的粮食。她知道自己今生今世再也无法报答他们,甚至如今苍老的她已经不能说出满含感激的热情的话。她已然成了一个可怜的孤老婆子,她只能默默承受人们赐予的恩惠。她对眼前人们的生活热情不太理解,她从年轻就相信了上帝,所以,对于人们的 ,她每天晚上都默默祈祷,感谢上帝。

共 18512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座神秘的住宅,揭开一个中国女人传奇的一生。故事发生在山东平原的一个叫刘家岗的小山村,村庄里有一座西洋式教堂,教堂里有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平时除了传教外,还给周围村庄的村民们看病行善。后老传教士年迈回国,他的儿子小布朗又来到中国,接替父亲的职责,继续帮助贫困的村民。村里有一对中年夫妇,他们膝下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女儿叫莲儿,莲儿的父母惨遭祸端,撇下年幼的莲儿无人照管,布朗把莲儿带回教堂,传授她知识,把她教化成一位德才兼备的女子。布朗和莲儿日久生情,一段跨国婚姻,成就了他们幸福的人生。可战乱不断,无奈之下布朗携妻子儿女回到了法国,过起了安逸的生活。多年后布朗先生故去,改名为玛丽的莲儿日夜思念故土,虽然她的儿女们都事业有成,婚姻幸福,对她也极尽孝道,她的晚年也过得安乐富足,但她的心中一刻也不能停止对故土的思念。中国解放后,玛丽征得儿女的同意,返回故乡,在教堂里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文章跨越历史和国度,故事曲折动人,宣扬人道主义和爱国精神,充满正能量,堪称佳作。【:快乐永远】【江山部·精品推荐16042 002 】

2楼文友: 00:01:59 这篇小说,大家评价不错,看来进步神速啊。

4楼文友: 05: 7:17 一个包容,一个和谐,提醒着我们勿忘本真这个根。我觉得是这篇文章带给当下读者的东西!佳作推荐!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楼文友: 05:59:46 传教是人道主义的传播,回归故里是爱国主义情怀,是对生她养她的祖国的眷恋。无论我们漂泊到哪里祖国故里是,永远是我们期待归去的地方。 用情感书写人生,用文字记录生活。

6楼文友: 09:28:45 感谢星月诗话这个平台,让我将我的一个梦变成文字展现在朋友面前,我会继续努力。

7楼文友: 21: 2:25 人间有爱,爱无国界,欣赏老师精彩小说。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汉森制药四磨汤

消化不良和积食区别

厌食症的饮食治疗

尿路结石的保守治疗方法
灯盏花制剂管用吗
小孩积食内热怎么调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