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

天涯杂文武皇的胆识与魄力

武则天能成为千古一帝,与她超人的胆识是分不开的。

当年武媚娘14岁那年被选入宫时,究竟是喜事还是忧事?对于加入“后宫三千”的佳丽是怎样的命运,这完全是一个未知数。若幸运得到皇帝宠幸,也要忍受同行的嫉妒,甚至要不惜一切代价,用尽阴险的手段争得一夕的美丽,可是后来也许会破灭,那些未得到宠幸的宫女,只能苦度终日,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从青丝到白发,花容耗尽,终身也落得个香魂玉毁。于是很多家庭听到选妃,很是恐慌,家里有年轻貌美的姑娘就匆匆择个人家嫁掉。杨氏也不例外,她看着自己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只好忍痛择个女婿下嫁。可是媚娘始终很镇静,她不愿意就这样下嫁。她要完成她的夙愿,仿佛父亲临死前的脸正对着她说“媚娘,一定要献给皇上。”杨氏对着聪明漂亮的女儿只好动摇了,或许丈夫早就为了媚娘入宫安排好了一切。媚娘默默地等着,她静静地看着母亲泪眼婆娑,她的脸上是明净自定的巧笑。“见到天子不是很幸运吗?”媚娘慢慢把手放在母亲的肩头以示安慰。父亲临死时把媚娘叫到身边,反复说着袁天纲对她的预言,直到武媚娘会背诵为止,她并且答应父亲,绝不把这个预言说出去,自己要努力促成这件事,一定不能告诉母亲。现在不是向成功迈进了一步吗?媚娘俏丽的脸上泛着光。“我发誓绝不会让父亲失望。”杨氏只是茫然地看着神情激动的媚娘。14岁美丽的媚娘,在母亲伤心相送下,于贞观十五年十一月带着满脸的喜悦入宫了。

入宫后的武则天,表现处处与别人不一样。一天下午,太宗骑马到玄武门附近的球场,看训马的情形。武媚娘和其他侍女们,以及宦官都徒步跟随在后。太宗爱骏马,是内外皆知的。现在正在训练的马匹,是不久以前从西域进贡的名马。其中一匹叫狮子骢的马,身体健壮,鬃毛闪亮,可谓骏马中的骏马。它的个性特别暴躁,不接受一切 。负责训马的人,已是被咬伤、踢伤,或摔得身负重伤。“看样子,大家都拿它没办法!不知道有没有好办法能驯服它?”太宗特别着急,不时地像是询问身边的宦官。四周的气氛十分沉闷。突然,一个激动的年轻女人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臣必能制服这匹马,只是需要三种工具,就是铁鞭、铁锤和匕首。首先用铁鞭打,仍不服从,就用铁锤打马头,再不服从,就用匕首割断咽喉。”附近的人,都愕然看着兴奋的武才人。太宗也不例外。平时恭谨的、令人怜爱的武媚娘,竟会说出这些话。“好勇敢的想法!”太宗皇帝从此对武则天刮目相看。

太宗皇帝死后,武则天在感业寺削发为尼。这里是埋葬希望的坟墓,不准外出,也不准会客,吃的是非常简单的蔬菜。一旦落发之后,就是以前地位较高的宫人,也得不到稍好的待遇。由于一切与外界隔绝,有些人逐渐产生精神异常的现象,被幽禁在单独的房间,不久就发疯去世。也有的人因营养不良,也郁积成病。武媚娘却不甘愿过这种生活,从这个坟墓爬到地上惟一的希望,在新帝身上,可是他能救她吗?武媚娘却坚忍着,大家开始敬佩她超乎常人的忍耐,后来又成了她们发泄情绪的对象。对于这些轻蔑、嘲笑、恶意的捉弄,刺激着武媚娘不服输的精神。但是不管这些宫人对她如何仇视,她都不放在心上。果然,唐高宗李治在父亲忌日的仪式后,微服私访感业寺,对于任何一个在绝望中的女子,也想抓住伸来的一根稻草不放,只要能改变一点目前惨淡的环境。皇帝的经常微服私访最先引起了已册立为皇后的王氏的注意。而在那段时间里,做为皇后的王氏正在后宫里同皇上宠爱的萧淑妃争宠。后宫的女人争宠往往是件很头疼的事。很长一段时间,治便陷在后宫女人争风吃醋以至争权夺势的漩涡里。治很苦恼,于是更加思念感业寺的武媚娘。爱才是主宰这个世界的。他们原本就没有宗教,只有爱,对于爱其他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就在这个时候,王皇后终于千方百计买通关节,向宦官打听出:皇上一次次地秘密外出,原来是去探望感业寺先帝遗留的武才人。王皇后为了打败萧淑妃把武媚娘再度接进后宫。于是武媚娘便赢得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也许是天意。武媚娘由此摆脱了尼姑生涯。

