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浙江省四个坚持全面推进殡葬改革树立生态文吧

手续费高 审批周期长 浙江省“四个坚持”全面推进殡葬改革树立生态文明新风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3〕23号)和民政部、中央文明办等16部门《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民发〔2018〕5号)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支持文明低碳祭扫和节地生态安葬,移风易俗、文明祭扫、低碳环保、传承文化在全省各地蔚然成风。今年清明节期间,全省祭扫群众达1620万余人次;祭扫车流量达到300万多台次;全省每天有5.6万余名工作人员按照预案分工,确保祭扫现场井然有序,没有发生一例重特大安全事故。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殡葬基本服务全免费

浙江省在火化率连续多年保持100%的基础上

,于2013年底率先全国实现了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杭州、宁波、湖州等地在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了惠民举措,将骨灰盒的赠送、小告别厅的使用纳入减免范围。截至2017年底,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实施惠民殡葬政策配套资金7.5亿元,惠及了230余万逝者及家庭。各地大力加快推进节地生态葬法,全省89个县(市、区)全部出台了对树葬、草坪葬、花坛葬、骨灰撒江(海)等生态葬法的奖励措施,全省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达89.4%,每年节地生态安葬16.2万穴,节地生态安葬率达51%。永康市65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骨灰堂,实现了从入土到骨灰格位安葬的转变。今年清明期间,全省各地实行江葬、海葬等生态安葬的逝者达到300余位。杭州市,象山县,海宁市,长兴县,台州市椒江区,永康市被确定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地区。

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节地生态葬奖补新模式

在“逝后奖补”政策普及推广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节地生态葬奖补新模式——“生前享有”的激励机制。针对有意愿在逝后实现“三不”(不修坟墓、不立碑、不硬化土地),实行生态安葬的人群,在签订生前契约后,可在有生之年享受一定的奖励性经济补助。温岭市率先于2017年12月出台全国首个关于海葬生前奖励的政策。政策规定,从2018年1月1日起,温岭市70周岁以上的户籍人员,自愿逝后实施海葬的,可在生前按年龄享受每月元的奖励政策。截至目前,已有24位老人签订了相关协议。“生前享有”政策的既彰显了殡葬改革的人性化,也是在殡葬领域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推动。下一步,各级民政部门将继续从宣传、教育、服务三个层面加强生命文化教育,把现代先进殡葬文化、生命文化纳入公民教育的内容,推动公众思想观念的革新。

三、坚持“青山白化”治理,建设“两美”浙江

2016年,为推动“两美”浙江建设,省委省政府将“青山白化”的整治列入“四边三化”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由省民政厅牵头成立“青山白化”整治工作小组,负责指导全省“青山白化”整治工作。2016年以来,各地共整治省级督办整改点106处,自查自纠点1050处,整改率100%。各地进一步加大对“四边区域”内乱葬乱埋行为的治理,整治坟墓300万余座,恢复可用地10万余亩,基本实现“三沿五区”无坟化,切实解决“三沿五区”的“青山白化”问题。

四、坚持规范化建设,提升殡葬服务管理水平

2016年以来,各地殡葬服务机构在巩固“殡葬服务提升年”活动成果基础上,对照完善制度、健全设施、精准服务、廉洁从业等核心目标,进一步查找殡葬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服务态度、服务环境、价格管理、公平交易、信息公开、公益保障、规范服务、廉洁从业等八个方面做到“八不得、八提升”。各地全面公开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服务监督、服务规范和惠民政策等群众关心的服务信息,推进服务规范透明。各地民政部门通过主动开展明查暗访、第三方评估,及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执法等方式,严肃查处违反价格管理要求、违背公平交易原则、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违规行为,殡葬服务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根据浙江省民政厅信息整理)

拉萨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铜仁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昆明哪医院治疗妇科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