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中医调治秋燥效果佳权衡

稿源:中国青年 中医调治秋燥效果佳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有些人常感到鼻腔干燥,嘴唇干裂出血。加上秋风阵阵,凉气袭人,往往易导致旧病复发或加重,引起燥咳。主要表现为干咳或有少量黏液痰,咳而不爽,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秋燥。

祖国医学认为,燥是无形之邪。凡素体阴虚、气虚的人,容易产生虚热,热易伤津。当气候干燥之际,在原有阴伤的基础上,内外燥热互为结合,耗伤津液,导致体内水火平衡失调,外不能润泽皮毛,内不能滋灌脏腑,因而出现一系列秋燥证候。

现代医学认为,秋燥多与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预防或减少秋燥症状的发生,要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一、平时应注意精神调养,保持乐观情绪,早睡早起,晨起慢跑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情志保持宁静,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损害。

二、在秋季宜多喝水及稀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

三、用药物进行调养。秋季可适当服用六味地黄丸,或用玄参、麦冬、花粉、玉竹、胖大海沸水冲泡,代茶饮。

四、慢性咽炎者要禁烟酒,忌食辛辣刺激物,少食大荤油腻之物,多食凉性蔬菜。素有干咳的人,在气候干燥时,出门最好戴上口罩,以避免干冷空气直接刺激。此外,不宜大声叫喊或长时间讲话。

五、秋季是一些细菌、病毒繁殖与传播的有利时机。随着干燥的灰尘在空气中飞扬,常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因此,在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时,要注意洒水,做好预防工作。

六、秋燥症患者采用食疗有良好滋润效果。这里介绍几则,不妨一试。

1.百合二冬膏:百合、天冬、麦冬各250克。将3味药洗净,加水文火煎煮2个小时,过滤取汁,浓缩成膏。每100克药膏加蜂蜜50克混匀,每日早晚各用白开水调服15克,具有养阴清肺、润燥止渴之功。主治燥咳痰少、咽喉干痛、口唇干裂等症。

2.芡实莲藕羹:芡实60克,莲藕、荸荠各100克,大枣20枚。前3味捣碎,大枣去核,加水共煮成糊状,加适量冰糖服食,每日1剂。服此可养胃生津,主治食欲不振、口渴咽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

3.沙参心肺汤:沙参、玉竹各20克,葱白25克,猪心、猪肺各100克。将沙参、玉竹用纱布包好,与猪心、猪肺、葱白同放沙锅内,加水适量炖至熟透,加盐调味,食心、肺,喝汤,每日1次。有养阴清肺、益气润燥的作用,主治口干唇燥、干咳音哑、心烦口渴等症。

4.川贝冰糖梨:梨1个,挖去核,川贝粉6克,冰糖10克,纳入梨中,蒸熟,服食,早晚各1次。有润燥生津功效,可治咽干、音哑、鼻燥、唇裂、干咳等症。

通辽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夫妻必知的避孕技巧有哪些
上海男科哪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