重新入宫的武则天知道宫廷的生活是多么险恶。她知道即使得到了儿子,得到了昭仪的位子,她的生存依然会遇到危险。因为宫廷本身就是个你死我活的险恶环境,这里充满了抢夺、撕争和杀戮,到处是血腥的争斗。生活在这里稍不留意,就一定会被卷进那个死亡的漩涡,除非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王皇后的所做所为,很快传到了武媚娘的耳中,她知道一场漫长的战斗开始了。她惟有打败宫中的所有女人,她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尽管她很怕未来的这场战斗,她不想出击,但王皇后的恶毒中伤,使她不得不还击,倘若你不去打倒你的对手、杀掉他,他就一定会来打倒你、杀掉你。直到有一天为了自己能登上后位,不得不作出重大的决策,亲手捂死了自己的女儿来嫁祸于皇后。王皇后在极度无望中,只得乞求神灵的保护。

这一年的十二月初,高宗离开长安,到昭陵祭祀,天子祭祀先帝陵寝,是国家最重要的仪式。武则天当时身怀六甲,分娩在即,何况她是太宗的才人,那些老臣们是千方百计会阻拦的。但武则天不想给皇后和高宗皇帝他们俩重新和好的机会,所以她坚持前往,在往昭陵的路上,也许是山路颠簸,车子摇摆得特别厉害,武媚娘在途中产下第二个王子李贤。高宗显得特别高兴,武则天又再一次抓老了高宗皇帝的心,彻底粉碎了皇后的痴心妄想。

李治一心要立武媚娘为后,于是对长孙无忌一帮顾命大臣说:“今欲立为皇后,公等以为何如。”

褚遂良即答道:“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临崩,执陛下手谓臣曰:‘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此陛下所闻,言犹在耳。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臣不敢曲从陛下,上违先帝之命!”

孝道的大帽子压下来,谈话顿时无法继续。不欢而散。李治不甘心,第二日,旧事重提。这回褚遂良干脆把武昭仪的背景全部抖了出来:“陛下必别立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要在武氏?且昭仪经事先帝,众所共知,陛下岂可蔽天下耳目!使万世之后,何以称传此事?”

武氏原为先帝侍妾,高宗以之为妃,已是子夺父妾,行同 。这个事实虽然尽人皆知,却绝少有人敢当面说出来。而今到了废立皇后的生死关头,褚遂良突然不顾一切地说了出来,大出高宗的意外。

光天化日之下,自己的隐私突然被 裸地形诸口舌,公诸于众,“昭仪经事先帝,众所共知,陛下岂可蔽天下耳目!”一字字如箭刺心,凌厉尖刻,惟其说的是事实,更让当事人觉得情何以堪。褚遂良犹未住口,续道:“陛下倘亏人子之道,自招不善之名。败乱之端,自此始也。”此次以孝道责备皇帝,已经不像昨日那样仅仅是遗弃王皇后,有负先帝嘱托,而是直斥皇帝子夺父妾, 通奸,给先帝戴绿帽子了。纵然他是顾命大臣的身份,说出这话也可说是大胆已极了。

皇帝一口气还没喘过来,褚遂良已经先把朝笏放到地上:“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倘得不负先帝,则甘从鼎镬。”臣得罪陛下,罪该万死,可是只要能不负先帝,死也甘心。说罢频频叩头出血。题外话一句,褚遂良对于太宗倒可以说是竭尽忠诚,相当依恋的,太宗曾谓:“褚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然而李治此刻听来,只觉愤慨,怎么你对老爸就是小鸟依人,对我就是老树盘根?难道他是皇帝,我不是皇帝?骂得那样痛快,皇帝还没有发作,他倒先寻死觅活起来,一腔怒火,哪里还按捺得住!当下命令殿前武士将褚遂良拖出殿外。

刺目的鲜血,盛怒的皇帝,气氛紧张得如绷紧的弦,快要断裂开来,突闻珠帘之后一个尖利的女声响起:“何不扑杀此獠!”

赫然竟是武昭仪!

