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流年故乡叙事散文三题

一、一棵故乡的草

一棵故乡的草,它可能是长在吊脚楼下,从来没有人,投给它赞许的目光。

每个黄昏,我躲进吊脚楼上的木屋,夕阳暖暖地泼进来,红了一地。我就是在这红色的余晖深处,遇见这棵草的。细瘦的身子,绿绿的模样,孤零零地躲在壁缝外面。一只闹心的夜蝉和一群晚归的蚂蚁正走在草的身旁,它们的步子是那般的稳健,埋着头,一点声音都没有。这肯定又是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

遍岭的草木,该开花的都已经繁花似锦,该换叶的也都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叶,连同老屋楼外的百年老梨,也绽放出了鲜白的花朵,云一般盖在山谷里。那些倒映出来的花影,被老屋楼下的小溪越洗越白。村庄里的晚风,是柔润的,妖媚的,细腻的。风在晚霞的抚摸中沉寂下来,虽有一些新出的叶片在摇曳,一些贪婪的山鸟在叶片上落下几声寂寥的晚歌,在微波悠悠的稻田里,蛙声正热闹至极。

而吊脚楼下的那棵草,面对这晚霞里的好景,该是怎样的嫉恨呢。又或者,是怎样的一种默然,让一棵草,渐渐地学会了扩张自己的胸襟,吞忍了那些善恶。我在想,楼下的草,一定与老屋有着血脉相连的亲事,要么草就不会长在楼下的瘦土里,那般寂寥地守着老屋,从绿绿的春天守候到萧瑟的冬,又从冰洁的冬日沉睡到万物苏醒的春。这些生命与四季的轮回,大抵就是诚挚的诺言兑现的过程,就是爱的奉献。

一棵故乡的草,它也许是安身于我们回家的路旁。它是那样的卑微,长在那小路的两侧,遭遇了不知多少次锄耕镰割的苦难,但它依然是虔诚地,用静默的眼神,欢送我们出门,然后,又在晚风里热烈地摇起它细瘦的手,欢迎我们归来。

路旁的草,它懂得我们脚步的重量,它清楚我们内心的苦与乐。每当我们匆匆擦过草的身旁,草会落下它头顶那清透的露珠,黏黏的,湿湿的,滑滑的,落在裤腿上,它要我们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这尘间延绵不绝的凡人凡事,哪有走得到尽头的。

一只狗,或者一只猫和鸡,它们会对草说话。它们钻进路旁草丛中,打滚,或者撒尿,与草共乐。一头牛,一匹马,更是对草心怀敬意。它们每摘下一棵草,都要认真地俯下身子,低下头颅,用饥渴的热唇,轻轻地吻住草,就像吻住了生命那般,虔诚和庄重。牛和马都是村庄的另一个农夫,它们为了我们的粮食,默默地日夜劳作,从不计报酬。而此时此刻,只有草会倾尽自己全部的爱,让我们的牛和马,鼓起力气,像人一样劳作在我们的农地里。

一个孤独的小孩,也会对一棵草微笑。他蹲下瘦矮的身影,坐在草的身旁,仔细地盯着一棵草,认真地说出他长大后的梦想。他的样子是那般庄严,草的样子也是那般的肃静。草一直没有说话,它在静静地聆听,将来那个伟大的人物对它所说出的每一个梦想。草没有要耻笑谁的心思,草尊重每一个人的美梦,草记住了这一切可能发生在将来的事物。

故乡的一棵草,它先前也可能长在我们的吊脚楼下,也可能长在通往家的路途两侧,但是,它最后一定是长在我们列宗列祖的坟茔上。草在哪里,我们的祖先就在哪里。我们远远不如故乡的一棵草那般,对我们的亲人是那样的痴爱。我们也远远不如一棵故乡的草,懂得我们村庄的心事和过往。故乡的一棵草,实际上就是我们留守村庄最好的亲戚。

二、那些遥远的童趣

将皮筋套在老屋的木柱上,拉得皮筋条紧绷绷的,直直的,我们轻轻踮起一只脚,只须微微一跳,便就跳到了皮筋条内,然后又抬起一条腿,微微向外一跳,便就又从皮筋条里跳到了外面来。这是姐姐最初教我们玩的游戏,叫做调皮筋。但后来似乎没有多久,我们就不怎么喜欢跳皮筋了,原因大概是姐姐嫌弃我们个子实在太矮,跳起没有意思。

跳皮筋远远没有“打金国棒”刺激,这是一个数数的游戏,但数字的大小是和一个人的力气密切相关的。谁力气大,棒的打得远,谁的数字就大。一棒等于数字5,大概是两尺长的距离。每一次,只见得那些力气大的,猛力挑起架在两块碎石上的半截坚硬的棒的,狠力往远处一打,便会打得很大的数字出来。

