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雀巢散文廉吏楷模顾八代

在 乌拉街访古期间,我惊叹于顾八代的廉了!

自史及今,文人学子、英雄武将、风流人士,历史上留名的如恒河沙数,但能称为一代楷模、人伦师表的人寥若晨星。顾八代就是这晨星中最璀灿的一颗。

顾八代,大概出生在清太宗皇太极或清世祖顺治年间,今已不可考。字文起,满洲镶黄旗人。出生于乌拉部都城(今 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满族贵族家庭。据《清史稿》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为统一满族各部征战四方,一次和敌人作战时被围困,顾八代的祖父引本部落兵马前往救援,因功被授予佐领。从此,祖父带领家族加入到努尔哈赤的队伍,参加了对其他部族和明王朝的征战。他的父亲顾纳禅跟随皇太极征战南北,在攻打今山西大同时,战功卓著,曾第一个登上城墙,被赐号巴图鲁(满族语,勇士的意思)。顺治初年,顾纳禅跟随顺治皇帝的大军入关,参加了平定陕西、湖南、江南、浙江等地的战斗,获得加袭世职阿达哈哈番(三等轻车都尉)。

顾八代的祖辈本姓伊尔根觉罗,据《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考,伊尔根觉罗分布较广,世居在嘉木湖、佛阿拉(均在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叶赫( 省梨树县)、撒尔湖(今辽宁省抚顺市)、瓦尔喀、胡纳赫(今俄罗斯滨海省南部)、乌拉(今 省 市境内)、松花江、阿库里、哈达(今辽宁省开原市)、长白山等地。顾八代他们家族这一支自他这一代也就是第八代开始改为顾姓。就连他父亲顾纳禅的姓,也是后加的。给他起名时,父亲希望他上对得起八代的祖宗,下能够给后代人做个榜样。于是,起名顾八代。

《清史稿·列传五十五》中说:“顾八代,其次子也。任侠重义,好读书,善射。以荫生充护军。顺治十六年,从征云南有功,授户部笔帖式。旋以顾苏及子佛岳相继卒,无嗣,顾八代袭世职,”意思说:顾八代,是家中次子,有侠士之风,重义气,喜好读书,善于射箭。按朝廷的规定,父亲去世后,哥哥顾苏承袭了父亲的世职,并进至二等轻车都尉。凭借父亲的功业,作为监生,顾八代入国子监读书。后来从军征战云南立有战功,授官为户部笔帖式,也就是办理文件和文书的文职干部。不久,哥哥顾苏和他的儿子顾佛岳都相继病亡,哥哥一家再没有后人,于是,顾八代承袭家族世职,升迁为吏部郎中。

吏部是清朝“吏、户、礼、兵、刑、工”六大部门之首,“掌天下文职官史之政令”,主管文职官员的选拔、考核和替补、任免等工作。用现在的话说,此时的顾八代已是实权部门的中层了。许多官吏开始打他的溜须,给他拍马屁。但顾八代洁身自好,不受灯红酒绿和糖衣炮弹的腐蚀。到了康熙十四年时候,朝廷组织考核旗人子弟,顾八代以人品、能力、学识名列第一,朝廷提升他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

那时候,吴三桂的叛军攻陷湖南,之后,又向两广进军。朝廷的镇南将军莽依图从江西急救广东,驻守在韶州。康熙十六年,皇上命顾八代到莽依图的军中传谕旨,要求他迅速出兵收复被叛军占领的广西地区。传完谕旨后,顾八代就申请留在军中,他想在军中建功立业,不愿意一辈子就做个刀笔吏,于是,跟随大军出征广西。

此时,莽依图的大军已经在外征战六载有余,将士们都有思乡归家之念,顾八代为将士们鼓劲,做他们的政治思想工作,为此作《师行讨逆已经六载将士各有怀归之思因跻苍梧三合山有感而作》(《晚晴簃诗汇》卷 8)诗云:

四望山河感夕晖,南州久陷虎狼围。

版图玷缺思全复,寇盗猖狂笑彼威。

铜柱功勋应早建,碧鸡将士莫怀归。

来朝入阵还堪试,参赞无须著铁衣。

国家还不统一,南国这个地方还被叛军占领着,我们应该早些建立功勋,名刻史籍,明天入阵时和大家比试比试,我都不用穿盔带甲。

当时,广西巡抚傅弘烈为吴三桂的大将吴世琮打败,莽依图引大军与他相会合。大军安营扎寨后,顾八代到各个营寨中巡视,他看到营寨有些散乱,如果敌军来攻,彼此不能相顾,容易被敌军攻破,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莽依图,但莽依图没有太在意,果然,吴世琮的叛军来袭,莽依图的军队落荒而逃到梧州。吴世琮带领叛军一路追来,被莽依图军队奋力击退。

