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br九岁那年(1)


九岁那年,陶然开始要帮家人的忙,到山上放牛去。一开始,他是跟哥哥一起去的,哥哥放牛,他跟在后面,掏牛粪。他哥哥伙伴多,一起到山上去放牛,人多热闹,想想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有时他们一起捉迷藏,有时他们就一起在水库边野炊。带上一点米或地瓜,在山上寻找一些树枝树叶,然后在土堆里挖个洞。如果是烤地瓜的话,就直接把地瓜和树枝一起塞到洞里去烧。其实,那时没有谁懂得怎么烤地瓜,地瓜经常是烤得半生不熟的。外面都烧焦了,但里面却依然带着白色的地瓜汁。做米饭也是一样,经常是饭做得有的熟,有的不熟。不过吃起来,也觉得蛮有意思的。不过好景不长,他哥哥要到工厂打箱子帮家里挣点钱了,这是他母亲的意思,放牛的任务就落到了陶然身上。哥哥的几位伙伴也慢慢散去了,不用继续放牛了。到山上放牛的只剩陶然一人了,没有伴的放牛生活是无聊的,牛吃草,一次就得吃上两个多小时,而且不能老是去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不大的小村庄,有几处适合放牛的,人们是很清楚的。再说,灌木丛生的地方,陶然又不敢去。一方面,蛇太多,陶然最怕的就是蛇了。有一次,无意中碰到一条又粗又大的蛇,吓得他几天几夜没睡好觉。另一方面,小时候的村庄,封建迷信思想泛滥,陶然听到的也都是鬼神之事。这让陶然望着树林,就毛骨悚然。因此,能让陶然去放牛的,也就几处比较空旷的地方。“放牛的地方,要经常换”,他母亲经常提醒他,“要不然老是一个地方,草没长那么快,牛是吃不饱的”。“嗯”,陶然即使有千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应着,他太了解他母亲的脾气了,如果有什么不满的话,必然又会遭到一顿恶骂。
放牛,陶然经常是自己一个人去,因为没有伴,他只能边看着牛儿吃草边发呆。他甚至很羡慕那些不用放牛,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同龄小伙伴。他们不用怕炎热的太阳爆晒,他们可以在家里看喜欢的电视剧;可以在阴凉的树底下玩踢毽子游戏;他们还可以到自己想去玩的地方玩。但是,他陶然不行,一到放假,放牛就是他每天必须做的功课。早上,吃完早饭后就要出发,直到快到中午的时候,才能回家。下午三点钟,他又必须赶着牛到山上。有时,他甚至希望牛能一下就吃饱,好让他赶紧回家,去找小伙伴玩。但是,牛的肚子好像是永远填不饱似的,肚皮总是要凹下一截。有时,他也想偷工减料,提早回家,但是牛的肚皮却告诉了他,牛并没吃饱,回家是要挨骂的。与同龄人相比,陶然的生活算是最有规律的了。早上五点多就必须起床,他母亲和哥哥挤牛奶,他得在旁边帮忙赶蚊子,挤完牛奶,他母亲和哥哥一家一户地去送牛奶(别人预定的),他得帮忙烧自家没卖出去的牛奶。等到一家人都用完早餐后,他就必须去放牛了,直到快中午的时间,才赶回家做午饭。做午饭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时,他父亲手下的小工有七八个,午饭有十几口人要吃,因此,做的是大锅饭,大锅菜。有时,饭烧糊了;有时,菜炒焦了。父母回家后,总免不了是要挨骂的。吃过午饭,稍微休息一下,大约三四点钟他又得到山上去放牛了,直到太阳西下,他才赶着牛回家。回家后,还要喂牛喝饲料、水,这样第二天才有更多的奶挤。同时,把牛栓在牛圈里,也要把母牛与小牛犊分开,不能让小牛犊吃奶,否则第二天就没奶挤了。对于陶然来说,最期盼的就是下雨天。一到下雨天,他就不用去放牛可以在家偷懒一下,当然上山割草回来给牛吃还是必须的。
放牛是一件轻松但又有点无聊的事,顶着大太阳,书是肯定看不了的,唯一能解闷的事情,对着牛儿发愣。后来,他慢慢找到打发时间的方式,那就是他开始幻想。幻想着哪一天,他自己也能制造一辆拖拉机。在那时代,拖拉机是农村较普遍、较通用的运输工具,也是他最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他一直在想着,“拖拉机该怎么制造比较合理?”。他白天想,晚上也想,越想越觉得好玩,越想越觉得自己是这方面的天才。有时甚至想到要制造飞机。但是,想像终究是想象,他并没有付诸行动,他手中没有工具,没有材料,也没有时间去做这些。暑假一长,陶然就希望能早点开学,因为他觉得上学时,生活会更充实一点,虽然会更忙一点。上学时,早上他必须先赶牛到山上,然后把牛绳的一头用木契固定住,让牛在一定范围内吃草,等到中午放学后,顺便把牛赶回家。下午上学之前依然先把牛赶到山上,等到下午放学后再赶回家。记得有一次,牛没栓好,结果跑去偷吃人家的庄稼,牛也被庄稼主人赶回自己家,陶然吓得不敢回家,躲了起来,他家人满村找,直到深夜才找到他。通过这次教训,陶然放牛可小心了,每次都要反复测量一下,牛够不够得着别人的庄稼?有没有栓好?确定完以后,他才放心地去上学。让陶然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大年初一,因为在那天,陶然不用去放牛,听母亲说,“在大年初一劳动不吉利”。这样陶然就可以在那天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开开心心地去玩。陶然想,“要是每天都是大年初一,该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天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小手炮了。
