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七绝心尘原作绝句的形成过程和分类搭配
做梦(七绝 ) 心尘原作 绝句的形成过程和分类
七绝
做梦
闲言碎语话叨长,
世上人人想称王。
斜卧小床成美梦,
何妨日日伴黄粱。
绝句是中国文学中最为短小的诗歌形式,五言绝句(以下简称五绝)只有二十理顺上下游之间的症结个字,七言绝句(以下简称七绝)也只有二十八个字,绝句虽然字数少,但它跟律诗、词等文学形式一样,留下了许多千古传唱的经典名篇,在这些经典绝句中,我们能感受到的美不会压于任何一首长诗。
那么,什么是绝句?绝句是怎样形成的?绝句又有哪几种分类呢?
一、什么是绝句?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短句、绝诗等。清人施朴华《岘佣说诗》中说:“绝句,盖截律诗之半:或截首尾两联,或截前半首,或截中二联而成。”这大概就是绝句常被叫成截句的原因。
不过,施朴华的说法并不正确,按照他的说法,绝句应是诞生于律诗之后,但是,绝句之名,唐以前已经有了,后面会详细分析。
绝句在形式上有以下特点:
1、定言。五绝每句五个字,七绝每句七个字。
2、定字。五绝和七绝每首都是四句。
3、定韵。绝句的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句必须押韵,第一句的最后一字可押韵可不押韵。律体绝句(以下简称律绝)押韵必须押平声韵,古体绝句(以下简称古绝)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
4、定律。律绝必须遵循格律的规则,古绝则不遵循格律规则。
二、绝句的形成过程
1、绝句起源于民间歌谣
文学的形式,大多是人民所创造,文人加工而成的。
绝句的形成过程和分类
汉武帝时,朝廷设立了乐府这一音乐机关,采集了大量民歌,其中就有五言四句的入乐歌谣。汉魏以来,五言四句的歌谣越来越多,特别是晋宋之际,乐府机关采集了大量的吴歌和西曲,它们的基本形式就是五言四句,当时文人模仿这种形式写的诗也颇为盛行。不过,七言四句的诗歌则较少。
2、绝句得名于联句
最早的联句诗是汉武帝与其臣子共作的《柏梁台诗》其方式是每人各写一句七言诗,每一句押韵,合成一篇,但此诗或是伪作。到晋代时,贾充和他的妻子李夫人联句,则是每人各写五言二句,后陶渊明与郗愔、郗循联句,发展为每人各作五言四句。到南北朝时,每人各作五言四句的联句方式已经非常盛行。
当时诗人们认为:有两个人以上同作一诗,一人先作四句,其它人每人续四句,如此蝉联而不,成为一篇,就是连句或联句;但如果一人先作了四句,别人续不下去,那么,仅存的四句被称为断句或绝句了。这就是绝句一词的由来。
不过在唐以前,联句方式只限于五言诗,也只有部分五言四句的诗才被称为绝句,唐时,才将七言四句的诗也收做绝句。七言绝句得名于五言绝句。
古绝句四首(其四)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3、律体绝句的形成
自齐梁以来,诗歌逐渐律化,绝句这种诗歌形式,也随之一起律化,到盛唐时,律诗的形式成熟,绝句受律诗的影响,大多数也遵循了平仄粘对的格律规则,形成了今天最常见的律绝。
三、绝句的分类
这里所说的分类,是按格律进行的分类。绝句根据其是否遵循格律规则,分为古绝,律绝和拗体绝句(以下简称拗绝)
1、古绝
前面说到,绝句在古人还没有发现平仄格律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就算是平仄格律一已经定型的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写绝句不遵循格律规则,而这些不遵循格律规则的绝句,就叫做古绝。
比如,柳宗元的经典名篇《江雪》就是篇古绝。
千山鸟飞绝,仄平仄平仄
万径人踪灭。仄仄平平仄
孤舟蓑笠翁,平平平仄平
独钓寒江雪。仄仄平平仄
全诗不合格律,通胀风险不能排除。而且押的是仄声韵,这就是一首古绝。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诗人,此时平仄格律已经定型,而柳宗元仍写古绝,说明古绝这种形式没有随着律绝的出现而被抛弃。
古绝的特点就是,全诗平仄没有规律,也就是不遵循平仄格律,古绝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但不能平仄通押,也就一首诗中要么押平声韵,要么押仄声韵。
2、律绝
律绝就是格律化了的绝句,平仄必须严格遵守格律的规则,具体就是:1)句内平仄相间;2)联内平仄相对;3)联间平仄相粘;4)押平声韵。
例:刘方平《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平平仄仄仄平平
金屋无人见泪痕。平仄平平仄仄平
寂寞空庭春欲晚,仄仄平平平仄仄
梨花满地不开门。平平仄仄仄平平
刘方平的这首《春怨》除第二句的第一字由仄变平外(这是完全允许的)简直是一首平仄完美的平起入韵式七言绝句。
3、拗绝
拗绝是古绝到律绝之间的过渡形态,就是已经律化,但还没有完全符合格律的规则的绝句。
拗绝大概分为两种:一是由部分未律化的句子和部分已经律化的句子组成的绝句;二是全部由已经律化的句子组成,但句子间的组合要么失粘要么失对。
举例说明: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仄仄仄仄仄
驱车登古原。平平平仄平
夕阳无限好,仄平平仄仄
只是近黄昏。仄仄仄平平
李商隐的这首《登乐游原》第一句五个平声,显然不是律句,后面三句都是律句。
张祜《宫词》
故国三千里,仄仄平平仄
深宫二十年。平平仄仄平
一声何满子,仄平平仄仄
双泪落君前。平仄仄平平
张祜的这首《宫词》虽然四句全是律句,但第二句跟第三句失粘,所以也还是一首拗绝。
绝句起源于民间歌谣,得名于联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古绝、拗绝和律绝这三种绝句。绝句在唐朝时开始大放异彩,今天大部分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都是唐代诗人写的。施子愉所撰《唐代科举制度与五言诗的关系》一文中,曾统计《全唐诗》 存诗一卷以上的诗人的作品,制成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句的创作数量越来越多,逐渐超过了古诗的数量,唐以后,绝句与律诗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两种诗歌形式。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平仄
平仄(拼音:píngzè,英文:levelandobliquetones),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月经周期紊乱怎么办偏方秘方
泉州白癜风医院
- 下一页:阴阳同修vip卷第3229章搭配
- 上一页:p在刚刚过去的518博物馆日搭配
- 06月21日悬疑灵异大瑞士山地犬哪里卖体形最古老品种之一位置
- 06月21日悬疑灵异大白熊犬初次步入家中要留心的问题位置
- 06月21日悬疑灵异大白熊犬体型有多大巨型大白熊犬存在吗位置
- 06月21日悬疑灵异大斑马鱼的饲养喜水质澄清有光照的环境位置
- 06月21日悬疑灵异大弹涂鱼吃什么主要以底栖硅藻为食位置
- 06月21日悬疑灵异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挑选格力犬需要关注的问题位置
- 06月21日悬疑灵异大狗这样帮小主人挠痒痒真是太贴心了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吃的困惑狗狗另类保洁法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合格的护工要这样做如何护理生病的高加索犬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司机撞伤小狗轰油门这司机好毒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史毕诺犬的喂养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吃火锅把流浪狗引来了分了一半肉给它心在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