正在全营上下都在庆幸时,顾八代思虑到吴世琮一定还会引军再来,于是向主帅建议要加强戒备。这次,主帅听从了他的建议,安排好了伏兵。当时正是除夕,吴世琮以为清军都在过年,趁清军松懈时发起袭击,定会大胜。于是带领三万人马来袭,被顾八代带领的伏军打得大败。不久,清军又与吴世琮军相遇,可是主帅莽依图病得很严重,把所有军事上的事都托付给顾八代。顾八代带领副都统勒贝等与吴世琮正面大战,又偷偷地分一部分兵力攻击敌人的后方,吴世琮的叛军首尾不能相顾,左右不能相助,被打得大败。吴世琮只得带领少部分人突围,顾八代派遣精锐骑兵一路追击,吴世琮无处可逃,自杀身亡。顾八代指挥清军乘胜进攻南宁,叛军在城内有十万之众,他们依城拒守。清军诸将觉得攻城有些困难,顾八代鼓励大家,要一鼓作气消灭敌人。于是他身先士卒,奋力冲入敌阵,诸将见顾八代如此英勇,都尽力死战,于是大破敌军。

顾八代在他的多首诗中描写了这一段的军旅中的征战生活,如《白鹤楼观敌》(《晚晴簃诗汇》卷 8):

俯槛西楼望,凭高索敌情。

两江虚减灶,一郡伏奇兵。

多算方为策,擒王岂在争。

待劳原以逸,入阵自纵横。

征战的间隙,月夜里,顾八代也希望战事早些平息,将军下城,战士归家,于是,他在《苍梧江亭月夜有感》(《晚晴簃诗汇》卷 8)一诗中写道:

亭畔云屯骠骑营,苍梧日落数峰青。

水分万壑翻增怒,月映千江未减明。

军帐此时多算胜,滇池何日始承平。

兵机贵速师休老,寄语将军早下城。

第二年,京城考核官员,因顾八代从军征广西战功卓著,主管考核的部门给了他最好的评价“上考”。当时,大学士、朝廷重臣索额图负责官吏考核的最后审核工作。顾八代为人正直,在朝廷时就不愿意走上层路线,别人见了索额图都点头哈腰,要阿臾奉承几句,他则挺胸抬头,打声招呼算是礼节;别人在外作官,回京城时都要带一些当地的物产去索额图的府上拜访,顾八代从外地回来时则只去朋友家,路过索府的家门而不入;别人赶年节,大事小情时都要去索府上送礼,顾八代则一次不去。他凭能力做事,凭德行做官。为此得罪了索额图。索额图总想治治他,这次终于找到了机会,于是在顾八代的考核结论一栏写了“浮躁”两个字。皇帝看到索额图对顾八代有这样的评价,就想免去顾八代的官职。

多亏他有一个好顶头上司,莽依图是个正直的官员,他听说皇帝在免顾八代的官,急忙上奏皇帝,说顾八代跟随他“从征三载,竭诚奋勉,运筹决胜,屡立军功”,请留在军中做个副都统,帮助他参赞军务。康熙皇帝还不算昏庸,没有夺了顾八代的官职,但也没奖励他,仍命他以原来的官职在莽依图军中从征。不久,莽依图病逝于军中,顾八代又跟随平南大将军赉塔出征云南,赉塔用顾八代的计策攻取了会城。云南平定后,大军还朝,顾八代因军功被授于侍讲学士,为皇帝读书史,讲解经义,成为皇帝的顾问。

总在皇帝身边转悠,康熙帝对顾八代了解的更多了。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把顾八代选进尚书房值守。尚书房是什么地方,清朝时皇子皇孙们上学读书的地方,那可不是懂点诗文就能进去的。皇子皇孙虽贵为天子之后,但其成长历程也同常人一样;“人不学,不知意”。他们的才能和智慧,他们的文治武功也都源于其早期所接受的教育,所以,皇子老师的教诲又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说,皇子皇孙将来要当皇帝,当重要的大臣,负担着家天下的重任,所以,他们的老师非寻常之人所能胜任。老师不但教授皇子们治国策略、安天下的知识,还以其品格和德行影响皇子。选择正确的老师,有时就意味着盛世的来临;选择错误老师,有时就意味着国运的衰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习皇子的老师,不单单是授业解惑意义上的老师,在如何治理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国道路等方面,这些老师都直接影响了后来登上皇位的皇子。选择皇子老师是慎之又慎,首先是老师的博学程度,学问上应该是天下一顶一的高手;其次是看他的人格和名声,人格高尚,品行端正,在天下要有名声。人品不好,再有学问也不会用。

