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由一幅书法作品想到的

我喜欢书法,每有闲暇便会涂鸦,虽然很早就为乡邻写过春联,只是从来没有拜过师,受过什么正规训练,所以不敢称自己写的字叫“书法”,只是称作毛笔字,但终未成正果。喜欢书法的人当然对书法作品比较敏感,但我从来不去主动向人求字,一来自己位卑名薄,往来无鸿儒;二来相信缘分,是你的终跑不掉,不是你的追也追不到。

说到这里,我想起很早的时候就听人说的一个故事。

据说王羲之嫁女儿时,嫁妆是一箱又一箱,排了好长一段路,女儿婆家人看了以为是金银玉器绸缎锦绣,殊不知只是书圣的作品。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女婿遭人耻笑:陪嫁只是一堆故纸。女婿一怒之下将这些字付与火神,等王女知道后,紧抢慢抢只留下一箱,也就是这一箱书法后来使他女儿一家在破落后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个故事编造的痕迹明显,作为东晋望族的王家,绝不会和柴门联姻的,但可以寓含一个道理,就是该你的跑不掉,不该你的得到也会跑掉。

基于上述原因,我从来不主动向什么名家求字。

但是我的书房里挂着一幅我们这里一个很有名的书家专门为我写的字,这个条幅的内容是:向上、向美、向善。

说起我得到这幅字,也真的是一段缘分。

大概十五年前,我还在一所村小做校长。也许是我的机缘好吧,虽然是一所村小,但我和我的同事把它搞得红红火火,居然获得地市级的文明单位,被市级部门命名为活动基地,教学成绩在县区内也是屈指可数,当地家长更是好评如潮。

那时的我也是意气风发,喜欢钻研教育管理书籍报刊,喜欢撰稿,当然也喜欢思考。一次,有位前辈领着我去拜访另一位更老的前辈,这位老前辈解放初就做过我们这里的教育局长,后来做过卫生局长,文化局长,离休时在地市级文化部门退下的。老前辈见到我很高兴,和我探讨起教育,我提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导人“向上、向美、向善”,他大加赞赏,还说要请个我们市里最有名的书法家把这几个字写出来送给我。

我就是这样得到了这幅名家书品。

现在我虽然还在教育行当里混着,但远离管理岗位,远离课堂学生了,也没有当初的豪情壮志了,但对我当初理解的教育终极目标没有怀疑,只是把她内化成自己修身养性的终极目标了。

向上,依然是一个人应当追求的目标,而且追求到见到上帝为止,就是真正的向上达到“上”了。我多年前读过一首小诗,作者是谁,具体内容都记不住了,就记得一句话:“我虽是个1,倒下也是向前。”当然对于个体的人,对“上”的理解是不同的。做官的,做了科级想处级,做了处级想局级,直至想到进政治局常委,不能不说不是向上;经商的,有了百万想千万,富可敌国也未必满足,也不能不说不是向上。有个顺口溜说:“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非南柯一梦西。”是的,如果向上演变成欲望,就是灾难了。

我理解的向上,作为我们平民能对社会,对他人有点益处,能对自己能负,就是极品;如果对社会对他人没有益处,至少不要带来危害麻烦,也算是合格产品。用什么来衡量这个标准呢,就是摸索到达老子说的“道”,像孔丘那样“朝闻道而夕死可矣”。一个人能循“道”而行一生,虽不能建功立业,千古留名,也算得上不枉上苍赋予的一生;如果浑浑噩噩、甚至遗祸社会、他人,也是枉披人皮!

向美向善,在许多人看来也是很抽象的,美丑善恶标准因人而异,但我还是那句话,循“道”,合道的就是美,就是善。你活在世界上,如果大家都觉得你碍眼,你活着,别人就不能很好的活着,这肯定是丑的,肯定是恶的;你活在世界上,能给世界带来生机,带来温暖,肯定是美的善的;就是没有能力带来生机、温暖,但能和周围和谐相融,也是美的、善的。这样的标尺还是容易把握衡量的。

向上,向美,向善,是我当年认为的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现在我认为她也是一个人的终极追求目标。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并努力践行之。

共 161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向上、向美、向善”,听来一震,悟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不就是这样么!做人也同样,上、美、善,个人认识、解释不同,那是因为客观环境和地位所致,但是只能有一个认知标准:那就是对于周围、上下、左右、环境的和谐相处达到了没有?谢谢赐稿。【:欣雨文萃】

1楼文友: 10:46:01 谢谢欣雨文萃先生点评!

2楼文友: 10:49:02 很能够逆向思维的文章,拜读了。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微信设计小程序

微信里的小程序

微信互动小程序

早期老年痴呆症怎么治疗
小程序网站
云南生物谷产业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