我们常常是沉浸在夕阳余晖里,将刚从山梁上赶回来的牛关进圈里,塞进几笼干黄的稻草,上好了门栓,便就跑到老屋楼下的晒坝上,打起金国棒来。我幼时是非常好争的,明明自个儿是一个小个头儿,打的不如别人的远,玩不赢别的人,但总是想翻一番身,赢过人家方才舒气的样子。姐姐一个女儿身,却也总是被我们叫上一起来打金国棒。我总是想,跳皮筋输在姐姐手下,是情理内的事,而打金国棒这一男孩子们的游戏,是可胜过姐姐的。可结果任然没有想象的好,甚至残败至极的情形也常常发生的。

打金国棒是会上瘾的,输了的想赢回来,赢了的,又不愿意轻易地输给对方,僵持着,一直玩到日暮。此时,从母亲口里喊出的那一串柔润的乳名,远远地穿过老屋的背梁,缓缓逼来。若是我们实在舍不得结束“战斗”,置母亲的呼喊于耳畔外,装聋,不理睬,准会换得母亲更大声的催喊:阿火——阿营——阿狗——回屋喽!母亲的声音总是细细的,尖尖的,长长的,老远都可以听得见,辩得出。

但父亲是没有母亲的那般耐心的,他总是一副威严的样子,终日都不轻易露出一个笑脸来。父亲只管默默地做他的农活儿,夜里,黑漆漆的,父亲依然可以挥刀劈破竹篾,似乎这农活儿对父亲来说,闭起眼都知道如何做到好,做到细,做得紧扎,做到巴适。我们吃过晚宴,就各自自觉地点亮老屋中央的堂屋里的神龛油灯,低低地,把头埋在灯下的桌上,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当然,我们最恨的就是做作业的事,总有做不完的作业在等着,先是语文,后是算术(现在早已改叫数学了),自然,地里,历史,美术,音乐,是杂课,用不着背诵、温习和预习的。但父亲是“好事者”,凡书包内的课本,均要求我们一一温习和预习,我们实在觉得太累,悄悄地将油灯移开,躲到老屋另外一角,玩起“斗牛”的游戏来。

一种长有牛角样的野草,被我们从山野里采摘了来,放在地上,只须轻轻触动草的任何一个地方,草便会弹跳起来,相互斗殴,样子非常的可爱。当然,那场景亦是非常的激烈。弟弟“阿营”的牛总不是我的对手,因而他总是要采来一大把的“牛”,输了,便换下一个牛,可依然败北。每每若此,他便趁你不在意之时,偷偷抓过你的牛,玩起偷梁换柱的把戏,打算返败为赢。谁晓得,他依然没有掌握“斗牛”的窍门,结果肯定又是输,还丢去了很大的颜面。于是,他就红着脸儿,回到屋里,向父亲打起我们的小报告来。此时此刻,父亲对我们的一顿恶骂或鞭打,便就开始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再也不去玩那些曾经让我们无比快乐的游戏了,我们甚至会觉得,那是多么幼稚的儿戏,提起来,都会令人发笑。我后来才发觉,那是因为我们真正长大了。而现今在我看来,这些远去的游戏,却是带给了我们无穷的童趣的。

三、一只青花瓷酒壶

祖上好酒。青花瓷酒壶,就是曾祖父留传下来的。

酒壶内壁的白瓷,有微小的凸粒,那应该是酒垢,但在外壁,青色的纹路清晰可鉴,瘦细的花朵,层叠有致,稀落的叶,绿绿的,亮亮的,更显花的繁茂。

但父亲是极少有心思观赏这酒壶上的花纹的。他只是一个劲地往酒壶里灌酒,客人来得浓的日子,一日都要灌好几次酒壶,直至客人偏着脚离开酒席,方才罢休。

父亲好客,就连路过村庄的补锅匠,父亲也要当作客人,留进屋里,烧几个家常小菜,青花瓷酒壶里舀一罐酒,围坐在木屋的八仙桌四周,与客人豪快地饮。

我们常常是在父亲与客人都醉离了席,方才偷偷地溜到了酒席上去的。在那杯盘狼藉里,我们依然可以寻到一些喝剩的残酒,或是在酒碗里,或是在酒壶内。当然,酒碗内的残酒,我们是不感兴趣的。

轻轻地,揭开青花瓷酒壶的圆盖,看见酒壶里面倒映着自己的一张脸,便就断定,酒壶里一定还有酒。于是,小心翼翼地抬起酒壶屁股往碗里倒酒,果然,那淡黄淡黄的酒,足足倒了半碗出来。我们开始猜指喝酒,或是老虎棒子鸡,或是十五二十,酒律是中指就喝酒,不许耍赖。怕挨父亲的骂,我们的酒令声,低若蝉吟。我的酒龄,若是从这个时候算起,已是二十年之久了。