顾八代在尚书房,主要是教皇太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清世宗雍正皇帝,几年来,和胤禛建立起了很深的感情。此后,迁官任礼部侍郎(副部长级),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康熙二十八年,授予礼部尚书(相当于今天多个部的部长),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成为从一品的大员。由皇子的老师到掌管学校教育等工作的尚书,可见,顾八代能力不一般,很受皇上的重视。

古往今来,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斗争,朝廷内部的斗争更是天天讲日日讲时时有,正直的顾八代虽然不参与那些明争暗斗,但还是没有躲开射向他的那些暗箭。当年,索额图对他罢官不成,但话柄似乎还是留下了。康熙三十五年,顾八代随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一路上出谋划策,为此次出征的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本来已经胜利归来,但不知怎么又得罪了康熙皇帝,他的尚书职务被免,但仍然值守尚书房教皇子们。在尚书房又干了两年,顾八代因病提出退休。在位时,顾八代廉洁奉公,没有任何积蓄,退休后,靠着一点退休金,还要养家糊口,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居家十余年,专研经史,每天手不释卷,著有《敬一堂诗钞》16卷(鄂尔泰、方苞等辑)、《顾文端诗节钞》10卷、《清文小学集注》(又名《小学合解》)6卷等。

顾八代死时家中拿不出钱来为他办理丧事。雍正当时还没有继位,以皇太子身份亲自去祭奠,他感念老师对自己的教诲,自己出钱为老师发丧,办理了后事。雍正继位后第四年,天下和政权都安定了,他又想起自己的老师顾八代,想起了老师对自己的教导,想起老师高尚的品德,于是,下诏恢复了顾八代官职,又加封为太傅,位列三公,由朝廷出面对老师重新进行祭葬。又因老师家太贫困,赐其家白金万两。雍正八年时,朝廷在京师建贤良祠,供后人瞻仰,满洲大臣入祀者只有五人:大学士图海、都统赉塔、顾八代、玛尔汉、齐苏勒。从雍正皇帝对顾八代的感激之情来看,他对雍正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顾八代去世时身无分文,很难把这样的家境与礼部尚书、皇子老师的身份联系起来。顾八代品学兼优,堪称人伦师表,他不但影响了雍正皇帝,对他自己后代的影响也很深,从他开始,他这一族后代就是“顾”为姓。他的儿子顾俨也是个有历史功绩之人。他继承父职,从参领官一直当到副都统,也是个清正廉洁之官。他的孙子顾琮,曾任太常寺卿,直隶河道总督,江苏巡抚等职,在雍正和乾隆年间也以治河著称,在《清史稿》里有传。

边写这篇文章,我就边思考一个问题:在封建时代的清王朝,竟有这样的廉吏,可我们今天的民主时代,一些贪官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地贪污。是古人不知道钱有用吗?不知道钱是好东西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礼义廉耻不知,如何不成贪官!

共 429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因为我的祖籍 ,对于老家生长出来的名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和印像。这个叫顾八代的人,还是雍正皇帝的一位老师。他品学兼优,堪称人伦师表,后来升任礼部尚书,由教授皇子一跃成为朝中主管教育的最高官员。但他退休后却过着清贫的生活,以至于死时家中都拿不出钱来为他办理丧事。很赞同作者的提问:“在封建时代的清王朝,竟有这样的廉吏,可我们今天的民主时代,一些贪官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地贪污。是古人不知道钱有用吗?不知道钱是好东西吗?”以史为镜,可以明事非,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这个衣冠,就是人们所说的道德观、价值观。就是人们所期待的腐败要得己清除,还社会一片清朗。在清除大小老虎的今天,再读此文,深感必要。好文,必须。:老树老树【江山部精品推荐 6】

1楼文友: 15:45: 0 看来,钱还是个东西,有人不要,有人贪......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回复1楼文友: 20: 4:00 谢谢老树老师的和点评!点评得如此细致,敬业!敬业!学习!学习!

2楼文友: 15:29:10 感谢学而知之老师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公众账号 quezhichaorongshuxia 后在可 查看历史消息 中查看。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小儿乙型流感病因

乙型流感饮食吃什么好

乙型流感最佳治疗办法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好用吗
早期佝偻病症状
宝宝轻微腹泻怎么办
友情链接