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父亲和母亲外三篇

父亲和母亲结婚前根本就没有见过面,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就时常骂母亲,母亲总是默默地承受,从不还嘴。老两口子就在父亲的骂声中渐渐变老。现在母亲眼睛看不见东西了,但耳朵好使;父亲的耳朵背了,但眼睛好使。父亲老了反而不再骂母亲了,还像一个小丫鬟似的伺候母亲的生活起居,做母亲的眼睛和手杖。同时,母亲也做父亲的耳朵,父亲在听不清什么的时候,母亲都是他忠实的翻译。

我家去年分了一个大房子,父亲听说后一直惦记着要过来看看,母亲不怎么同意。后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今年的三月份,父母来我家小住了一段。母亲眼睛视物模糊,父亲就给母亲详细描述我家房子的结构、装潢情况及屋内的家具等。

一天午饭后,母亲说要在沙发上躺一会儿,父亲就让母亲枕在他的大腿上,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唠着闲嗑。母亲说:“老头,我给你讲个蛤蟆儿子的故事吧”?父亲说:“好”。母亲就给父亲讲了起来。母亲讲的很认真,父亲听的很认真。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从前,有对夫妻成亲多年没有孩子,夫妻俩就祈求上苍给个儿子,哪怕是个蛤蟆儿子也行。一年以后,夫妻俩生下一个蛤蟆儿子。他们从来没有嫌弃自己孩子是个蛤蟆,无论做什么,去哪都将蛤蟆儿子揣在兜里,带在身边。有一年,天下发大水,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皇上非常着急,派了很多人去治水都没有成功,就贴出告示说谁要是能治住大水,就将公主嫁给谁。蛤蟆儿子的父亲看见告示回家和老婆说起这件事,一旁的蛤蟆儿子听后说:“这有何难?阿爹明天你就去揭告示说我能治住这大水。”蛤蟆儿子的父亲一听非常高兴,第二天就揭了告示进宫说他儿子能治住这大水。皇上一听非常高兴,就下旨让蛤蟆儿子去治水。到了水边,只见蛤蟆儿子纵身一跃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水中,大水马上就消退了。等皇上看见蛤蟆儿子时很后悔,就想悔婚。可作为一国之君不能说话不算数,就很不情愿地把公主嫁给了蛤蟆儿子。公主自嫁给蛤蟆儿子后,每天以泪洗面,愁的不得了,很是嫌弃他,不让他上床睡觉。蛤蟆儿子倒也听说,每天就蹲在一个凳子上。有一天,蛤蟆儿子喝得酩酊大醉,就将皮蜕了下来让公主去洗。公主更伤心了,就把他的皮偷偷烧了。等公主回到卧室,惊喜地发现蛤蟆儿子变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小伙子。蛤蟆儿子见公主后来,就问公主:“我的皮洗完了吗”?公主说烧了。蛤蟆儿子听后拍腿叹息说:“我原是天上的神仙,因同情老夫妻俩才来到人间。我那皮可是宝贝,能避风、避火、避水”。公主得到一个如意郎君也不太在意什么宝贝了,从此,小两口恩恩爱爱,共同敬奉老人,过着美满的日子。

母亲在娓娓道来的时候,父亲低头静静地看着母亲的脸,充满了爱意。母亲讲完后,老俩口还非常认真地讨论了一下这个故事,好像是真事似的。

真羡慕他们老两口子,他们那个年代的人虽然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那相濡以沫的感情是现代人比不了的。

二红尘有感

题记:天高云淡雁南飞,暮蝉凄切秋风摧。把酒江心闻落叶,客居他乡何时归。

1、人生如梦

人们总会这么问:人生是什么?我觉得人生是一条曲线,我们不能选择起点,更不能预测终点。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也会在众人的哭声中去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之所以哭着来,是因为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之所以在众人的哭声中走,是因为贪恋红尘。人生会经历不同的风风雨雨,有辉煌,也会有失落。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在风雨中学会承受,变得坚强;在逆境中平复心境,扩展心胸,活出质量,活出精彩。也许生活给我们太多的无奈,生活在慢慢侵吞我们的青春,最后留给我们是刀削的皱纹,风吹的沟壑。人这一辈子不容易,属于自己的太少了,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也许唯一能做的是想办法摆脱心里的束缚,给自己少许的宁静。人生有尺,做人有度,我们虽掌控不了命运,却能掌控自己,不求生命辉煌,但求人生无悔。花的绽放给人以美丽,水的流淌给人以遐想,路的延伸给人以希望。生活中快乐也好,纠结也罢,都是人生的财富。人生如梦,我们大都满怀沧桑和不得志。可为什么有些人能把这个梦圆的很好,取得非凡的成就?而有些人却将这个梦圆的一塌糊涂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处世哲学和人的性格,性格觉得命运。有人把生活比作乱麻,似乎千头万绪无从做起。我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取决人的心态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乐观的会慢慢地将乱麻捋好,并乐呵呵地拧成麻绳;而悲观的人会坐在乱麻前面发呆、发愁,心里不断地想:这乱麻什么时候能捋完?有人说:日月星辰,世事无常;人生如月,盈亏有间。每个人的人生如同在时光的隧道里做了一次漫长而艰辛的旅行,途径之处,看到的不尽是山清水秀,歌舞升平,更多的却要领略人生的屈曲坎坷或平淡无奇,有的人尚未到达目的地就浑身乏力了,双眼蒙尘,甚而启程时高昂的兴致也骤然冷却了。人生如梦,关键看我们怎么把握。