今天,放学后陶然像往常一样赶着牛回家,在半路上,正当他边赶着牛边想着今天布置的作业时。突然,一个尖叫从后面传来:“陶然,小心!”。陶然应声回头一看,一头牛从后面冲了过来。陶然还没回过神来,那头牛就已到跟前,双腿一跃就往陶然家的那头牛靠上去,陶然家的牛被这一举动吓了一跳,连忙往前冲,不巧的是,一只脚踩中了一块煤渣,受伤了。陶然家的牛走起路来,开始有点不正常了,有点儿瘸。不过陶然以为跟人一样,受伤后过一阵子就没事了。“说不定过两天就应该没事了”,陶然这样自我安慰道。谁知,过了两个月,牛还是那样,受伤的那只脚依然不敢往地上踩,走起路了一瘸一瘸的。别说下地耕作了,就是走路都很困难了。叫兽医过来看一下,兽医说,“好不了”。这让陶然很伤心,他想不明白,自己受伤那么多次,但每次都能很快地康复,牛就不行了?看着牛站在那边,那只受伤的脚半抬着,眼睛时不时地往下掉,陶然心里就有点儿不舒服,他很希望牛的脚能突然好起来,有时做梦都梦到这是真的。有一天,他母亲带了一个人来,那个人围着他家的那头老黄牛转了转,点了点头,再后来就走了。他觉得很奇怪,就问母亲,“那人是做什么的?”。母亲跟他说,“牛已经卖掉了”。“牛卖了?”,陶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卖去做什么?”,陶然紧追不舍地问。“没用了?当然是卖去宰了”,母亲显得有点不耐烦。陶然不敢再追问了,但是他觉得他的心里有点难受。毕竟,那头老黄牛跟他已经三年了。三年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但是对于一个小孩儿来说,是有点儿长了。那阵子,陶然一直闷闷不乐,头脑里一直闪现他家那头老黄牛的样子,他有点不舍。没过多久,他家又买来了一头黄牛,陶然摸了摸新买来的黄牛,心里默默地说着,“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你的。”。虽然,陶然觉得新买来的这头黄牛并没有原来老黄牛的好,但是,陶然还是必须接受这个现实,认真地做好放牛这件事。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陶然觉得可以放牛的地方越来越小了,很多荒地和田地都建起了厂房。工厂里每天发出“轰隆隆”的怪叫声,吵得人在旁边都觉得有点烦,连牛吃草的时候都让人感觉有点儿暴躁。不仅如此,陶然觉得就连草都不像原来那么油绿,甚至草上面都灰尘厚厚的。牛吃起草来,也不像以前那样欢快了,而是有选择地吃。地方小了、草脏了、路也开始堵了,路边传来的机器声太烦人了……
周围的一切开始在迅速地发生变化。路上堆积黑色的煤渣、白色的砖灰和砖片,还有那从不远处传来的让人有点烦的机器声。也许这是在预示着陶然牧童生活的结束。
不错,没多久陶然小学毕业了,他必须去离他家有五六公里距离的学校上中学。
陶然已经没时间去放牛了,他家的牛被卖掉了。

共 02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编者按】作者从一个人物的童年开始着笔,把一个真实的故事生动地放在读者面前。故事从人物的心理刻画着手,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内心。看似简单的故事,包含着深刻的主题。一个童真的心灵,遭受着人世的多变和折磨,给人物留下深刻的记忆。文字在结尾包袱抖得很好,一个更加深刻的主题随着故事结尾而升华!现实主义手法,很娴熟。构思奇特。佳作,推荐欣赏!【编辑:萍庭鹤】
1 楼 文友: 2017-09-2 20:11:59 新人佳作,推荐精品! 健康和谐、自由和平、耐心共进!
2 楼 文友: 2017-09-2 20:12: 9 支持新人,希望常来投稿星月! 健康和谐、自由和平、耐心共进!
 楼 文友: 2017-09-2 20:1 :06 祝福创作愉快,常来星月 健康和谐、自由和平、耐心共进!吃护肝药要注意什么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预约挂号
奥利司他胶囊有效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