平日里,我们做得最多的家务,怕就是给父亲提着青花瓷酒壶灌酒的事儿了。把一根细软的塑料管,一端插在酒缸内,用嘴猛力吸一口另一端,待到觉察得有酒流出,便立即放进酒壶。这就是灌酒的活儿。

自打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就越发的喜欢喝酒了。哪怕是在劳作的田地里,远远地,便可发现那只青花瓷酒壶,在田埂那端,倒躺着。更多的时候,父亲给青花瓷系了绳,掉在屁股上,一起上山干活。待得累了,渴了,便取下屁股上的青花瓷,细细地咽一口。邻居细妹老奶,最见不得父亲爱酒,每每遇得父亲喝酒,她便会哼哼哼地,冷冷的笑出几声鼻音来。父亲倒是更有趣,对着细妹老奶说:“满娘,要喝一口不。”

“我才不喝你那尿壶里的酒哩。”细妹老奶每次都是这样冷冷地回答父亲。

父亲喜欢把青花瓷放在神龛上的香火边,用辣椒堵在壶嘴里,防止酒儿过气。村庄里一些喜欢喝酒的人,借着来我们的木屋走访父亲的名誉,见得屋里没有人,便取下神龛边儿上的青花瓷,痛痛快快地饮上几嘴,酒量大的,一次就要饮去父亲的半壶好酒。回屋,父亲发现酒壶变轻了。父亲说:“出屋的时候,壶盖上的花朵,是向阳开着的,但现在,是朝西了。”父亲因而猜出有人动了他的酒壶,并且,饮了他的酒。

一日半夜里,父亲听得木屋背的草丛里有呼噜声,便轻手轻脚地走上去要看个究竟。原来,是细妹老奶的幺女婿老泥鳅,盗喝了父亲的半壶酒,走了距屋背两百米远的路,就醉倒在草丛里了。这不,老泥鳅的手里,还紧紧地抱着父亲的青花瓷。父亲抱起老泥鳅,大声地骂了几声:“鬼人,喝酒可以,但不能把我的酒壶也给带走。”然后,背上老泥鳅,朝屋里走。此时月光正明,父亲背着老泥鳅,一边走一边发笑,笑声弄醒了酣梦中的我。

许多年过去了,我在父亲原来的床底下看见了那只青花瓷酒壶,厚厚的尘土盖在壶壁的花瓣上,壶嘴里的那个辣椒,轻轻一捏就成了粉。我在想,这青花瓷,怕就是父亲生前最要好的朋友了。父亲苦闷的时候,是它陪伴着他,父亲高兴的时候,也是它陪伴着他,它不单单是祖上留下的一件旧物器,它是父亲的至交爱人。

共 9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完这篇文章,思绪久久不能从文章里走出。无论一棵草、一个游戏、一个酒壶,都能唤起出门在外游子的深深的乡愁与回忆。《一棵故乡的草》一棵长在吊脚楼下的草,它或许如一个孤独的老者,经历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经历过无数的风雨洗礼,依然默默地守着老屋,奉献余生的爱。一棵安身于路边的草,它或许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早晨看着孩子上学,晚上迎接孩子放学,她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她隐忍孩子的任性也倾听孩子的梦想,这样博大的爱,唯有母亲才可以给予。故乡的一棵草,它就是种在灵魂深处的亲情,记录着每一个游子的成长历程。《那些遥远的童趣》是多么强烈的引起了编者的某个神经啊!作者把跳皮筋、打金国棒、母亲那细细长长呼喊乳名的场景、油灯下的作业等,写的如身临其境,这一切,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童趣的回味,那味道,就是再也找不回来的童年的味道。《一只青花瓷酒壶》作者看似在写酒壶,实则写出了父亲如酒的一生。父亲好酒也好客,从此处也看出了父亲的豪爽个性。作者写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更加爱喝酒的过程时,看似轻描淡写,但留给读者的印象却是深刻的,也让编者看到了父亲的孤独。或许正因为孤独,那个青花瓷酒壶在父亲眼里,才会是陪伴他的朋友,才会是至交爱人。散文三题,写作语言朴实,描写细致入微,情节真实生动,能强烈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读来有深深的亲切感,佳作,倾情!【:临风听雪】 【江山部·精品推荐 】

1楼文友:- 1 09:01:0 读罢,余味流连,犹喜《一颗故乡的草》,寓意深长!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楼文友: 07:17:0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宝宝发烧多少度吃退烧药

一个多月的宝宝咳嗽怎么办

婴儿咳嗽

灯盏花产业发展前景
骨关节炎的饮食禁忌
血糖检测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