2、亲情如酒

总觉得亲情如酒,愈久愈香。父母的恩情如山,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喜读《朱子家训》,让我们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看《了凡四训》,明了三世因果。书本和经书教给我们是一种做人的道理,领会了就是一种财富,浅尝辄止那只能是一种悲哀。我们现在还缺什么?也许缺的就是悲悯之心,孝顺之心。放不下的是自私、贪婪和无休止的欲望。每个人都有父母,父母不但养育了我们,同时也教给我们怎么做人,如何处事。也许不同的子女领悟不同,理解异样,所以就有了千差万别的对待父母的方式。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道路都会有曲折和荆棘,是父母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扶持我们走向前方。父母的怀抱是我们永远可以安然甜睡、累了可以小憩、伤了可以疗伤的港湾。最爱我们的人是父母,最牵挂我们的还是父母。当父母年岁大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善待父母?当我们碗里有肉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看看父母的碗里是否有菜?学会感恩,学会报答是人生一个有恒的真谛。不管父母多么偏激,不管父母多么执拗,我们都应该柔顺地笑对他们。老人虽然岁数大了,但他们有思想,或许他们的想法与我们这代人存在很宽的代沟,但不与父母争执是我们每个做子女举手之劳之事。我们有下一代,他们在潜移默化地学习我们的处事方式,我们现在怎么对待父母,他们将来也会怎么对待我们的。染香礼佛是一种信仰,可大多数人不知道佛在身边,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善待父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时间都去哪了?在陪伴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青丝已经变成了白发。我们的父母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将一生的心血都无私地倾注在我们的身上,已经是满头白发、眼花耳背了。亲情哪去了?当我们对下一代倾注我们的亲情时,我们能不能就拿出一点点亲情回报给为我们付出一辈子亲情的父母?人活在天地间,要永存感恩心理。父母似及时的春雨,默默地抚育和滋润自己的儿女,使其茁壮成长;儿女似禾苗,没有父母的精心培育,那就是一棵不能有所作为的小草。父母如天,博大而宽广;子女如地,父母会永远把他们护在温暖的羽翼下。如果把我们比作夏天,我们的孩子就是春天,而父母就是秋天了。没有秋天的收获,哪会有夏天的灿烂和春天的朝气。人应该常怀感恩的心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没有父母,哪有我们现在的一切?不要为了一己私利就和父母大呼小叫的,那会伤阴骘的,况且给孩子也会留下不好的影响的。多想想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是怎么对待我们的,我们就会知道现在应该怎么报答他们。

、仕途如虎

在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现在官场的为官“正”道:不说不送,随意调动;光说不送,原地不动;又说又送,提拔中用;会说会送,媳妇立正!虽然有些调侃的意味,但也道出了目前官场的一些不良风气。我2001年开始走仕途,因性格倔强,不会请客送礼,溜须拍马,所以仕途坎坷,停止不前。2012年底又因我们单位解体合并到一个新的单位,遂屡受重创,逐渐放下走仕途之心。每天躺坐在老板椅上无所事事地吐着孤独寂寞的烟圈,仿佛是一具行尸走肉,在压抑的寂寞中煎熬。日子一天天凝重,似一曲悲凉的音符,泣诉着曾经走过的春天的懵懂,夏天的 ,秋天的无果,冬天的萧杀。有时候,会一个人默默地走进纳仁汗公园,静静地坐在江边的石椅上,夕阳将我塑成孤寂的雕塑。嘴里吐出的烟还没有成为圆圈,就被江风吹散。面前形形 的人走过,耳畔更是鼓乐喧天。缓缓西流的江水和江心岛的上郁郁葱葱的树木与夕阳融为一幅醉人的画卷。但这些似乎和我无关,我只是静静地坐着,享受着徐徐吹过的江风。夕阳刺痛了我的眼睛,突然就有一种流泪的冲动。我也许不应该属于这个红尘世界的人,生取决于父母,活要靠自己去奔波奋斗。早已厌倦了尘世的喧嚣,想回归一种没有忧愁、没有烦恼的生活。