她当时也不过就是个普通嫔妃罢了,竟然敢隐身帘后旁听君臣议政,不仅偷听,而且公然发作出声要求惩办顾命大臣!群臣震惊过度,一时反倒说不出话来。

平心而论,武氏这一生很少有这么失态的时候,当是褚遂良先鄙薄她出身寒门,接着揭露她曾事二夫的隐私,让她太以难堪,激怒之下终于不克自制吧。

原本紧张得让人喘不起来的局势,被武昭仪这么横插一脚,顿时变得说不出的诡异和尴尬。长孙无忌毕竟久经风浪,当下道:“褚遂良曾受先帝遗命辅政,不可加罪。”

此次激烈程度比昨日尤甚,先是褚遂良指责皇帝 ,天颜震怒喝令拉出,顾命大臣血染金殿,武昭仪帘外发难,君臣针锋相对,态势逐步升级,亲眼目睹这一场龙争虎斗互不相让直至最后彗星撞地球一幕的两朝老臣于志宁,吓得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出。

后来,王皇后甚至不顾宫中的禁令,不顾邪术将带来杀身之祸,最后她在这条绝路上走向深渊。

由此,武则天终于登上了皇后之位。

随着武后在宫中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夫妻关系也并不像以前那么融洽了。哪怕是一个再软弱的男人,也不愿自己女人的才能超过自己,这好像是古往今来男人的通病。后来由于武后在后宫与道士搞厌胜之术,此消息传到高宗耳里。高宗平时的不满,此刻完全爆发了。高宗密令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只要正式发表诏书,这一张纸就能使皇后从九天之上,一下子坠入地狱,甚至命都难保。武后的密报人员告诉武后。武后想如果不及时阻止,可能自己十几年的奋斗白费了。她马不停蹄的赶到高宗皇帝那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李志打消了废后的念头。而武则天,现在总算从恐怖中走了出来。

武则天还要做真正的大事,是件永垂青史的大事,并且向“男尊女卑”的观念挑战,那就是“封禅”。封禅要在泰山举行,来回和典礼所需要的时间,加起来有几个月之久,是朝廷与后宫一次大规模的移动。为了如期于次年正月元旦举行封禅,特下诏书,圣驾预定于十月十八日由东都出发。十月十五日,武后上表提出史上少见的请求:“过去封禅仪式,不但祭天的‘封’礼,连祭地的‘禅’礼,也完全由皇帝主持。虽贵为皇后,女性根本没有参加的余地。况且‘天’属于男性,‘地’本来就应该属女性。因此,在禅的仪式中,请打破传统的陋习,准予由妇女主持祭典,也就是由内外命妇行尊献之大典。”要皇后以下的内外命妇,参加“禅”的大典,乃是前所未闻的事,但武则天还是做到了,如此,完成了唐朝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封禅大典。

可以说武则天的一生都在冒险中行进,但她超人的胆识和智慧让她一次次化险为夷。早在太宗病重之际敢于与太子私通,足可证明她有在人生陷入瓶颈之际,为寻求出路不惜放手一搏的决心和勇气。任何一点不慎都足以让她粉身碎骨,但她依然做了,只为了多年之后她可能会有一个渺茫的机会。这种性格,我们还可以从她父亲武士彟身上找到。武士彟向来是以敦厚谦恭的长者著称,曾经因为顾忌自己名望不够而坚辞工部尚书的职位,可见其为人的谨慎小心,然而在隋末风云之际,他同样可以冒着毁家灭族的风险,将万贯家财和一家人的身家性命全都投入一场凶险莫测的政治投机中。作为武士彟的女儿,武媚无疑继承了他这一特点,并且走得更远。

一个卑微者想要走向高贵需要付出多少?然而她仍然成功了,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她这一生似乎都在创造奇迹,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以女子之身而在男权之上的中古社会中登基称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她所付出的代价,世间有几个人付得起?“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血肉相搏的战场,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而铲除敌手的第一刀,她是望自己身上刺下的。这一刀,也刺破了世间一切规则和定理。士庶的界限,伦理的约束,都在这样不惜伤亡不计代价惨烈到近乎偏执的决心面前,灰飞烟灭。她终于突破了宿命的限定。如果没有这次事件,以她的出身和背景,很可能一直和后位无缘,甚至入不了两唐书的《后妃传》。那么她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可能就是《高宗诸子传》中短短的一句话:“武昭仪生弘、贤、显、旦”。由于官方史书为尊者讳的传统,我们可能根本不会知道她原来还做过太宗的才人,更不用提感业寺那段往事,那么她传奇的前半生也就永远湮灭在苍茫的时空中了。她其实并不是没有选择。长期受母仪天下需要贤惠不妒洗脑教育的王皇后,本身又没有什么手段和能力,并不见得会拿她怎么样。李治去世后,因为育有子嗣,依据大唐律令她大概也会随着外放到某地做刺史的儿子到封地,如同她的表姐燕德妃一样,以太妃的身份,度过平静而寂寞的下半生。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依靠丈夫的宠爱,儿子的孝顺,多少女人这样度过了一生。而舍弃这样的安宁,断然出击,将自己的夺嫡之谋暴露于人前,无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将已经拥有的一切投入到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豪赌中。只因忍功了得的皇后们或者可以容忍君王的心被别的女人占据,却没有人能容忍一个妄图侵占夺取自己地位的人活下来。人彘的惨案不是因为戚妃的专宠,而是因为她的夺嫡了。同时,对后位的挑战也就等于对拥护王皇后的元老集团的挑战,生活将会变成一场接着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从此之后,她将注定只能在刀尖上跳舞,休想再有一刻的安稳。

