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

长沙社区文化建设展现新活力

社区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文化需要的基础性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服务城乡建设管理、优化群众活动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要抓手,社区文化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实事带动,推进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硬件方面,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将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2009年至201 年建成设施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示范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98个、示范性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室)290个,今年将继续新建和提质示范性乡镇(街道)文化站 0个、示范性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室)100个。制定了《长沙市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方案》和《长沙市示范性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室)建设标准》,在建设面积、选址要求、功能布局、内部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促进示范性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的标准化建设。同时,全市建成社区未成年人绿色上场所 22家、农家书屋1 64家、社区公园27个,城乡社区阵地的载体功能得到较好的覆盖和发挥。

资金保障,加大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近年来,财政部门不断加强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自2009年至201 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专项资金240万元,2014年市财政安排文化站建设资金达600万元。各区县(市)、乡镇(街道)安排文化站建设资金数百万元至几千万元不等。特别是年,市财政每年配套800万元用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除正常的财政投入外,追加投入共2400万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农村及城市社区文化硬件建设。2012年以来,市文广新局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全市21个街道文化站和9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争取配套器材资金707万元,为1 个街道和210个社区争取公共电子阅览室补充设备经费589.75万元,统一采购电脑、音响、乐器等设备配送至街道和社区,有效地改善了基层文化阵地的设施条件。

打造品牌,广泛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近年来,我们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不断丰富和提高社区文化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一是 送文化进社区 。主要包括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等,将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从200 年开始,累计送戏6000多场,年均送电影20000多场,年均送书 0000余册。全民读书月、图书漂流、公益文博巡回展等活动,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二是 百佳千星 活动。2007年起,长沙市开展了覆盖城乡的 百佳群众文艺团队评选 暨千团星级评定活动,一方面鼓励业余团队吸纳社区居民参与进来,很多社区群众在团队中唱主角;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市内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文化的积极性。三是 欢乐潇湘 活动。201 年起,长沙市每年组织开展 欢乐潇湘 长沙篇 舞动星城歌涌湘江 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活动。活动整合了全市群众文化品牌资源,实现了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全市各赛区举办海选、汇演500余场,吸引1200余支群众文艺团队报名参加,一场场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晚会在星城大地遍地开花,湘江风光带、社区文化广场、社区公园等地,都成为了群众文艺演出的欢乐舞台。四是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近年来,各区县(市)形成和发展了一批叫得响、影响广的文化品牌,如芙蓉区的 牵手芙蓉 、芙蓉文化艺术节,天心区的 欢乐星城 、 好戏天天演 ,岳麓区的岳麓山红枫文化节、橘子洲音乐节,开福区的 湘江韵律 、金秋经贸文化节,雨花区的 快乐雨花 、社区文化节等活动,坚持长年不间断开展,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高,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增强活力,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落实社区文化专职人员配备。近年来,长沙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1至 名文化专干编制,社区(村)至少要有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目前全市乡镇(街道)、社区(村)文化专干编制基本落实到位,有效保证了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的稳定性。二是群众文艺团队发展迅速。由2007年的不足100支增加到目前的1200余支,涵盖健身、舞蹈、声乐、器乐、戏曲、书法、绘画、摄影等多个门类,这些文艺团队还长年活跃在全市的大街小巷,与全市2000余名街道、社区文化专干、文艺骨干,共同汇聚成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二是强化社区文化队伍培训。通过实行社区包片辅导,近年来共培训各类文化骨干人才达 0000多人次。今年6月,全市召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修班,180多名乡镇(街道)文化站长(专干)参加学习,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专家李国新、戴珩、巫志南、王全吉等,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精神、新任务、文化站管理创新案例、文化站长的基本功等方面进行授课,有效提升了街道、社区基层文化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三是创新社区文化人才管理机制。如芙蓉区通过实施文化站长雇员制,招聘一批学历高、素质好、专业技能强的文化站长,为社区文化工作有效开展注入了强劲活力。通过开展 优秀民间艺人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承人 和 自办文化先进个人 等基层文化建设典型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社区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作者: 长沙市文化广电出版局

微信怎么有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商城制作

有哪些微商城

儿童湿疹预防护理
云南道地药材 灯盏花有什么作用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的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