4、岁月如歌

在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岁月之于你我,是一样的公平。而一样公平的时光,却长短不一。为了财富和名利,有的人生命时钟缩水;为了梦想,为了生活,有的人希望时光快快过去。而无论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对待岁月,当你暮年的时候,你肯定希望时间慢一些,岁月长一些,快乐多一些,烦恼少一些。如果这个时候让你回首,你不会选择奔跑,不会再选择不停的翻越。有人说,岁月在年轻的时候是用来挥霍的,年老的时候,是用来珍惜的。以至于很多人感慨地说,我为何一生不停地跋涉,不停地奔跑,为的就是比别人走的更快,生命消逝的更早?岁月如歌,但它是冷酷无情的。它会在我们额头上犁出了深深的沟壑,在双眼中种下昏花,在头发上一点点地刮着大白。岁月会把一切变得陌生。有一次回故乡,踏着枯黄的落叶,漫步在林间的小路上,秋风瑟瑟,寒蝉凄切。想找寻儿时开满鲜花的草地,映入眼帘的却是绿树点缀的枯黄。一群嬉闹的儿童看见我突然安静下来,笑着问我从哪里来?突然间就有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感叹。时光在飞逝,离开故乡已近三十载,秋霜把我的青春染成了斑白。岁月也许是一首我们永远唱不明白的歌。

5、佛法如雷

一直认为自己本不是世间人,非常讨厌尘世间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尤喜佛经,佛说的各种经典我一看就懂,有些能背念如流。1998年开始勤修佛法,逐步更深入地理解了佛法的精髓。什么是善恶?善恶、对错、是非、曲直、正邪中间只是隔了一扇门,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人只是在这扇门前面徘徊,没有去推开这扇门;有些人犹犹豫豫地推开了这扇门,走入到了另一面。人生活在矛盾中,没有推开这扇门的人可能生活安逸平静,而推开这扇门的人开始走入不平静的生活,有的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和不必要的麻烦。轻易不要去推开这扇门,让生活透过这扇门折射进充足的阳光,去照亮另一面。阳光从窗户照进屋里来,满屋就充满了光明;心里如果充满了阳光,内心就没有阴暗。让内心充满阳光,就能扫除内心的阴暗角落。什么是慈悲?慈悲心是可以逐步培养的,但我更觉得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小时候家里穷没有肉吃,现在条件好了我反而还不吃肉了。不过这样也挺好的,培养慈悲心,内心清净安逸。世上一草一木都有生命,都有灵性。动物亦是如此,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在几年前的一次地质考察时,我偶然捡到一块硅化木。它外形奇特,似高山流水,又似步步高升。我把它静静地放在佛堂里,听它诉说演变的痛苦与美丽。石头也有灵性,也有生命。什么是烦恼?烦恼原本是不存在的,是人的贪婪之心的产物。人呀,如果能放下贪欲就没有烦恼了。虽然能达到无欲无求的人不多,但人可以先放下一点点,再放下一点点……这样烦恼就会少些。什么是忏悔?心鬼为“愧”,心中有鬼也。斩心为“惭”。斩除心中之鬼,是为“惭愧”。常斩心中之鬼,则鬼无处藏,无处生。心中无鬼,则问心无愧!为什么要忏悔?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其后过"。一个不忏悔的人,是无法在灵性上有所进展、净化和升华的。因为不忏悔,他的心灵就还在继续染污。不忏悔,就意味着以前的过错还没有消除,而新的过错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人应常怀感恩之心,常有忏悔之意。感恩是做人的根本,忏悔可以自省。世上虽无完人,但可以尽力使自己完美。佛法如雷,会逐步警醒世人的。

三我的妻子

妻娇小玲珑,心地善良,秀外慧中,知书达理,聪颖贤惠,勤劳质朴,可以说中华民族妇女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和妻相识在二十年前花红柳绿的五月,我们一见钟情,我爱慕她的美貌,她欣赏我的才气。我们风风雨雨走过二十年,从一无所有到生活富裕,这里面倾注了妻子的全部心血和汗水。

妻娇小玲珑。看到她的第一眼时,我就相信她是能和我相伴一生的人。男人是感性动物,喜欢一个女人往往是从相貌上开始的,这点我也不例外。妻是四川人,自古蜀地出美女。巴蜀大地给她美丽的外表,同时也给了她的聪慧和灵气。

共 691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组很有佛家哲理的散文,散文的作者围绕父母之间的晚年亲情、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的完美爱情、以及儿女如果对父母尽孝、和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展示了作者自己对这些话题的哲理性的思考,而这些思考让人读后深受启迪,当然此文里也有对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无奈和忧虑。【:铁血胡杨】

1楼文友: -26 12:46:09 谢谢楼主赐稿江山散文,问候。 铁血胡杨

小儿流感症状怎样治疗方法

小孩打喷嚏的原因

小孩感冒咳嗽咽喉咙痛

老年人脑梗死怎么治疗
云南道地药材灯盏花的作用
什么人易得老年痴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