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

陈鲁民汪国真与白居易

陈鲁民 刚刚去世的诗人汪国真,引发了舆论的热评,见仁见智,争执不下。褒者认为,汪国真是诗歌大师,接地气,读者多,有温度,影响了一代人;贬者说,汪国真的诗浅薄直白,缺乏深意,属于心灵鸡汤之类,难进诗歌神圣殿堂。

由汪国真身后的际遇纷争,我不由想到了白居易,之所以把他们扯在一起,是因两人有许多相像之处,重温白居易的生前身后事,就可预判汪国真的历史命运。

首先,他们的诗歌特点相近,都以浅显明白著称,写作时都不喜欢掉书袋,很少引经据典,不玩深沉,弄玄虚。白居易的诗歌力求浅近通俗,欲使老妪能解,追求深入浅出、自然流露。其文学主张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追求的艺术风格是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汪国真的写作追求是,诗歌必须写得真实可信,浅显易懂,有的放矢,接近生活,热情阳光,真情洋溢,还要朗朗上口,便于流传。

其次,他们两人的粉丝都很多,在诗坛外比诗坛内更受欢迎。先说白居易,他的诗因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多用民间语言,所以流传甚广,凡有井水处,皆有白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很喜欢。他的粉丝多到什么程度?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再说汪国真,他的诗歌自1990年至今一直备受青年读者青睐,20年来,其诗集一直畅销不衰,盗版不断,并形成独特的 汪国真现象 ,可谓中国诗歌界乃至中国出版界的一个文化奇迹。其诗句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甚至于国家主席 都引用过。北京零点调查公司曾对 你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 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汪国真名列第一,其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发行量之最。他去世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汪国真是最后一位让诗歌和公众真正产生联系的诗人。

两人还有一点十分相像,他们当时都曾被诗歌界一些人轻视,以为其诗作不够高雅、深沉,失之于浅白、轻薄,被贴上下里巴人的标签。白居易生前,诗界就流传有这样的话: 元和体、长庆体,诗人看不起。 所谓 元和体 就是指白居易﹑元稹开创的一种诗风。甚至在其身后多年,苏轼还提出 元轻白俗 的说法,对元白的诗风颇有微词。直到现代,钱钟书对白居易的评价也不高。汪国真受到的非议更多,一些自以为正宗的诗人对汪诗嗤之以鼻,说他的诗歌是 顺口溜 、 礼品诗 、 贺卡诗 、 中学毕业留言诗 ,其诗风 低俗、肤浅、不深刻 。他去世后,诗歌界几乎是集体保持沉默,不置一词,好像从来就没有这样一个人似的。对于这种冷漠,汪国真似乎早有预料,他曾很自信地说: 人民说你是诗人你就是诗人,不被人民承认你就什么都不是。

幸运的是,白居易的 咸鱼翻身 来得很快,在其晚年,就已获得诗坛大多数诗友的认可。这也与他的长寿有关,足足比汪国真多活了14年,而这漫长的时间里,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在他身后,荣誉和评价越来越高,直至把他定位于唐代李白、杜甫之后的第三大诗人。汪国真不知有无白居易的福气,最终能不能在诗坛升堂入室,在文学史占得一席之地,还须假以时日,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汪国真诗歌的文化意义是无可替代的,其存在也是当代诗坛绕不过去的。

孩子上火吃什么药

孩子口臭怎么办

宝宝尿黄怎么回事

小儿厌食吃什么中药
春季引起的骨关节炎
晚上为何夜尿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