精密的计算,大胆的决策,准而狠的出手,胜则正位中宫,败则粉身碎骨。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全理解她何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要有怎样强烈的自信,怎样旺盛的企图心,怎样冷静到冷酷的决绝,才有胆量拥抱这样的人生!这是……疯狂。“所以我们成不了伟人,因为我们都不够疯狂。”平凡如我辈,可以这样心安理得地安慰自己,一面默念着平平淡淡才是真,一面怀着复杂的心情,议论着、艳羡着、鄙夷着、唾骂着,看着那个一千多年前的女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等傲慢地转身,弃绝一切尘世间平凡的温暖和快乐,头也不回地走向高处不胜寒的荣耀与凄清。属于燕子的道路有一千条,属于鹰的道路却只有一条,于是,注定了我们只能是看客,而她却是主角。

共 5 59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武则天能成为千古一帝,与她超人的胆识是分不开的。原来很多事情都是有渊源的,作者追根溯源,武媚娘在十四时就少有大志了,立志入宫,不惜冒一辈的风险。入宫后的武则天,表现处处与别人不一样。可谓是步步为营,步步小心,步步用尽心机。而她 马的方法,也叫太宗皇帝从此对武则天刮目相看。武则天的胆识开始初露头角。正所谓成大事者必有过人之处也。但是生活总会有猝不及防的灾难,太宗皇帝死后,武则天在感业寺削发为尼。这可以说是达到了人生的低谷。武媚娘却不甘愿过这种生活,从这个坟墓爬到地上惟一的希望,在新帝身上,可是他能救她吗?这时她表现了超人的忍耐力。后来唐高宗李治在父亲忌日的仪式后,微服私访感业寺,武媚娘还是抓住机会由此摆脱了尼姑生涯。重新入宫的武则天知道宫廷的生活是多么险恶。这里充满了抢夺、撕争和杀戮,到处是血腥的争斗。着更是她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所谓是挑战也是机遇,二者往往是并存的,聪明的人总是能抓住机会,逢凶化吉饿,遇难成祥的。武则天又再一次抓老了高宗皇帝的心,彻底粉碎了皇后的痴心妄想。可是生活总是一波三折的,李治一心要立武媚娘为后,大臣们却极力反对。她当时也不过就是个普通嫔妃罢了,竟然敢隐身帘后旁听君臣议政,不仅偷听,而且公然发作出声要求惩办顾命大臣!又是一次惊天举措,真所谓不冒风险,就不会有大收获。从此她开始陷入政治和政权的漩涡。后来,王皇后甚至不顾宫中的禁令,不顾邪术将带来杀身之祸,最后她在这条绝路上走向深渊。由此,武则天终于登上了皇后之位。峰回路转,武则天终于马不停蹄的赶到高宗皇帝那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李志打消了废后的念头。身登绝顶。可是,随着武后在宫中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夫妻关系也并不像以前那么融洽了。高宗的介入,欲置武则天以绝境。她还是铤而走险,她马不停蹄的赶到高宗皇帝那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李志打消了废后的念头。越来凶险的宫廷斗争是她认识到:还要做真正的大事,是件永垂青史的大事,并且向“男尊女卑”的观念挑战,那就是“封禅”。可以说武则天的一生都在冒险中行进,但她超人的胆识和智慧让她一次次化险为夷。她这一生似乎都在创造奇迹,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以女子之身而在男权之上的中古社会中登基称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精密的计算,大胆的决策,准而狠的出手,胜则正位中宫,败则粉身碎骨。这就是武则天,敢于石破天惊,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冒死抗争,敢于用胆识和智慧化险为夷,山登绝顶。这就注定了在历史上我们只能是看客,而她却是主角。通篇文章,透析透彻,鞭辟入里。举例精要,佐证积极。观点正确,人物清晰,推荐欣赏。----玉树临风【江山部?精品推荐 】

1楼文友: 07:49:29 感谢你的赐稿,有你作品而精彩!问好,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写出更多佳作!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 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回复1楼文友: 09: 6:24 问好广龙老师,祝冬天快乐!新年吉祥!

2楼文友: 09: 5:11 谢谢临风全面的解读和精心的编审,辛苦了!敬热茶一杯,望能在寒冷的冬季里给你增添一丝温暖。

健康资讯

大千医药

药企动态

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
中风患者注意什么
灯盏花龙头企业有哪些
友情链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