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现代文明如何植根近代中国计划

如果观众对于任何一块面料有采购意愿 作者:柳已青

1919年 月2 日,五四运动的前夜。杭州西湖,一个瘦弱的身影走过苏堤,感叹“桃花艳湿,新柳如滴,风景不可遇”。这个飘忽的身影就是力倡“人格教育”(养成人格健全的公民)的经亨颐,他在浙江一师致力于革新教育,此刻,面临守旧势力的逼迫,即将离开杭州。

从生于“衰世”先知先觉的龚自珍,到“别了,司徒雷登”黯然告别的身影,旧与新之间,西湖之畔的身影浓缩了一部激荡的百年风云。这部西湖版的中国近代史,聚焦那些怀抱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救国、思想文艺救国等梦想的风流人物,从陈三立到徐志摩,从经亨颐到竺可桢,他们的足迹留在西子湖畔。火一样燃尽自己的师复,“应笑书生不自量”的张东荪,“昌明教育平生愿”的张元济,棉纱大王穆藕初,这些杭州的过客,带出一段风雨沧桑的历史。傅国涌认为:“他们把一个老大民族带入了近代文明社会。他们才是真正推动历史的人。一部通向希望之门的中国近代史,实际上是他们书写的。”

傅国涌观察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作出这样的判断:“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有了相当独立的社会空间,不再是一切都笼罩在绝对的王权之下。”报馆、书局、银行、大学、新式工厂都是舶来品,这是新型知识分子生长的土壤,不同于以往的士大夫。新型知识分子何以影响近代社会?“前提首先就是把自己铸造成器,那就是先要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扮演合格的社会角色,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角色,做一块文明的基石。”

师复出版《晦鸣录》,倡导无政府主义,反抗袁氏当国的专权,遭到通缉,移家澳门,他在勉励同志的文中说:“杀戮囚辱,固无政府主义党之乐乡。”史量才不畏强权,以百万读者抗衡百万兵,为守护“报格”而死。而陈布雷为何“悔之晚矣”,是因为入仕,一如宦海不自由,失去了人格独立和独立思考,成为国民党政治腐败的牺牲品。

竺可桢接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提出三个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用人校长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竺可桢主张通才教育、学校自治,与梅贻琦不谋而合,可以说,这一些主张和实践打下民国大学教育的基石。

书中各个领域的报国者们开创了文明社会的传统:“传统总是从一个人、一些人、从某个时间开始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这些人出现了,我们的出版业就有了传统;蔡元培、张伯苓、竺可桢、梅贻琦出现了,我们的大学就有了传统;黄远生、邵飘萍、张季鸾出现了,报业就有了传统;蒋抑卮、陈光甫出现了,金融业就有了传统。”“我们应该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

在现代文明的天平上,中国近代转型中的救国者——推动文明进步和社会转型的开创性人物,其分量要大于军阀和独裁者,晚清民初的政治斗争,和以前的改朝换代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历史要等到开创性人物的出现,才有了新气象。

读过此书后,再到西湖漫步,应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感觉。依然是山外青山楼外楼,依然是山色空蒙雨亦奇,但青山之下、西湖烟霞洞附近有孤寂的师复墓,百年前的西湖水涌动着“浙江潮”。《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书中的笔底波澜,让我们凭吊开创现代文明传统的人物。

(:郭婧涵)

郑州宫颈糜烂治疗多少钱
太原子宫内膜炎治疗费用多少钱
辽源医院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